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爆炸的時代,父母為了獲取育兒知識,大量閱讀網絡資訊,卻換來更多的焦慮。
在慌亂之前,先讓我們閉上眼睛,問自己三個最需要問的問題:第一,我現在最擔心的問題是什么?第二,幫忙回答問題的這個人值得信任嗎?第三,得到的答案是否有科學依據?借此厘清思緒之后,就可以去除許多干擾的雜音,避免成為無頭蒼蠅,且更能化解真正的焦慮來源。
——黃瑽寧
上周,我們向寶爸寶媽讀者們詢問了一個問題——怎么給孩子吃才健康。從大家積極熱烈的反饋中,就可以看出:吃,真的是養(yǎng)孩子中的頭!疼!問!題!
不過,我們聯(lián)系了身在臺灣的黃醫(yī)生,讓他親自為寶爸寶媽的問題做出解答。還有的問題,翻一翻黃醫(yī)生的書《黃瑽寧醫(yī)生陪你健康育兒》,就全部知道了~養(yǎng)孩子嘛,還是需要伴隨著孩子成長一點點學習。Let's go,去學習!
《黃瑽寧醫(yī)生陪你健康育兒》
黃瑽寧/ 著
奇想國童書 / 出品
1.
關于輔食
Q:(木蘭花)
黃老師這本書對我來說真的是及時雨,對于孩子吃飯我已經有太多困擾了,我家兒子現在21個月,牙齒基本長全了,但是還有好多同事朋友告訴我,一定要給孩子單獨做飯,還是不能吃和大人一樣的飯菜,另外不要加鹽,平時我和老公工作都很忙,家里老人身體又不好,給孩子單獨做吃的真是件麻煩事,想請問黃老師,這么大的孩子真的不能吃和大人一樣的飯菜嗎?給孩子做飯要注意什么啊??
A:
一般認為,四到六個月的寶寶就已經可以開始嘗試喂輔食了。有的家長可能擔心,說:“我們這樣把大人的食物給寶寶吃,可是大人的食物都有調味,這樣可以嗎?不會太咸嗎?”當然,如果家里經常吃重咸、重辣或者不健康食品,那么要改變的是全年的飲食習慣。但是一般家常菜所添加的鹽分與糖分,對寶寶而言都是安全無虞的,完全不用擔心。寶寶的腎臟功能在這個時候(4-6個月)已經有成年人腎臟功能的七成,只吃幾口食物,沒有理由會造成傷害。
這位家長的寶寶已經21個月了,孩子更是有理由吃和大人一樣的食物啦,只要保證食物的安全,營養(yǎng)足夠均衡,無需有更多的擔憂。
2.
關于零食
Q:(慧兒)
我一直很困擾的問題是:想健康美味雙管齊下,讓寶寶吃出健康,長得壯壯,可是貌似寶寶比較喜歡大人吃的零食呀,不太愛吃自己的飯飯。
A:
不同于大部分我對育兒規(guī)矩的輕松態(tài)度,對于零食這件事情,我是罕見的嚴格。我認為對于大腦還沒有成熟的2歲以下兒童,零食是他們智力發(fā)展的最大殺手之一。吃零食不只會讓智力受到損害,也會對免疫系統(tǒng)造成傷害。比如,當孩子有過敏性疾病時,就會因吃零食而難以控制。所以我對零食文化采取零容忍的態(tài)度,舉凡會添加人工色素、香精、防腐劑、反式脂肪的東西,都像毒品一樣,我是堅決不給孩子吃的。
3.
關于牛奶
Q:(Lara.cc和糖果娜姑娘)
作為一個準備給娃斷奶的媽媽,這段時間深受一件事情的煩惱,那就是娃不愛喝奶粉,想加牛奶被告知至少得兩歲以后,而現在很多公號專家也在對孩子到底多大能喝牛奶,奶粉是不是必須要喝到三四歲這件事爭論不休,希望黃醫(yī)生能給個科學的結論,讓我這個糾結的媽能不再糾結奶粉和牛奶到底怎么加,多大加,非常感謝!
問題太多了,我家小朋友13個月斷奶,之后一直不喝奶粉,飯量也一直不大,還容易積食,肚子疼,這個時候應該怎么吃,吃什么,這些問題都是想要得到回答的,快2歲的時候開始喝了一些奶粉,但是量不是很大,后來一直對奶類的東西都不是很喜歡,所以比較瘦,不知道會不會影響智力發(fā)育,這些都是需要獲得的知識,希望能夠得到一些指導!
