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關于構建關愛干部心理健康服務體系的調查與思考

關于構建關愛干部心理健康服務體系的調查與思考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1月27日 01:14

來源:《黨建研究》2023年第3期

  真情關愛干部、關注干部身心健康、提高干部心理素質、加強干部心理健康服務,是黨的干部工作的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要“著力增強防風險、迎挑戰(zhàn)、抗打壓能力”。增強抗打壓能力,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提高干部的心理素質。為全面掌握干部心理健康狀況,精準加強干部心理健康服務,濱州市委組織部通過實地走訪、座談交流、電話訪談、問卷調查、查閱資料等方式,對關愛干部心理健康服務工作進行了專題調研。

總體情況

  從調研情況看,干部心理健康狀態(tài)總體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風險隱患,需要精準施策、跟進服務。

  (一)干部心理健康基本狀況。從調研情況看,近年來尤其是2020年以來,面對高質量發(fā)展與疫情防控的雙重壓力,部分干部一定程度上面臨心理問題的考驗。人民日報社《健康時報》等發(fā)布的《2022數字化心理健康藍皮書》顯示,新冠肺炎疫情作為突發(fā)性的公共衛(wèi)生事件,給全國民眾帶來了顯著的心理沖擊,疫情早期焦慮和抑郁癥狀較為突出。公務員群體整體心理健康水平良好,但仍有5%的人焦慮水平比較高、5.5%的人抑郁水平比較高、10.2%的人壓力比較大。從我們開展的覆蓋3000名基層干部的調研情況看,認為自己的心理健康狀況“較差”的占3%,感到壓力程度“很大”的占18%。這些數據表明,干部隊伍心理健康問題不容忽視,需要引起高度關注。

  (二)干部心理健康服務需求。從調研情況看,部分干部有調適心態(tài)、緩解壓力的實際需要,希望通過專業(yè)方式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據有關研究介紹,部分基層干部工作壓力和心理健康問題比較突出,應予以高度關注,加強針對基層干部的心理健康服務。我們開展的基層干部問卷調查中,愿意接受個體心理咨詢的占34%,希望構建干部心理干預機制的占36%,希望通過接受專業(yè)服務紓解壓力的占20%,超過半數的干部建議構建常態(tài)化服務機制。但調研中也發(fā)現,部分干部對心理健康問題認識有誤區(qū),存在“病恥感”“病憂感”,不愿意讓人知曉自己的問題,尋求過外部幫助的僅占6.7%。這些情況表明,干部需要專業(yè)服務,但心理上仍有芥蒂,需要精準施策。

  (三)干部心理健康工作進展。從調研情況看,各地已經開始關注干部心理健康問題,并積極探索有效制度辦法。據有關資料顯示,浙江、廣西等地的有關市縣建陣地、建系統(tǒng)、建機制,取得了良好工作成效。我市一些重點部門、基層單位也多措并舉提供服務,實現了工作破題見效。通過調研也發(fā)現,在具體工作落實上仍有差距,8%的干部認為所在單位對干部心理健康重視不夠,僅有17%的干部每年進行心理健康體檢,42%的干部沒有參加過心理健康講座。以上數據表明,關愛干部心理健康工作,需要進一步打通服務與需求的壁壘,主動提供精準服務。

實踐做法

  關愛干部心理健康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必須構建協(xié)調聯動、務實管用的工作體系,統(tǒng)籌謀劃、整體推進,持續(xù)加強有效引導和有為服務,真正做到有形和有效并舉、過程和結果并重。

