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烹飪技巧和注意事項(匯總6篇)
食用油的健康使用指南
食用油是烹飪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僅能賦予食物誘人的*澤和香氣,還能提供人體所需的脂肪*和其他營養(yǎng)物質(zhì)。然而,不當?shù)氖秤糜褪褂梅绞絽s可能對我們的健康造成威脅。本文將從科學的角度出發(fā),為您詳細解讀如何正確使用食用油,守護您和家人的健康。
一、控制油溫,拒絕高溫烹飪
很多人習慣將食用油加熱至冒煙才開始烹飪,認為這樣才能保證食物的香味。然而,這種做法實際上是錯誤的,不僅會破壞食物的營養(yǎng),還會產(chǎn)生有害物質(zhì)。
1. 高溫油煙的危害
食用油在高溫加熱過程中,會發(fā)生一系列的化學反應(yīng),產(chǎn)生醛類、*類、烴類等有害物質(zhì),這些物質(zhì)統(tǒng)稱為油煙。油煙中含有多種致癌物質(zhì),如苯并芘、雜環(huán)*等,長期吸入會導致呼吸系統(tǒng)疾病、心血管疾病,甚至增加患癌風險。此外,高溫還會破壞食用油中的維生素E等抗氧化成分,降低其營養(yǎng)價值。
2. 不同烹飪方式的油溫控制
炒菜: 無需等到油冒煙,當鍋底的油開始流動,出現(xiàn)微微的波紋時,即可放入食材。
煎炸: 建議油溫控制在160-180℃之間,此時油面會微微冒煙,但不會劇烈沸騰。可以使用筷子*油中測試油溫,如果筷子周圍冒出密集的小氣泡,則說明油溫適宜。
3. 健康烹飪的小技巧
熱鍋涼油: 先將鍋加熱,再倒入冷油,這樣可以避免油溫過快升高,減少油煙的產(chǎn)生。
控制火候: 不要使用大火爆炒,盡量選擇中小火,延長食物的加熱時間,使其充分熟透。
使用吸油紙: 食物烹飪完成后,可以使用吸油紙吸去多余的油脂,減少油脂的攝入。
二、了解不同食用油的特點,選擇合適的烹飪方式
市場上的食用油種類繁多,不同種類的食用油具有不同的脂肪*組成和營養(yǎng)價值,適合不同的烹飪方式。
1. 橄欖油的分類和使用
橄欖油富含單不飽和脂肪*,具有降低膽固醇、預(yù)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根據(jù)加工工藝的不同,橄欖油可分為初榨橄欖油、精煉橄欖油和混合橄欖油。
初榨橄欖油: 采用物理壓榨的方式提取,保留了橄欖果實中最原始的風味和營養(yǎng)成分,適合涼拌、低溫烹飪或直接食用。
精煉橄欖油: 經(jīng)過精煉處理,去除了初榨橄欖油中的一些雜質(zhì)和顏*,煙點較高,適合炒菜、煎炸等高溫烹飪。
混合橄欖油: 將初榨橄欖油和精煉橄欖油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兼具兩者的優(yōu)點。
2. 不同食用油的適用范圍
高溫煎炸: 建議選擇富含飽和脂肪*和單不飽和脂肪*的植物油,如花生油、菜籽油、棉籽油、棕櫚油等,這類油脂穩(wěn)定*好,不易產(chǎn)生有害物質(zhì)。
日常炒菜: 可以選擇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等,這類油脂富含多不飽和脂肪*,但要注意控制油溫,避免高溫加熱。
