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普及】減肥為什么這么難?——淺談進食與肥胖的調控機制
原創(chuàng) 李潔瑩 沈偉 細胞世界
“減肥,不就是管住嘴邁開腿嗎?”
沒經歷過減肥之苦的人,很難真正了解減肥之痛,甚至可能輕易地把減肥失敗歸咎為意志的失敗。他們不知道減肥人士不僅要經歷饑餓、嗜睡、焦慮、情緒低落,更難免遭受“辛苦減了三五斤,不料反彈五七斤”的沮喪和挫敗。尤其是如今人們普遍感到壓力較大,常以美食解憂,容易造成肥胖,進而增加Ⅱ型糖尿病、脂肪性肝病、心血管疾病以及一些癌癥等疾病的患病風險。人在面對較大的壓力和焦慮時,有些不良的應對方式還可能導致進食障礙,主要包括神經性厭食癥、神經性貪食癥、暴食性障礙、異食辟等,其中以暴食性障礙(BED)最為普遍,而研究發(fā)現(xiàn)BED的發(fā)病率和終身發(fā)病率都與肥胖(BMI > 30)有直接的相關性。
減肥為何這么難?想找到答案,就得先了解進食與肥胖的調控機制。
01
穩(wěn)態(tài)機制:體內的平衡大師
進食是生物生存、獲得營養(yǎng)和能量的基本行為。正常情況下,人進食會受到能量攝入和支出的穩(wěn)態(tài)調節(jié),可我們都曾有過這種體驗——有時候明明并不餓還是心意動搖,猶豫要不要再吃點。
圖1 進食調控示意圖
這種動搖涉及到兩種相互作用、調控攝食的機制:穩(wěn)態(tài)機制和非穩(wěn)態(tài)機制。其中,穩(wěn)態(tài)機制維持能量攝入和支出平衡,對應“餓了——需要吃東西”的過程;而非穩(wěn)態(tài)機制則涉及多種感覺和環(huán)境因素,例如情緒、認知、享樂等,這些因素會促使人“喜歡吃”,“想要吃”。
穩(wěn)態(tài)系統(tǒng)的中心是下丘腦。一些激素,如瘦素、饑餓素和胰島素等作用于下丘腦,激活或者抑制進食,幫助人們保持能量攝入和支出的平衡。其中,饑餓素主要負責向大腦發(fā)出信號,提醒我們需要更多能量。當胃腸中沒有食物,饑餓素便會分泌出來,引起饑餓,促進進食。進食后產生的胰島素則可以阻止饑餓素繼續(xù)釋放。由脂肪細胞產生的瘦素與饑餓素作用相反,它受能量攝入與體內脂肪細胞含量影響。我們進食時,體內的瘦素含量會增多,讓大腦知道我們已經飽了。在長期情況下,體內脂肪含量的升高會促進瘦素分泌,從而幫助控制體重。
02
非穩(wěn)態(tài)機制:有些“獎賞”叫人為難
先說獎賞系統(tǒng)。
大腦的獎賞系統(tǒng)對于“增肥”起著重要的作用。美味的食物會上調饑餓信號的表達,同時減弱人們對飽腹信號的反應,導致正常的食欲調節(jié)功能受損。此外,食物的高可口性(簡單理解就是“好吃”)等特征能激活獎賞系統(tǒng),導致食物的過量攝入。持續(xù)過量地攝入美味的高能量食物,又會導致人對食物帶來的獎賞的敏感度降低,使人需要吃更多的美食才能達到與之前相似的愉快水平,這與藥物濫用的情況類似。
研究發(fā)現(xiàn),許多腦區(qū)均可評估和增強食物的獎賞價值,例如中腦區(qū)域的腹側被蓋區(qū)和黑質,及其投射的伏隔核和背側紋狀體。而下丘腦外側區(qū)則通過直接投射到腹側被蓋區(qū)和伏隔核的神經元上,將能量穩(wěn)態(tài)與進食獎賞整合到一起。除此之外,島葉、杏仁核、眼窩前額皮質等腦區(qū)也會參與到食物激活的獎賞編碼中。
在食物的獎賞和享樂評估中,多巴胺和阿片樣肽信號尤為重要——多巴胺信號與“想要”吃食物的動機有關,后者則與食物的享樂性質和美味程度有關,即人們對食物的“喜歡”。
我們進食還受到許多其他因素影響。比如動物和人類都可以快速地通過學習,將嗅覺、味覺和環(huán)境線索等與食物的特性聯(lián)系起來,從而強化獲得美味食物的行為。環(huán)境線索是一種很強的促進進食的因素。電視上的美食廣告,手機里的美食圖片,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我們對食物的偏好;而食物的特性,包括能量密度、質地、氣味等,以及食物的組成都會影響人對其的攝入量。此外,由于經過現(xiàn)代技術加工的食物具有更高的適口性,使得人們攝入了更多食物;壓力也是肥胖一個可能的誘因,“過勞肥”一詞并非沒有道理。
一些其他的影響因素,例如遺傳、進食速率、進食時間、食物可獲得性、食物分量等,都可能會影響進食量。
03
減肥為什么這么難
