隨著秋冬季的來臨,流感和肺炎等呼吸系統(tǒng)疾病進入了高發(fā)期,尤其是老年人深有感觸,面對新冠病毒不斷變異,多種呼吸道疾病疊加流行的情況,我們更應加強流感肺炎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預防和后遺癥的康復治療。
針對新冠肺炎肺功能障礙患者進行康復訓練并將康復訓練常態(tài)化,不僅能鞏固治療效果,還可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和質量,從而盡早回歸社會。那么,病愈者為何需要康復訓練?康復訓練又有哪些方法呢?
什么是呼吸康復訓練?
呼吸康復訓練是指針對有呼吸系統(tǒng)功能障礙,如有咳嗽、咳痰、呼吸困難、活動后氣短, 可伴有呼吸肌無力及肺功能受損等表現(xiàn)的患者,而采取的一系列康復訓練方法,以保證呼吸道通暢,提高呼吸肌肌力、耐力,促進排痰,改善肺和胸闊的順應性,建立有效呼吸方式,促進放松,使呼吸功能得到最大化恢復,以滿足機體需要,提高生活質量。
呼吸訓練的方式有哪些?
01
主動循環(huán)呼吸技術(ACBT),它是一組特定的呼吸練習,旨在去除支氣管中多余的分泌物。它由三個關鍵的部分組成:
(1)呼吸控制(BC)——平靜呼吸——放松
(2)胸廓擴張運動(TEE)——吸氣后屏氣3秒——松動、移動分泌物,改善胸廓順應性,使塌陷的肺組織再次膨脹。
(3)用力呼氣技術(FET)——HUFF+BC——清除分泌物
02
縮唇式呼吸訓練:指的是用鼻吸氣,呼氣時嘴唇呈縮唇狀施加一些抵抗,慢慢呼氣的方法。吸氣和呼氣的比例在1:2進行,慢慢的呼氣達到1:4作為目標。
03
腹式呼吸訓練:采用鼻吸口呼的方式,雙手放于腹部,感受腹部的起伏。吸氣時腹肌放松,腹部隆起;呼氣時,腹肌收縮,腹部凹下。
04
排痰訓練:在清潔氣道時可通過對胸壁進行叩擊和振動,配合體位引流的方法幫助排痰;當咳嗽不充分時,可用徒手輔助咳嗽;還可使用振動正壓通氣(OPEP)等器械輔助。訓練頻率:每日1-2次。訓練時間:10-15分鐘。
05
呼吸肌訓練:
(1)激勵式肺量計訓練:7次/周,30吸/次,每吸間隔不少于6秒。
(2)橫膈肌訓練
患者仰臥位,頭稍抬高的姿勢。在患者上腹部放置1-2kg的沙袋,也可以徒手加壓,讓患者深呼吸氣同時保持上胸廓平靜,沙袋重量必須不妨礙膈肌活動及上腹部鼓起為宜??芍饾u增加沙袋重量增加訓練難度。
(3)呼氣阻力訓練
(4)呼吸操:根據(jù)患者體力情況進行臥位、坐位及站立位的頸屈伸、擴胸、轉身、旋腰、側軀、蹲起、抬腿、開腿、踝泵等系列運動。
此外,還可以采取多種有氧運動,主要以強度低、有節(jié)律性、持續(xù)時間長為主,如慢跑、游泳、打太極、瑜伽、騎自行車等加強鍛煉,增強自身抵抗力。
科室簡介
鄂爾多斯市中醫(yī)醫(yī)院康復醫(yī)學科
市中醫(yī)醫(yī)院康復醫(yī)學科是一個集醫(yī)療、教學、科研于一體,立足于現(xiàn)代康復醫(yī)學理念,突出傳統(tǒng)康復技術優(yōu)勢,具有中西醫(yī)結合特色的康復醫(yī)學科。
科室總面積800平米,包括康復大廳,中醫(yī)外治部,PT、OT治療部,物理因子治療部,針灸治療部,盆底康復治療部,言語和吞咽治療部等六個治療部門。
康復治療設備先進,配備產(chǎn)后康復訓練系統(tǒng)、磁刺激治療系統(tǒng)、能量轉換儀、全方位滑軌網(wǎng)康復單元、上肢康復機器人、下肢智能反饋訓練系統(tǒng)、肢體智能康復工作站(上、下肢)、體外沖擊波治療機、生物反饋治療儀、平衡評定及訓練系統(tǒng)、計算機語言認知教育系統(tǒng)、吞咽障礙治療儀、OT綜合訓練套裝等設備。
市中醫(yī)醫(yī)院康復醫(yī)學科診療范圍包括:
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尿失禁,尿潴留,膀胱過度活動癥,排便功能障礙,盆腔器官脫垂,慢性盆腔疼痛,性功能障礙,腹直肌分離等。
中風?。撼鲅裕耗X出血、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缺血性:腦梗死、腦栓塞、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
肌骨疼痛疾?。杭怪嚓P疼痛疾?。横槍︻^痛,頭暈,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癥,頸性眩暈,小關節(jié)錯位,腰椎管狹窄癥,急性腰扭傷,強直性脊柱炎,脊柱側彎,脊柱相關心慌、胸悶、腹瀉等多種疾病。
關節(jié)及軟組織損傷:針對骨性關節(jié)炎、肩袖損傷、肩周炎、周圍神經(jīng)卡壓綜合征、滑膜炎、滑囊炎、腱鞘炎、網(wǎng)球肘、關節(jié)扭傷、腰肌勞損、腰背肌筋膜炎、梨狀肌綜合征、關節(jié)運動損傷疾病等。
顱腦損傷疾?。耗X外傷等引起的意識障礙、認知障礙、言語障礙、吞咽障礙、運動障礙、二便障礙等。
原標題:《【健康科普】如何做好呼吸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