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親子溝通】學會這5招,親子溝通技巧,拉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

【親子溝通】學會這5招,親子溝通技巧,拉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1月26日 16:47

常有家長說,不知道怎么跟孩子交流,尤其是放假在家,總是沒說兩句就沒話說了,再問吧孩子還嫌煩;還有的家長說,工作實在太忙,等有時間想和孩子聊聊天,孩子卻總是沉默。

生活中有很多家長把親子溝通當成了“說教”,我們總是以質問的方式來跟孩子說話,溝通時不注意自己的語氣,更會以強者的身份來制約孩子,如果細心的話,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孩子的情緒一落千丈。

長久以往,在孩子眼里,學習是為了父母,效率和效果都大打折扣。這樣的親子溝通基本是無效的,不僅起不到實質性的作用,還會讓孩子反感與你交流。別把質問當聊天。

最近大熱的中國第一部連續(xù)十年跟蹤零零后孩子成長的系列紀錄片《零零后》,就講述了這樣一個例子。

節(jié)目的一開始,爸爸開著車載著女兒萌萌。看的出父女倆的相處不是很和諧,一路上都是爸爸在說一些學校的情況,還問了萌萌一些問題,可是萌萌戴著耳機,始終沒說一句話。  

小時候的萌萌長著兩顆兔子牙,十分可愛。她會笑,會撒嬌,會生氣,也會哭泣……爸爸把她送去幼兒園,她哭鬧著不舍得爸爸離開??薜秸麄€班都一起哭。

15歲的萌萌,最多的時候,是和耳機與手機在一起。父親對她說話,不回答。父母邀她出門,不愿意?;氐郊揖瓦M了自己房間,和父母交流越來越少。

回憶起曾經(jīng)和女兒親密相處的時光,媽媽眼含熱淚。記者采訪媽媽,媽媽說她小時候很聽話,小鳥依人的樣子,特別惹人憐愛,而對比現(xiàn)在的逆反期,媽媽在鏡頭前都禁不住流眼淚。  

這個曾經(jīng)在幼兒園哭著要爸爸的小女孩轉眼長大,與父母的關系卻不再親密。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除了父母口中所說的青春期叛逆的原因,我想還有一部分歸咎于他們跟孩子的溝通方式。

萌萌過生日,跟媽媽要耳機當生日禮物,媽媽以為一個耳機最多兩百塊,隨口就答應了萌萌的要求。誰知道萌萌在網(wǎng)上給媽媽看的時候,發(fā)現(xiàn)要一千多。媽媽有點心疼,但是又不想讓女兒失望,于是提出了一個附加條件:每天空余時間陪妹妹玩十分鐘。

爸爸也很贊同她這個提議,還說以后半年就買一個耳機,言外之意希望萌萌多陪妹妹玩。

飯后,爸媽讓她跟妹妹玩,爸爸還用手機記錄了萌萌第一次陪妹妹的場景。面對這樣的舉動,萌萌很無語:對這樣的父母我能說什么呢?

陪玩過程中姐妹倆還是各玩各的,根本沒有任何互動和交集,萌萌只是把陪玩當做一個任務,沒有發(fā)自內(nèi)心地想跟妹妹建立親密關系,甚至覺得這種陪玩是在浪費生命。原本手足之間的親密,卻變成了物質交換。

萌萌想出去玩,爸爸說檢查下作業(yè)完成情況,才能讓她出去。萌萌不情愿地去拿作業(yè)本,才發(fā)現(xiàn)前一天在姥姥家寫作業(yè),放作業(yè)的書包忘記拿回來了。  

爸爸又繼續(xù)反問,不是讓你檢查了嗎,現(xiàn)在怎么辦。萌萌說讓姥姥送過來,顯然爸爸不認可這個答案,一直在說自己的事情自己想辦法解決,不然不能跟同學一起出去玩。 

萌萌跟媽媽哭訴,為什么什么事情都聽爸爸的。 

片子里,沒看到最后父母怎么幫助萌萌一起解決這件事情,只看到萌萌一個人在房間里哭泣。

爸爸陪萌萌去配眼鏡,萌萌對那些鏡框大的、款式比較新穎的愛不釋手,一會試試這個,一會試試那個。可是爸爸似乎對這些不感興趣,店員問爸爸是不是想讓她配個學霸型的,爸爸脫口而出當然了。爸爸問萌萌為什么要這么大的眼睛,顯得眼睛大嗎。萌萌不急也不惱,依然沉浸在那些漂亮眼鏡的世界中,說了你也不懂。  

爸爸對萌萌的行為感到不舒服,可是沒從根源上說明自己的立場。

片子中萌萌說不想跟父母一起出去,跟他們之間沒有共同話題。這樣的局面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母親也說到從小就看到孩子的不足,拿孩子跟別人的家去比較,長久以來父親沒有做到真正接納萌萌的想法。

有效的溝通能筑起親子之間心靈的橋梁,讓你和孩子的關系更加親密,也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那么,家長應該怎樣和孩子溝通呢?

