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奇點糕 奇點網 收錄于合集 #心腦血管疾病 50個
*僅供醫(yī)學專業(yè)人士閱讀參考
互聯網時代對極致瘦的追求似乎永無止境:從鉛筆腿到A4腰,從“好女不過百”、反手摸肚臍到鎖骨上窩疊硬幣,全新玩法層出不窮,把一百多斤的奇點糕看得目瞪口呆。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挑戰(zhàn)主要是女性玩家參與,并且都強調身體測量維度上的瘦,卻沒有明確區(qū)分減脂和增肌。那么女性無限地瘦下去,就一定是好事嗎?
近日,來自卡爾加里大學和香港大學的David Montero博士率領團隊給出了反對答案,相關研究發(fā)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1]。
他們發(fā)現,女性的瘦體重(LBM)越大,左心室舒張功能越好,外周血管送氧能力越強;在男性中卻沒有類似的現象。這項發(fā)現揭示了女性LBM與循環(huán)系統(tǒng)功能的相關性,為尋找改善女性心血管健康的新方法打下了基礎。
▲論文截圖
人體的體重主要由LBM和脂肪體重組成,其中LBM由骨骼肌、器官和體液組成,是不包括骨骼的去脂體重[2]。由于骨骼肌占了很大一部分,所以LBM與機體的基本生命活動與代謝密切相關,占總體重的比例從55%到95%不等。
與女性相比,男性的LBM占比高7%-10%,體脂率則相應較低。這種差異可能與代謝調節(jié)和營養(yǎng)攝入有關:女性某些身體部位的脂肪分解代謝活動受到抑制;而單位體重、單位活動量下,女性會較男性攝入更多的總能量與脂肪。不得不說這些都是姐妹們保持身材的天然障礙啊。
Montero博士在前期研究中發(fā)現,如果用LBM進行校正,男女的心輸出量和最大攝氧量的性別差異就會消失;校正其他的身體測量指標卻不會有這種效果。此外,女性的心功能及有氧活動能力與LBM顯著相關,在男性群體中卻沒有此現象[3]。
于是研究人員猜想,由于女性LBM較低、骨骼肌活動相關的外周血管擴張較弱,所以循環(huán)系統(tǒng)運輸氧氣的能力受限;而LBM越高的女性,或許心血管系統(tǒng)輸送血液的能力就越強。
為了探究男女LBM與心臟結構和功能的關系,研究人員招募了33名健康白人女性與37名健康白人男性,將不同性別的志愿者按照年齡、體力活動和心血管風險因素匹配。志愿者們在體檢前24小時起保持常規(guī)飲食、記錄液體攝入量,并避免重體力勞動或酒精、咖啡因攝入。
利用雙能X線骨密度儀的測量結果,研究人員計算了志愿者們的下肢、上肢和軀干的局部LBM及全身LBM;在靜息和運動峰值狀態(tài)下,用超聲分別測量受試者心臟結構、心功能指標和血流動力學指標,并探究這些指標與局部和全身LBM是否存在性別特異的相關性。
研究人員發(fā)現,女性受試者在靜息狀態(tài)下,左心室質量、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左心室舒張末期容積、每搏輸出量等左心室結構測量數據與LBM正相關;而左心室的舒張功能指標中,二尖瓣環(huán)組織速度、二尖瓣E/A比值等均與女性LBM正相關。這些都是在超聲心動圖中評估左心室舒張功能的指標。而在男性志愿者中,僅有靜息狀態(tài)下的左心室舒張末期容積與軀干和全身LBM正相關。
在運動峰值狀態(tài)下,女性的左心室舒張末期容積和每搏輸出量與LBM正相關,但在男性中觀察不到類似現象。
▲男女志愿者在運動峰值狀態(tài)下,左心室容積與LBM的關系
心臟雖然是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中樞,外周血管發(fā)揮的作用也不可小覷。研究人員還觀察了志愿者們在靜息和運動峰值時的體循環(huán)總外周阻力(TPR)與LBM的關系,外周血管舒張通常伴隨著TPR下降,有助于體循環(huán)運送氧氣。他們發(fā)現,女性運動峰值狀態(tài)下的TPR與全身和局部LBM均呈負相關,而男性中僅有靜息TPR與軀干LBM負相關。
研究人員還針對體脂率、LBM/脂肪體重比值、BMI和心血管風險因素等潛在的調節(jié)變量進行了校正。不過,這些因素要么不影響原先的結論,要么進一步增強了女性LBM與左心室結構、功能指標以及運動峰值TPR的相關性。這么緊密的聯系,還真是難解難分!
