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吃中藥最有效?最常見的5種禁忌食物
瀏覽數(shù) 1,000,952
怎樣吃中藥最有效?最常見的5種禁忌食物
為什麼吃中藥不能配茶、吃白蘿蔔?水煎藥一定比科學中藥更有效?所有關於「吃中藥」的禁忌與迷思,一次解答。
2010-09-01
.文 / 曾慧雯
.出處 / 康健雜誌
.圖片來源 / 高北雁
朋友同事聚餐時,這樣的 對話你應該不陌生。
「喝喝看,這是最頂級的高山烏龍茶……」
「不行耶,我在吃中藥不能喝茶?!?/p>
「那來點紅蟳米糕吧!」
「中醫(yī)師說我不能吃螃蟹和糯米?!?/p>
「蘿蔔排骨湯這麼清淡總可以了吧?」
「我不能吃白蘿蔔,筍子也不行。」
「你到底還有什麼東西是可以吃的?」
比起西藥,吃中藥的規(guī)矩好像又更多了些。究竟該怎麼吃中藥才最有效?
長庚紀念醫(yī)院中醫(yī)藥劑部主任楊榮季表示,吃中藥要有效,可以分成3個層次,第一是要遇到好醫(yī)生,可以正確診斷辯證用藥;第二是藥師能用正確藥品調劑處方箋;第三則是患者本身必須遵照醫(yī)囑服藥及避開禁忌。
雖然中藥本身是天然物,不過中藥的活性成分複雜,寒熱屬性各有不同,一般中醫(yī)師開藥時,都會同時提醒患者該注意哪些飲食禁忌,如果不遵照醫(yī)囑亂服中藥或飲食不忌口,不但藥效無法充分發(fā)揮,甚至還可能對身體有害。
楊榮季說,服用中藥時若吃到禁忌食物,輕者無效,重者還可能會產生毒性,身體卻無法代謝。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中醫(yī)講究「藥食同源」,臺北市立聯(lián)合醫(yī)院陽明院區(qū)中醫(yī)婦科主任賴榮年表示,無論藥材、食材幾乎都會區(qū)分屬性,只要食物的強度夠、劑量大,就可能會具有藥性。
最常見的5種禁忌食物
當你在服用中藥時,吃以下幾種食物應該特別注意:
▼白蘿蔔
?不適合:正在服用溫補藥的人。
?原因:白蘿蔔屬於「行氣化痰藥」,會消耗能量,因此不宜與補藥共服,容易降低療效。其他不適合的食物還有大白菜及竹筍等。
服用人參時最忌吃白蘿蔔。賴榮年說,白蘿蔔的種子又稱為「萊菔」,能理氣下氣,被中醫(yī)用來消腸胃脹氣,有時會在吃太補、氣壅滯時使用,所以不適合和補氣的人參一起吃,尤其是必須吃高麗參這類屬於紅參、偏溫補藥材的人,就代表患者已經是偏寒體質、需要用藥滋補,本身就不適合吃會耗氣的藥或是白蘿蔔這類食材。
至於竹筍,賴榮年則認為不必然完全不能吃,不過竹筍性偏寒,筋骨痠痛的人最好減少攝取竹筍等寒涼食物,以免讓身體循環(huán)代謝更弱。
「竹筍會招風邪,」臺北醫(yī)學大學附設醫(yī)學院傳統(tǒng)醫(yī)學科針傷科主任陳萍和說,有些人吃竹筍會出現(xiàn)皮膚癢、類似感冒的癥狀,因此中醫(yī)通常建議患者少吃竹筍,不過茭白筍並非竹筍類植物,可以放心吃。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辣椒
?不適合:正在服寒性藥物的人。
?原因:不分中西醫(yī)都認為,生病吃藥時飲食要清淡,儘量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例如咖哩、胡椒、辣椒、酒類等。