A:
有關牛奶的知識,就讓我一次在這邊講明白。首先要厘清的觀念就是:任何把牛奶神格化,或污名化的訊息,基本上都是錯的。牛奶本身并不是一定需要的營養(yǎng),但也不需要把它污名化會引起很多的疾病,它就是一個非常中庸,一種能帶給我們優(yōu)質蛋白質、鈣質等營養(yǎng)素的來源的食物。它可以被其他食物輕易取代,但每天能喝也不錯,也的確能稍微幫助長高。
嬰兒從出生開始,最好的營養(yǎng)來源就是母奶。母奶中并不會有牛奶蛋白,所以在人體的吸收消化上,效果都遠遠高過奶粉。但在一些特殊的狀況下,我們使用合格嬰兒配方奶粉,對孩子的影響也不大。但奶粉畢竟是動物的來源,因此有超過一半的初生嬰兒,經過配方奶二~三個月之后,就開始有輕微至嚴重,程度不等的牛奶蛋白不適應,或稱它為牛奶蛋白過敏。
這些癥狀有時很輕微,父母感受不出來,只會覺得孩子喝奶后比較容易脹氣,生氣,但嚴重時會進展到厭奶、拒喝、腹脹、積食、腹瀉、便秘,甚至嘔吐等等癥狀都會出現。
因此,當你的嬰兒已經有輕微牛奶蛋白不適應/過敏的癥狀時,你就必須毅然決然的開始替寶寶尋找替代的食物。事實上這并不困難,在四個月以上的寶寶,我們可以開始少量多樣化的添加輔食,把牛奶蛋白的角色逐漸降低。牛奶蛋白的消化不良并不是非黑即白,事實上只要牛奶蛋白的攝取量減少,腸胃道基本上還是能接受。只有嚴重的病例,牛奶蛋白才必須完全禁止,改用全水解奶粉。
就在這個輔食增加,牛奶蛋白依賴減少的過程當中,我們的目標是在一歲時,讓孩子能夠吃到三次大人的正餐,牛奶就成為點綴,可能一天二次或三次不等。隨著孩子的飲食喜好不同,在這個時候如果有孩子能吃得非常營養(yǎng)均衡,他完全不愛喝奶或不適合喝奶,不喝也是沒有關系的。
在一歲之后就可以喝鮮奶,也就是市售的牛奶,因為這時候孩子的營養(yǎng)主要來自于固體食物而不是奶,所以以他的消化能力而言,直接喝牛奶就可以了,不需要再喝嬰兒的配方奶。
至于鮮奶要喝到什么時候,這就不需要有標準答案。您的孩子愛喝,一路喝到十八歲甚至喝到成年人,我們都還是會鼓勵的。但如果你的孩子有牛奶蛋白的不適應,或乳糖不耐癥,一天只喝一次或甚至完全不喝,營養(yǎng)都還是可以從其他食物取代的。
希望大家從此對喝不喝牛奶這件事不要有這么大的壓力,也能夠正確的面對嬰兒配方奶所造成的嬰兒腹脹、積食的問題。關于積食,可以讓孩子少吃多餐,或者換換口味。
4.
關于補鈣
Q:(宥宥媽)
我碰到的問題就是關于孩子補鈣,一直到現在還在困惑該不該給孩子補鈣,怎么補?孩子小的時候可以吃輔食,就給熬骨頭湯燉迷糊;吃魚油、乳鈣。大起來吃維生素鈣的軟糖等等。可是該補嗎?有的說去醫(yī)院測一下,缺的話補,有的說缺一點沒關系。到底聽誰的也不知道,所以就是吃吃停停,不多補,也沒少了。哈哈。
A:
從來沒有一個時代像現在這樣,對于“給兒童補鈣”這件事情如此瘋狂。很多人認為,在嬰幼兒時期,寶寶骨骼發(fā)育非常迅速,對鈣的需求量比較大,因此能夠提供的鈣質越多越好,這是很大的誤區(qū)。我們希望骨骼堅固有彈性,而非一股腦兒地補鈣補到骨頭硬邦邦。其實有一種罕見的疾病叫做“骨質石化癥”,此病患者因骨頭鈣質太多,骨骼硬的不得了,結果反而常常骨折。
如果您希望孩子骨骼健康、身體結實,那么“均衡的飲食,充足的睡眠,快樂的運動以及多曬曬太陽”,這四者才是家長應該努力的方向!
Q:(kapinjiala)
感謝奇想國童書出品這么好的健康育兒書!我家孩子吃東西有個怪毛病,喜歡吃某一樣食物就一直逮著吃,比如前一段時間愛吃牛排就天天吵著要吃,連續(xù)吃了幾個月以后又棄牛排而去,轉身愛上了新歡鴨脯肉,幾乎餐餐都要吃,這還不知道能吃多久沒準兒又得換。而且吃飯總是很慢,吃吃停停東張西望,在幼兒園吃飯經常是最后一個吃完。為娘我為此都愁煞了,求高人支招??!
A:
如果能保證每天都營養(yǎng)均衡,一段時間集中喜歡吃某樣東西并無大礙。很多時候家長覺得孩子困難的原因之一是家長過度擔心,只要孩子的整體成長是符合標準的,所有的疑慮皆來自于父母的過度期待與要求。因此,家長們也應該放松。
怎么樣,這些是不是你在育兒中會遇到的問題呢?
當然啦,《黃瑽寧陪你健康育兒》這本書中,可不僅僅是教大家“怎么吃健康”。本書分為“迎接寶寶的誕生”“寶寶常見的各項表征”“寶寶發(fā)育正常嗎?”“寶寶怎么吃才健康?”“孩子生病了!”“三大過敏癥”以及“黃醫(yī)生的教養(yǎng)秘訣”七個部分,每一個章節(jié)都配有很多插圖,幫您更快地找到所需要的答案。
比如,在“孩子生病了!”這一章里,會介紹一些常見的兒童疾病。黃醫(yī)生刻意忽略許多疾病的細節(jié),免得家長看得頭昏腦漲。由于身邊兒科醫(yī)生較為缺乏,看一次病往往要花上一整天的工夫,除了家長感到很累之外,醫(yī)生也非常辛苦。
這本書并不是要將父母們變成醫(yī)學博士,而是希望父母們了解什么病是要緊的,需要去找醫(yī)生幫忙,而什么病是不要緊的,在家觀察就好,這樣就可以了。希望每一位爸爸媽媽在看完這本書之后,能夠松一口氣,告訴自己:原來照顧孩子的健康可以這么輕松!以后若又聽聞危言聳聽的報道,或者看見賣健康食品的廣告,您就可以穩(wěn)如泰山,不再輕易地被影響了!
輕松當爸媽,孩子更健康,讓我們現在就開始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