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人民網(wǎng)丨季瀏:更新教育觀念,提升體育教學的健康效益

人民網(wǎng)丨季瀏:更新教育觀念,提升體育教學的健康效益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29日 03:01

今年4月,《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頒布,此舉對于促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更好的建設、更大的發(fā)展具有現(xiàn)實而又長遠的指導作用,特別是對于增強學生體質健康,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意義重大。

  為確保2030年《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達到規(guī)定要求,《通知》從8個方面提出了增進學生體質健康的指導性要求,其中第四條明確提出要“提高體育教學質量”,這一條既強調課內的體育教學要求,又強調課外的體育活動要求。體育教學是學校體育中的主渠道,對于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尤為重要。根據(jù)《通知》精神,結合我國學校體育教學的現(xiàn)狀,未來應在以下幾個方面持續(xù)深化體育教學改革,解決學生體質健康問題。

  更新教育觀念,圍繞健康開展體育教學。體育教學要堅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把增進學生身心健康作為體育教學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無論課程目標的設置、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學方法的采用、學習評價的實施等環(huán)節(jié),都要緊緊圍繞增進學生的身心健康來設計和實施,這有助于改善我國學生體質健康狀況。體育課程與教學的性質就是以身體練習為主要特征,這也是該課程與語數(shù)外等知識類課程的重要區(qū)別。既然是身體練習,理應通過體育教學把學生的身體練得“棒棒”的。如果體育教學沒有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只能說明體育教學存在問題。因此,未來的體育教學應該將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作為體育教學最重要的目標。學生體質好了,才能掌握好運動技能,才能健康快樂地學習和生活。

  開齊開足是“底線”,提高質量是關鍵。國家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明確規(guī)定:小學1—2年級每周四節(jié)體育與健康課,小學3年級—初中每周三節(jié)體育與健康課,普通高中每周兩節(jié)體育與健康課。體育與健康課是國家課程中的必修課,不是可有可無,更不應是被隨意侵占的課程。然而,我國還是有不少學校隨意侵占體育與健康課,用于補習語、數(shù)、外等所謂主課的現(xiàn)象經(jīng)常發(fā)生。學校應該樹立“底線”思維,確保體育與健康課的正常開展。

  不但如此,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增加體育與健康課。事實上,有些省份和學校已經(jīng)增加了體育與健康課或每天一節(jié)體育與健康課,值得提倡。當然,更需要在保證體育與健康課課時基礎上,全面提高體育教育教學質量,增進學生體質健康。學校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認真學習和正確理解《課程標準》。課程標準是國家性文件,體現(xiàn)了國家意志,指引著我國學校體育與健康課程與教學的改革和發(fā)展方向,學校和體育教師應該按照《課程標準》有效實施體育教育教學。

  二是按照“中國健康體育課程模式”的目標和理念,特別是三個關鍵要點(運動負荷、體能、運動技能)的要求去實施體育教育教學。其中,運動負荷是指每節(jié)體育與健康課學生的運動密度為75%,即一節(jié)體育課40分鐘,要保證所有學生的整體運動時間30分鐘左右。運動強度是指每節(jié)體育課全班學生的平均心率要達到140—160次/分鐘,即學生的運動要達到中高運動強度,以改變我國體育與健康課普遍存在的學生“不出汗”現(xiàn)象,促進學生“動”起來。只有“動”起來,學生才能獲得運動與健康的效果。體能是指每節(jié)體育與健康課都要有10分鐘左右的多樣化、補償性的專門體能練習,主要目的是改變我國學生體質健康較差的狀況。同時,也為掌握和運用運動技能奠定良好基礎。運動技能是指每節(jié)體育與健康課要創(chuàng)設復雜的運動情境,引導學生學練結構化的運動知識和技能,并參與形式多樣的比賽或展示,以改變我國體育與健康課普遍只進行單個技術的碎片化教學,導致學生“學了12—14年體育課卻一項運動技能也未掌握”的狀況。實踐和研究表明,只要堅持每節(jié)體育與健康課三個關鍵要點的真正落實,就能促使學生“跑起來”,解決我國學校體育中長期存在的“不出汗”“體質差”“學不會”等主要問題,顯著提高學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和育人效果。

  中小學有機銜接,構建科學合理的體育與健康教學體系。體育與健康教學體系要根據(jù)不同學段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征、運動技能形成規(guī)律和體育教育教學規(guī)律來構建。小學階段學生生性好動、興趣廣泛,注意轉移快,喜歡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因此,小學低年級應以基本運動技能和體育游戲活動為主,小學中高年級應讓學生體驗多種運動項目學習的樂趣。

