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健康|生病了就該“多喝水“?等等,這4種情況先放下水杯
當你生病的時候,聽到最多的話可能就是“多喝水”了。
眾所周知,人離開食物約可生存3周,但沒有水只能生存3天左右。水是生命之源,但很多人對水的認識還停留在解渴上。
其實,喝水是個技術(shù)活,科學、適量飲水對于每個人都是必要的。權(quán)威專家為你解析哪種情況下不能過量飲水,并教你解鎖喝水的正確姿勢。
受訪專家
北京公眾健康飲用水研究所研究員 趙飛虹
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腸外腸內(nèi)營養(yǎng)科主任 陳偉
火箭軍總醫(yī)院心內(nèi)科副主任醫(yī)師 張麗娟
上海閘北區(qū)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醫(yī)師 李鴻林
中國藥學會合理用藥科普傳播專家團
4種情況先放下水杯
感冒時
感冒了,身邊人常這樣建議:“要多喝水才能好得快”。但流行病學專家指出,感冒時如果在短時間內(nèi)大量喝水,反而可能造成身體脫水。
因為感冒時,人體會通過發(fā)燒來對抗病毒,這個過程會使體內(nèi)的水分大量流失,同時也會帶走鈉、鉀等電解質(zhì)成分。這時,如果只是大量補充白開水,會令體內(nèi)鈉、鉀等被電解質(zhì)元素沖淡。
當體內(nèi)鈉元素濃度下降過多,人會出現(xiàn)眩暈、乏力等情況。此時,大腦會自動發(fā)出信號,通過尿液、汗液等方式排出體內(nèi)多余的水分以滿足體內(nèi)電解質(zhì)濃度平衡的需要,這就是醫(yī)學上所謂的“自發(fā)性脫水”。
所以,感冒時身體需要補充有效的水分。在喝水的同時,還要補充足夠的電解質(zhì),才能幫助緩解感冒癥狀。
感冒患者要保持足夠的飲水量,但不要一次大量飲用,應間斷性飲用。每次喝一杯約300毫升的水,然后間隔一段時間后再喝比較好。這樣既能保持身體的電解質(zhì)平衡,也不會對腎臟造成負擔。
特別口渴時
夏季高溫低壓的天氣,時常折磨得我們汗流浹背、口干舌燥。此時,端起水杯一飲而盡,真是痛快無比。但這種做法并非人人適合。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來說,一次喝水太多,很容易加重心臟負擔,甚至誘發(fā)意外。
當人感到口渴時,其實機體已經(jīng)處于輕度脫水狀態(tài),血容量開始減少、血液黏稠度增加,心臟功能已經(jīng)受到影響。
此時,如果一下子猛喝大量水,消化系統(tǒng)和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負擔突然加重,身體來不及適應,很容易導致血壓升高,大腦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嚴重時可能誘發(fā)心衰、腦卒中等不良后果。
心功能不好的人一定要科學補水。
不渴時就要喝。以白開水或富含礦物質(zhì)和微量元素的天然飲用水為宜,及時補充身體所需的水分和電解質(zhì)。同時注意低鹽飲食,盡量減輕心臟負擔。
喝水“少量多次”,不要一次猛喝。如果進行戶外活動,應該在活動前、中、后都要補水,運動前15分鐘,補水450~600毫升;每運動15分鐘左右,再喝150~240毫升水;運動后也應及時適量補充。
睡前不宜喝水過多。睡覺時由于身體平臥,回心血量增加,心臟負擔加重。此時如果大量喝水,無疑給心臟雪上加霜,使患者出現(xiàn)胸悶、氣短等不適,甚至誘發(fā)猝死。
鍛煉之后
據(jù)一項由墨爾本大學和澳大利亞弗洛里神經(jīng)科學和心理健康研究所合作的研究發(fā)現(xiàn),大腦可自動阻止我們喝過量的水,這是因為飲水過量會損害身體健康。該研究發(fā)布在《美國國家科學》雜志上。