我們需要明白,體重并不能僅僅因為個人意志就輕易改變——大腦控制著我們對饑餓的感覺與能量的消耗,而我們本身意識不到這一控制的存在。每個人的身體內似乎存在著一個設定的“理想”體重區(qū)間。當偏離這個區(qū)間時,身體便會自動調節(jié)能量攝入(增加食欲)或者能量消耗(減少新陳代謝、嗜睡等),使體重重新回到設定區(qū)間內。因此,通過改變生活習慣可以使體重在某一個范圍內有所調整,但要保持在這個范圍之外則很困難。
科學家認為,這種調節(jié)可能與體內的瘦素含量有關。肥胖的特征是體內脂肪量的增加以及瘦素水平的提高。由于脂肪細胞是分泌瘦素的主要器官,高瘦素水平需要依靠高體脂含量來維持。這就是為什么我們減肥時總會到達一個平臺期而后難以繼續(xù)降低、甚至容易反彈。因為體內的瘦素會自動抵抗任何過度的偏離,努力使體脂含量再恢復到原先機體的設定水平。
圖2 體內脂肪量的穩(wěn)態(tài)調節(jié)。A. 短期進食不足或進食過量后,脂肪含量恢復到基線。B. 肥胖個體的脂肪含量隨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增加。由于能量限制(CR)引起的脂肪減少會恢復到設定水平。
04
這“肥”必須減?怎么減?
盡管人們對肥胖相關神經與激素的機制的認識不斷深入,但減肥仍屬不易。
除了手術(例如袖狀胃切除術和胃旁路術:前者降低80%胃體積,后者將將胃切割成一大一小,用小腸連接,使得只有小胃可以消化食物,以此減少食欲、控制體重),肥胖的治療幾乎沒有其他持久有效的方式。但手術存在較高風險,可能會造成許多并發(fā)癥;
如果僅靠“少吃多動”來減少體內的脂肪儲存量,而不去降低脂肪含量的設定基線,會引發(fā)機體的防御措施,促使失去的脂肪恢復;
而減肥藥,被認為對減肥有中短期的效果,但用藥期間可能出現(xiàn)多種不良反應。近幾年熱門的GLP-1受體激動劑藥物有助于降低食欲、增加飽腹感。國外已有如利拉魯肽、司美格魯肽等相關減肥藥物上市,國內的利拉魯肽仿制藥也已進入臨床三期。其中,今年6月剛剛上市的司美格魯肽注射藥物,在臨床結果中比已有藥物的減肥效果更突出,且副作用相對更小,為藥物減肥帶來了一絲曙光。但此類藥物仍需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使用,且配合運動及調整進食才有較好的效果。除此之外,停藥后也容易發(fā)生反彈。
總之,體重反復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如果覺得“減肥失敗”,也不要過于焦慮,苛責自己,這樣甚至會對減肥起到反作用。
而對于體脂率沒有達到或遠沒有達到肥胖的人群,有時其實是因為社會和周圍人的評價與偏見,才會對自己的體重(無論是“過輕”還是“過重”)產生焦慮。因此,最重要的是坦然接受自己的體重,選擇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遠離以“體重=自律”的標準來評判別人的交際圈。只要體重在健康的范圍內,無論什么數(shù)字,都不妨欣然地接受它,管住嘴邁開腿,接受真實的自己。
作者簡介:
李潔瑩 上??萍即髮W,大四本科生,擬前往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就讀博士
指導老師:
沈偉 上??萍即髮W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常任副教授。
特別鳴謝:
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神經細胞生物學分會進行科普審稿
原標題:《【科學普及】減肥為什么這么難?——淺談進食與肥胖的調控機制》
閱讀原文
相關知識
為什么人容易吃胖但是要節(jié)食減肥卻那么難?
減肥要控制什么的攝入
淺談青少年肥胖對健康影響.doc
人為什么肥胖
怎么控制飲食減肥
科學網—想減肥、瘦身,就讀《肥胖的危害與科學減肥法》
每逢佳節(jié)胖三斤,科學減重這么做
減肥為啥這么難?(健康直通車)
心理學:為什么減肥總是不成功,如何利用心理學減肥
《第18課 體育與健康基礎知識:肥胖的原因及控制》教案下載
網址: 【科學普及】減肥為什么這么難?——淺談進食與肥胖的調控機制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39898.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8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