這項研究說明,上下肢LBM與心臟內部尺寸、心室舒張和體循環(huán)血管阻力的相關性是性別特異的,只在女性群體中存在。其中LBM與心功能的相關性主要體現在左心室腔的大小和舒張功能指標上,而非通過心肌增厚促進射血。左室舒張功能增強主要見于耐力項目運動員,他們的心功能儲備較高,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低,這一點和較高的LBM是一致的。LBM雖沒有與心臟射血直接相關,但在舒張期心臟能夠有效膨脹,同樣有利于下一個心動周期順利輸出。
同時,女性LBM越高,意味著骨骼肌肌纖維越有力,越有利于外周血管擴張、降低TPR。男性受試者中之所以觀察不到這種現象,可能是因為他們本來的骨骼肌含量就較高,已經到達了一個閾值,在此基礎上LBM雖繼續(xù)增加,但為了維持血壓,外周血管的擴張卻不會無限加劇。
由此,“促進心血管健康”這一宏偉卻復雜的課題,將有可能被細化成“增加瘦體重”、“增肌”等小目標,通過改善生活方式、積極參與體育鍛煉便有望實現。
《紅樓夢》里賈寶玉便說過:“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古人也早就意識到,兩性之間除了生殖系統(tǒng)的顯著差異之外,身體成分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姐妹們也不要高興得太早,男性增肌不能改善心血管系統(tǒng)的這些指標,是因為他們肌肉本來就比咱多;但也正因為這樣,女性增肌促進健康的效果更為明顯。在健身房除了燃燒你的卡路里,也要記得搭配一些抗阻訓練哦。
其實,由于肌肉的密度比脂肪高,練出肌肉也會讓人在視覺上顯得苗條;增加肌肉含量還可以升高基礎代謝率,更有利于防止體重反彈。所以看完了這篇推送,趕快無視那些“白幼瘦”的審美凝視,努力舉鐵去吧!
編輯神叨叨
聽說健身圈有個段子,有男性稱女性練力量練臥推和臀橋就得了(懂的都懂)。
拿到這個選題的時候,編輯部正好發(fā)生了一場關于女性自己換桶裝水的討論。力氣活是男性專屬嗎?女性的力量不夠自己換桶裝水嗎?自己換桶裝水就要被嘲諷是女漢子嗎?那沒有男的女的是不是得渴死?
當然,客觀上有很多女性確實是拿不起常規(guī)的那種十幾升的桶裝水,有的男性也拿不動,我覺得這個產品設計屬實是有問題。
參考文獻:
[1] Diaz-Canestro C, Pentz B, Sehgal A, Yang R, Xu A, Montero D. Lean body mass and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constitute a female-specific relationship. Sci Transl Med. 2022;14(667):eabo2641. doi:10.1126/scitranslmed.abo2641
[2] Clarys JP, Scafoglieri A, Provyn S, Louis O, Wallace JA, De Mey J. A macro-quality evaluation of DXA variables using whole dissection, ashing, and computer tomography in pigs. Obesity (Silver Spring). 2010;18(8):1477-1485. doi:10.1038/oby.2009.447
[3] Diaz-Canestro C, Pentz B, Sehgal A, Montero D. Sex dimorphism in cardiac and aerobic capacities: The influence of body composition. Obesity (Silver Spring). 2021;29(11):1749-1759. doi:10.1002/oby.23280
本文作者丨初 一
責任編輯丨代絲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