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聽說孕期牙疼只能靠忍?真相是...

聽說孕期牙疼只能靠忍?真相是...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1月28日 00:56

很多女性朋友對于備孕的理解是:吃葉酸、穿防輻射服、囤小孩衣服。

往往忽視了一個大問題,那就是口腔檢查

不少準媽媽在懷孕期間飽受智齒發(fā)炎、牙齦腫痛、牙神經疼的折磨,在最需要營養(yǎng)和休息的時候,吃不香睡不著。

最近,有位新手媽媽在后臺留言說:"懷孕不到8周牙特別疼,吃東西還想吐。想看牙又聽說懷孕了不能去看牙,會影響胎兒發(fā)育。自己到底該怎么辦?”

72831589184424941

懷孕期間不能看牙這個說法真的正確嗎?今天就跟大家聊聊妊娠與口腔疾病的事兒~

口腔疾病更偏愛孕媽

相比普通人來說,孕婦更容易患口腔疾病,主要是由于妊娠期間,媽媽們體內雌激素水平改變大,更容易引起口腔的慢性炎癥,例如牙齦炎、齲病和牙髓炎、智齒冠周炎等。

同時,妊娠期間飲食次數增多、偏愛酸性食物等,再加上孕婦會有孕吐、反酸的現象,或者有睡眠不足、不注意口腔衛(wèi)生等,都會加重牙齒的酸蝕和脫礦形成牙周病。

有研究表明,牙周炎的炎癥因子可以通過血液循環(huán)進入子宮,宮腔內一旦發(fā)生感染,胎兒的生長發(fā)育就會受到不良影響。所以,有牙齒問題的孕婦應該去看牙科。

孕期出現口腔問題能治療嗎?

客觀來說,懷孕前就看好牙當然是最好的,如果在懷孕期間出現口腔問題,也不是完全不能進行治療,但要注意治療時間與方式。

01 懷孕1~3個月

這時正是胎兒重要器官形成的時期,盡量避免看牙帶來的某些不便或因刺激加劇妊娠反應,看牙只能做應急處理,拔牙、抗生素治療、麻醉藥、放射檢查等都要避免。

02 懷孕4~6個月:

是孕媽媽比較安全和適宜的時期,可以做一些簡單治療,在適當的保護下(穿鉛衣)也可以照射X光片,謹慎使用麻醉藥。

03 懷孕7~9個月

這一時期,胎寶寶發(fā)育較大,孕媽媽活動不便,此時妊娠并發(fā)癥概率增加,因此,懷孕后期盡量避免牙科治療操作,如果有牙齒問題,可將就診時間安排到寶寶出生以后。

在接受治療時不用太擔心,醫(yī)生會衡量治療上的必需性,盡量減少X光曝露量及不必要的藥物治療,以減少對胎兒的影響。

孕前做好口腔預防是關鍵!

現在很多媽媽在備孕階段沒有重視口腔健康,結果因為口腔問題會讓孕期“危機四伏”。

咱們別總想著“牙齒”離肚子里的寶寶有著千里萬里的距離,它的疾病可會對孕媽和寶貝帶來很大的危害。

如果孕期慢性口腔感染,在孕婦體內造成的細菌感染和炎癥播散,會導致不良妊娠結局,如流產、早產和低出生體重兒的發(fā)生概率會增加

因此,為了避免出現對孕婦和胎兒都不利的局面,備孕時消除各種口腔隱患就顯得格外重要。

建議孕前3個月或半年,到正規(guī)口腔醫(yī)院進行一次徹底的口腔檢查,有條件的話把所有的口腔治療在孕前完成。

 包括:

????備孕前口腔檢查、洗牙

????治療齲齒、牙周病

????拔除無保留意義的牙齒(如智齒、殘根、殘冠)

????修復缺失牙

????拆除不良修復體(假牙)并重新修復

孕期如何護理口腔,預防牙齒問題?

1.認真刷牙

孕期孕婦的口味往往喜酸或喜甜等帶有刺激性的味道,進食的次數也不斷增多,口腔衛(wèi)生尤其值得注意,殘留食物殘渣容易發(fā)生齲齒或加重齲齒的病損程度,因此要格外注意認真刷牙。

2.補充維生素

孕期對維生素的需求遠大于懷孕前,如果孕婦攝入維生素不足,胎兒會直接吸收母體儲備的維生素,導致母體維生素缺乏引起牙齦出血。

3.補充鈣質

胎兒的骨骼、牙齒發(fā)育需要大量鈣,需要從母體獲得。當孕婦從食物中攝入鈣質不足時,容易引起孕婦骨骼脫鈣,牙槽骨鈣質流失可誘發(fā)牙齒松動。

4.做健齒運動

孕媽閑下來可以做做叩齒運動:輕輕合上雙唇,上下牙齒不停地相互叩擊即可。這樣不僅能增強牙齒的堅固性,同時可增加口腔唾液分泌量,其中的溶菌酶具有殺菌、潔齒作用。

總之,要想比較安全、舒適地度過孕期,口腔問題應該在備孕的時候就早重視早治療,不要給孕期留下隱患。

如果孕婦出現任何口腔不適,尤其是嚴重的感染和疼痛,無論處于懷孕的什么時期,都應及時就診檢查。

最后,祝福所有準媽媽們可以更舒心地度過這段時光!

相關知識

孕期濕疹,只能忍嗎?
牙齒不疼就沒有口腔疾???定期檢查才是真理!
孕婦牙疼怎么辦?教你5個能夠治療牙疼方法
孕育指南:孕婦牙疼該怎么處理?
陪產這事兒,聽聽準爸真心話
硬氣功的真相是什么呢
減肥=煉心,只要真正減過肥的人才懂
準媽須知牙齒健康是安全度過孕期的關鍵
孕期能正常使用護膚品嗎?能化妝嗎?今天告訴你真相!
牙疼挑戰(zhàn)賽:阿奇霉素登場,是否奏效?

網址: 聽說孕期牙疼只能靠忍?真相是...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41207.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