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度保持饑餓感,真的能夠更長壽!紹興人記住這7點
過去有幾句老話,“想不生病,肚里常空”“若要身體安,三分饑和寒”……這些看似簡單的幾句話,背后其實隱藏著深刻的健康哲學。
隨著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的深入,人們開始發(fā)現(xiàn)這句話的建議與營養(yǎng)健康理念不謀而合。近日,最新研究發(fā)現(xiàn):適度保持饑餓感,真的能更長壽!
想不生病,肚里???!
能忍受饑餓感,才能更長壽
2024年10月9日,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Nature)上發(fā)表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適當熱量限制可以顯著延長壽命。換句話說,適當?shù)乇3忠欢囸I感,更有希望成為長壽之人。
研究人員準備960只身體健康的小鼠,將它們隨機分成了5組:
第1組:飲食上無限制
第2組:每周禁食一天
第3組:每周禁食二天
第4組:熱量減少20%(八分飽)
第5組:熱量減少40%(六分飽)
每組小鼠的飲食模式從它們6個月大時就開始,直至終生。最終研究發(fā)現(xiàn):
第1組:無限制飲食組小鼠,平均壽命為25個月;
第2組、第3組:間歇性禁食組小鼠,平均壽命為28個月;
第4組:吃八分飽的小鼠,平均壽命為30個月;
第5組:吃六分飽的小鼠,平均壽命為34個月。
限制熱量和間歇性禁食都延長了小鼠壽命,且限制程度越強,延壽效果越好,其中,六分飽(熱量限制40%)的小鼠具有最強的壽命延長效果,與第1組無限制飲食組小鼠相比,平均壽命延長了36.3%。這相當于多活了三分之一的壽命!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六分飽(熱量限制40%)的小鼠,體重終生都在降低、體溫也較低、免疫細胞的變化等都是不良的表現(xiàn)。
所以,一定要適度保持饑餓感,而不是過度節(jié)食、少吃甚至不吃!因此,更建議大家日常飲食八分飽,適度保持饑餓感,更有利于身體健康、延長壽命。
適度饑餓感不是盲目節(jié)食,
科學少吃記住這7點!
正如研究所證實的,適當少吃八分飽即可,而過度盲目節(jié)食、少吃一定會對身體帶來一些負面影響。如何科學少吃、保持饑餓感?試試這7點:
1. 多吃高膳食纖維食物,有助少吃:有一類食物既能很抗餓,又不會給身體帶來熱量和負擔,那就是——膳食纖維高的食物。膳食纖維雖然不能被胃腸道消化、吸收,也不產生能量,可以說是“腸道過客”。而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可降低其他肉類或主食的攝入,有利于少吃。2024年《科學轉化醫(yī)學》期刊刊發(fā)的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與食用“低膳食纖維食物”的人相比,經(jīng)常吃“高膳食纖維的食物”的人腸道內能檢測出更多的多肽酪氨酸-酪氨酸,這種多肽能減輕饑餓感,幫助少吃。同時,這些人還顯示出更強的食欲下降效果。這也說明高膳食纖維的食物,能幫助少吃、抑制食欲。
2. 控制好三餐比例,晚餐可以少吃:既要限制飲食,但也要保證營養(yǎng),推薦按照“三餐制”分配熱量:早餐30%、午餐40%、晚餐30%。對于初次想要嘗試“少吃”的人來說,可以適當減少晚餐的熱量攝入。晚餐和睡眠間隔時間短,吃多了不利于消化。晚餐可以適當吃一些蔬菜、全谷物,以及蛋白質等,盡量控制在7-8分飽。
3. 換小一點的餐盤,調整進食順序:吃飯時把餐盤、碗等換成小一點的。飯盛得少,就能避免出現(xiàn)自己本身已經(jīng)吃飽了,但“剩下兩口飯,別浪費吃了吧”。這樣也能一定程度幫助減少熱量攝入。同時調整吃飯順序:菜→肉→主食。吃飯的時候先吃蔬菜和肉,最后吃主食。這樣的飲食順序可以更好實現(xiàn)熱量最小化,飽腹感最大化。
4. 雖然適量少吃,但要吃健康食物:有人認為,既然少吃那就隨便吃一點東西行了,還節(jié)省時間,其實這樣就大錯特錯了!2023年12月,《惡病質少肌癥與肌肉雜志》發(fā)表的一項研究表明,較高的飲食質量與較少的體重增加、腰圍增加、較低的內臟脂肪組織、皮下脂肪組織和骨骼肌內脂肪以及較好的肌肉質量有關。年輕時吃得健康,中晚年能保持好體型。如此看來,“少吃一點,但要吃得健康一點”,更有益健康!因此,建議大家多少一些不健康的“垃圾食品”“超加工食品”,多吃一些天然的健康食物,如:新鮮的水果、蔬菜、肉類、全谷物、牛奶、蛋類、豆制品等。
5. 三餐固定好時間,晚餐別吃太晚:三餐定時有助保持健康體重。一般建議早餐7-8點吃完,午餐一般在12-13點吃完,晚餐依據(jù)工作時間固定在18-20點左右,20點后盡量避免進餐。
6. 不要狼吞虎咽,吃飯不要看手機:吃飯盡量不要狼吞虎咽,每一口食物都刻意地多咀嚼幾下,這樣你的大腦會更容易察覺到飽感。食物在口腔中的時間越長,你的大腦就會更早地接收到飽食信號。反而狼吞虎咽,會一不小心就吃過多了。此外,吃飯時也要專注,不要刷手機、追劇,這樣難以讓大腦更容易感受到是否吃飽。邊吃飯邊刷手機、追劇,很容易導致一直看、一直吃,無形中吃多了。
7. 吃到八分飽,放下碗筷離開餐桌:我們每個人都要摸索自己七八分飽的飯量,需要不斷感受和調整。如果吃飯時間相對規(guī)律、固定,這頓吃了七八分飽,下一餐前可能會有稍稍的饑餓感,但不會餓得很難受。另外,如果自己感覺吃到七八分飽,就立刻放下碗筷、離開餐桌,否則可能一邊坐著就忍不住再吃一點。
(內容來源:健康時報)
相關知識
適度的饑餓感有什么好處
保持適當?shù)酿囸I感,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你看了絕對不虧……
適當“挨餓”7大好處!給身體減負?打開長壽基因
最高效減肥方式:不是運動,而是讓自己每天保持“饑餓感”
諾貝爾獎得主研究成果《空腹力》:保持饑餓感,不僅僅是為了變瘦
老年人健康長壽 記住堅持六件事
如何更健康,少生病,能長壽?記住這6點,疾病遠離你
最強減肥法:我每天保持微微“饑餓感”,瘦了36斤
長壽五大“微”條件 微胖微涼更長壽
健康減脂要記住這3點,瘦的更健康
網(wǎng)址: 適度保持饑餓感,真的能夠更長壽!紹興人記住這7點 http://www.u1s5d6.cn/newsview220378.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5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