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心理疾病低齡化,青少年心理健康需重視

心理疾病低齡化,青少年心理健康需重視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5年04月14日 00:38

原標題:心理疾病低齡化,青少年心理健康需重視  

近日,陜西西安的一名初三男孩常同學,在4個月前因?qū)W習問題被老師批評后就開始膝蓋疼。起初常同學和其父母并未在意,但隨著學習壓力增大,常同學竟腿疼到無法下地走路。其父母帶其做了一系列檢查,最終在精神科被診斷為“分離(轉(zhuǎn)換)障礙”。(3月5日《西安晚報》)

近年來,越來越多心理學家和臨床工作者發(fā)現(xiàn),心理疾病有明顯的低齡化趨勢。2020年發(fā)布的《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fā)展報告(2019-2020)》顯示,我國青少年抑郁癥檢出率為24.6%,兒童少年患抑郁癥、焦慮癥的概率甚至比成年人大得多。這組令人震驚的數(shù)字說明了在這物質(zhì)騰飛發(fā)展的時代,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貧瘠。

青少年的心理發(fā)展是一個極其復雜的過程,受到遺傳、家庭、學校、社會環(huán)境等多方面影響。筆者認為青少年心理疾病多發(fā)的最主要因素,是目前中國社會大環(huán)境存在的“分數(shù)代表一切”的不良氛圍。在盛行的“雞娃”之風中,青少年從“起跑線”開始每天都活在激烈的“排位賽”中,精神壓力和父輩的青少年時期相較,差別顯而易見。

常同學的心理問題很幸運地得到了家長的重視和及時治療。然而又有多少孩子在心理出現(xiàn)異常時,被父母認為是在矯情地無病呻吟,亦或因為父母的“恥病心理”而不被承認患病,以至于“武漢初三男生被母親扇耳光后跳樓身亡”“成都49中學生墜樓”此等悲劇時有出現(xiàn)。

事實上,不同時代的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狀況大相徑庭,必須要有針對性采用不同的教育相處方式。首先,教育者勿盲目跟從社會“雞娃”之風,要摒棄“不打不成器”的傳統(tǒng)打壓式教育和“唯分數(shù)論”的錯誤思想,重視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批評教育要正常適度。學校要將抑郁癥篩查政策落實到位,在執(zhí)行過程中充分聽取心理專家意見,及時調(diào)整改進。家長要及時補充缺乏的心理知識,多與孩子溝通,努力走進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同時家庭與學校要多溝通,形成家校合力,共同促進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形成。

青少年的成長不應該充斥著功利、重壓和孤獨掙扎,青少年在花樣的年華里不應提早凋零。因此教育者在對待孩子的心理問題時往往應秉持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tài)度,這樣的高度重視永遠不算“小題大做”。( 陳萬青)

掃一掃分享本頁

相關(guān)知識

心理疾病低齡化,青少年心理健康需重視
重視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年齡
青少年如何預防心理疾病
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亟須重視
【心理健康】重視精神衛(wèi)生,預防心理疾病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不容忽視!
青少年的心理疾病可以預防嗎
青少年心理健康
青少年心理問題重在預防

網(wǎng)址: 心理疾病低齡化,青少年心理健康需重視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132092.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