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study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relative contribution of family on children's healt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ousehold production of health
關閉
引用本文
和紅, 談甜. 家庭健康生產(chǎn)視角下兒童健康的影響因素及其相對貢獻度研究[J]. 中國衛(wèi)生政策研究, 2021, 14(9): 25-34.
HE Hong, TAN Tian. A study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relative contribution of family on children's healt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ousehold production of health[J]. 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Policy, 2021, 14(9): 25-34.
家庭健康生產(chǎn)視角下兒童健康的影響因素及其相對貢獻度研究
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fā)展研究中心 北京社會建設研究院 健康科學研究所 北京 100872
基金項目:中國人民大學公共健康與疾病預防控制交叉學科重大創(chuàng)新平臺成果(2021PDPC);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研究基地重點項目(17JDSRA004);國家留學基金委公派研究生項目(201906360108)
作者簡介:和紅(1969年-), 女, 教授, 博士生導師, 主要研究方向為社會醫(yī)學、人口健康、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健康管理。E-mail: hehong@ruc.edu.cn
摘要:目的:基于家庭健康生產(chǎn)視角,探究家庭客觀因素及監(jiān)護人的主觀能動性對兒童健康的影響以及各維度因素的相對貢獻度,為促進兒童健康提供依據(jù)。方法:基于2015年中國健康與營養(yǎng)調查數(shù)據(jù),使用線性回歸模型、Logistic模型分別探究家庭健康生產(chǎn)相關因素對0~18歲兒童年齡別身高Z評分、超重/肥胖以及自評健康的影響,并使用Shapley分解法計算各因素對兒童健康影響的相對貢獻度。結果:家庭系統(tǒng)客觀因素、母親健康遺傳、對兒童的健康管理均影響子代HAZ、超重/肥胖以及自評健康;Shapley分解顯示,除去親代對兒童的健康遺傳,家庭居住區(qū)域、家庭健康生產(chǎn)客觀因素以及監(jiān)護人的健康管理對兒童健康的影響貢獻度較高。結論:建議關注家庭健康生產(chǎn)客觀因素與監(jiān)護人的主觀能動性對兒童健康的影響,尤其加強對母親的健康教育,提升其健康管理能力。
關鍵詞:HAZ 超重/肥胖 自評健康 家庭健康生產(chǎn) Shapley分解
A study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relative contribution of family on children's healt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ousehold production of health
HE Hong , TAN Tian
Population Development Studies Center, Institute of Social Construction Studies, Institute of Health Science Research,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objective factors of a family as well as subjective initiative of guardians on children's health and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 of different dimens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ousehold Production of Health (HHPH). It investigates how the related factors of HHPH influence HAZ of children between 0~18 years old as well as overweight/obesity, and self-rated health with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and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based on the 2015 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 whose contributions are calculated by the Shapley Value Decomposition. The conclusion is that objective factors of household, inheritance of maternal health, and the health management of mother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children's HAZ, overweight/obesity status and Self-rated Health. Meanwhile, Shapley Value Decomposition shows that besides maternal inheritance of health,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bjective factors of HHPH, and mother's health management competence are essential factors on children's health. Therefore, it is suggested that influences of household objective factors and subjective initiative of guardians on children's health should be emphasized, especially strengthening the health education of mothers to promote maternal health management competence.