涼拌沙拉: 最佳選擇是初榨橄欖油、亞麻籽油、核桃油等,這類油脂富含α-亞麻*等ω-3脂肪*,對人體健康非常有益。
三、食用油的儲存和使用注意事項
1. 避免反復使用
食用油經(jīng)過高溫加熱后,會產(chǎn)生一些有害物質(zhì),即使放置冷卻后,這些物質(zhì)也不會完全消失。因此,建議不要反復使用煎炸過的食用油,以免對健康造成危害。
2. 注意儲存條件
食用油應(yīng)儲存在*涼、干燥、避光的地方,避免陽光直射和高溫環(huán)境。開封后的食用油應(yīng)盡快食用完畢,以免氧化變質(zhì)。
3. 減少油脂攝入
即使選擇健康的食用油和烹飪方式,也要注意控制油脂的攝入量。建議每人每天的食用油攝入量不超過25克。
四、烹飪省油小妙招
在保證美味的同時,我們也可以通過一些烹飪小技巧來減少油脂的攝入。
水滑法: 將食材提前焯水,可以縮短炒制時間,減少油脂的吸收。
無油烹飪: 嘗試使用蒸、煮、燉、烤等無油烹飪方式,最大程度地保留食物的營養(yǎng)成分。
使用不粘鍋: 使用不粘鍋可以減少油脂的使用量,但要注意避免使用金屬鏟,以免刮花鍋體,影響使用壽命。
結(jié)語
食用油的選擇和使用直接關(guān)系到我們的健康,希望大家能夠認真閱讀本文,學習科學使用食用油的方法,從日常生活中的點滴做起,守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家庭烹飪注意事項2
健康的飲食才是我們身體健康的重要保證,下面是家庭烹飪注意事項,幫助大家健康美味飲食。
1-燒肉不宜過早放鹽
鹽的主要成分*化*,易使肉中的蛋白質(zhì)發(fā)生凝固,使肉塊縮小,肉變質(zhì)硬,且不易燒爛。
2-肉、骨燒煮忌加冷水
肉、骨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zhì)和脂肪,燒煮中突然加冷水,湯汁溫度聚然下降,蛋白質(zhì)與脂肪即會迅速凝固,肉、骨的空隙也會聚然收縮而不會變爛。而且肉、骨本身的鮮味也會受到影響。
3-未煮透的黃豆不宜吃
黃豆中含有一種會妨礙人體中胰蛋白酶活動的物質(zhì)。人們吃了未煮透的黃豆,對黃豆蛋白質(zhì)難以消化和吸收,甚至會發(fā)生腹瀉。而食用煮爛燒透的黃豆,則不會出問題。
4-炒雞蛋不宜放味精
雞蛋本身含有與味精相同的成分谷氨*。因此,炒雞蛋時沒有必要再放味精,味精會破壞雞蛋的天然鮮味,當然更是一種浪費。
5-*堿食物不宜放味精
**食物放味精同時高溫加熱,味精會因失去水分而變成焦谷氨*二*,雖然無毒,卻沒有一點鮮味了。在堿*食物中,當溶液處于堿*條件下,味精會轉(zhuǎn)變成谷氨*二*,是無鮮味的。
6-反復炸的過油不宜食用
反復炸過的油其熱能的利用率,只有一般油脂三分之一左右。而食油中的不飽和脂肪經(jīng)過加熱,還會產(chǎn)生各種有害的聚合物,此物質(zhì)可使人體生長停滯,肝臟腫大。另外,此種油中的維生素及脂肪*均遭破壞。
7-凍肉不宜在高溫下解凍
將凍肉放在火爐旁、沸水中解凍,由于肉組織中的水分不能迅速被細胞吸收而流出,就不能恢復其原來的質(zhì)量,遇高溫,凍豬肉的表面還會結(jié)成硬膜,影響了肉內(nèi)部溫度的擴散,給細菌造成了繁殖的機會,肉也容易變壞。凍肉最好在常溫下自然解凍。
