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對全球疾病負擔研究的分析顯示,近30年來,我國≥15歲居民中,歸因于飲食因素的2型糖尿病疾病負擔構成比為26%左右。
4月17日,歐洲糖尿病飲食管理建議則指出,健康飲食可改善血糖水平,降低糖尿病并發(fā)癥的風險,并改善生活質(zhì)量。
建議指出,到2045年,全球預計有7.83億人患2型糖尿病患者將增加到,應建議出臺國家衛(wèi)生政策,預防2型糖尿病的流行。
改善生活方式是預防2型糖尿病的基石。 對于合并肥胖超重/肥胖的糖耐量受損的患者,已有多項RCT研究證實了強化生活方式干預的有效性。
這些研究的方法是限制熱量,同時采用脂肪含量適中、飽和脂肪含量低、膳食纖維、全谷物、水果、蔬菜和豆類含量高的健康飲食,同時增加身體活動,使體重減輕5~7% 。
建議指出,大慶研究干預后30年隨訪,飲食+運動干預可降低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發(fā)癥、總心血管病、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率。
有研究發(fā)現(xiàn), 改變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預防2型糖尿病,無論是否攜帶糖尿病易感基因。
僅增加活動量效果不佳,管住嘴是關鍵
共識認為, 能量過剩和增齡,是糖尿病發(fā)病的主要驅動因素。隨著人口增重速度加快, 2型糖尿病年輕化趨勢明顯。異位脂肪在重要器官(如肝臟和胰腺)沉積是關鍵特征。
飲食改變結合增加身體活動可持續(xù)減重,可降低53% 的2型糖尿病發(fā)病率。 但僅通過身體活動減重,效果不佳。
因此,使用有營養(yǎng)的飲食和增加身體活動,減輕和維持體重是糖尿病管理的基礎。
減重可以改善心臟代謝風險,減少用藥,逆轉肝臟和胰腺異位脂肪的積累,并可靠地緩解糖尿病(使HbA1c恢復到正常,且無需服用降糖藥物)。
建議使用營養(yǎng)全面的低熱量代餐
在減重階段使用全膳食替代配方產(chǎn)品(替代所有膳食)或部分液體膳食替代產(chǎn)品(每天替代1~2 餐),對減肥和減少其他心臟代謝風險因素最有效。
低熱量營養(yǎng)完整的配方飲食(Nutritionally complete low-energy formula products )與早期階段采用“完全飲食替代”, 是實現(xiàn)2型糖尿病緩解的最有效的飲食方法。
可以使用營養(yǎng)全面的低熱量代餐暫時用于減重誘導,或者每日代替1~2餐。而每日代替1餐,或每周代替3~6餐,可作為長期減重維持。
由醫(yī)療衛(wèi)生專業(yè)人員指導的低能量飲食替代計劃(如每日840 千卡,持續(xù)12~20周),加以適宜的降糖與降壓藥物治療,可進行充分減重(體重減輕10%~15% 或更多)以達到2型糖尿病緩解。減重后,要注意維持體重。
多吃含膳食纖維高的食物
建議認為,只要符合有關膳食纖維、糖、飽和脂肪和蛋白質(zhì)攝入量的建議,吃多種碳水化合物是可以接受的。但建議強調(diào)高質(zhì)量的碳水化合物, 高質(zhì)量的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標志是膳食纖維高。
富含膳食纖維的天然食物有全谷物、蔬菜、豆類、種子、堅果和水果。沒有證據(jù)表明,吃較多的富含纖維的碳水化合物會導致低血糖增加體重。
富含纖維的食物也可提供葉酸、非血紅素鐵和硫胺素等微量營養(yǎng)素。
富含天然纖維的飲食已被證明可以預防心臟代謝疾病和過早死亡。增加纖維攝入量,可以降低血糖和膽固醇水平和體重,改善糖尿病管理。當增加纖維攝入量時,對血糖水平的益處最大。
在選擇高纖維食物時, 要挑選加工程度最低,形狀基本完好的全谷物,而非精細研磨的全谷物產(chǎn)品,這些產(chǎn)品可能添加了糖、鈉和飽和脂肪。加工和碾磨的全谷物似乎還降血糖。
水果也是如此,應當吃整個和鮮切水果,而不是果汁。
當不能僅從飲食中獲得足夠的纖維時,也可選擇膳食纖維補充劑。
糖尿病患者或有糖尿病風險者的高糖攝入,特別是從含糖飲料中攝入的糖≥總能量的10%時會增加體重,增加空腹血糖和胰島素,升高甘油三酯和尿酸。
高糖攝入還與代謝綜合征、高血壓、痛風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有關,包括糖尿病患者或有糖尿病風險的人。
可選擇低熱量甜味劑(NNS)替代糖,這樣可降低糖尿病患者或糖尿病高危人群的體重,改善心血管代謝危險因素。
不推薦生酮飲食
不推薦使用極低碳水化合物飲食(生酮飲食),因為證據(jù)不足,并且由于潛在的安全問題。
極低碳水化合物與LDL-C升高、低血糖、酮癥酸中毒以及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缺乏有關,且很難長期堅持,也沒有長期證據(jù)。
普通人群長期觀察研究表明,碳水化合物熱量占比(<40%)和高(>70%)攝入量與較高的過早死亡率相關。
飽和脂肪應不超過總熱量10%
