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二胎家庭,這樣處理孩子們的關系,勝過80%的家長

二胎家庭,這樣處理孩子們的關系,勝過80%的家長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1月26日 20:22

01

“你是姐姐,要讓著弟弟?!?/p>

“他小,他不懂事,你也不懂事嗎?”

“帶你們兩個就夠累了,你就不能聽話一點嗎?”

有了二胎以后,你會不會常常跟老大說這樣的話。

本來,你是特意等老大可以獨立一點了,才敢要二胎。想著老大也許還能幫忙照看老二,至少不會添亂。

但沒想到,比帶孩子更麻煩的,是老大和老二之間的矛盾。

前段時間,《少年說》里一個話題戳中了許多二胎家庭的痛。

六年級的小女孩崔兢走到臺上,哭訴爸爸偏心的“罪狀”。

“我有一個妹妹,她特別喜歡招惹我,每次我要去教訓她的時候,她就會跑到爸爸那里去告狀?!?/p>

“但爸爸聽了妹妹的話之后,總是不管事情的真相是什么,二話不說就來教訓我。爸爸,您能不能試著相信我一次?”

等臺上的崔兢哭著說完這句話,底下不少孩子也開始偷偷落淚,但爸爸卻說:

“你上學也學過孔融讓梨的故事,古人都知道以大讓小,你又比她大六歲”

“可是她永遠會比我小六歲,難道我要一輩子讓著她嗎?”

一句“以大讓小”,說出了多少二胎家庭的問題。

有時候老大和老二之間的矛盾,不光是孩子的問題,很多時候恰恰是父母干涉不當導致的。

02 二胎矛盾從何而來

為什么二胎家庭里,兩個孩子總是容易產(chǎn)生矛盾?

下面這兩點,可能是比較主要的原因:

①父母偏心:永遠讓老大遷就老二

很多父母在孩子們發(fā)生爭執(zhí)的時候,都會習慣性地教育老大多讓著老二一點。

也許本意是讓老大學著“寬容”,但實際上既是父母們在偷懶,也是在無意間給他們灌輸了“不公平”的觀念。

原本事情是可以分辨的。不管年紀大小,是誰闖的禍就由誰來負責。假如老二年紀還很小,那至少可以在立場上表明態(tài)度,告訴老大“我是站在你這一邊的”。

一個人不管長大多大,永遠會需要安全感,它不會因為年齡的增長而消減。

相反,孩子越是走向成熟,反而越是需要“規(guī)則”意識,而關于規(guī)則的判斷,又往往來自于父母。

本來可以仔細分辨事實,但卻直接用“以大讓小”這種道德綁架要求孩子,他們一定會感覺“不公平”,感覺委屈。

就像后來陳銘說的那句話,我們一直說孔融讓梨,但前提是已經(jīng)把梨交到了孔融手里。

如果從一開始就剝奪了孔融拿到梨的機會,直接告訴他“你年紀更大,你要讓著弟弟”,他也一定會不舒服,即便道德高尚如孔融。

②孩子不會正確地表達愛

有時候,并不一定是老大真的對弟弟妹妹有意見,他們或許是害怕父母的愛被分走,也可能只是沒有找到正確的方式去表達愛。

曾看到一個案例,主人公的朋友一家剛剛迎來二胎。對于這個剛出生的小弟弟,老大一點兒都沒有抗拒心理,反而很喜歡,不過她喜歡的方式卻有點不一樣。

她時不時就去打這個小嬰兒兩下,要么就是捏著他的鼻子玩,常常把孩子逗得大哭起來。

剛開始的時候,家里大人還只是說她幾句,后來實在不耐煩了,就直接對著她吼道“你離他遠點”。

從那以后,老大確實不再捉弄弟弟了,但她也越來越討厭這個新成員,甚至開始說“我不想要這個弟弟”。

這就是典型的父母引導不當。

一開始,老大只是不知道怎么去表達自己的喜歡,但父母卻沒有及時察覺和引導孩子,反而是責罵他們,這才引發(fā)了孩子的叛逆心理。

對于二胎家庭的這種沖突,心理學專家曾經(jīng)給出了一個專業(yè)的解釋,叫“同胞競爭障礙”。

它通常指隨著弟弟妹妹的出生,兒童出現(xiàn)的某種程度的情緒紊亂。

主要表現(xiàn)為嫉妒嬰兒,增加與父母的對立沖突,甚至會出現(xiàn)模仿嬰兒的舉動等社會性退縮行為。

但這種行為也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到了兒童成長的中晚期,等他們開始參與到與伙伴的互動中,自然就會開始減少與同胞的爭奪。