8-吃茄子不宜去掉皮
維生素P是對人體很有用的一種維生素,在我國所有蔬菜中,茄子中所含有的維生素P最高。而茄子中維生素P最集中的地方是在其紫*表皮與肉質(zhì)連結(jié)處,因此,食用茄子應(yīng)連皮吃,而不宜去皮。
烹飪小龍蝦的注意事項及制作方法3
烹飪小龍蝦的注意事項
活龍蝦在買來后,最好放在清水里養(yǎng)24-36小時,使其吐凈體內(nèi)的泥沙等雜質(zhì)。在加工龍蝦時,它兩鰓里的臟東西要清除,因為鰓毛里面吸附了很多細菌,最好是把鰓剪掉,蝦殼最好用刷子刷洗。龍蝦細爪的根部最容易藏污納垢,一定要剪掉。最后還要經(jīng)過刷、洗才能烹飪。
烹飪小龍蝦一定要高溫煮透,這樣才能確保殺死龍蝦體內(nèi)的細菌和寄生蟲。死龍蝦千萬不能吃。因為龍蝦是高蛋白生物,本身體內(nèi)含有的細菌多,龍蝦一死,細菌立刻分解,人吃了,容易中毒和拉肚子。
另外,龍蝦是否用洗蝦粉洗過靠吃是無法品嘗出的,但可以通過觀察來鑒別。用洗蝦粉洗過的小龍蝦,往往看上去非常干凈,*澤也很光鮮。但是被腐蝕過后的小龍蝦蝦鉗很容易脫落,如果餐桌上的小龍蝦蝦鉗普遍比較少的話,使用洗蝦粉的可能*就比較大。
如果在購買時發(fā)現(xiàn)龍蝦尾巴有泥巴,說明這種龍蝦是生活在稻田、水溝或者一般淤泥較多的池塘里的,這樣的龍蝦即使用刷子清洗也無法將尾部的臟東西洗干凈,燒出來吃時也會感到有種怪味道。另外,生長在污水中的龍蝦個頭會較小,身體顏*不是那么鮮艷。而真正生活在較深的淡水湖中的龍蝦一般買回后,只需要用清水沖沖即可入鍋,不需費多少清洗的工夫。
活龍蝦在買來后,最好放在清水里養(yǎng)24-36小時,使其吐凈體內(nèi)的泥沙等雜質(zhì)。在加工龍蝦時,它兩鰓里的臟東西要清除,因為鰓毛里面吸附了很多細菌,最好是把鰓剪掉,蝦殼最好用刷子刷洗。龍蝦細爪的根部最容易藏污納垢,一定要剪掉。最后還要經(jīng)過刷、洗才能烹飪。
說到區(qū)別小龍蝦的優(yōu)劣,其實很簡單。新鮮的小龍蝦鮮亮飽滿,肉質(zhì)緊,而且有一定的**和嚼勁。如果是放置了一段時間或是已經(jīng)死了的小龍蝦,則肉質(zhì)酥軟,看上去空空的,不飽滿。
吃小龍蝦避開這些誤區(qū)
1、看顏*識別生熟
專家說,市民在家烹飪小龍蝦時,一定要高溫煮熟煮透,可通過觀察蝦仁橫截面顏*是否一致來判斷是否煮熟。建議在烹飪加工前,一定要清水喂養(yǎng)24小時左右,讓蝦體吐出代謝物。
2、莫吃蝦頭毒素多
“小龍蝦的蝦頭部分千萬不能食用。”專家提醒,小龍蝦的頭部是吸收并處理毒素最多的地方,也是最易積聚病原菌和寄生蟲的部分。
此外,吃蝦時也要有節(jié)制,不要一次食用過多,因為蝦是高蛋白食物,部分過敏體質(zhì)者會對小龍蝦產(chǎn)生過敏癥狀,如身上起紅點、起疙瘩等等,最好不要食用小龍蝦。小龍蝦是含嘌呤較高的水產(chǎn)品,痛風病人也不要食用。
3、燒龍蝦一定要煮熟煮透
飯店的龍蝦都是連頭一起燒的。在被污染的環(huán)境中,小龍蝦吸附的能力特別強,它有可能把對人體有害的重金屬吸附進去,當它吸附重金屬元素后,頭部會自然產(chǎn)生一個“囊”,把重金屬包裹起來。同樣,龍蝦頭部是最易積聚寄生蟲的部分,所以吃的時候要去頭。因為高溫燒煮才能完全殺死寄生蟲,小龍蝦蒸煮時間必須要達到30-40分鐘,才能殺死寄生蟲。如果采用烤、炒或腌、醉等方法加工小龍蝦,在食用后就有可能感染肺吸蟲病。
