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如何挑選豆油

如何挑選豆油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5年04月27日 02:08

如何挑選豆油

豆油是食用油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大多數(shù)家庭都會選擇這種食用油。那么,豆油的選購就是一個大問題了,現(xiàn)如今的摻假食用油越來越多,要怎么選購才放心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了一些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目錄常用食用油的種類如何挑選豆油用哪種油主要看烹飪方式植物油分四個等級孕期怎么吃油更健康

1常用食用油的種類

  大豆油。大豆油含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其中以亞油酸占絕對優(yōu)勢,并含有少量α-亞麻酸,維生素E較為豐富,淡黃色則來自于少量的胡蘿卜素。亞油酸對減少心臟病風(fēng)險作用有限,但α-亞麻酸較為有益。臨床營養(yǎng)實驗證實,引發(fā)冠狀動脈心臟病的危險因素,除了高量膽固醇外,其他兩種因素就是高血壓及血管栓塞,亞麻酸恰好可減少這兩種因素,所以具有降低血脂和血膽固醇的作用。不過,由于亞油酸和亞麻酸都不耐熱,亞麻酸尤其怕熱,煎炸或反復(fù)受熱之后容易氧化聚合,對健康十分有害。

  花生油?;ㄉ腿N脂肪酸的成分構(gòu)成基本是1:1:1,可以說脂肪酸組成比較合理,含有40%的單不飽和脂肪酸和36%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富含維生素E。很多人認為花生油對心血管疾病有幫助,其實真正起到降低血膽固醇和有害膽固醇效果的還是花生蛋白質(zhì)和其中的大量維生素E、膳食纖維等,而不是花生里面的油脂。

  橄欖油。橄欖油被公認為是世界上最好的食用油,能降血脂、降膽固醇、預(yù)防多種癌癥,還有非常好的美容功效。它的優(yōu)點在于單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可達70%以上,也就是油酸,多不飽和脂肪酸雖然可以降低血脂,卻容易在體內(nèi)引起氧化損傷,過多食用同樣不利于身體健康;飽和脂肪酸不易受到氧化,但卻容易引起血脂的上升。單不飽和脂肪酸則避免了兩方面的不良后果,而且具有較好的耐熱性,有利于降低血液中的“壞膽固醇”(LDL),升高其中的“好膽固醇”(HDL),缺點是缺乏維生素E。不過,橄欖油還廣泛用于各種化妝品和護膚品當(dāng)中,能讓皮膚光潤柔滑,延緩衰老。所以特別受到世界人民的贊譽。

  玉米油。玉米油也稱為粟米油、玉米胚芽油,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達86%,其中以多不飽和脂肪酸占絕對優(yōu)勢,亞油酸含量最高其脂肪酸組成與大豆油類似,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約為1:2.5,玉米油的優(yōu)勢是其中維生素E的含量高于普通植物油,還含有一定量的抗氧化物質(zhì),對皮膚和抗衰老比較有益。玉米油可以用于炒菜,也適合用于涼拌菜。

  茶籽油。茶籽油脂肪酸構(gòu)成與橄欖油相似,其中不飽和脂肪酸高達90%以上,單不飽和脂肪酸占80-83%,甚至比橄欖油更高,其中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由于茶油的脂肪酸比例合理,對于改善血脂模式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fēng)險都有意義,因而為營養(yǎng)學(xué)界所重視,尊為一種營養(yǎng)價值較高的油脂。精煉茶油風(fēng)味良好,耐儲存,耐高溫,適合作為炒菜油和煎炸油使用。希望使用橄欖油的家庭可以用茶油作為替換品。

  稻米油。稻米油也叫米糠油,來自于米的糠麩部分,是米胚和米糠中所含的油脂。它和玉米油一樣,含不飽和脂肪酸在80%以上,還含有相當(dāng)豐富的維生素E。它的特殊優(yōu)勢是含有米胚中豐富的γ-氨基丁酸,它是一種重要的神經(jīng)遞質(zhì),有一定的抗焦慮作用,對血壓控制有益。米糠油的脂肪酸構(gòu)成和花生油比較像,其中單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最高,也含有部分多不飽和脂肪酸和飽和脂肪酸,比例比較平衡。