Key words: HAZ Overweight/obesity Self-rated health Household production of health Shapley Value Decomposition
兒童健康是衡量國家發(fā)展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也是個體成年時期健康狀況的重要預測因子[1],并影響成年時期收入。[2]2016年世界衛(wèi)生大會要求推動落實《2016—2030年婦女、兒童和青少年健康全球戰(zhàn)略》,努力確保每位婦女、兒童和青少年都能夠健康生存。[3]精準識別影響兒童健康的因素,開展針對性的健康促進,以改善兒童健康狀況,持續(xù)提高我國人口素質。
家庭為兒童提供的食物營養(yǎng)、醫(yī)療保健等資源,父母照顧兒童的飲食起居,家庭客觀環(huán)境與資源以及父母對兒童的照料均可能影響兒童健康。傳統(tǒng)健康需求模型關注個體健康需求,事實上,家庭才是健康生產(chǎn)的核心單位。家庭擔負著物質供給職責,也是疾病防治、健康促進的基本單位,保障個體健康發(fā)展。Jacobson提出家庭而非個人作為健康生產(chǎn)者的概念,認為應將個體健康生產(chǎn)置于家庭系統(tǒng)中。[4]家庭健康生產(chǎn)可概括為:家庭為成員提供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物質資源,如確保飲水衛(wèi)生與食品安全,保障營養(yǎng)供給,并形成良好的家庭情感氛圍;同時,家庭成員重視健康,具備良好的行為生活方式,以維持和促進各成員健康狀況。對于兒童而言,更是由家庭系統(tǒng)保障其健康,本文基于家庭健康生產(chǎn)視角,探究家庭健康生產(chǎn)要素(包括家庭客觀環(huán)境、資源,親代照料、健康管理等)對兒童健康的影響,并識別各因素對兒童健康影響的貢獻度,為精準制定兒童健康促進政策提供一定的實證基礎。
1 文獻回顧與理論框架 1.1 文獻回顧
較多研究探討了兒童健康的影響因素,在家庭系統(tǒng)維度,集中于探究家庭經(jīng)濟狀況對兒童健康的影響。一項研究顯示,家庭收入水平越高,兒童健康狀況越好[5];但也有研究顯示,家庭收入對兒童健康的影響無統(tǒng)計學意義。[6]家庭環(huán)境也能影響兒童健康,如衛(wèi)生狀況不佳、不安全的飲水、能源獲取不足等負面影響兒童健康[7];良好的家庭衛(wèi)生狀況則有利于兒童健康。[8]家庭健康資源配置也可能影響健康,如家庭為兒童配置醫(yī)療保險,正向影響兒童自評健康。[9]也有研究顯示家庭氛圍、家庭成員的溝通交流影響兒童健康。[10, 11]
由于兒童一般由母親照料,較多研究探討了母親對兒童健康的影響,集中于母親社會經(jīng)濟地位與照料維度。對于母親的社會經(jīng)濟地位,Grossman研究顯示,母親受教育程度影響兒童健康[12],也有研究顯示母親受教育程度并不能直接影響兒童健康。[13]劉殿璇等研究顯示,親代職業(yè)類別影響對兒童的健康管理,父母為專業(yè)技術及管理人員,對兒童的健康管理率較高,父母為工人/農(nóng)民,對兒童的健康管理率較低。[14]關于母親勞動力供給與照料對兒童健康的影響,一項研究顯示在母親勞動收入增加的正效應下,母親全職工作正向影響兒童健康[15];但更多研究認為母親因工作而導致照料缺失,對兒童健康存在負面影響。[16, 17]此外,國外一些研究顯示母親感知壓力會降低兒童的飲食質量[18],增加兒童肥胖風險[19],我國目前較少探討母親情緒壓力對兒童健康的影響。
總結而言,既有研究從不同角度探討了各因素對兒童健康的影響,但結果存在一些分歧。此外,現(xiàn)有研究較少基于家庭健康生產(chǎn)視角,多層次分析家庭客觀因素以及親代對兒童健康管理的主觀能動性對兒童健康的影響。再者,隨著社會發(fā)展,一些新因素也可能影響兒童健康,如監(jiān)護人心理健康狀況等,這些可能被之前的研究所忽略。最后,現(xiàn)有研究較少闡明各種因素對兒童健康影響的相對貢獻度,而這能為精準健康促進項目提供參考。因此,有必要與時俱進,更全面地探討兒童健康的家庭影響因素。
1.2 研究框架
