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心臟病不是不能鍛煉 科學鍛煉有益健康

心臟病不是不能鍛煉 科學鍛煉有益健康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2月01日 12:08

心臟病不是不能鍛煉 科學鍛煉有益健康

更新時間:2014-02-08

目前,大多數心臟病患者存在一種潛在的錯誤認識。普遍認為,患了心臟病,不應進行運動,而是代之以靜養(yǎng),休息。專家建議,病患個人情況不一,在體育鍛煉上,應該根據自身特殊情況,制定合適的計劃,而非一致的靜養(yǎng)。

專家說,患者應到專業(yè)的醫(yī)療機構咨詢,根據個人身體狀況來確定長期的運動計劃。例如平時連上樓都氣喘吁吁的人必然不適合激烈運動,如打網球、籃球、長跑等,更不能參加競技型的比賽,而應該選擇散步、慢跑、練氣功、打太極拳等運動。在體育鍛煉時要斟酌當天的身體情況,不能勉強運動;運動時要避免情緒激動或緊張,一旦出現眩暈、氣促等狀況應立刻停止鍛煉,休息調整,若有更多不適反應要立刻到醫(yī)院就診;運動的時間應從短到長,循序漸進;運動后應好好休息,不要立刻吸煙或洗熱水澡,以免誘發(fā)心臟意外。還有一點值得注意,不要在清晨和上午鍛煉,最好選擇下午和傍晚,避開冠心病和腦出血發(fā)作的最危險時刻。

體育鍛煉注意事項:

1.任何人,如果在運動結束10分鐘后,心跳次數每分鐘仍在100次以上,則不應再加大運動量,應根據情況適當減少運動量。

2.運動量應從小到大,時間從短到長,循序漸進。

3.進餐與運動至少間隔1小時以上。

4.運動最適宜的溫度是4℃-30℃。

5.運動時若出現頭暈,頭痛,心慌,惡心,嘔吐等不適癥狀時,應立刻停止,必要時需就醫(yī)。

除此之外,專家提醒各位患者,早晨不宜進行晨練,大家需要避開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時刻,聽從專業(yè)醫(yī)生的建議,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鍛煉時間和項目,以期能夠對病情有所幫助,科學恢復最為有益。

審編醫(yī)生

侯爭飛心血管內科 主治醫(yī)師醫(yī)院:內江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主治疾病:先天性心臟病,地中海貧血,神經官能癥,前列腺炎,尖...詳情>

相關知識

心臟病患者如何安全地進行鍛煉?
鍛煉的心臟好處:降低心臟病風險
運動與老年人康養(yǎng):科學鍛煉的益處
鍛煉對健康有何益處?如何制定合理的鍛煉計劃?
鍛煉心臟的瑜伽
孕期如何科學鍛煉?
鍛煉心理學
高強度鍛煉對老人健康更有益?
科學鍛煉助力健康
心衰后的健康鍛煉指南

網址: 心臟病不是不能鍛煉 科學鍛煉有益健康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84188.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