4、龍蝦一定要清洗干凈
活龍蝦在買來后,最好放在清水里養(yǎng)24—36小時,使其吐凈體內(nèi)的泥沙等雜質(zhì),殺死細菌。在加工龍蝦時,是兩腮里的臟東西要清除,因為腮毛里面吸附了很多細菌,蝦殼最好用刷子刷洗。龍蝦細爪的根部最容易藏污納垢,一定要剪掉。另外要用刷子洗凈其身體上的臟物,同時隱藏了大量泥沙和細菌的腸線也必須剔除干凈,再用清水充分地清洗2-3次。
5、看蝦鉗是否很容易脫落
經(jīng)過洗蝦粉洗過的小龍蝦,往往看上去非常干凈,*澤也很光鮮。小龍蝦是否用洗蝦粉洗過靠吃是無法品嘗出的,只有通過仔細觀察。
被腐蝕過后的小龍蝦蝦鉗很容易脫落,如果餐桌上的小龍蝦蝦鉗普遍比較少的話,使用洗蝦粉的可能*就比較大。此外,經(jīng)過腐蝕后的小龍蝦顏*會很鮮艷,市民也應(yīng)當注意這一點。
這些東西別和小龍蝦同吃
小龍蝦雖然味美,但和不少東西同時食用,會產(chǎn)生不良反應(yīng),也是不可取的。
小龍蝦的蛋白質(zhì)與維生素c結(jié)合后會生成三價砷而引起中毒。小龍蝦不能與豬肉、狗肉、南瓜、雞蛋等同食。小龍蝦與葡萄、山楂、柿子之類的同食會導致頭暈、惡心、腹瀉等。
不少人在食用小龍蝦時喜歡喝些啤酒,這樣也是不好的。龍蝦作為一種高蛋白食物,在人體內(nèi)分解后會變成尿*,而飲酒會阻擋身體尿*的排泄,要是兩者相互作用會增加患痛風病的風險。
推薦:三款小龍蝦烹飪食譜
一、麻辣小龍蝦
材料:小龍蝦1斤,蔥,姜,蒜,尖辣椒3個,幾粒紅辣椒,啤酒,糖,鹽,油。
做法:
1、小龍蝦一斤,用牙刷洗凈肚皮,抽去腸線。
2、蔥、姜、蒜切末,尖辣椒三個也切末。
3、油約二兩,這東西油多才香。油入鍋八分熱,放幾粒紅辣椒,炒出香味,放小龍蝦翻炒,陸續(xù)放切好的蔥、姜、蒜末和尖椒末,再翻炒。
4、一杯啤酒淋鍋,有二兩即可,蓋鍋燜住。
5、三分鐘后,放糖、鹽,翻炒后再燜三分鐘后出鍋即食。從入鍋到出鍋,全部時間12分鐘。
二、秘制小龍蝦
材料:小龍蝦500克,蒜、姜、辣椒各適量調(diào)味料鹽、味精適量,糖、紹酒各2大匙,十三香調(diào)味料1大匙
做法:
1、小龍蝦泡鹽水中,洗凈備用。
2、鍋中放適量油燒熱,把小龍蝦炸透撈出瀝干油。
3、另起油鍋,爆香辣椒、蒜、姜,加水和所有調(diào)味料,放入小龍蝦燒30分鐘入味即可。
三、水煮小龍蝦
材料:小龍蝦1斤,蔥1根,姜4片,蒜4粒,鹽2勺。
做法:
1、很多人處理小龍蝦只是簡單的刷洗一下,這是非常錯誤的,一定要將小龍蝦的腮給剪掉,這點非常重要。
2、燒開一鍋水,將蔥、姜、蒜放入鍋中,熬煮3分鐘
3、將小龍蝦放入鍋中,同時放鹽,大火熬煮15分鐘即可。
夏季吃小龍蝦的注意事項,你記住了嗎?
烹飪注意事項推薦4
土豆的營養(yǎng)特點更接近于我們所吃的主食中的糧食,100克土豆所含的能量大約相當于25克糧食,如果用它來代替部分主食就不容易引起肥胖。從營養(yǎng)價值的角度來看,土豆與精米、白面相比,它的礦物質(zhì)含量比較高,如鉀,鎂等。而且土豆還有一定量的膳食纖維,而精米和白面里面膳食纖維很少。所以,用土豆替代部分精米、白面應(yīng)該說是個不錯的選擇。
土豆是家常菜,是我國*喜愛的大眾化蔬菜,用它能做出許多菜肴,在烹調(diào)土豆時應(yīng)注意什么呢?