Grossman模型認為個體健康存量受先天稟賦以及后天投入的影響,對健康進行投資,能增加健康存量。[20]Grossman模型也采用了Becker所提出的家庭生產(chǎn)函數(shù)概念,即對健康資本的投資通過家庭生產(chǎn)函數(shù)來進行。[21]其后Peter Berman建立了家庭層面健康生產(chǎn)過程的整合框架。[22]家庭健康生產(chǎn)(Household Production of Health, HHPH)可被定義為家庭通過內部資源、家庭成員的行為規(guī)范等,以維持和促進家庭成員健康的過程。Jacobson也認為應將個體健康生產(chǎn)建立于家庭系統(tǒng)中。[4]
家庭為兒童提供物質保障,對其健康發(fā)展至關重要;監(jiān)護人對兒童的照料與健康管理同樣不容忽視,故兒童健康更能被HHPH框架所解釋。本文基于HHPH框架,分析影響兒童健康狀況的家庭系統(tǒng)因素,并借助Shapley分解法,探討各因素的相對貢獻度。圖 1為總體框架。

2 資料與方法 2.1 數(shù)據(jù)來源
本文基于中國健康與營養(yǎng)調查(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 CHNS)數(shù)據(jù),該調查由北卡羅來納大學與原中國預防醫(yī)學科學院營養(yǎng)與食品衛(wèi)生研究所聯(lián)合開展,包括個體調查、家庭戶調查以及體格測量數(shù)據(jù)。個體調查包括被訪者健康狀況、健康認知等;家庭戶調查包括家庭收入、環(huán)境衛(wèi)生、資源配置等,能較全面反映我國居民的營養(yǎng)與健康狀況。CHNS以地理位置、人口構成、資源稟賦差異較大的遼寧、江蘇、湖北、廣西等省份作為調研區(qū)域,基本覆蓋我國東、中、西。
本文關注了兒童的生長發(fā)育狀況,以身高作為基本指標。CHNS專業(yè)調研員按照WHO推薦的方案對所有被訪者進行了身高(cm)與體重(kg)的測量[23],所有被訪者均被測量兩次取平均值?,F(xiàn)場體格測量,而非自我評估,確保了客觀性,提高了模型估計的準確性。
CHNS也存在一些不足,如不包含抽樣權重,這可能影響樣本代表性[24],但有學者分析認為CHNS缺乏權重并不會對研究結果造成嚴重影響[25],當前也有較多研究基于CHNS開展;此外,CHNS中農(nóng)村地區(qū)樣本偏高,這可能導致結果有一些偏誤。盡管CHNS存在不足,但考慮到其準確的體格測量以及豐富的家庭健康投入指標,本文仍基于CHNS進行實證分析。
本文擬同時關注母親感知壓力對子代健康的影響,CHNS在2015年的調查中首次對被訪者進行感知壓力的測量,故本研究使用2015年CHNS數(shù)據(jù)。選取年齡為0~18歲,且其母親同時參與調研的兒童作為基準樣本,匹配母親與家庭特征,形成本文基本數(shù)據(jù),樣本量為1 615,因CHNS僅對6歲及以上被訪者進行了自評健康(Self-rated Health, SRH)測量,故各模型有效樣本量有差異。
2.2 變量設定
被解釋變量為兒童健康狀況,以年齡別身高Z評分(Height for age Z score, HAZ)、超重/肥胖以及SRH衡量。
HAZ是廣泛用于評估個體生長發(fā)育狀況的指標,兒童較低的HAZ意味著早期營養(yǎng)不足,生長潛力較低,也與長期健康不佳、死亡率增加有關,還可能影響成年時期的勞動生產(chǎn)率。
當前超重/肥胖問題越來越嚴峻。[26]我國國民生活水平不斷改善,高鹽高脂的飲食模式,致使超重/肥胖發(fā)生率不斷上升。[27]早期超重/肥胖很可能導致成年期超重/肥胖。[28]故本文也關注了家庭各因素對兒童超重/肥胖的影響。
盡管SRH為主觀自評指標,SRH能很好地反映個體的綜合健康,并能夠對死亡率、患病率做出預測,也被廣泛用以衡量人口健康。[29, 30]本文也對兒童的SRH進行了分析。
兒童健康的影響因素變量分為兒童個體、監(jiān)護人以及家庭三個維度。變量設定如表 1:

① WHO通過對上萬名健康兒童的身高測量,建立了0~19歲兒童青少年分性別分年齡的標準身高,作為世界各國兒童身高的參考,見WHO官網(wǎng):https://www.who.int/tools/growth-reference-data-for-5to19-years/indicators,
② 因我國一般由母親作為兒童的監(jiān)護人,故本文重點分析母親特征對兒童健康的影響。
2.3 統(tǒng)計方法
首先對兒童健康狀況進行描述性分析,對于連續(xù)變量,匯報Mean±SD,對于分類變量,匯報頻數(shù)/頻率(n,%);對兒童健康狀況進行單因素分析,以ANOVA分析兒童HAZ,以Chi2 test分析兒童超重/肥胖、SRH。其后運用OLS與Logistic模型分析兒童健康的影響因素,并采用Shapley分解計算各因素的貢獻度。本文使用Stata 16.0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