建議限制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攝入比例,建議分別不超過總熱量10%和1%。
飽和脂肪有可能升高LDL-C,增加動脈粥樣硬化心血管病風險。反式脂肪與冠心病發(fā)病率之間的關聯(lián)可能是因工業(yè)生產(chǎn)的反式脂肪。
在考慮減少飽和脂肪酸的攝入時,可考慮含有n-6和n-3脂肪酸的植物性多不飽和脂肪和堅果、種子等。
用不飽和脂肪替代飽和脂肪,能改善血脂,還有額外的心臟代謝益處。
糖尿病患者使用n-3補充劑對預防心血管病益處有限,但可建議經(jīng)常吃富含脂肪的魚類。
對于超重或肥胖者,要特別要少吃含飽和脂肪(如黃油、餅干、蛋糕)的加工食物。
蛋白質(zhì)既不要多,也不要少
既不建議長時間的高蛋白飲食(>20%),也不建議低蛋白飲食(<10%),這樣有蛋白質(zhì)缺乏的風險。
老年人可能需要更高的蛋白質(zhì)攝入量(≥總能量的15%)來維持肌肉質(zhì)量,并避免肌肉減少癥。
對中度至重度腎病患者(eGFR < 60ml/min/1.73m2,即3a期或以下)的研究非常有限。
高蛋白攝入是否會加速糖尿病患者腎功能喪失,并沒有一致的證據(jù)。因此,目前,我們建議蛋白質(zhì)攝入量應在較低的正常范圍內(nèi)。
蛋白質(zhì)包括乳制品和乳制品替代品、豆類和全谷物、雞蛋、魚、禽類和瘦肉。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試驗中,沒有足夠的證據(jù)表明應優(yōu)先吃動物或植物蛋白。
多吃全谷物
全谷物是保留了與完整谷物相同比例的麩皮、胚乳和胚芽,但可能已經(jīng)去皮的谷物。
常見的全谷物有糙米、全麥、黑麥、燕麥和大麥。增加全谷物的攝入(包括用全谷物代替精制谷物)已被證明可以改善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IGT或空腹血糖受損患者的血糖水平、心臟代謝危險因素和體重測量。
全谷物攝入有益于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壓的管理,并可降低2型糖尿病(10%~22%)和其他非傳染性疾病的發(fā)病率或死亡率。
每天每200克蔬菜和水果可將冠心病、中風和總死亡率的風險降低約10%,總心血管疾病和癌癥的風險降低幅度較小,但仍顯著。
遠離超加工食品
超加工食品是指通過一系列工業(yè)過程將從食品中提取的物質(zhì)與添加劑相結合。
超加工食品的能量密度、添加糖、鈉、飽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可能很高,而纖維、蛋白質(zhì)、微量營養(yǎng)素和植物化學物質(zhì)的含量卻很低,如含糖飲料、炸雞塊、薯條和薯條、加糖的早餐麥片等。
過量攝入超加工食品可增加死亡率、冠心病、2型糖尿病和某些癌癥風險。迄今為止,很少有隨機試驗考慮超加工食品消費對健康的影響。
建議吃加工程度最低的植物性食品,如全谷物、蔬菜、全水果、豆類、堅果、種子等, 同時少吃肉類(尤其是紅肉和加工肉類)、含糖飲料、糖果和精制谷物。
來源:
[1]Reynolds A; Diabetes and Nutrition Study Group (DNSG) of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Diabetes (EASD). Evidence-based European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dietary management of diabetes. Diabetologia. 2023 Apr 17.
[2]徐英,李志學,馬艷,等. 1990~2019 年我國15歲以上居民中2型糖尿病歸因于飲食因素的疾病負擔研究. 中國循環(huán)雜志, 2022, 37: 1016-1022. DOI:10.3969/j.issn.1000-3614.2022.10.007
轉載:請標明“中國循環(huán)雜志”
關于非法網(wǎng)站冒用我刊名義進行征稿的特別提醒
近期我們發(fā)現(xiàn)一些網(wǎng)站冒用“中國循環(huán)雜志”名義征稿,并承諾“職稱論文權威快速發(fā)表”。
我刊鄭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國循環(huán)雜志》投稿,一定要登錄中國循環(huán)雜志官方網(wǎng)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進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臺”中投稿。
本刊聯(lián)系電話:010-68331974
http://chinacirculation.org/WX/home/zxdy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