1、做土豆菜削皮時,只應(yīng)該削掉薄薄的一層,因為土豆皮下面的汁液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去了皮的土豆如不馬上燒煮,應(yīng)浸在涼水里,以免發(fā)黑,但不能浸泡太久,以免使其中的營養(yǎng)成份流失;
2、土豆要用文火煮燒,才能均勻地熟爛,若急火煮燒,會使外層熟爛甚至開裂,里面卻是生的;
3、存放久的土豆表面往往有藍青*的斑點,配菜時不美觀。如在煮土豆的水里放些醋(每千克土豆放一湯匙),斑點就會消失;
4、粉質(zhì)土豆一煮就爛,即使帶皮煮也難保持完整。如果用于冷拌或做土豆丁,可以在煮土豆的水里加些腌菜的鹽水或醋,土豆煮后就能保持完整;
5、去皮的土豆應(yīng)存放在冷水中,再向水中加少許醋,可使土豆不變*;6、把新土豆放入熱水中浸泡一下,再入冷水中,則很容易削去外皮。可用來烹煮。
烹飪注意事項
馬鈴薯含有一些有毒的生物堿,主要是茄堿和毛殼霉堿,但一般經(jīng)過170℃的高溫烹調(diào),有毒物質(zhì)就會分解。
馬鈴薯含龍葵素(solanine),致毒成分為茄堿(c45h73o15n),又稱馬鈴薯毒素,未成熟、青紫皮的馬鈴薯或發(fā)芽馬鈴薯含龍葵*增至25~60mg,甚至高達430mg,所以大量食用未成熟或發(fā)芽馬鈴薯可引起急*中毒。
薯類尤其是土豆,含有一種叫生物堿為有毒物質(zhì),人體攝入大量的生物堿,會引起中毒、惡心、腹瀉等反應(yīng)。這種有毒的化合物,通常多集中在土豆皮里,因此食用時一定要去皮,特別是要削凈已變綠的皮。此外,發(fā)了芽的土豆更有毒,食用時一定要把芽和芽根挖掉,并放入清水中浸泡,燉煮時宜大火。
孕婦經(jīng)常食用生物堿含量較高的薯類,蓄積在體內(nèi)就可能導致胎兒畸形。當然,人的個體差異相當大,并非每個人食用了薯類都會發(fā)生異常,但是孕婦還是以不吃或少吃薯類為好,特別是不吃長期貯存、發(fā)芽的薯類,這一點對處于妊娠早期的婦女來說尤其重要。
土豆植物的莖和葉是有毒的,甚至土豆本身也是有毒的。如果你仔細觀察過土豆,那你可能會發(fā)現(xiàn)有些土豆呈微綠*,這是配糖生物堿的毒*所致。過去有過因為土豆毒*發(fā)作致死的案例,雖然很罕見,但多數(shù)是因為飲用土豆葉茶或者吃發(fā)綠的土豆。致死的事件也不是突發(fā)的,當事人在食用后往往是起初虛弱無力,而后陷入昏迷。不用擔心偶爾吃到的綠*土豆片,但一定要把長了綠芽或表皮變綠了的土豆扔掉,不要再去燒煮食用,特別要小心別給兒童吃。野生的馬鈴薯毒*較高,茄堿中毒會導致頭痛、腹瀉、抽搐,昏迷,甚至會導致死亡。但一般栽培的馬鈴薯毒*很低,很少有馬鈴薯中毒事件發(fā)生。栽培馬鈴薯一般含生物堿低于0.2毫克/克,一般超過200毫克才會導致中毒現(xiàn)象,相當于一次吃掉1.4公斤生馬鈴薯。馬鈴薯儲存時如果暴露在光線下,會變綠,同時有毒物質(zhì)會增加;發(fā)芽馬鈴薯芽眼部分變紫也會使有毒物質(zhì)積累,容易發(fā)生中毒事件,食用時要特別注意。
日常烹飪技巧和注意事項5
日常如何烹飪,對于烹飪新手來說,烹飪是件很難的事情,但是烹飪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那日常如何烹飪呢,下面小編來支支招,教您日常如何烹飪吧。
