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如何檢測肺功能

如何檢測肺功能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5年04月05日 19:13

如何檢測肺功能

2022-03-26 閱讀:577 提示:本內容不能代替面診,如有不適請及時線下就醫(yī)

病情描述: 如何檢測肺功能

精選回答:

原慶 主任醫(yī)師 呼吸內科 醫(yī)院的肺功能檢查主要方法是,用夾子夾住患者的鼻子保持用嘴呼吸,囑患者配合技師做呼氣和吸氣動作,整個過程中只要聽技師口令即可,對身體沒有任何損害。還有吹氣試驗,點上一個蠟燭在距離測試者15cm處,如果能吹滅說明肺功能正常,如果在5cm處都吹不滅,說明肺部可能有病變,應盡快到醫(yī)院檢查,居家方法只能是粗略測試,如果想具體檢測肺功能,最好到醫(yī)院進行檢查。當然還有一些簡單的方法可以粗略估計肺功能,比如可以做憋氣試驗,也是用夾子夾住鼻子,閉上嘴巴,如果能堅持超過30秒說明肺功能正常;

相關問答推薦

肺功能彌散功能

肺彌散功能是檢測肺通氣的一個重要指標,主要用于評價肺泡毛細血管膜氣體交換的效率,幫助早期發(fā)現(xiàn)和診斷肺和氣道病變,更好地了解疾病的嚴重程度和預后,以及評價治療藥物和其他治療方法的療效。肺的擴散實際上是通過肺泡、肺毛細血管壁之間的氧氣和二氧化碳氣體交換的過程,肺的擴散功能能否恢復主要取決于患者的具體情況。由于肺的擴散功能紊亂,可見于肺的炎癥反應,包括肺間質疾病,如肺纖維化、硅肺、塵肺、石棉肺、肺氣腫等。

327次觀看數(shù) 2022-03-26

肺功能彌散功能

肺功能,包括通氣功能及肺彌散功能,其中彌散功能下降常見于肺各種疾病,比如肺部感染,肺動脈栓塞,慢性支氣管炎,急性支氣管炎,支氣管肺癌,重癥肺炎等等疾病,上述疾病中一般而言,重癥的感染會導致肺部彌散功能減退,輕癥的肺部疾病在治療后患者肺部功能可得到逐漸恢復。因此,肺部功能是否能恢復,取其于患者的基礎疾病表現(xiàn),若恢復良好,患者彌散功能也可得到逐漸改善及回復,恢復后患者仍須定期門診隨訪,復查肺功能。

180次觀看數(shù) 2022-03-26

肺功能彌散功能

肺的彌散功能就是由血氣屏障通過肺泡進入血液里面時出現(xiàn)彌散,達到新陳代謝以及營養(yǎng)交換的目的,此過程發(fā)生了障礙就會導致肺彌散功能障礙。臨床上可見于一些疾病,比如肺間質出現(xiàn)了水腫、彌漫性的肺的嚴重纖維化等,還可出現(xiàn)低氧血癥和高碳酸血癥,容易導致呼吸功能障礙。氧氣通過氣道進行呼吸運動進入肺泡,然后通過血管里的血液進行代謝,還要通過血氣屏障。

143次觀看數(shù) 2022-03-26

肺功能彌散功能

具體引起這種情況最常見的是慢阻肺、肺氣腫,肺纖維化等等疾病,都可能會導致肺彌散功能障礙,但這些疾病可能在通過氧療、藥物治療的同時,能夠有效的改善癥狀,但是想完全對這種癥狀進行徹底治愈,可能難度是比較大的。通常出現(xiàn)這種彌散功能障礙可能和肺泡膜的面積以及厚度改變是有關系的。肺的彌散功能障礙,指的是氣體通過肺泡向毛細血管擴散和毛細血管內紅細胞的血紅蛋白相結合的能力下降。

154次觀看數(shù) 2022-03-26

肺功能康復訓練

當肺泡變大,明顯增加時突然將聲門,打開這樣高速的氣流可以使痰液營移動并且排除,家屬站在患者非手術的一側雙臂伸開指并攏,從前后胸壁夾住患者手術側胸廓,讓患者做深吸氣,當吸氣時輕輕扶著患者的切口。進行咳嗽、排痰訓練和呼吸訓練,利于肺擴張,改善通氣功能,并且有助于胸腔引流,因此這兩種方法認為是肺癌手術后肺功能康復訓練的基本功的一種情況,術后24至48小時內每隔一兩個小時應該主動咳嗽,或者術后三天內每天排四至六次,具體方法有兩種。一種情況,深吸氣然后短暫的屏氣是氣體在肺內得到最大的分布,關閉聲門進一步增強氣道中的壓力。

142次觀看數(shù) 2022-03-26

怎么自查肺功能

肺功能的檢查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肺臟通氣功能檢查,另一個是肺臟的換氣功能檢查。通氣功能檢查主要是檢查肺總量、肺活量、肺泡通氣量以及舒張試驗、激發(fā)試驗,還有最大通氣量這些檢查方法。第二大方面的話,就是檢查肺換氣功能。對于換氣功能可以檢查一氧化碳通過率、一秒率這些情況;再者就是進行一個全面的評估,就是進行血氣分析,血氣分析是換氣功能評估最準確的方法。

139次觀看數(shù) 2022-03-26

相關知識

運動心肺功能檢測
如何檢測肺部健康情況
如何檢測自身肺部健康
心肺功能體檢項目有哪些內容 心肺功能全面檢測的方法解析
解讀心肺功能的檢測技術
肺功能檢查的項目有哪些 如何通過檢查了解肺部健康
肺功能檢測SOP
肺功能檢查:開啟肺部健康的“探測之旅”
心肺功能測試
檢查肺需要抽血化驗嗎? 如何通過血液檢測進行肺部健康評估

網址: 如何檢測肺功能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102266.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