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兩難的抉擇——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

兩難的抉擇——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1月27日 02:28

兩難的抉擇——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

原創(chuàng)2015-08-07孟繁蕾北京回龍觀醫(yī)院

北京回龍觀醫(yī)院

微信號 bjhlgyy62715511

功能介紹 北京回龍觀醫(yī)院是三級甲等精神衛(wèi)生??漆t(yī)院,是北京大學教學醫(yī)院,承擔著全國疑難急重精神疾病的診療任務,以及科研、教學和健康促進工作,逐步形成了精神分裂癥、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酒依賴、精神康復等十余個優(yōu)勢和特色學科,為人民精神健康保駕護航。

點擊上方 “公眾號”可訂閱哦!

患者:我覺得當年如果母親沒有離開,就不會有后續(xù)這么多的事情發(fā)生。 治療師:“母親離開”是什么意思? 患者:好像是八歲那年,一個老太太大清早突然來家里找母親,后來我才知道來的人是外婆。外婆好像跟父母說了些什么,之后父親就變得不高興出門了。下午好像外婆跟母親聊了很長時間,晚上父親回來,母親跟他大吵了一架。父親氣得拉著外婆就往外走,回頭沖母親喊,等坐上火車把外婆送回老家再回來談。 治療師:你當時知道他們?yōu)槭裁闯臣苊矗?患者:當時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是后來父親跟我講,外婆是來借錢的。但父母本來生活就不寬裕,而且由于父親出身貧寒,外婆曾百般阻撓兩人的婚事,但是母親義無反顧地嫁給了父親。我和弟弟出生時,外婆也沒有來看過一眼。我后來琢磨肯定外婆來的那個下午跟母親說什么了,母親才決定要離開的。 治療師:是父親送走外婆后,母親離開的? 患者:對。后來,后來那天晚上(患者開始哽咽起來)母親就把我和弟弟叫到面前,說她要離開這個地方了,弟弟還小肯定要帶上,便問我是否跟她走。我當時嚇得愣住了,母親沒等我回答就說,“算了,你跟你爸過吧,你晚上去你姑姑家睡”。我到了姑姑家,躺在大炕上覺得很難過,不知過了多久才睡著的。結果半夜突然驚醒,才發(fā)現(xiàn)自己睡在姑姑家,非常的害怕,很后悔前一晚沒跟母親說要跟她走。第二天一大清早,我跑回家想跟母親解釋清楚,卻發(fā)現(xiàn),卻發(fā)現(xiàn)……(患者終于抑制不住嚎啕大哭起來)母親已經(jīng)走了,弟弟也不見了,母親不要我了,不要我了……(患者閉上眼陷入極度的悲傷之中,哭了好幾分鐘都停不下來) 治療師:(身體向患者方向傾斜,把紙巾一張張地抽出來,遞給患者)小麗,沒事了,你現(xiàn)在正與我一起坐在房間里。小麗,讓我們試著把你重新帶回到這個房間中,好么?你試著睜開眼睛看看四周,講講現(xiàn)在我們是在哪里? 患者:(抽泣的頻率越來越慢,緩緩睜開眼睛,看看治療師)我現(xiàn)在在治療室中,我感覺好些了。剛才的確是太難過了,我覺得是被母親拋棄了,但這一切都是我的錯,如果我當時選擇跟母親走,就不會與母親分開了。我經(jīng)常會幻想時間可以倒流,母親問我時我肯定馬上就說跟她一起走。后來,母親離開前父母吵架的場面,以及母親問自己是否跟自己走的畫面不時跳入腦海,揮之不去;晚上睡覺經(jīng)常夢到自己跑回家跟母親解釋,發(fā)現(xiàn)母親已經(jīng)帶著弟弟離開了,接著就驚醒了。學校的班主任和母親一樣都有一雙大眼睛,我一看她就想起我母親,所以我上她的課時總不敢抬頭看。老師越提醒我注意聽講,我的頭越低。我總是會不由自主地想起這些事情,但又努力克制自己不去想這些事情,我有段時間都懷疑自己是不是瘋了? “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PTSD)是對異乎尋常的威脅性或災難性應激事件或情境的延遲的和/或延長的反應,這類事件幾乎能使每個人產生彌漫的痛苦。不太嚴重的心理應激(生活事件)也可誘發(fā)或影響導致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的發(fā)生,但這種應激在病因學中的作用并不明確,且在各個病例中,通常取決于獨特的個體易感性。小麗母親的突然離去雖稱不上異乎尋常的災難性事件,但對于一個八歲的孩子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且小麗一直堅信自己要為這個結果負很大的責任,這么多年來一直生活在罪疚與恐懼的痛苦之中。