3 研究結果 3.1 基本特征
被訪兒童中,47.18%為女孩,52.82%為男孩;平均年齡為8.63±4.56歲;60.12%的被訪兒童為獨生子女。母親平均年齡為36.58±6.54歲;16.10%的母親受教育程度為小學及以下,37.77%高中及以上;37.83%的母親無業(yè),19.94%的母親為農(nóng)民/工人,42.23%的母親為技術人員/管理者;64.71%的母親對家庭的照料較多;母親的健康認知得分平均為43.16±7.56分;母親的感知壓力得分平均為23.73±5.78。西部地區(qū)樣本占34.12%,68.42%的被訪者居住在農(nóng)村。家庭人均年收入為17 696.21±20 010.03元;94.06%的家庭為兒童配備了醫(yī)療保險;56.66%的被訪者家庭有電腦;16.66%被訪家庭衛(wèi)生狀況不佳(表 2)。

3.2 兒童健康狀況及其單因素分析結果
被訪兒童的HAZ平均為0.39±1.54,高達29.02%的被訪兒童超重/肥胖,73.52%的被訪兒童自評健康良好。表 3為兒童健康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對于HAZ,兒童年齡較小(P < 0.001)、獨生子女(P < 0.001);母親受教育程度較高(P < 0.001)、為技術人員/管理者(P=0.005)、健康認知水平高(P < 0.001)、感知壓力水平低(P=0.001);非西部地區(qū)(P < 0.001)、城市(P=0.013)、家庭人均年收入高(P < 0.001)、家庭有電腦(P < 0.001)、家庭衛(wèi)生狀況良好(P < 0.001),兒童HAZ較高。對于超重/肥胖狀況,獨生子女(P < 0.001);母親受教育程度高(P < 0.001)、為技術人員/管理者(P=0.003)、感知壓力水平低(P=0.05);非西部地區(qū)(P < 0.001)、家庭人均年收入水平高(P < 0.001)、家庭有電腦(P < 0.001)、家庭衛(wèi)生狀況良好(P=0.021),更容易超重/肥胖。對于SRH,獨生子女(P < 0.001);母親受教育程度高(P < 0.001)、為技術人士/管理者(P < 0.001)、家庭照料多(P < 0.001)、健康認知水平高(P < 0.001)、感知壓力水平低(P < 0.001);非西部地區(qū)(P < 0.001)、家庭人均年收入水平越高(P < 0.001)、家庭有電腦(P < 0.001),家庭衛(wèi)生狀況良好(P=0.002),兒童SRH越好。

3.3 兒童健康狀況回歸分析結果
兒童HAZ的多元線性回歸顯示:低齡、獨生子女;母親身高較高、健康認知水平高;非西部地區(qū)、家庭衛(wèi)生狀況良好,正向影響兒童HAZ。兒童超重/肥胖的Logistic回歸顯示:低齡、獨生子女、母親超重/肥胖、非西部地區(qū)、家庭人均收入水平高,兒童超重/肥胖的可能性上升。對于兒童SRH:女孩;母親為專業(yè)技術人員/管理者、自評健康好、家庭照料越多、健康認知水平高、感知壓力水平低;非西部地區(qū);家庭有電腦,兒童更可能自評健康良好(表 4)。

3.4 各因素對兒童健康影響的相對貢獻度
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家庭健康生產(chǎn)相關的家庭客觀因素與母親對兒童的健康管理等,均影響兒童健康。進一步利用Shapley分解計算各因素對兒童健康影響的相對貢獻度,將兒童性別、年齡、是否獨生子女合并為個體特征;將母親相應健康特征定義為健康遺傳;將母親職業(yè)、受教育程度、家庭照料、健康認知水平合并為母親健康管理;將母親感知壓力定義為家庭氛圍;將家庭人均年收入水平、家庭科技資產(chǎn)擁有情況、家庭衛(wèi)生狀況、家庭健康資源配置合并為家庭系統(tǒng)客觀因素;將區(qū)域與城鄉(xiāng)合并為家庭所在區(qū)域。
兒童HAZ、超重/肥胖、SRH受各因素影響的Shapley分解顯示,對于兒童HAZ,母親健康遺傳的相對貢獻度最大,為29.79%;其次為家庭所在區(qū)域,占28.52%;再者是兒童個體特征,相對貢獻度為18.93%;家庭氛圍對兒童健康的影響貢獻度最小,為2.85%。對于兒童超重/肥胖,兒童自身特征為最主要的貢獻因素(24.46%);其次為母親健康遺傳(24.30%);家庭所在區(qū)域也是兒童超重/肥胖的重要貢獻因素(19.16%);家庭氛圍的相對貢獻度較低(2.58%)。對于兒童SRH,母親健康遺傳的相對貢獻度最大,為52.11%,其次為母親健康管理(17.62%)、家庭所在區(qū)域(12.59%),家庭客觀因素、家庭氛圍的相對貢獻度較低(表 5)。