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的神經(jīng)科學家帕斯卡?薩克爾及其同事招募了20名健康男女,讓他們在固定自行車上進行了1個小時的鍛煉,之后研究人員使用核磁共振成像技術(shù)掃描了他們的大腦,測量了這些人大腦不同區(qū)域中的血液流量情況。
在第一次掃描過程中,志愿者因為長時間鍛煉比較口渴,喝水是為了滿足本能;第二次掃描時,志愿者在口渴感被滿足的狀態(tài)下繼續(xù)飲水,同時記錄下他們兩次喝水的感受。
第一次喝水時志愿者普遍感覺較愉悅,而第二次喝水時會讓人覺得很不舒服。
大腦能夠告訴身體喝下足夠的水是有益的,但喝太多的水可能使體內(nèi)鈉離子濃度過低,導致低鈉血癥,甚至還可能導致腦水腫。因此,當喝水喝得感覺不舒服時,就不要再喝了。
吃藥時
用水送服藥物能幫助藥片進入食道,還能減少一些藥物的副作用。但不同種類藥物所需要的水量不同,有些甚至不建議喝水。
普通膠囊、藥片通常用150~200毫升水送服即可。喝水太多會稀釋胃液,加速胃排空,反而不利于藥物的吸收。
一些特殊藥物,為減弱其毒性,避免對內(nèi)臟(特別是腎臟)的損傷,建議服藥后每天喝水量在2000毫升以上。
需要注意的是,服某些藥后,需少飲水甚至短時間內(nèi)不飲水。
例如:保護胃黏膜的藥物(氫氧化鋁凝膠、硫糖鋁、膠體果膠鉍等)服用前后半小時內(nèi)不宜喝水,否則影響藥效。止咳藥復方甘草合劑、止咳糖漿、川貝止咳露等,服后也不宜馬上喝水。
科學喝水3大要素
既然喝太多水有時會帶來疾病,那我們真的要放下水杯,放棄多喝水嗎?其實,想要讓水為人體好好“工作”,必須掌握3大要素。
飲水量我們每天2500毫升的攝水量中,必須保證有1600毫升白開水,其余水分可適當從其他食物中獲取。正確的方法是勤喝水,每次兩三口,不要等到渴了再喝。此外,每天還要重點把握三個喝水時段:早起一杯水(約200~300毫升);睡前一小時一杯水;餐前一杯水。水溫
喝涼水會使胃腸黏膜突然遇冷,從而使原來開放的毛細血管收縮,引起胃腸不適甚至腹瀉。而過燙的水進入食道,易破壞食道黏膜,誘發(fā)食道癌。
因此,喝水的溫度不能太熱也不能太涼,最適宜的溫度是10℃~30℃。
速度
喝水時,有的人習慣“豪飲”,但這種飲水方法對健康并無好處??焖俅罅亢人畷杆傧♂屟?,增加心臟負擔,也容易把大量空氣一起吞咽下去,容易引起打嗝或腹脹。
正確的喝水方法是,把一口水含在嘴里,分幾次徐徐咽下,這樣才能充分滋潤口腔和喉嚨,有效緩解口渴。(據(jù)人民網(wǎng)微信公眾號,編輯 郝好)
【免責聲明】上游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游新聞-重慶晨報”或“上游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zhuǎn)載稿。如轉(zhuǎn)載稿涉及版權(quán)等問題,請與上游新聞聯(lián)系。
相關知識
這4種情況下多喝水能養(yǎng)生
早上起床先喝杯溫開水等于喝細菌?
早晨起來后喝一杯溫水等于喝細菌?醫(yī)生直言:很多人都誤解了
早上一杯水應該怎么喝 題
清晨第一杯別喝四種水?早起喝水學問多
怎樣喝水更健康?晨起第一杯別喝4種水
早起后喝一杯溫水或等于“喝細菌”?或許很多人不知
等渴了再喝水,那就晚了!這些喝水誤區(qū)不懂危害很大......
早上喝杯水最健康?起床后第一杯水該怎么喝【4】
早晨空腹喝水等于喝細菌?晨起第一杯水,大多數(shù)人都喝錯了
網(wǎng)址: 早健康|生病了就該“多喝水“?等等,這4種情況先放下水杯 http://www.u1s5d6.cn/newsview886266.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8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