  初中階段學生大多進入青春期、發(fā)育期,隨著身體和心理發(fā)生顯著變化,他們所愛好的運動內容不像小學生那么廣泛,應根據(jù)大多數(shù)初中學生的興趣愛好,選擇一些運動項目引導學生進行課堂學習和課外鍛煉,使他們在初中畢業(yè)時能夠掌握1—2項運動技能。

  高中階段學生的興趣愛好更為集中,個性比較鮮明,認知能力較強,且在義務教育階段體驗了多種不同類型的運動,已經(jīng)了解哪些項目適合自己,他們也會對某一兩項體育運動表現(xiàn)出較為濃厚的學習興趣。因此,高中階段應以學生自主選項教學為主,引導學生學練和運用所選的運動項目,并形成運動專長。此外,介于該課程是體育與健康教育相融合以及體育為健康的目標追求,未來應根據(jù)《通知》中提出的“逐步完善‘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學校體育教學模式”,與時俱進,深化改革,加強健康教育,構建中小學科學合理的健康教育教學體系。小學階段以豐富多彩的健康教育活動和健康行為養(yǎng)成為主,中學階段以健康教育知識學習與實踐活動為主。通過體育與健康教育的有機融合,引導學生樹立維護健康的意識,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及積極向上、充滿活力的人生態(tài)度。

  課內課外一體化,確?!敖虝⑶诰殹⒊Y悺甭鋵?。為了引導學生喜愛運動,掌握運動技能,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增進身心健康,需要課內與課外有機結合,共同“發(fā)力”?!敖虝⑶诰?、常賽”的思想抓住了事物的本質特征,是提高學生體能、運動技能和體育品德的重要途徑和方式方法。雖然主要是對整個學校體育教育教學工作的要求,包括課內外、校內外,但同樣適用于體育課堂教學。與這一思想和方法相適應,體育課堂教學可以用“學、練、用”來概括和形容?!皩W”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學會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和體能?!熬殹敝该抗?jié)體育課中要提供學生更多的運動時間?!百悺敝该抗?jié)體育課中都應該保證學生有一定時間參與對抗、比賽或展示。課堂教學是為課外鍛煉服務的,學生在課堂上學會了運動技能、練習方法以及對抗、比賽或展示,就為課外、校外的“勤練、常賽”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從體育課程的角度,課外、校外的“勤練”可以采用自主和合作練習的方式,“常賽”應倡導面向全體學生的、人人都參與的多種形式和層次的比賽??梢灶A見,“教會、勤練、常賽”的思想和方法將對提高中小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產(chǎn)生長遠而又重要的影響。

  轉變評價方式,重視體質健康。評價具有導向功能,不同的評價理念、內容和方法產(chǎn)生的教學效果截然不同。為了真正落實“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引導體育教學圍繞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來開展,確立評價內容、改變評價方法是關鍵。在對學生的體育學習評價中,要將學生的體質健康作為重要的評價指標,并賦予較高的權重。要改變長期以來主要關注對學生單個技術進行評價的方式,這樣的評價既不能使學生學會一項運動技能,更不能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也要改變許多體育課完全上成了“體質健康達標課”,導致課堂教學單調、枯燥和乏味,學生不喜歡這樣的課。要將體質健康、運動技能、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作為評價的內容,因為它們之間相輔相成,作為一個整體作用于同一個學生身上,有助于改善和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同時,對體質健康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也要關注學生對待體質健康的態(tài)度及參與體能練習的表現(xiàn)。

作者季瀏(全國高校健康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華東師范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院長)

來源丨人民網(wǎng)

編輯丨趙一航

編審丨戴琪

相關知識

新營養(yǎng)健康教育指南:科學營養(yǎng)的觀念
不斷提升健康教育水平
幼兒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
教育理念
從“全民培訓”到“適度教育”:中產(chǎn)家庭教育觀念的深刻轉變
安全健康教育網(wǎng)
“耕育體驗”促進青少年研學與親子生態(tài)教育——人民政協(xié)網(wǎng)
性健康教育學2021春
融合健康理念:高校體育教育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
家庭教育觀念更新,引領未來養(yǎng)育新途:科學指引、理性引導

網(wǎng)址: 人民網(wǎng)丨季瀏:更新教育觀念,提升體育教學的健康效益 http://www.u1s5d6.cn/newsview890858.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