  (一)“一套機構”統(tǒng)領,實現系統(tǒng)化推進。從各地工作情況看,有的地方宏觀層面的機構設施比較健全,面上指導比較多,但存在“落實溫差”問題,越到基層工作抓得越不緊,越容易出現流于形式的問題;有的出臺相關意見后,靠部門單位自身推進工作比較多,缺乏有效的宏觀指導和過程管控,很容易出現工作零散化、不精準的問題。為著力抓好各個層面的工作落實,加強宏觀推進和具體指導,濱州市從機構設置入手,構建“1+1+N”工作體系,保證了上下聯動、左右協(xié)同。成立一個領導小組,市委組織部牽頭,市直機關工委、黨校、衛(wèi)健、工會等12個部門參與,明確職責分工,加強部門協(xié)同,統(tǒng)籌做好頂層設計、宏觀指導、整體推進工作。設立一個專職機構,在市級組織部門設立全省唯一的干部心理健康服務辦公室,配備工作人員,實體規(guī)范運行,牽頭做好業(yè)務指導、日常調度、督促檢查工作。掛牌N個責任科室,在全市部門單位相關內設機構加掛“心理健康服務科”牌子,常態(tài)做好工作落實、活動組織、日常服務等工作。通過建立健全機構設置,濱州市關愛干部心理健康服務形成了系統(tǒng)完整、有序銜接的工作格局。

  (二)“兩類陣地”覆蓋,實現多元化服務。具體服務實踐中,干部的實際需求多種多樣,有的傾向于接受個體輔導,有的傾向于參加團體活動,有的傾向于進行線上咨詢。但從各地服務陣地建設的實際情況看,同質化、同類化現象較為普遍,不同區(qū)域的場所服務功能重疊,線上線下的服務平臺不夠協(xié)調,難以滿足干部多樣化的需求。濱州市著眼豐富服務載體,堅持線上、線下“兩條腿走路”,線上建設全時段“直通車”,線下打造5公里“服務圈”,真正讓干部享受便捷高效的服務。線上“直通車”,主要是滿足干部日常服務需求,便于干部在線咨詢解決問題。上線“濱州干部心理關愛”云平臺,以“微信公眾號+小程序”方式,將心理悅讀、體檢測評、身心賦能等8類服務搬到網上;提供線上診療,7×12小時專人在線值班,干部可實名或匿名咨詢。線下“服務圈”,主要是滿足干部實地體驗、身心訓練。堅持因地制宜、就近就便,建設多種類型實體陣地,保證干部工作或生活地5公里內至少有一處服務點。市級主要是依托工會陣地建設“向陽家園”,成立市干部心理關愛中心,設置心理測評、團體活動等12大功能室,配套全息互動、虛擬現實、生物反饋等技術設備,提供綜合性、專業(yè)化服務??h級主要依托自然生態(tài)空間建設“放松驛站”,濱城區(qū)依托十里荷塘、惠民縣依托沙窩林場、博興縣依托打漁張森林公園,打造了各具特色的戶外基地,讓干部在親近自然中放松身心。各鄉(xiāng)鎮(zhèn)(街道)主要依托黨群服務中心等場所建設“暖心港灣”,提供壓力調適、沙盤輔導等功能。市直部門主要結合干部心理需求和機關文化特色建設“賦能平臺”,市公安局建成民警心理健康服務中心,每逢重大安保活動或重要專項工作,跟進開展專題輔導;市信訪局建成“賦能·向陽服務站”,為干部開展“一對一”心理壓力疏導。專業(yè)化服務方面,主要依托健康產業(yè)資源打造“濱州心語”基地,建立心理健康大數據庫,為干部提供心理咨詢、檢測和干預等個性化服務。