1、羊肉去膻味:將蘿卜塊和羊肉一起下鍋,半小時后取出蘿卜塊;放幾塊桔子皮更佳;每公斤羊肉放綠豆5克,煮沸10分鐘后,將水和綠豆一起倒出;放半包山楂片;將帶殼的核桃兩三個洗凈打孔放入;1公斤羊肉加咖喱粉10克;1公斤羊肉加剖開的甘蔗200克;1公斤水燒開,加羊肉1公斤、醋50克,煮沸后撈出,再重新加水加調(diào)料。
2、煮牛肉:為了使牛肉燉得快,燉得爛,加一小撮茶葉(約為泡一壺茶的量,用紗布包好)同煮,肉很快就爛且味道鮮美。
3、煮骨頭湯時加一小匙醋,可使骨頭中的*、鈣溶解于湯中,并可保存湯中的維生素。
4、煮牛肉和其他韌、硬肉類以及野味禽類時,加點醋可使其軟化。
5、煮肉湯或排骨湯時,放入幾塊新鮮桔皮,不僅味道鮮美,還可減少油膩感。
6、煮咸肉:用十幾個鉆有許多小孔的核桃同煮,可消除臭味。
7、將綠豆在鐵鍋中炒10分鐘再煮能很快煮爛,但注意不要炒焦。
8、煮蛋時水里加點醋可防蛋殼裂開,事先加點鹽也可。
9、煮海帶時加幾滴醋易爛;放幾棵波菜也行。
10、煮火腿之前,將火腿皮上涂些白糖,容易煮爛,味道更鮮美。
11、煮水餃時,在水里放一顆大蔥或在水開后加點鹽,再放餃子,餃子味道鮮美不粘連;在和面時,每500克面粉加拌一個雞蛋,餃子皮挺刮不粘連。
12、煮水餃時,在鍋中加少許食鹽,鍋開時水也不外溢。
12、煮水餃時,在鍋中加少許食鹽,鍋開時水也不外溢。
13、煮面條時加一小湯匙食油,面條不會沾連,并可防止面湯起泡沫、溢出鍋外。
14、煮面條時,在鍋中加少許食鹽,煮出的面條不易爛糊。
15、熬粥或煮豆時不要放堿,否則會破壞米、豆中的營養(yǎng)物質(zhì)。
16、用開水煮新筍容易熟,且松脆可口;要使筍煮后不縮小,可加幾片薄荷葉或鹽。
17、豬肚煮熟后,切成長塊,放在碗內(nèi)加一些鮮湯再蒸一會兒,豬肚便會加厚一倍。
18、煮豬肚時,千萬不能先放鹽,等煮熟后吃時再放鹽,否則豬肚會縮得象牛筋一樣硬。
19、燉肉時,在鍋里加上幾塊桔皮,可除異味和油膩并增加湯的鮮味。
20、燉雞:洗凈切塊,倒入熱油鍋內(nèi)翻炒,待水分炒干時,倒入適量香醋,再迅速翻炒,至雞塊發(fā)出劈劈*的爆響聲時,立即加熱水(沒過雞塊),再用旺火燒十分鐘,即可放入調(diào)料,移小火上再燉20分鐘,淋上香油即可出鍋;應(yīng)在湯燉好后,溫度降至80~90攝氏度時或食用前加鹽。因為雞肉中含水分較高,燉雞先加鹽,雞肉在鹽水中浸泡,組織細胞內(nèi)水分向外滲透,蛋白質(zhì)產(chǎn)生凝固作用,使雞肉明顯收縮變緊,影響營養(yǎng)向湯內(nèi)溶解,且煮熟后的雞肉趨向硬、老,口感粗糙。
21、燉老雞:在鍋內(nèi)加二三十顆黃豆同燉,熟得快且味道鮮;或在殺老雞之前,先灌給雞一湯匙食醋,然后再殺,用文火煮燉,就會煮得爛熟;或放3~4枚山楂,雞肉易爛。
22、老雞鴨用猛火煮,肉硬不好吃;如果先用涼水和少許食醋泡上2小時,再用微火燉,肉就會變得香嫩可口。
23、煮老鴨:在鍋里放幾個田螺容易爛熟。
24、燒鴨子時,把鴨子尾端兩側(cè)的臊豆去掉,味道更美。
25、燒豆腐時,加少許豆腐乳或汁,味道芳香。
26、紅燒牛肉時,加少許雪里紅,肉味鮮美。
27、做紅燒肉前,先用少許硼砂把肉腌一下,燒出來的肉肥而不膩,甘香可口。
28、油炸食物時,鍋里放少許食鹽,油不會外濺。
29、在春卷的拌餡中適量加些面粉,能避免炸制過程中餡內(nèi)菜汁流出糊鍋底的現(xiàn)象。
