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慢性病健康管理中醫(yī)藥管理隨訪表定稿32503578.doc

慢性病健康管理中醫(yī)藥管理隨訪表定稿32503578.doc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02日 14:03

慢性病健康管理中醫(yī)藥管理隨訪表定稿32503578

7 - 吉林市慢性病中醫(yī)藥健康管理表—眩暈(高血壓?。?姓名: 編號: 主 訴 既往史 ? 血? 壓 /???? mmHg 心率 次/分 神經(jīng)系統(tǒng) ? 心臟 診? 斷 中醫(yī): 西醫(yī): 證候特征 輕者閉目即止,重者如坐車船,旋轉(zhuǎn)不定,不能站立,伴惡心、嘔吐、汗出,甚則昏倒。 □ 肝 陽 上 亢 證候:頭暈目眩,腦脹耳鳴,頭脹悶痛,每因煩勞或惱怒而頭暈頭痛加重,(心煩易怒)面紅目赤,少寐多夢,口苦耳鳴,大便干結(jié),舌質(zhì)紅,苔黃(干),脈弦有力。 病機:肝陽上亢 擾及清竅 治法:平肝潛陽 熄風止暈 方藥:天麻鉤藤飲加減。 天麻、鉤藤、石決明、川牛膝、桑寄生、杜仲、山梔、黃芩、益母草、茯神、夜交藤。風盛者,加龍骨、牡蠣、珍珠母等。陰虛風動,宜用大定風珠。 中成藥:牛黃上清丸、牛黃降壓丸或大定風珠?!踅?jīng)驗用藥: □ 氣 血 兩 虛 證候:頭暈目眩(時作),勞累即發(fā),動則加劇,面色蒼白,唇甲不華,心悸少寐,神疲懶言,飲食減少。舌質(zhì)淡,脈細弱。 病機:氣血虧虛 腦失所養(yǎng)。 治法:補養(yǎng)氣血 健運脾胃 方藥:歸脾湯加減 黨參、黃芪、白術(shù)、茯神、酸棗仁、桂圓肉、木香、灸甘草、當歸、遠志、生姜、大棗。中氣不足者,宜用補中益氣湯。 中成藥:人參歸脾丸或補中益氣丸?!踅?jīng)驗用藥: □ 腎 精 不 足 證候:頭暈目眩,耳鳴,神疲健忘,腰膝痠軟遺精,偏陰虛者,五心煩熱,舌質(zhì)紅,脈弦細數(shù);偏陽虛者,四肢不溫,形寒肢冷,舌質(zhì)淡脈沉細無力。 病機:腎精不足,腦髓不充,清竅失養(yǎng)。 治法:偏腎陰虛,補腎滋陰。偏腎陽虛,補腎助陽。 方藥/中成藥:六味地黃丸、偏陽虛宜右歸丸,偏陰虛宜左歸丸。 □經(jīng)驗用藥: □ 痰 濁 中 阻 證候:頭暈目眩,頭重如蒙,胸悶惡心,嘔吐痰涎,舌苔白膩,脈濡滑??杉嬉娚偈扯嗝?,體多肥胖,倦怠嗜臥。 病機:痰濁中阻,氣機不暢,痰濁上擾,蒙蔽清竅。 治法:燥濕祛痰、健脾和胃。 方藥:半夏白術(shù)天麻湯加減。 半夏、白術(shù)、天麻、陳皮、茯苓、甘草、生姜、大棗、蔓荊子 中成藥:人參健脾丸?!踅?jīng)驗用藥: 中醫(yī)藥 健康指導 宣教要點 戒煙限酒 體質(zhì)調(diào)攝、食療藥膳 運動調(diào)養(yǎng) 情志調(diào)攝 用藥指導 其他 指導方案 高血壓中醫(yī)健康管理技術(shù)規(guī)范(試行) 農(nóng)村(社區(qū))相關(guān)危險因素中醫(yī)藥行為干預方案 選項:?老年人中醫(yī)健康管理技術(shù)規(guī)范 ?婦女中醫(yī)藥養(yǎng)生保健方案 隨 訪 記 錄 醫(yī)生: 護士: 年 月 日 醫(yī)生: 護士: 年 月 日 醫(yī)生: 護士: 年 月 日 醫(yī)生: 護士: 年 月 日 轉(zhuǎn) 診 按語:隨訪記錄需要隨訪4次(四季:春、夏、秋、冬)。 吉林市慢性病中醫(yī)藥健康管理表—消渴(糖尿病) 姓名: 編號: 主 訴 既往史 ? 血? 壓 /???? mmHg 心率 次/分 神經(jīng)系統(tǒng) ? 心臟 診? 斷 中醫(yī) ? 西醫(yī) 證候特征 本病多見于中老年人,臨床以多飲、多食、多尿、身體消瘦、尿濁、尿有甜味為特征 □ 上 消 證候:煩渴多飲、急躁易怒,舌邊尖紅、苔溥黃、脈洪數(shù),或口干舌燥,尿頻量多。 病機:肺熱津傷,治節(jié)失職。 治法:清熱潤肺,生津止渴。 方藥:消渴方加減。 黃連末、天花粉末、生地汁、藕汁、乳汁、姜汁、蜂蜜。煩渴不止,小便頻數(shù),脈洪數(shù)無力者,為肺腎氣陰虧虛可用二冬湯。若苔黃燥,煩渴引飲,脈洪大為肺胃熱熾,宜用白虎加人參湯。 中成藥:百合固金丸、消渴丸。□經(jīng)驗用藥: □ 中 消 證候:多食易饑、心悸失眠,舌苔黃、脈滑實有力,或形體消瘦,大便干燥。 病機:胃熱熾盛,胃陰不足。 治法:清胃瀉火,養(yǎng)陰增液。 方藥:玉女煎加減。 石膏、熟地黃、麥冬、知母、牛膝。若大便秘結(jié)不行可用增液承氣湯。 中成藥:牛黃清胃丸、降糖舒?!踅?jīng)驗用藥: 下消 □(腎陰虧虛) 證候:尿頻量多、混濁如膏,或有甜味,面白無華,倦怠乏力,氣短懶言,腰膝酸軟,舌紅,脈沉細數(shù),見口干唇燥,五心煩熱。 病機:腎陰不足,固攝失職。 治法:滋陰固腎。 方藥:六味地黃丸加減。 熟地黃、山藥、茯苓、丹皮、澤瀉、山茱萸。陰虛火旺者,酌加黃柏、知母、龜板。 中成藥:六味地黃丸?!踅?jīng)驗用藥: □ (陰陽兩虛) 證候:形寒肢冷,面白無華或面色黧黑,腰膝痠軟,耳鳴,時有潮熱盜汗,陽痿早泄,大便溏薄,小便清長,尿頻量多、混濁如膏、甚則飲一溲一,舌質(zhì)淡紅,舌體胖嫩,邊有齒痕、苔白膩,

相關(guān)知識

全方位慢性病管理及隨訪工作制度指南
慢病健康管理
中國乳腺癌隨診隨訪與健康管理指南(2022版)
慢性病全程健康管理
慢病管理新版制度
慢病管理制度
居民健康檔案管理核心制度.doc
中醫(yī)體質(zhì)調(diào)理與慢性病管理
慢性病健康管理工作制度
慢病管理門診 健康管理中心

網(wǎng)址: 慢性病健康管理中醫(yī)藥管理隨訪表定稿32503578.doc http://www.u1s5d6.cn/newsview211358.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