  葵花籽油。風(fēng)味很好。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達85%,亞油酸比例比大豆油還要高,含量可高達66%,遠遠高于市場上的其他油類。但現(xiàn)在研究發(fā)現(xiàn),亞油酸它既能降低壞膽固醇,也能降低好膽固醇,可以說是“不分好壞”,所以實際上并不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fēng)險。此外,近年來的研究認為,亞油酸屬于歐米伽-6脂肪酸,而膳食中這類脂肪酸已經(jīng)相當(dāng)過剩,歐米伽-3脂肪酸的比例過低,這種情況對預(yù)防心臟病和癌癥相當(dāng)不利。所以,葵花籽油、大豆油和玉米油這類含有大量亞油酸的油脂慢慢地退出了“保健油”的行列。

2如何挑選豆油

  豆油的選購方法

  豆油的顏色。顏色越淺越好,因為豆油的顏色可以反映其提煉程度的高低,所以在選購方面最好選顏色較淺的;

  味道。仔細的去聞豆油看有無異味,在可以的情況下可以放些豆油在手上搓干再聞有無異味,這是鑒別好壞最好的方法;

  觀察它的透光度。放在太陽光下觀察豆油桶中有無混種物體,是否純凈,這也可以反映豆油的提煉程度。

  豆油的保存方法

  豆油除含有脂肪外,在加工過程中還帶進一些非油物質(zhì),在未精煉的毛油中含有1%-3%的磷脂,0.7%-0.8%的甾醇類物質(zhì)以及少量蛋白質(zhì)和麥胚酚等物質(zhì),易引起酸敗,所以豆油如未 經(jīng)水化除去雜質(zhì),是不宜長期貯藏的。另外,精制豆油在長期儲存中,油色會由淺逐漸變深,原因可能與油脂的自動氧化有關(guān),因此,豆油顏色變深時,便不宜再作長期儲存。

3用哪種油主要看烹飪方式

  燉煮菜用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

  這類油的共同特點是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特別高,亞油酸特別豐富,難凝固,耐熱性差。由于多不飽和脂肪酸易氧化,耐熱性差,所以此類食用油加熱的溫度最好不要太高,以燉煮為主,不適合用來煎炸食物,炒菜時盡量避免冒油煙。

  提示:玉米油含86%不飽和脂肪酸、豐富的維生素E和超過50%的亞油酸,有一定軟化血管、預(yù)防和改善動脈硬化的功效。專家說,玉米油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和亞油酸遇熱會氧化,所以要先把鍋加熱,油放進去別等冒煙就放食材,可避免營養(yǎng)流失。專家說,雖不能肯定,但鍋太熱,玉米油在氧化過程中就可能產(chǎn)生反式脂肪酸。

  一般炒菜用花生油、米糠油

  這類油各類脂肪酸比較平衡,油酸較為豐富,耐熱性較好。此類食用油基本可以用于任何烹調(diào)方式。

  炒菜時,不要等油鍋冒煙才開始炒菜,應(yīng)先把鍋燒熱,再倒油,這時就可以炒菜了,避免營養(yǎng)損失和產(chǎn)生致癌物。最好不要用煎炸的方式,即使煎炸,也要在冒煙前就將食材放入鍋中。

  提示:食用油的產(chǎn)品包裝上有“一級壓榨花生油”、“三級大豆油”等字樣。事實上,烹調(diào)植物油的確有等級之分。超市和市場中的壓榨花生油、壓榨油茶籽油、芝麻油等一般只分一級和二級;而其他大多數(shù)植物油分四個等級,如大豆油、菜籽油、米糠油、葵花籽油、玉米油、浸出花生油、浸出油茶籽油等。但大家注意,植物油級別的選擇與烹飪喜好有關(guān),不完全是等級越高越好。三級和四級油因為加工程度較低,其中的維生素E、甾醇、磷脂等損失較小,保留了油脂固有的味道。一級和二級油口感比較清淡、品質(zhì)和口感也較好,但隨著加工深入,維生素E保留較少。