30、炸土豆之前,先把切好的土豆片放在水里煮一會兒,使土豆皮的表面形成一層薄薄的膠質(zhì)層,然后再用油炸。
31、炸豬排時,在有筋的地方割2~3個切口,炸出來的豬排就不會收縮。
32、將雞肉先腌一會兒,封上護膜放入*箱,待炸時再取出,炸出的雞肉酥脆可口。
33、煎荷包蛋時,在蛋黃即將凝固之際澆一點冷開水,會使蛋又黃又嫩。
34、煎雞蛋時,在平底鍋放足油,油微熱時蛋下鍋,雞蛋慢慢變熟,外觀美,不粘鍋。
35、煎雞蛋時,在熱油中撒點面粉,蛋會煎得黃亮好看,油也不易濺出鍋外。
1、炒肉應(yīng)該注意的是不要過早的放鹽,鹽的主要成分*化*,易使肉中的蛋白質(zhì)產(chǎn)生凝固,使肉塊縮小,肉變質(zhì)硬,且不易燒爛。
2、炒菜時不宜用太大的火炒菜,經(jīng)常吃大火快速炒的菜,容易產(chǎn)生低*胃或胃潰瘍。
3、肉及骨頭燒煮中不宜加冷水,肉、骨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zhì)和脂肪,燒煮中忽然加冷水,湯汁溫度聚然降落,蛋白質(zhì)與脂肪即會靈敏凝固,肉、骨的空隙也會聚然緊縮而不會變爛。而且肉、骨本身的鮮味也會受到影響。
4、黃豆一定要煮熟才能使食用,黃豆中含有一種會妨礙人體中胰蛋白酶活動的物質(zhì)。人們吃了未煮透的黃豆,對黃豆蛋白質(zhì)難以消化和吸收,甚至會產(chǎn)生腹瀉。而食用煮爛燒透的黃豆,則不會出題目。
5、炒雞蛋不用放味精,雞蛋本身含有與味精雷同的成分谷氨*。因此,炒雞蛋時沒有必要再放味精,味精會破壞雞蛋的自然鮮味,當然更是一種糟踐。
6、*堿類食品不用放味精,**食品放味精同時高溫加熱,味精(谷氨*)會因失往水分而變成焦谷氨*二*,固然無毒,卻沒有一點鮮味了。在堿*食品中,當溶液處于堿*條件下,味精(谷氨**)會轉(zhuǎn)變成谷氨*二*,是無鮮味的。
7、反復使用的油不宜用于炒菜使用,反復炸過的油其熱能的應(yīng)用率,只有一般油脂三分之一左右。而食油中的不飽和脂肪經(jīng)過加熱,還會產(chǎn)生各種有害的聚合物,此物質(zhì)可使人體生長停止,肝臟腫大。另外,此種油中的維生素及脂肪*均遭破壞。
8、凍肉最好用在常溫下自然解凍,將凍肉放在火爐旁、沸水中解凍,由于肉組織中的水分不能靈敏被細胞吸收而流出,就不能恢復其原來的質(zhì)量,遇高溫,凍豬肉的表面還會結(jié)成硬膜,影響了肉內(nèi)部溫度的擴散,給細菌造成了滋生的機會,肉也輕易變壞。凍肉最好在常溫下自然解凍。
9、茄子最好帶皮吃,維生素p是對人體很有用的一種維生素,在我國所有蔬菜中,茄子中所含有的維生素p最高。而茄子中維生素p最集中的處所是在其紫*表皮與肉質(zhì)連結(jié)處,因此,食用茄子應(yīng)連皮吃,而不宜往皮。
10、鋁鐵炊具不宜混雜使用,鋁制品比鐵制品軟,如炒菜的鍋是鐵的,鏟子是鋁的,較軟的鋁鏟就會很快被磨損而進進炒菜中,人食下過多的鋁的以身體是很不利的。
烹飪用水的幾大注意事項6
一、烹飪用水三大禁忌
1、炒菜忌用硬水
水有軟、硬之分,若水中的鈣、鎂離子濃度(以氧化鈣計)大于160%,則屬于硬水;小于80%則屬于軟水。用硬水烹制某些菜肴會使有些菜肴變成“木片”,令人難以下咽。據(jù)說有位好客的廚師,為喜食豌豆的客人烹制豌豆菜肴,上席后,菜中豌豆外結(jié)硬皮,咬不開,嚼不爛,成了“橡皮豌豆”。原來這是硬水作怪:豌豆等蔬菜富含有機*物質(zhì),能與硬水中的鈣、鎂離子化合成難溶于水的堅硬的有機*鹽,使成菜風味大減。