4 結論與討論
本文基于CHNS數(shù)據(jù)探究了家庭健康生產(chǎn)相關因素對兒童健康的影響,顯示母親健康遺傳、母親健康認知、家庭所在區(qū)域以及家庭衛(wèi)生狀況影響兒童HAZ。母親健康遺傳、家庭所在區(qū)域以及家庭人均年收入水平影響兒童超重/肥胖。母親健康遺傳、職業(yè)、家庭照料、健康認知水平、感知壓力水平、家庭所在區(qū)域以及家庭科技資產(chǎn)影響兒童SRH。Shapley分解顯示,除去兒童自身特征,母親健康遺傳、家庭所在區(qū)域、家庭客觀因素以及母親健康管理是兒童健康的重要影響因素。
本文結果與現(xiàn)有研究既有一致性,也存在差異。一致性體現(xiàn)在:父母與子女間的健康遺傳已被較多研究驗證[34];王芳與周興的研究顯示,家庭所在地理位置、家庭長期福利水平、父母職業(yè)影響兒童健康,且獨生子女健康狀況優(yōu)于非獨生子女。[35]劉婧與董曉媛的研究也顯示,不同地區(qū)兒童的健康狀況存在差異,但并未發(fā)現(xiàn)母親受教育程度對兒童健康的影響。[36]現(xiàn)有研究也證實母親和家庭因素對兒童健康不平等的貢獻度最大[37],馬哲與趙忠的研究顯示,兒童健康不平等很大程度上受父母健康遺傳影響,貢獻比保持在20%以上[5],這與本文Shapley分解結果一致。
差異主要體現(xiàn)在:本文并未顯示出母親受教育程度對兒童健康的影響,現(xiàn)有研究多顯示親代受教育程度正向影響兒童健康[35],馮群娣等研究也顯示,母親受教育程度正向影響兒童HAZ與WAZ,路徑分析顯示,母親受教育程度主要通過提高其健康認知水平以及家庭資產(chǎn)指數(shù)來影響兒童健康。[38]本文研究顯示母親健康認知影響兒童的健康狀況,而并非母親的受教育程度,表明母親健康管理能力是影響兒童健康狀況的本質原因。既有研究多考慮母親受教育程度,相對較少關注母親的健康認知,因此得出不一致的結果;馮群娣等的研究從側面印證,母親的健康認知水平才是影響兒童健康的直接原因。[38]此外,劉瑋等研究顯示,醫(yī)療保險促進兒童的健康狀況,促進作用隨著兒童健康狀況的改善而遞減[39],本文并未顯示出醫(yī)療保險對兒童健康存在影響,這可能因為目前我國醫(yī)療保險幾乎已覆蓋全人群,且近年來兒童健康狀況持續(xù)改善,醫(yī)療保險對兒童健康的影響減弱乃至消失。
基于本文結果,建議應以家庭為單位,開展健康促進項目,切實保障兒童的健康發(fā)展,如營造衛(wèi)生的家居空間,為家庭配備健康資源。也應重視健康的代際傳遞,提倡孕期檢查,改善母親孕產(chǎn)期營養(yǎng),提倡母乳喂養(yǎng),給予兒童更好的健康起點。再者,要重視對母親的健康教育培訓,提升其健康管理能力。本文還顯示母親感知壓力負向影響兒童的SRH,近年來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不斷加快,人們心理疾患頻發(fā)、感知壓力大[40],父母感知壓力不僅影響自身健康,也可能對子女健康產(chǎn)生負面影響。建議加強對親代心理健康的干預,如為職員提供心理減壓咨詢等,降低感知壓力水平,營造良好的家庭情感環(huán)境,也有助于改善兒童健康。
本文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基于截面數(shù)據(jù)的分析只能表明各因素與兒童健康存在相關性,并不能證明其因果關系。其次,家庭健康生產(chǎn)因素較廣泛,本文所選取的家庭客觀因素以及母親對兒童的健康管理等,只能部分代表家庭健康生產(chǎn)因素,并不能全面反映其內涵。再者,本文并未論證各因素對兒童健康的實質影響路徑,這些均值得在未來研究中繼續(xù)探討。
作者聲明本文無實際或潛在的利益沖突。
參考文獻
[1]陸五一, 周錚毅. 兒童營養(yǎng)狀況與健康人力資本形成[J]. 人口與發(fā)展, 2014, 20(6): 90-96. DOI:10.3969/j.issn.1674-1668.2014.06.011
[2]何青, 袁燕. 兒童時期健康與營養(yǎng)狀況的跨期收入效應[J]. 經(jīng)濟評論, 2014(2): 52-64.