  涼拌:橄欖油、茶籽油、芝麻油、亞麻籽油等

  這類食用油雖然也具有良好的耐熱性,也可以用來炒菜,但是它們特有的香味使其在用于涼拌的時候更加美味。

  這些油中,橄欖油比較特殊,直接食用或涼拌時使用初榨橄欖油。然而如果是用來炒菜或煎炸時,選擇精煉橄欖油或混合橄欖油。

  提示:買進口橄欖油,除了注意品牌、生產(chǎn)日期外,還得看清楚它的“出生證”。目前,一些進口橄欖油其實是在國內(nèi)分裝的,也就是說,橄欖油是從國外進口,瓶裝在中國。對于這種橄欖油,選購時要注意,最好買生產(chǎn)日期和分裝日期分別標明的,有的產(chǎn)品甚至還會標注橄欖果采摘的年份。

  橄欖油的保質(zhì)期是以原產(chǎn)國的生產(chǎn)日期為起點,而進口分裝日期不能作為保質(zhì)期的起始日期。因此,看好進口橄欖油的“出生證”,才能了解其真實年齡,科學(xué)選購和食用。

  最后,需要提醒大家,食用油作為純能量食品,過量使用會給人體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所以家用烹調(diào)油最好每日限制在25~30克/人(即家用的湯匙3湯匙左右)即可,不要攝入過量。選購時要買小包裝的,遮光、密封放置,盡快吃完。

4植物油分四個等級

  除了橄欖油和特種油脂之外,大豆油、油菜子油、棉子油、米糠油、葵花子油、玉米油、浸出花生油、浸出油茶子油等,一般分為一、二、三、四等四個等級,而壓榨花生油、壓榨油茶子油、芝麻油等只有一級和二級之分。不同級別的食用油各項成分和質(zhì)量的限定值不同,級別越高,食用油的各項限定值就越嚴格。

  在產(chǎn)品標準中,氣味與滋味指標的要求是:一級、二級食用油無氣味、口感好;三級、四級食用油則具有油脂固有的氣味或滋味,但一定要無異味。一級、二級食用植物油是精加工產(chǎn)品,品質(zhì)比較好,但植物油中的維生素E、甾醇、磷脂等隨著精加工已經(jīng)大部被除去。相對來說,在三級、四級食用油中,這些生物活性物質(zhì)的含量會比較多。如果消費者喜歡某種植物油的風(fēng)味,建議選擇三級或四級產(chǎn)品;如果是烹飪口味清淡的食品時,建議選擇一級、二級食用油。

5孕期怎么吃油更健康

  NO.1 油,換著吃更營養(yǎng)

  每種食用油所含營養(yǎng)和穩(wěn)定性均不同,因此最好不要只選一種油吃,可以交替食用,這樣才能使孕婦體內(nèi)所吸收的脂肪酸種類豐富、營養(yǎng)均衡。

  NO.2 炒菜油溫別太高

  單不飽和脂肪酸在高溫下會變成飽和脂肪酸和其他有害物質(zhì),油中營養(yǎng)也會損失。炒菜建議先把鍋燒熱,再倒油,隨后就下菜,別等到油冒煙才炒菜。像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之類耐熱性能差,最好不要高溫炒菜。

  NO.3 反復(fù)煎炸過的油不要吃

  不要為了節(jié)約,用食用油來反復(fù)煎炸食品,更不能用煎炸多次的油來炒菜。因為反復(fù)用過的油,營養(yǎng)成分喪失多,還會產(chǎn)生諸多有害物質(zhì),食用對母體和胎兒健康不利。

  NO.4 買油,小瓶裝是首選

  不少家庭會購買大瓶裝食用油,方便又實惠。不過如果在家做飯的頻率比較低,最好購買小瓶裝的食用油。這是因為脂肪酸容易發(fā)生氧化,用小瓶裝油,在短時間容易吃完,油吃得新鮮。而大瓶裝食用油久用不完,剩下食用油的營養(yǎng)成分容易遭受破壞,甚至變質(zhì)。

相關(guān)知識

如何挑選食用油?
如何挑選豆腐
食用油如何挑選
健康教育丨如何挑選食用油?
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食用油?
如何挑選健康的食用油?
如何挑選適合的食用油
如何挑選質(zhì)量可靠的植物油
如何挑選高質(zhì)量的精油?
教你如何挑選食用油(優(yōu)質(zhì)3篇)

網(wǎng)址: 如何挑選豆油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183453.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