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重與肥胖人群的生活方式管理
近年來,隨著我國肥胖人群的不斷增加,肥胖逐漸成為公眾和醫(yī)療界關注的焦點。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提出在未來三年內(nèi)實施“體重管理年”計劃,旨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并增強慢性病的防治。那么,如何科學管理體重在防治慢性病中扮演怎樣的角色呢?
肥胖與慢性病的關聯(lián)性
隨著我國疾病譜的變化,尤其是人口老齡化的加速,慢性病的發(fā)病率日益升高,肥胖成為這些疾病的重要誘因。慢性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某些癌癥,通常與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緊密相關。肥胖不僅是獨立的疾病,其本身也在加劇許多慢性病的發(fā)生。
國家衛(wèi)健委的數(shù)據(jù)顯示,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到2030年,我國成人和兒童的肥胖率將分別達到70.5%和31.8%。肥胖不僅增加身體各器官的負擔,還引發(fā)慢性炎癥,導致代謝異常與相關疾病的風險提升。有效的體重管理便成為控制肥胖和相關慢性病的關鍵措施。
識別肥胖的標準
怎樣判斷身體是否肥胖?世界衛(wèi)生組織通過體質(zhì)指數(shù)(BMI)進行了定義。對于成年人,BMI值在24以上即為超重,28及以上則被認定為肥胖。肥胖又可按照BMI進一步分級,從輕度到極重度,每個級別的健康風險也逐步加大。發(fā)現(xiàn)肥胖不僅要看體重,還需考慮脂肪的分布,尤其是腹部脂肪,即中心性肥胖。研究表明,腹部脂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發(fā)病風險。
減重的有效策略
當前減重的方法有藥物治療和外科手術兩種。對于BMI超過28并且盡管強化生活方式干預仍未能減肥的成年人,可以考慮合并藥物使用。而對于重度肥胖或存在代謝并發(fā)癥的個體,手術治療可能是最佳選擇。
減少體重的過程中,很多人習慣于“少吃”,認為只需限制食量即可成功減肥。然而,這種想法往往會導致營養(yǎng)不良和基礎代謝降低,最后適得其反。相較之下,均衡飲食與適量運動才是真正減肥的關鍵。此外,過度斷食或極端飲食模式短期內(nèi)有效果,但卻不適合長期使用,容易引發(fā)健康問題。
打破減重誤區(qū)
肥胖并非不可逆轉,然而大眾普遍存在一些誤區(qū),比如認為有些胖人也可以健康生活。然而,無論是代謝健康型肥胖還是代謝不健康型肥胖,長期來看風險依舊存在。對于超重或肥胖者,需要注重監(jiān)測,包括體重、腰圍和代謝指標等。
綜上,通過科學的體重管理,不僅能夠控制體重,預防或改善肥胖相關的慢性病風險,還能提升生活質(zhì)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適度運動以及良好的飲食習慣,都是實現(xiàn)理想體重的必要條件。讓我們一起從現(xiàn)在做起,關注健康,遠離肥胖!
相關知識
肥胖是一種病,得治!超重/肥胖人群的健康管理
6超重或肥胖人群體重管理流程的專家共識(2021年).docx
適用于肥胖超重人群食品及其制法、體重與健康管理方法
體重管理 人人參與——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傳月
肥胖患者的健康生活方式教育與管理.doc 全文免費
拒絕負“重”前行!關于超重與肥胖人群的“健康管理”,一文了解
@超重肥胖人 管管體重更健康
2024年中國超重與肥胖發(fā)生率、人群超重流行率、人群肥胖流行率及肥胖并發(fā)癥情況分析:肥胖人群中,有超過八成的個體都面臨著脂肪肝的威脅 [圖]
成年人超重和肥胖比例超4成,上海啟動“體重管理年”活動
學生、職業(yè)人群這樣管理體重!“體重管理年”活動實施方案印發(fā)
網(wǎng)址: 超重與肥胖人群的生活方式管理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745772.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8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