  (三)“四支隊伍”支撐,實現精準化賦能。干部心理健康問題具有較強隱蔽性,不易發(fā)現,而且表現形式各異,需要精準對癥診療。從服務隊伍建設情況看,專業(yè)化服務供給不足是最大的問題,有的服務力量不足,難以滿足現實需要;有的專業(yè)水平不高,無法提供專業(yè)診療方案。為切實提供科學穩(wěn)妥有效服務,濱州市根據干部心理發(fā)展的特點和規(guī)律,組建“向陽智庫”“心靈導師”“銀輝園丁”“志愿心使”4支隊伍,確保干部有需要時能夠“找得上人”“說得上話”?!跋蜿栔菐臁?,主要是提供專業(yè)服務,聘請專業(yè)心理咨詢師進駐線上平臺,聯系線下陣地,通過線上、線下方式提供服務;同時與心理咨詢師協(xié)會合作,定期開展心理健康案例診斷、評估,為干部提供心理困擾解決方案?!靶撵`導師”,主要是做好日常服務,由各部門單位通過專兼職等多種方式,聘請專業(yè)人員,常態(tài)開展心理健康講座等,做好前置預防、危機干預。“銀輝園丁”,主要是做好心理疏導,積極用好退休干部群體,發(fā)揮他們熟悉單位情況、領導經驗豐富、善做思想工作的優(yōu)勢,重點關注承擔任務較重、工作壓力較大的干部,發(fā)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適時介入疏導,幫助減輕負壓感?!爸驹感氖埂保饕菑娀P愛服務,在市直各部門遴選責任心強、公認度高、洞察力好的干部,組成志愿者隊伍,負責志愿服務的組織、實施、執(zhí)行等工作。

  (四)“四個環(huán)節(jié)”融入,實現過程化管理。關注和解決干部心理健康問題,主要目的是促進干部健康成長。實際工作中,各地往往重視解決個體問題,容易忽視從宏觀上解決問題,這樣很難從根本上改變干部隊伍中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為高效抓好干部心理健康服務,濱州市把干部心理健康服務融入干部選育管用全過程,提升了工作精準度、實效性?!斑x”上注重前置考察。在機關事業(yè)單位遴選、優(yōu)秀年輕干部比選中,引入心理素質測評,測評結果作為考察錄用、崗位分配的重要參考。2022年全市公務員公開遴選考察中,對擬錄用任職人員進行了心理體檢,其中一名考生預警結果為輕度,經及時反饋并提出合理化建議,提升了考生自我調適水平?!坝鄙献⒅厝烫嵘?。在各類干部教育培訓主體班次中,首先開展心理測試,并安排一堂專業(yè)課程;3天以上的班次再組織一次實地心理輔導或心靈放松,測試結果以保密方式反饋給本人,并附帶心理健康服務卡,提供服務渠道和方式,形成了測試、理論、輔導、解困的全鏈條服務。“管”上注重跟進紓困。積極發(fā)揮“心靈導師”“銀輝園丁”等的作用,注意關注身患重大疾病、遭遇重大挫折、遭受重大變故、經歷重大事件等情況的干部,對心理受到創(chuàng)傷或情緒波動較大的,主動靠前服務,開展談心談話,幫助干部卸下包袱、輕裝上陣?!坝谩鄙献⒅胤治鲅信?。在重點崗位干部提拔或調整分工時,綜合分析干部的人格氣質、壓力耐受、膽量魄力等與崗位的匹配度,任前談話時及時作出提醒,促使干部增強工作信心、加速崗位適應。比如,濱州市某縣在干部考察中引入心理測評,形成評估報告,對心理壓力較大的擬提拔干部及時談話提醒,幫助紓困減壓、加油鼓勁。

  (五)“五種機制”保障,實現規(guī)范化落實。關愛干部心理健康是一項長期性工作,需要有健全完善的制度機制。調研中,很多干部反映,基層單位更多是按照上級要求抓好該項工作,主動謀劃和推進比較少,存在時緊時松情況。為推動形成常態(tài)服務,濱州市把機制建設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固化一系列措施辦法,保證管根本、管長遠。比如,建立知識科普機制,市縣組織部門結合“干部大講堂”,每年邀請高層次、實操型專家進行專題授課。建立常態(tài)服務機制,將每月5日、15日、25日,設定為各類服務陣地的“集中開放日”,有序安排干部接受心理訓練;將每年5月確定為干部心理健康關愛月,舉辦系列活動,在全市營造濃厚氛圍。建立問題發(fā)現機制,將心理狀況測試納入干部年度體檢范圍,同時在“云平臺”設置5類44套量表供干部自測,根據測評數據,建立紅色不健康、黃色亞健康、藍色健康三色分類管理機制,逐人形成心理健康狀況檔案。建立談心談話機制,開展“干部之家·部長有約”談心談話,做到崗位調整必須談、一線調研重點談、年度考核全面談、發(fā)現問題及時談、干部有需即時談,切實談透問題、談通思想。建立關愛幫扶機制,對“黃色亞健康”“紅色不健康”干部,主動介入、做好疏導,并跟蹤關注干部表現,確有必要的,征得干部本人同意,聯系專業(yè)機構診療。同時,在疫情防控、安保維穩(wěn)、防汛救災等重點時段,及時選派力量靠前服務,幫助干部緩解壓力、安心工作。