而在此期間,與其給他們責罵,不如用愛引導他們?nèi)ソ邮芎蛺圩o自己的弟弟妹妹。

03 智慧的父母這樣做

①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前兩天看到一則新聞,新聞里這對父母在化解孩子矛盾這方面就做的很好。

山東青島,一個年輕的父親一手抱著八個月大的小兒子,一手牽著大兒子正在散步。

這時候小兒子睡著了,就趴在了爸爸的肩頭。老大看到這個場景忽然甩開爸爸的手,一直說“不要不要”。

大人被搞得一頭霧水,就問老大到底怎么了。直到孩子指了指弟弟,又指了指后面的奶奶,這時候爸爸才意識到,老大是看到弟弟趴在自己肩上,所以也想被爸爸抱。

面對孩子的要求,這個爸爸既沒有說他無理取鬧,也沒有要求他讓著弟弟,反而是把小兒子抱給奶奶,自己抱起了大兒子。

而老大一被爸爸抱起來,就也學著弟弟的樣子,趴在了爸爸肩上。

看完這條視頻,網(wǎng)友們紛紛留言感嘆說“原來小孩子是很好滿足的”。

其實對于父母的寵愛,大寶們其實從來不是想完全獨占,他們害怕的不過是不均等的愛,害怕那個被偏愛的不再是自己而已。

而這個爸爸也做出了很好的示范,他在用行動告訴孩子,父母的愛從來都是一樣的,不會因為多了弟弟而有所改變。

當父母們這樣做的時候,其實就是在給予孩子安全感,也只有當孩子有了足夠的安全感,他才會明白,父母的愛是無需“搶奪”的。

②懂得適時退出

懂得放手的父母往往是最有智慧的,他們不僅不用操心孩子間的矛盾,還能培養(yǎng)出有責任心的大寶。

每當孩子之間產(chǎn)生爭吵,有的父母總是立刻站出來做“裁判”,急著化解矛盾。

但其實這種時候,父母需要擔起的恰恰是一個觀察員的身份,而不是急著解決問題。

只有父母不急著表達,孩子才有機會說出心里的真實想法,也才能更準確的把握問題所在。

比如大寶討厭弟弟妹妹,可能是因為弟弟妹妹故意干擾他們,是一時的誤會。

又或者是他們覺得父母不夠關注自己,所以故意制造矛盾,想讓父母重新把焦點放在自己身上。

這種時候,矛盾反而是父母了解一個孩子最佳的時機。

其次,之所以要父母們做“觀察員”,是因為孩子之間的問題終究是要他們來面對和解決,父母太多地加以干涉,反而容易讓孩子們陷入“爭寵”的境地,更想要得父母的認可。

所以,智慧的父母其實往往懂得適時退出,只做個觀察員,在危險的時候加以干涉就可以了。

04 用心看見每個孩子

對于二胎家庭來說,如何才能”把一碗水端平“好像一直是個難題。

更有不少父母感嘆,最難的不是生,而是養(yǎng)。

但其實對于二胎矛盾,解決方法非常簡單,只要謹記十二個字——“不偏袒,不強求,多關愛,多交流”。

養(yǎng)育孩子沒有模板,只有用心看見每個孩子的需求,讓他們感受到真切的關愛,才不至于讓家庭陷入“寵愛爭奪戰(zhàn)”。

除此之外,父母也應該時刻注意營造一個公平的環(huán)境,不要讓年齡成為大寶受委屈的理由,也不要用年齡當作二寶隨心所欲的武器。

當父母用心去愛每一個孩子時,不需要刻意聲張,也不用有意表達,他們一定是有感覺的,而這種愛意也同樣會彌漫在孩子之間,成為一個家庭最有效的粘合劑。

-THE END-

*文中圖片來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處理

作者:布丁

本文僅代表作者

相關知識

家庭關系影響孩子心理健康?
中國最適合家庭游的旅游勝地:讓孩子在旅行中成長!
好的親子關系勝過一切教育的力量!
家長如何與孩子建立良好親子關系 心理專家來支招
什么樣的家庭才能教育出健康的孩子?家長要避免這10中不幸的家庭!
最健康的親子關系應該是這樣的!很多家庭搞錯了
提高孩子的「心理韌性」,家長可以這樣做!
怎樣和孩子搞好親子關系?過來人分享經(jīng)驗!
溫暖的親子關系:讓家成為孩子心理健康的安全港
關注孩子心理健康 請?zhí)幚砗糜H子關系

網(wǎng)址: 二胎家庭,這樣處理孩子們的關系,勝過80%的家長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16717.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