2、燉肉忌用冷水
燉肉宜用熱水,而熬骨頭湯則宜用冷水。原來,肉味鮮美是因為肉中富含谷氨*、肌苷等“增鮮物質(zhì)”。若用熱水燉肉,可使肉塊表面的蛋白質(zhì)迅速凝固,肉內(nèi)的增鮮物質(zhì)就不易滲入湯中,使燉好的肉特別鮮美。而熬骨頭湯,就是為了喝湯,用冷水、小火慢熬,可延長蛋白質(zhì)的凝固時間,使骨肉中的增鮮物質(zhì)充分滲到湯中,湯才鮮美。
3、煮飯忌用生冷自來水
我國越來越多的居民飲用加*消毒的自來水,若直接用這種冷水煮飯,水中的*會大量破壞谷物中的維生素b1等營養(yǎng)成分。據(jù)有關(guān)部門測定,維生素b1損失的程度與燒飯的時間和溫度成正比,一般情況下?lián)p失30%左右。若用燒開的自來水煮飯,則可大大減少維生素b1等營養(yǎng)成分的損失。因為燒開的自來水中,*多已隨水蒸氣揮發(fā)掉了。
二、烹飪用水的小技巧
1、化凍用冷水,凍肉、凍蝦等用熱水化凍會失去鮮味。
2、直接用冷水做清燉魚或魚湯無腥味,但必須一次放足,如果中途加水,會減少原來的鮮味。
3、蒸魚或蒸肉時,待蒸鍋的水開了以后再上屜,能使魚或肉外部突然遇到高溫蒸汽而立即收縮,內(nèi)部鮮汁不外流,熟后味道鮮美,有光澤。
4、熬豬油時,先在鍋內(nèi)放入少量水,再將切好的豬油放入,這樣熬出來的油,顏*晶亮而無雜質(zhì)。
5、煮肉或煮骨頭湯時應(yīng)用涼水,并逐漸加溫,煮沸后用文火慢燉。如發(fā)現(xiàn)水太少,應(yīng)加開水,切不可中途加冷水,以免湯的溫度突變引起蛋白質(zhì)和脂肪迅速凝固變*,影響營養(yǎng)和味道。
6、煮肉湯時,應(yīng)先將水燒開再放肉;最好先用冷水泡一會兒,再用文火慢慢煮。
7、熱水煮肉肉味美,冷水煮肉湯味香。
8、煮牛肉用開水,能使肉保持大量營養(yǎng)成分,味道特別香。
9、鮮肉煲湯,應(yīng)等湯開后下肉;用腌肉煲湯,應(yīng)冷水下料。
10、炒肉絲、肉塊加少許水翻炒,可以控制和彌補爆炒肉時水分損失,比不加水的鮮嫩。
11、蒸雞蛋羹時要用溫開水攪,蛋羹鮮嫩。
12、煎荷包蛋時,在蛋黃即將凝固之際,可澆上一湯匙冷開水,會使蛋熟后又黃又嫩,*味俱佳。
相關(guān)知識
天津康匯醫(yī)院|烹飪技巧:健康烹飪的方法和技巧
【海鮮烹飪技巧】海鮮的做法大全 海鮮烹飪注意事項盤點
【烹飪工具】家常菜烹飪常用工具有哪些 用烹飪工具做菜技巧
烹飪基礎(chǔ)知識口訣匯總
廚師總結(jié)30條烹飪技巧,每一句都是經(jīng)典,顛覆你的烹飪知識
黑豆的食用指南:烹飪、搭配與注意事項
烹飪技巧
食療養(yǎng)生與烹飪技巧健康烹飪的小竅門.docx
秋天吃螃蟹必須知道的注意事項和烹飪技巧
烹飪基礎(chǔ)知識和技巧
網(wǎng)址: 日常烹飪技巧和注意事項(匯總6篇)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420306.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5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chǔ)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