[3]世界衛(wèi)生組織. 世界衛(wèi)生大會就婦女、兒童和青少年健康以及健康老齡化決議達成一致[J]. 中國衛(wèi)生政策研究, 2016, 9(6): 42-42.
[4]Jacobson L. The family as producer of health-an extended grossman model[J]. 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 2000, 19(5): 611-637. DOI:10.1016/S0167-6296(99)00041-7
[5]馬哲, 趙忠. 中國兒童健康不平等的演化和影響因素分析[J]. 勞動經(jīng)濟研究, 2016, 4(6): 22-41.
[6]陳安平. 家庭收入與父母受教育水平: 哪個對孩子的健康更重要?[J]. 數(shù)理統(tǒng)計與管理, 2011, 30(6): 960-966.
[7]王小林, 尚曉援. 論中國兒童生存、健康和發(fā)展權的保障: 基于對中國五省(區(qū))的調查[J]. 人民論壇, 2011(14): 120-123.
[8]宋月萍, 張婧文. 改水與兒童健康: 基于中國農(nóng)村的實證研究[J]. 人口學刊, 2021, 43(2): 33-47.
[9]李姣媛, 方向明. 社會醫(yī)療保險對兒童健康和醫(yī)療服務消費的影響研究[J]. 保險研究, 2018(4): 98-111.
[10]楊鋮, 劉建平. 家庭氛圍對農(nóng)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 "養(yǎng)""育"割裂?[J]. 心理學探新, 2017, 37(4): 364-368.
[11]和紅, 閆辰聿, 張嬌, 等. 發(fā)展生態(tài)學理論視角下困境家庭兒童健康水平影響因素研究[J]. 中國衛(wèi)生政策研究, 2020, 13(5): 10-18. DOI:10.3969/j.issn.1674-2982.2020.05.002
[12]Edwards L N, Grossman M. Children's Health and the Family[J]. Adv Health Econ Health Serv Res, 1978, 2(2): 35-84.
[13]宋月萍. 中國農(nóng)村兒童健康: 家庭及社區(qū)影響因素分析[J]. 中國農(nóng)村經(jīng)濟, 2007(10): 69-76.
[14]劉殿璇, 厲梅, 曾傳軍. 父母職業(yè)類別對0~6歲兒童健康管理影響分析[J]. 中國社會醫(yī)學雜志, 2019, 36(5): 509-511. DOI:10.3969/j.issn.1673-5625.2019.05.018
[15]顧和軍, 劉云平. 母親勞動供給行為與中國農(nóng)村兒童健康[J]. 人口與經(jīng)濟, 2012(3): 8-12.
[16]上官霜月. 母親外出與農(nóng)村兒童健康: 來自CFPS數(shù)據(jù)的證據(jù)[J]. 西部經(jīng)濟管理論壇, 2018, 29(1): 63-71. DOI:10.3969/j.issn.2095-1124.2018.01.009
[17]王震. 農(nóng)村地區(qū)母親就業(yè)對兒童營養(yǎng)狀況的影響[J]. 中國人口科學, 2013(1): 118-125, 128.
[18]O'Connor S G, Jimi H, Schembre S M, et al. The Association of Maternal Perceived Stress With Changes in Their Children's Healthy Eating Index (HEI-2010) Scores Over Time[J]. Annals of Behavioral Medicine, 2019, 53(10): 1-10.
[19]Beate, Leppert, Kristin, et al. Early maternal perceived stress and children's BMI: longitudinal impact and influencing factors[J]. Bmc Public Health, 2018(18): 1211-1221.
[20]Grossman M. On the Concept of Health Capital and the Demand for Health[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72, 80(2): 223-255. DOI:10.1086/259880
[21]王小萬, 劉麗杭. Becker與Grossman健康需求模型的理論分析[J]. 中國衛(wèi)生經(jīng)濟, 2006, 25(5): 28-35. DOI:10.3969/j.issn.1003-0743.2006.05.009
[22]Berman P, Kendall C, Bhattacharyya K. The household production of health: Integrating social science perspectives on micro-level health determinants[J].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1994, 38(2): 205-215.
