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怎么吃更健康?
在兒童成長的過程中營養(yǎng)健康是一個永恒的話題
合理膳食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基礎
怎樣吃讓孩子更健康呢
《中國學齡前兒童膳食指南(2022)》
告訴你答案!
學齡前兒童膳食指南:適用于2周歲后至滿6周歲前(2~5歲)的學齡前兒童。2~5歲仍處于快速生長發(fā)育階段,營養(yǎng)需求較大,所攝入的食物種類和膳食模式已接近成人,但消化功能尚未完全成熟,其膳食制備與成人有一定的差異。此時兒童的自主性、好奇心、學習模仿能力增強,學齡前期是形成良好飲食行為和健康生活方式的關鍵時期?;趦和纳砗蜖I養(yǎng)特點及飲食習慣培養(yǎng)規(guī)律,結合我國學齡前兒童膳食營養(yǎng)現(xiàn)狀和飲食行為問題,為孩子制定合理的飲食計劃,促進孩子的全面發(fā)展。
核心推薦:
●食物多樣,規(guī)律就餐,自主進食,培養(yǎng)健康飲食行為。
●每天飲奶,足量飲水,合理選擇零食。
●合理烹調,少調料少油炸。
●參與食物選擇與制作,增進對食物的認知和喜愛。
●經常戶外活動,定期體格測量,保障健康成長。
推薦一:食物多樣,規(guī)律就餐,自主進食,培養(yǎng)健康飲食行為。
1、合理膳食及餐次安排
學齡前兒童平均每天食物種類數達到12種以上,每周達到25種以上烹調油和調味品不計算在內。為了讓兒童膳食更加豐富,推薦以下幾種方法:①選擇小份量食物;②與家人共餐;③同類食物互換;④葷素搭配;⑤根據季節(jié)更換和搭配食物;⑥變換烹調方式。
應每天安排早、中、晚三次正餐,上、下午各一次加餐,若晚餐較早時可在睡前2小時安排一次加餐。加餐以奶類、水果為主,配以少量松軟面點盡量不選擇油炸、膨化食品、甜點及含糖飲料。
2、培養(yǎng)專注進食和自主進食
倡導學齡前兒童專注進食,鼓勵和指導兒童自主進食,這對培養(yǎng)兒童良好的飲食習慣和健康成長至關重要。進餐時應注意:①盡量定時定位就餐;②避免進餐同時有其他活動;③吃飯細嚼慢咽,但不拖延;④讓兒童自己使用筷子、匙進食。
3、避免挑食、偏食及過量進食
由于學齡前兒童自主性的萌發(fā),會對食物表現(xiàn)出不同的興趣和喜好,可能出現(xiàn)一時性偏食和挑食,應給予重視和引導,具體方法如下:鼓勵兒童選擇多種多樣的食物,及時提醒和糾正兒童挑食、偏食或過量進食的不健康行為。②家長應與孩子一起進餐,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培養(yǎng)兒童健康的飲食行為。③對于兒童不喜歡吃的食物,可通過鼓勵兒童反復嘗試并及時表揚、變換烹調方式、改變食物形式或質地、食物份量以及更新盛放容器等方法加以改善。④避免兒童過度進食,讓兒童養(yǎng)成專注進餐、自主進食和適量進食的健康飲食行為。⑤家庭和托幼機構為兒童制定相對固定的進餐計劃,營造整潔溫馨的進餐環(huán)境。
推薦二:每天飲奶,足量飲水,合理選擇零食。
1、培養(yǎng)飲奶習慣
建議學齡前兒童每天飲奶,每日飲奶量為350~500ml或相當量的奶制品以滿足鈣、優(yōu)質蛋白等營養(yǎng)需求。推薦選擇液態(tài)奶、酸奶、奶酪等無添加糖的奶制品,限制乳飲料、奶油攝入。家長應以身作則常飲奶,鼓勵和督促兒童每日飲奶,從小養(yǎng)成天天飲奶的好習慣。
若兒童因乳糖不耐受或繼發(fā)乳糖不耐受,空腹飲奶后出現(xiàn)腸胃不適(如腹脹、腹瀉、腹痛等癥狀),可采取以下方法加以改善:①飲奶前或同時進食固體食物如主食;②少量多次飲奶;③選擇酸奶、奶酪等發(fā)酵乳制品,④選用無乳糖奶或飲奶時加用乳糖酶。
2、首選白水、控制含糖飲料
建議學齡前兒童每天水的總攝入量為(含飲水和湯、奶等)1300~1600ml,其中飲水量為600~800ml,并以飲白水為佳,少量多次飲用。過量攝入添加糖會對兒童的健康造成危害,增加患肥胖、齒等疾病的風險。含糖飲料(如可樂、果汁飲料等)是添加糖的主要來源,建議學齡前兒童不喝含糖飲料,首選白水,更不能用含糖飲料替代白水。家長應以身作則,不喝含糖飲料。