行政院衛(wèi)生署中醫(yī)藥委員會中藥組組長王鵬豪表示,食用辛辣刺激食物會增加熱象,因而抵銷清熱涼血藥物的療效。
如果你正在服用大黃、黃連、黃芩等苦寒藥物,或者是牡丹皮、黃柏、金銀花、桔梗、桑葉、連翹等寒涼藥物,就不該再吃蔥蒜、辣椒、麻油雞、肉骨茶、薑母鴨或羊肉爐等辛辣熱燥油膩食物,以免影響原來中藥材的藥性。
▼冰
?不適合:所有人,尤其是正在服用溫熱性質中藥的人。
?原因:中醫(yī)認為人體必須氣血調和才能正常運作,吃冰容易耗損脾胃機能。
賴榮年表示,在正常情況下,胃的酵素必須在適當體溫下才能有效運作,吃太多冰冷食物會讓胃的溫度下降,不利於酵素進行分解作用、五穀精華無法消化吸收,進而導致代謝不良。
尤其在需要服用溫熱性質的中藥治病時,更應該避免吃生冷瓜果及冰涼食物,否則藥物將無法充分發(fā)揮功效。
▼糯米
?不適合:正在服健脾胃藥的人。
?原因:豆類、肉類、糯米等食物比較不易消化,正在服用健脾胃藥的人最好避免,以免增加腸胃負擔,影響病患康復。對於胃腸功能已經減退的老年人來說,多吃這類食物,往往會導致腸胃不堪負荷。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芒果
?不適合:過敏或正在治療皮膚疾病的人。
?原因:在中醫(yī)觀點裡,芒果屬於「發(fā)物」,也就是對氣喘、異位性皮膚炎等過敏體質的人來說,吃芒果容易使病情發(fā)作。
而正在服藥治療皮膚疾病的患者,也應避免食用芒果、荔枝、花生、海產類等食物。
服用中藥 溫開水最好
吃中藥時最好搭配溫開水。雖然有時候中醫(yī)師會視病患的體質或病情,特別交代要用熱服或冷服,不過在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用溫開水服送中藥是最保險的。
如果是吃科學中藥,中醫(yī)師建議先把藥粉和溫開水混合後再喝,沾在杯子上的粉末殘渣應再用水沖一沖後喝乾淨;不建議把藥粉倒入口中再喝水,避免藥粉在食道中沾黏或嗆到。
吃中西藥要間隔2小時
此外,有不少患者在看中醫(yī)的同時也看西醫(yī)、吃西藥,必須特別注意中西藥之間的交互作用。
王鵬豪表示,很多患者不敢跟西醫(yī)說有在吃中藥、怕被醫(yī)生罵,看中醫(yī)時也不太會說有在看西醫(yī),所以有時候會造成中、西醫(yī)都開了同樣性質的藥,導致「吃過量」;例如西醫(yī)已經開了降血脂藥,中醫(yī)又開了紅麴,兩者加起來藥效就會增加。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因此,就醫(yī)時必須讓醫(yī)師知道你還有在吃別的藥或保健食品,服用時間最好也錯開,中間至少要隔2小時。
補益藥飯前吃 治療藥飯後吃
和西藥一樣,中藥也會因為病情與藥性不同,服用的時間有所差異。
中醫(yī)師認為中藥最好別和食物同服,例如本來應該飯前吃的藥卻忘了吃,寧可等到下一餐再吃,也不要馬上就混合食物一起吃。
補中益氣湯等補益藥最好在飯前服用;呼吸道疾病等治療藥及大寒藥物適合飯後吃,以免傷胃;至於驅蟲劑則是空腹吃效果較好。
根據(jù)癥狀選劑型 科學中藥未必不如水煎藥
說起吃中藥,除了飲食禁忌之外,最常產生的疑問可能是:「我該選擇水煎藥還是科學中藥?哪種安全又有效?」
水煎藥指的是將藥材浸泡在水中煎煮成湯液;科學中藥又叫做濃縮中藥,是萃取、濃縮製劑的通稱,由藥廠將藥材煎煮後脫水或加入澱粉等賦形劑所製成,除了粉劑以外,也可以做成膠囊、丸劑或錠劑。
