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多動癥孩子的家庭教育
瀏覽:737|更新:2014-11-26 16:15多動癥孩子常常讓家長感到頭痛,也經常感到束手無措,其實對待多動癥孩子,家庭教育很重要。本文中根據多年的實踐,總結了一些多動癥孩子的家庭教育方法。
在家庭中進行行為矯正練習
1
獎賞:當多動癥孩子出現符合規(guī)定要求的良好行為時,立即給予獎賞,使孩子感到愉快和滿足,這種良好的行為就可以增加并保持下去,以致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比如,能自覺按規(guī)定的時間去做作業(yè),就給予獎賞。使孩子懂得獎賞的價值和如何去爭取這些有價值的獎賞。
2
塑造:這是培養(yǎng)新的符合規(guī)定良好行為的一項技術。新行為的塑造需要有一個過程,具體做法是:
①要選定需要塑造的新行為(即靶行為);
②將新行為分成若干步驟,每一步驟的實施,確信患兒能完成;
③選擇對患兒具有吸引力的有效強比物,或物質、社會獎賞。當有良好行為出現時,立即給予強化。
④精心安排塑造程序,促成新行為的形成有很大的可能性,訓練時間要適當,避免疲勞;
⑤當前一步驟已經完成后,方可做下一步的訓練。如要求多動癥孩子每天保持5分鐘專心練字,可以從短時間(如5分鐘)開始,逐漸延長,先由家長陪練,以后由孩子獨立完成。先要求寫一定量的字,以后再要求把字寫好。當孩子按規(guī)定完成時,就予以獎勵,以鞏固成績,這樣持之以恒,可以促進孩子注意力的發(fā)展。塑造還可用于教育孩子,養(yǎng)成自我服務、人際交往或社會技能等各種新行為的發(fā)展。
3
契約:這是多動癥孩子與父母之間約定的行為條約。當孩子完成契約規(guī)定的任務后,立即給予獎賞和某些特殊的待遇;如果孩子沒有完成契約,要給予處分;如又完成契約后應給予獎賞。行為契約可以矯正多動癥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困難以及其他行為問題。
4
鼓勵:可以使多動癥孩子自愿地主動地學習新的行為。鼓勵一般以精神、語言刺激為主,隨時可以進行。比如多動癥孩子主動把自己的書本整理好,或自覺地參加某項家務勞動,或能按父母的要求去做某件事,家長學院提醒父母應立即用贊賞的語言加以鼓勵或表示滿意和愉快的心情,予以激勵,以增加新行為產生的可能性。
5
模仿和教育:孩子的新行為都是通過學習而獲得的。從日常生活中的談話、活動、學習中不知不覺地學習到許多行為和習慣。父母是孩子最早最直接的老師,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對孩子必須隨時進行教育,使他們懂得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養(yǎng)成教育中父母的榜樣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父母的一言一行,極易被多動癥孩子模仿,特別是不良行為學習得更快。
END
在生活中融入注意力集中訓練
1
培養(yǎng)學習的自覺性:孩子清楚自己學習的目的和學習意義后,才能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自覺性,就會表現出對學習的熱情,產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去參加學習。培養(yǎng)孩子學習自覺性可以用啟發(fā)方式進行,講解具體事例,如讀書寫字可以學會寫信看報,可以參加工作,可以發(fā)明創(chuàng)造,可以對社會做出貢獻。使孩子抱著一種向往的心情進行學習。
2
明確學習的具體目標和任務:提出每一節(jié)課,每一作業(yè)的具體內容和要求。提出的要求要明確,任務要具體,這樣很容易引起孩子的注意,對要求完成的學習任務應有專用本記錄下來,防孩子遺忘,也便于家長督促檢查完成作業(yè)情況。
3
培養(yǎng)孩子持久的學習興趣:興趣是產生和保持注意力的源泉。孩子對感興趣的事就去注意,不感興趣的事就不去注意。在剛上小學孩子主要以直接興趣為主,孩子對學習的過程,對學習的外部活動比較感興趣,如聽課、閱讀、寫字,而不注意學習的內容和結果。提高孩子興趣的方法,可以用自己的行為、語言、形象、實驗、圖表及模型等多種形式和方法,吸引孩子對學習的直接興趣,更應把學習的意義和將來的用處聯系起來,培養(yǎng)孩子的間接興趣,使能保持長久的學習興趣,自覺地集中注意進行學習。
4
培養(yǎng)孩子的組織性和紀律性:要想注意力集中,專心聽課,需要有嚴格的組織性和紀律性,一個組織性、紀律性差的孩子常常會把注意力分散到學習以外的地方去,影響對所學內容理解和吸收。主要應做到:上課不遲到,聽課不講話,發(fā)言要舉手,坐姿要端正,不做小動作,按時完成作業(yè),遵守公共秩序,與同學相互幫助。
END
經驗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解決具體問題(尤其法律、醫(yī)學等領域),建議您詳細咨詢相關領域專業(yè)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