PTSD典型的癥狀包括:在“麻木”感和情緒遲鈍的持續(xù)背景下,不斷地在闖入的回憶(閃回)或夢中反復再現(xiàn)創(chuàng)傷,與他人疏遠,對周圍環(huán)境漠無反應,快感缺乏,回避易使人聯(lián)想到創(chuàng)傷的活動和情境。一般而言,有可能使小麗想到原來創(chuàng)傷的線索都是害怕和回避的對象。母親問小麗是否跟自己走時,小麗愣住了及母親離開后小麗整天“昏昏沉沉”的狀態(tài)都是陷入了“麻木”的背景;上課時父母吵架,母親離開的畫面跳入腦海,夢中的內容也與之有關,這些都是“閃回”的表現(xiàn);由于班主任長得像母親,小麗總低頭不看她,這是“回避”的表現(xiàn)。

母親離開前讓小麗決定是否跟其一起生活,當小麗愣住沒有及時做出選擇,母親就讓她跟父親生活且?guī)е艿芡蝗浑x開。小麗一直都覺得是自己的錯母親才不要自己了,之后一直生活在自責和悔恨之中。母親讓小麗選擇跟誰一起生活,看似很公平,但實則是讓一個八歲的孩子來承擔她這個年紀無法承擔的責任。因為對于一個八歲的孩子來說,無論跟隨父母哪一方生活都是一個極其困難和殘酷的選擇,何況還要在那么短的時間內就做出選擇,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小麗八歲時無法認識到自己對于這種選擇是“無能為力”的,而且在成年后也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jīng)擁有了新的資源來面對困難,于是一直陷入“如果時光可以倒流,自己就可以扭轉被拋棄的局面,痛苦才能被終結,才能找到生活下去的希望”的不成熟的幻想中。

針對小麗由于經(jīng)歷了創(chuàng)傷性事件形成對于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可嘗試認識行為療法。先對于PTSD的癥狀進行心理宣教,讓小麗理解她的反應是經(jīng)歷創(chuàng)傷性事件的人普遍會出現(xiàn)的反應。在小麗回憶創(chuàng)傷性事件時感到快要失控時,要及時給予“穩(wěn)定化”的技術,讓小麗相信當下的治療環(huán)境是足夠安全的,從而能繼續(xù)回憶創(chuàng)傷的細節(jié),而不是再次“回避”。當小麗感覺治療關系足夠安全時,可在“放松訓練”之后嘗試“想象暴露”,引導小麗認識到早年的自己面對創(chuàng)傷時是無能為力的,而現(xiàn)在自己已經(jīng)成年,也掌握了很多新的資源來解決困難。當小麗形成對自己新的認識后,內疚自責的情緒就會減輕,慢慢就能找到生活下去的新希望!

北京回龍觀醫(yī)院 bjhlgyy62715511 勿須獨自承受 讓我為您分憂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知識

情感障礙
突破小角膜手術障礙:李紹偉教授創(chuàng)新自體角膜移植攻克白內障難題
雙相情感障礙
睡眠障礙
吞咽障礙護理指導
慢性意識障礙的常見8種康復治療方式
言語功能障礙的治療ppt課件
語言障礙應該怎么治療
昆明送子鳥排卵障礙怎樣正確檢查?
神外科普:吞咽障礙的訓練

網(wǎng)址: 兩難的抉擇——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23299.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