在許多人的觀念裡,都認為水煎藥的藥效比科學中藥更好,不過中醫(yī)師認為,應該先看看疾病的類型與病患的需求,再決定最適合使用哪種劑型。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陳萍和表示,水煎藥的成分可以「客製化」依照個人體質與癥狀增減,因此可以達到比較好的療效;不過現(xiàn)代人生活型態(tài)已經改變,如果真的不方便自行熬煮,有些診所也會提供已經煮好的即飲包,和科學中藥互相搭配服用。
賴榮年說,科學中藥方便有效,而且中醫(yī)古籍中,本來就不是所有藥都是湯劑,有些中藥原本就是粉末散劑。
「每種病剛開始都能用湯劑,但用了三、五天就可以換了,」他指出,水煎藥屬於湯劑,湯劑的效果比較快,如果是急癥就可以選擇水煎藥,因為「治亂世用重典」。
除急癥外,有些特殊情形也較適合服用水煎藥。王鵬豪舉例說,冬天裡喝熱熱的水煎藥,吃藥還可以暖身,如果單吃科學中藥就沒有這種效果;或者是剛生產完的婦女喝麻油酒雞湯,讓酒把藥性帶進體內,這種情況也許就不太適合服用科學中藥。
「湯劑熱熱的喝,效果是最快的,但是有時候不一定講求快,」王鵬豪說,許多調理身體的中藥,反而都做成藥效較緩慢的丸劑。
感冒、痠痛也不一定得用水煎藥。有時候治療慢性疾病可以先吃水煎藥,之後再換成科學中藥,並視個人體質增減。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方便攜帶、省時省力,是科學中藥的好處之一。不少中醫(yī)師都認為,只要不是急癥,一般情況下服用科學中藥可說是簡單又方便,就算怕苦的人也可以改吞膠囊。
認明包裝標示 散裝中藥也有保障
中藥材的安全性也是選擇時的重要指標。
國內的科學中藥都是由通過GMP(藥品優(yōu)良製造規(guī)範)認證的藥廠所生產,製造流程都有控管,品質比較穩(wěn)定,對於重金屬、微生物含量也都有安全規(guī)範。
傳統(tǒng)買賣中藥材都是秤斤論兩,但買回家放個一陣子,常會忘記購自哪一家廠商、保存期限,甚至就連藥材是否變質都無法分辨,吃出問題也投訴無門。
因此,在一般人印象中,散裝中藥材的安全性可能不如科學中藥。
不過近年來,衛(wèi)生署中醫(yī)藥委員會推動「中藥材包裝標示」,規(guī)定324種常見中藥材的包裝必須標示品名、重量、製造日期、保存期限,還有製造商、進口商、販賣商的名稱及地址,建立產品責任制,若有問題可立刻追蹤源頭。
其中,89種最常用的中藥材還另外訂有重金屬含量限制;若是具有毒性的藥材,例如天南星、川烏、草烏、巴豆等,則必須在包裝標示上載明是否經過炮製。
王鵬豪表示,目前進口的中藥有85~90%都來自中國,希望未來可以鎖定安全風險較大的中藥材,要求廠商進口時附上檢驗報告。
▼不適宜配送中藥的飲料
除了白開水以外,以下幾種飲料都不宜拿來服送中藥。
茶:
茶本身具有藥性,且茶性屬於苦寒,會影響補藥療效。
「不是所有中藥都不能用茶,」賴榮年這麼說。他指出,中醫(yī)治頭痛有一古方叫做「川芎茶調散」,就是要用茶調服用,而且坊間許多號稱可以減肥的方子,也常用茶來搭配中藥。
不過,除了以上幾種情形之外,吃中藥時最好別用茶水服送,尤其吃含補氣或補血成分的中藥時,更該避免,因為茶中的鞣酸常會和補藥中的有效成分結合,影響人體吸收。