經驗啟示

  濱州市構建關愛干部心理健康服務體系的探索實踐,取得較好成效,有以下幾點啟示。

  (一)組織主導是基礎。干部隊伍中存在心理健康問題是不可回避的現象,但部分干部對心理問題存在偏見和誤會,不愿甚至不敢面對,致使一些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濱州市建立三級服務機構,持續(xù)不斷推動和落實,樹立了正確導向,營造了良好氛圍,各項服務也得到了干部的支持和認可。實踐啟示我們,必須堅持組織主導,引導干部正確認識心理健康問題、重視提升心理素質,這樣才能有序有效開展服務。

  (二)供需貫通是前提。只有摸準干部需求,才能更加精準地提供服務。濱州市通過干部體檢、線上測評等方式及時掌握干部的心理動態(tài)和需求,并實行分類管理,同時構建線上、線下服務陣地,提供多元服務,有效回應了干部訴求、解決了實際問題。實踐啟示我們,必須切實重視干部心理健康需求,以適當方式掌握干部的心理狀況,有的放矢提供服務,這樣才能提升工作的實效性。

  (三)專業(yè)服務是關鍵。心理上的問題不同于工作中的問題,只有通過專業(yè)服務,才能作出正確引導。濱州市建立4支隊伍,圍繞干部的不同需求,各有側重地做好工作,干部更容易接納,也減少了工作中的阻力。實踐啟示我們,必須針對不同群體、不同問題采取不同的應對措施,供給更加專業(yè)的服務,這樣才能讓干部更加放心、安心,讓工作更為順暢。

  (四)融合推進是重點。關愛干部心理健康,只有融入干部隊伍建設全過程各方面,才能取得最大成效。濱州市從干部選育管用4個環(huán)節(jié)入手,跟進做好服務供給或結果運用,取得了良好成效。實踐啟示我們,必須把關愛干部心理健康置于干部隊伍建設的全局來謀劃,推動干部重視心理健康、愿意解決心理問題,切實提升心理素質,進而提升各方面能力素質。

  (五)真情關愛是保障。干部心理健康問題,說到底還是“心”的問題,只有以“心”換“心”,才能事半功倍。濱州市固化多種機制,通過多種方式、多個維度讓干部感受到組織的關懷,有效提升了服務質效。實踐啟示我們,必須真心關注干部、真情關愛干部,不斷健全激勵關懷機制,讓干部時時處處感受到來自組織的關懷溫暖,切實調動和激發(fā)干部全身心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積極性主動性。

相關知識

構建和諧親子關系心得體會(精選20篇)
論健康城市化與社區(qū)運動醫(yī)學健康服務體系的構建
基于“治未病”理論構建中醫(yī)藥大學生心理健康干預模式
關于構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面臨的挑戰(zhàn)和機遇
構建和諧親子關系心得體會(通用18篇)
關于印發(fā)《上海市康復醫(yī)療服務體系發(fā)展規(guī)劃(2016
健康服務與環(huán)境健康的關系.pptx
服務“健康中國”建設 國壽壽險助力構建多層次醫(yī)療保障體系
關于全面加強老年健康服務工作的通知
教育思考:良好的親子關系從“心”開始

網址: 關于構建關愛干部心理健康服務體系的調查與思考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21849.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