3、合理選擇零食
建議學齡前兒童的零食盡可能與加餐相結合,零食量不宜多,應不影響正餐食欲。吃前洗手,吃完漱口,睡前30分鐘內不吃零食。選擇零食應注意以下幾點:①優(yōu)選奶制品、水果、蔬菜和堅果;②少吃高鹽、高糖、高脂及可能含反式脂肪酸的食品,如膨化食品、油炸食品、糖果甜點、冰淇凌等;③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④零食應新鮮衛(wèi)生、易消化;⑤要特別注意兒童的進食安全,避免食用整粒豆類、堅果,防止食物嗆入氣管發(fā)生意外。
推薦三:合理烹調,少調料少油炸。
從小培養(yǎng)淡口味
建議烹調學齡前兒童膳食時,以淡口味為宜,盡量少放鹽和糖,少用含鹽量較高的醬油、豆豉、耗油、咸味湯汁及醬料等。不應過成、油膩和辛辣,盡可能少用或不用味精、雞精、色素、糖精等調味品。可選擇天然、新鮮香料(如蔥、蒜、洋蔥、香草等)和新鮮蔬果汁(如番茄汁、檸檬、南瓜汁、菠菜汁等)調味。建議每日食鹽攝入量:2~3 歲<2g,4~5 歲<3g。學齡前兒童膳食多采用蒸、煮、燉、煨等烹調方T中式,少用油炸、燒烤、煎等方式。
推薦四:參與食物選擇與制作,增進對食物的認知和喜愛。
學齡前期是培養(yǎng)健康飲食行為和建立基本營養(yǎng)健康意識的重要階段。家庭和托幼機構應定期開展食育活動,為兒童提供更多接觸、觀察和認識食物的機會。
在保證安全前提下鼓勵兒童參與食物選擇和烹調加工過程,增進對食物的認知和喜愛,培養(yǎng)尊重和愛惜食物的意識。
培養(yǎng)認知食物與喜愛食物
應盡可能為兒童創(chuàng)造更多認識和感受食物的機會,建議組織兒童參加各種參觀體驗活動,如去農田認識農作物,觀察家里和幼兒園內種植的蔬菜、水果的生長過程,聆聽關于蔬菜和水果的營養(yǎng)故事等。建議家長和孩子一起選購食物,并讓孩子參與力所能及的食物加工活動(如擇菜等),增加其對食物的接受度,增進親子關系。
推薦五:經常戶外活動,定期體格測量,保障健康成長。
1、鼓勵積極規(guī)律的身體活動
建議每天身體活動總時間應達到180 分鐘,其中中等及以上強度的身體活動時間累計不少于 60分鐘。應鼓勵學齡前兒童經常參加戶外活動,每天至少120分鐘。應鼓勵兒童積極玩游戲,建議每天結合日常生活多做運動如公園玩耍、散步、爬樓梯、收拾玩具等;適量做較高強度的運動和戶外活動,包括:有氧運動(騎小自行車、輪滑、跳繩、快跑、游泳)、伸展運動、肌肉強化運動(攀架、健身球)、團體運動(跳舞、小型球類游戲)。家庭和托幼機構應定期組織運動會或親子游戲。
2、限制久坐行為和視屏活動
學齡前兒童久坐時間和視屏時間過長均對健康產生不利影響。建議學齡前兒童減少久坐行為和視屏時間,每次久坐時間不超過1小時,每天累計視屏時間不超過1小時,且越少越好。家長應以身作則,減少久坐和視屏時間。
3、定期體格測量
建議學齡前兒童每半年測量一次身高和體重,及時了解學齡前兒童生長發(fā)育水平的動態(tài)變化,依據兒童生長發(fā)育標準判斷其營養(yǎng)狀況,并根據兒童體格指標變化及時調整膳食和運動。
相關知識
孩子怎么吃才健康?
孩子吃什么魚好? 魚肉怎么做更健康?
怎樣才能讓孩子更健康
成都一幼兒園給孩子吃素 孩子怎么吃才健康
孩子吃方便面危害大,方便面怎么吃更健康?
孩子怎樣喝豆?jié){才更健康?
怎么才能讓孩子均衡營養(yǎng)更健康?
寶寶怎么吃對比健康 孩子一日三餐怎么吃對比健康
孩子只吃肉不吃菜怎么辦?孩子這樣吃肉才健康
孩子一日三餐怎么吃比較健康?
網址: 孩子怎么吃更健康?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140219.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8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