注意溝通時的語氣

一次良好的親子溝通,家長在交流上應做到以下幾點:

善于使用贊美之詞;

適時地和孩子進行身體接觸,表達親昵感;

語氣應溫和;

可以多用身體語言,比如微笑、點頭;

不要用命令的語氣和孩子說話。  

另外,當孩子發(fā)表觀點時,家長要做到以下幾點:  

(1)對孩子與家長的產(chǎn)生的不同意見,不急于評價,可以列舉出一些能夠支持自己觀點的事例,具體對雙方的觀點進行分析。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有被尊重的感覺,如果直接反駁孩子,那是對孩子思想的一種壓制,只有孩子被家長所尊重,他們才會懂得怎樣去敬重家長。  

(2)當孩子在對家長闡述一件事情時,家長應認真傾聽,了解孩子的感受,不可敷衍了事。

了解孩子的想法

父母是孩子最信任的人,所以他們也期待從家長那里看到父母的態(tài)度。所以了解孩子的想法,才能給孩子正確的回應。

和孩子溝通時,家長最重要的一點是能夠真正地聽進孩子所說的話,而不是漫不經(jīng)心的應對。如果手頭上有別的事情,可以認真的對孩子說:寶貝,稍等下,媽媽馬上就好!家長要重視與孩子的每一次溝通交流的機會,而不是拒絕,這樣孩子在今后才會更加樂意與家長溝通。

不把自己的意識強加給孩子

中國的家長們太喜歡做主包辦,勞心勞力的結果卻往往是不被理解,甚至還要受到埋怨。  

中國的家長們太喜歡做主包辦,勞心勞力的結果卻往往是不被理解,甚至還要受到埋怨。  

家長們往往忽視了一點,他們自以為是的替孩子考慮,實質上是一種對孩子選擇權利的剝奪,更是一種把自己的意識強加給孩子最直接的表現(xiàn)。  

家長因為經(jīng)驗豐富,他們對孩子的“安排”很多時候確實是捷徑,可這種未經(jīng)孩子認可的捷徑恰恰不是孩子們需要的。這種需要即是主觀的獨立性體現(xiàn),更是孩子客觀成長的必要條件。  

家長說是為孩子好,孩子說家長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家長說學這個今后有前途,孩子卻說“不喜歡,沒興趣”。  

無論是什么原因,家長一定要記住:“要尊重孩子的意見,要交流不要專制,要溝通不要獨裁”。受年齡和閱歷的限制,孩子們的想法、看法、做法肯定有不成熟、不準確、不恰當?shù)某煞?,家長不要俯視,而要平視,要以溝通與協(xié)商的方式求同存異。

與孩子進行朋友式的交流

有研究表明,與孩子進行朋友式的交流,是最能夠體現(xiàn)平等原則的溝通手段。而家長與孩子交朋友,首要目的不是去影響、教育,而是要理解、傾聽。

孩子的敏感性是天生的,青春期的孩子,敏感性尤其強烈。傾聽是為了了解孩子的需求,那么在有效傾聽后,就不能一味的要求孩子完全照搬家長的方案,家長要有妥協(xié),要有商量,要給彼此余地。

多夸贊孩子

賞識教育考驗的不僅僅是孩子,更是家長自身。孩子能否做出值得賞識的事,需要家長以正確的價值觀加以引導;同時孩子正確的行為能否第一時間得到最及時的賞識,更需要家長的發(fā)現(xiàn)和肯定。

賞識教育更不能僅僅持續(xù)一時,而要長期堅持,形成規(guī)律,有慣性。否則會讓孩子產(chǎn)生疑惑,不知道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

正處于青春期或即將步入青春期孩子的家長們,對于和孩子的有效溝通,要重視但不要畏難。心中堅定地相信我的孩子是優(yōu)秀的,現(xiàn)實中積極落實,相信孩子與您一定無話不談。

相關知識

親子溝通必備 20種親子互動小游戲.doc
如何讓孩子掌握語言溝通的技巧
“親子溝通,從心開始”——學校舉行團體心理輔導活動
情緒管理與溝通技巧精選(九篇)
淺談家庭教育中親子溝通對小學生心理健康影響.doc
提升親子溝通的必讀佳作:10本改變你家庭生活的經(jīng)典書籍
“十大親子圖書”讓你感受親子閱讀的樂趣
親子游勝地推薦:探索與孩子共度的10大夢幻之旅!
親子健康活動方案(通用22篇)
如何通過游戲增進親子關系?這5個小游戲必試!

網(wǎng)址: 【親子溝通】學會這5招,親子溝通技巧,拉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13043.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