另外,茶水冷卻並放置隔夜後,其性更寒,有人喝隔夜茶甚至會胃痛,因此,當你正在服用人參、薑、桂枝等溫熱中藥時就不該喝茶。
茶水利尿,多喝會稀釋血中藥物濃度。茶也具有提神醒腦作用,服用安神鎮(zhèn)靜藥物時喝茶,藥效會相互抵銷;有睡眠障礙的人,中午過後也最好不要喝茶。
牛奶:
牛奶含有蛋白質與鈣質,可能會跟中藥成分結合、包裹胃壁,導致人體無法消化吸收,有些患者就因為用牛奶配中藥而腹瀉。
牛奶也可能是過敏原。賴榮年說,有些華人腸胃裡的乳糖酵素沒有高加索人來得多,造成未分解的乳糖直接進入大腸,因此乳糖不耐癥的人只要一喝牛奶就會拉肚子;他建議,凡是喝完牛奶會脹氣的人都不宜再喝,容易過敏、免疫異常的人也不適合食用蛋白及牛、羊等動物奶,否則吃多了容易變成酸性、濕性體質。
果汁:
跟熟食比起來,水果本身就偏生冷寒涼,即使打成果汁也一樣,寒性體質的人多吃會不舒服。
楊榮季提醒,如果吃中藥時用果汁配服,果汁的酸鹼值也可能會改變藥性或血中藥物濃度,應該盡量避免。
糖水:
糖本身具有藥性,例如紅糖是溫補,白糖則是涼補,與中藥共服會改變藥性,所以儘量配白開水就好,不要加糖。
不過,如果小孩子覺得中藥太苦不敢吞服,陳萍和建議可以加一點甜度高、量少的果糖與中藥共服。
水煎藥vs.科學中藥
*水煎藥
適合對象:急癥
藥效發(fā)揮速度:最快
安全把關:中藥材包裝標示規(guī)範
*科學中藥
適合對象:慢性疾病、調養(yǎng)身體、沒空煎藥的人
藥效發(fā)揮速度:較慢
安全把關:GMP藥廠生產
中藥材小常識
?煎煮容器
煎煮中藥材要用不會和藥材成分起作用的材質,例如不鏽鋼、沒有破損剝落的彩色鍋、砂鍋或市售煎藥器,不建議使用鐵鍋或鋁鍋。
?藥材保存
無論是散裝中藥材或科學中藥,都應該放置在陰涼、不受潮的地方,也可以放在冰箱裡,但也不要放太久。如果藥材疑似發(fā)霉,或科學中藥受潮結塊,都應該丟棄別再食用。
?孕婦能否吃中藥
可以,但孕婦必須慎用活血破瘀及子宮收縮藥物;若懷孕應該先告訴中醫(yī)師,開藥時就會特別避開這類藥材。
?可否自己買科學中藥服用
每個人體質、癥狀都不同,自行購買科學中藥吃並不恰當,最好先徵詢過中醫(yī)師的意見。
您正在閱讀
《抗發(fā)炎》
推薦影音
每天宇宙毛巾操六分鐘,健康美麗護一生!
相關知識
山藥怎麼吃才有藥用價值?山藥功效、禁忌和保存Q&A詳解
茶樹精油的9種功效及副作用(11點使用禁忌請小心)
消脂茶這樣喝才到位!4種肥胖類型你是哪一種?喝茶也要對癥下藥
蜂蜜的11種功效與副作用(4點使用禁忌請小心)
奇亞籽怎麼泡?4種奇亞籽泡法分享,附功效與禁忌説明!
【2025】桑黃是什麼?4 大桑黃功效 & 桑黃禁忌懶人包解析!
奇亞籽的12大功效與副作用(8點使用禁忌請留意)
木瓜不能和什麼一起吃?探究木瓜飲食禁忌與搭配宜忌,讓您吃得安心又健康
鳳梨功效與禁忌:一篇深入解析的健康指南與食用眉角
木瓜是什麼?營養(yǎng)師完整教學:10大功效、3大禁忌及最佳食用指南
網(wǎng)址: 怎樣吃中藥最有效?最常見的5種禁忌食物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749752.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8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