[23]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Physical Status: The Use, Interpretation of Anthropometry[R]. Report of a WHO Expert Committee. Geneva, Switzerland, WHO, 1995, 854(6): 1-452.
[24]Popkin B M, Du S, Zhai F, et al. Cohort Profile: The 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 monitoring and understanding socio-economic and health change in China, 1989-2011[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2010, 39(6): 1435-1440. DOI:10.1093/ije/dyp322
[25]He W. Family Structure and Child Malnutrition in China: Three Essays[D]. Duke University, 2013.
[26]Collaborators G. B. D. Obesity. Health effects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 195 countries over 25 years[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7, 377(1): 13-27.
[27]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中國居民營養(yǎng)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發(fā)布會圖文實錄[EB/OL]. (2020-12-23)[2021-02-01]. http://www.scio.gov.cn/xwfbh/xwbfbh/wqfbh/42311/44583/wz44585/Document/1695276/1695276.htm
[28]Ward Z J, Long M W, Resch S C, et al. Simulation of Growth Trajectories of Childhood Obesity into Adulthood[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7, 377(22): 2145-2153. DOI:10.1056/NEJMoa1703860
[29]Lundberg O, Manderbacka K. Assessing reliability of a measure of self-rated health[J]. Scand J Soc Med, 1996, 24(3): 218-224. DOI:10.1177/140349489602400314
[30]Wu S, Wang R, Zhao Y, 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rated health and objective health status: a population-based study[J]. BMC Public Health, 2013, 13(320): 1-9.
[31]Cole T J, Flegal K M, Nicholls D, et al. Body mass index cut offs to define thinnes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ternational survey[J]. BMJ, 2007, 335(7612): 194-202. DOI:10.1136/bmj.39238.399444.55
[32]Cole T J, Bellizzi M C, Flegal K M, et al. Establishing a standard definition for child overweight and obesity worldwide: international survey[J]. BMJ(Clinical research ed), 2000, 320(7244): 1240-1243. DOI:10.1136/bmj.320.7244.1240
[33]Cohen S, Kamarck T, Mermelstein R. A global measure of perceived stress[J].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1983, 24(4): 385-96. DOI:10.2307/2136404
[34]陳開旭, 王為蘭, 張富春, 等. 人類身高的遺傳學研究進展[J]. 遺傳, 2015, 37(8): 741-755.
[35]王芳, 周興. 家庭因素對中國兒童健康的影響分析[J]. 人口研究, 2012, 36(2): 50-59.
[36]劉靖, 董曉媛. 母親勞動供給, 兒童照料與兒童健康: 來自中國農(nóng)村的證據(jù)[J]. 世界經(jīng)濟文匯, 2011(4): 55-71. DOI:10.3969/j.issn.0488-6364.2011.04.005
[37]馮星淋, 沈娟, 郭巖. 兒童健康公平性的社會決定因素研究[J]. 北京大學學報: 醫(yī)學版, 2010, 42(3): 252-257.
[38]馮群娣, 何勤英, 李強. 母親受教育水平對兒童健康的影響及其路徑[J]. 南方人口, 2020, 35(3): 46-59. DOI:10.3969/j.issn.1004-1613.2020.03.005
[39]劉瑋, 孟昭群, 韓笑. 醫(yī)療保險對兒童健康的影響[J]. 保險研究, 2016(4): 77-87.
[40]傅小蘭, 張侃, 陳雪峰, 等. 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fā)展報告(2017-2018)[M]. 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9.
[收稿日期: 2021-07-09 修回日期: 2021-09-20]
(編輯 薛云)
相關知識
The Health Benefits of Dietary Fibre
Analysis of body composi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lean non
The impact of weight self
Health Impact Assessment of Air Pollution from Road Traffic Sources in China
System construction of international health impact assessment: From policy to legal status
The healthy community construction from a landsenses ecology perspective
土壤鎘污染的人體健康風險評價研究:生物有效性與毒性效應
The Environmental Health Regulatory System: Experience of the United States
Arts and health
基于健康生態(tài)學模型的我國老年人慢性病共病影響因素研究
網(wǎng)址: A study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relative contribution of family on children's healt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ousehold production of health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40323.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8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