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世界腸道健康日丨學習這些健康“腸識”,很重要!

世界腸道健康日丨學習這些健康“腸識”,很重要!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03日 01:46

本文專家:鄭嘉堂(CHENG KT),北京大學醫(yī)學部(全科醫(yī)學)碩士

本文審稿:孟慶成,北京航天中心醫(yī)院(北京大學航天臨床醫(yī)學院)普通外科主任醫(yī)師,北京大學副教授,北京市第三批健康科普專家,醫(yī)學博士

每年的5月29日是世界胃腸病學組織(WGO)倡議的世界腸道健康日。

圖片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要知道,近年來我國結直腸癌發(fā)病率、死亡率呈上升趨勢,結直腸癌已成為我國發(fā)病率第二高(僅次于肺癌)的癌癥。根據(jù)2022年國家癌癥中心公布的最新數(shù)據(jù),2016年中國結直腸癌新發(fā)病例40.8萬例,發(fā)病率29.51/10萬,死亡病例19.56萬例,死亡率14.14/10萬。

圖片

微博熱搜截圖

今天,#女子便血1年被確診腸癌#、#一家10口7人確診腸癌#等多個相關話題都沖上微博熱搜,引發(fā)人們的高度重視。

那么,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學習與腸道健康有關的“腸識”吧。

腸道健康有多重要?

腸道由大腸和小腸組成,其中大腸包括盲腸、闌尾、結腸、直腸和肛管,而小腸包括十二指腸、空腸和回腸。疾病分類包括感染、炎癥、腫瘤、免疫、功能障礙等。

如果將腸道不同的部位與疾病分類進行排列組合,便衍生出多種腸道疾病譜。例如,腸炎、腸息肉、大腸癌、腸易激綜合征等等為大眾所熟知的常見病。

值得注意得是,腸道與人體的整體健康血脈相連。腸道是發(fā)揮消化、吸收功能的“營養(yǎng)補給站”,腸道吸收的營養(yǎng)物質是維系全身各個臟器新陳代謝的原料和動力。

圖片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腸道中存在著數(shù)量級高達百萬億的正常寄生菌,與腸壁內同樣數(shù)不勝數(shù)的淋巴細胞一起,以“健康守門員”為天職,齊心協(xié)力抵御食物中病原體、毒素、致敏原、致癌物等外來侵略者。當這種“前哨站”的免疫屏障功能受損時,包括腸道在內的全身多種組織發(fā)生感染、炎癥、損傷的風險升高。

研究顯示,腸道菌群的多樣性降低,還可能與炎癥性腸病、銀屑病性關節(jié)炎、1型和2型糖尿病、特應性濕疹、乳糜瀉、肥胖、動脈硬化、神經(jīng)精神疾病等有關。

結直腸癌有哪些報警信號?

結直腸癌的危險因素包括結直腸癌家族史、不當生活飲食方式(過多攝入紅肉和加工肉、吸煙、過度飲酒)、疾病(糖尿病、肥胖、炎癥性腸病)等。

圖片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早期結直腸癌可無癥狀,醫(yī)生和患者不易一眼識破,但也可能引起一些報警信號:排便習慣或大便性狀改變(大便頻率增加、大便變細、血便、粘液便)、腹部局部癥狀(腹痛、腹脹、腹部包塊)、全身癥狀(貧血、乏力、低熱、體重減輕)。

哪些生活習慣摧毀著我們的腸道?

“病從口入”,飲食習慣不良時首當其沖的正是腸道健康。不潔飲食、隔夜菜可能含高濃度致病菌,易引起腸道感染。

圖片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高糖、高脂(尤其是飽和脂肪酸和動物脂肪)食物、高蛋白食物(尤其是油炸后)、腌制食品容易產生致癌代謝產物。加工肉的每日攝入量每增加50克、紅肉的每日攝入量每增加100克,結直腸癌的風險分別增加16%、12%。

低膳食纖維飲食可引起腸道菌群失調、增加腸道中毒素或致癌物與腸粘膜的接觸時間。

人體各組織器官需要從均衡飲食的代謝產物中各取所需,腸道細胞的新陳代謝同樣需要吸收、儲存多種營養(yǎng)物質以滿足自身需要。對于長期挑食或偏食(例如經(jīng)常攝入辛辣刺激性食物)、飲食不規(guī)律或節(jié)食不當(以零食代替主食)的人群,易導致營養(yǎng)不良、便秘或腹瀉、腸絞痛,因此這類人群也容易出現(xiàn)腸道健康問題。

圖片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吸煙、飲酒、缺乏運動也可能對健康人群的腸道菌群產生負面影響,引起腸道菌群多樣性降低。腸道菌群紊亂還會引起糖脂能量代謝紊亂而引起肥胖,而肥胖與大腸癌等多種腸道疾病有關。

長期使用抗生素、酗酒也可能打破腸道益生菌、條件致病菌、有害菌之間的動態(tài)平衡,造成腸道菌群失調,降低腸道防御功能。

如何維持腸道健康?

積極治療腸道疾病、規(guī)律作息、維持健康體重、不濫用抗生素等藥物或保健品、戒煙戒酒、保持樂觀積極的情緒,是維持腸道健康的基本前提。

同時,合理的體育鍛煉、服用阿司匹林是結直腸癌的保護因素,但使用任何藥物都需要平衡獲益與風險,不推薦普通人群常規(guī)服藥。

圖片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盡管不提倡追求傳統(tǒng)意義的挑食行為,我們可以成為另類涵義的“挑食者”——恰當挑選食用健康的食品、挑選良好的飲食習慣:

一日三餐定時定量,避免暴飲暴食,不漏餐(尤其是早餐);

避免進食不潔、變質的食物,減少攝入隔夜食;

維持恰當?shù)娘嬍辰Y構,保證膳食纖維(新鮮蔬果、全谷物)的攝入,減少紅肉、腌制品、高鹽和油炸食物的攝入,攝入乳制品也是結直腸癌的保護因素。

此外,即便生活忙碌和疲于防疫,也應合理安排健康評估和篩查。

根據(jù)2021年《中國結直腸癌篩查與早診早治指南》的推薦意見,一般人群應在40歲開始接受結直腸癌的風險評估,中低風險、高風險的人群應分別在50-75歲、40-75歲之間接受結直腸癌篩查。結腸鏡是結直腸癌篩查的金標準,其他篩查方式還包括糞便隱血試驗、乙狀結腸鏡、CT檢查等。

圖片

本文有水印的圖片和封面圖均來自版權圖庫,圖片內容不授權轉載

相關知識

世界腸道健康日丨腸道問題趨于年輕化,如何識別腸道的“求救”信號尤為重要
世界腸道健康日|關注腸道健康,健康與你“腸”伴
529世界腸道健康日 第一財經(jīng)聯(lián)合養(yǎng)樂多發(fā)布《腸道健康意識白皮書》
腸健康才能常健康,這些“腸”識要知道!
這些腸道健康知識,請碼?。?/a>
溧水114網(wǎng)==溧水資訊==【世界炎癥性腸病日】“腸健康、常自由”
《2021國民腸道健康調研報告》發(fā)布,喚醒國民腸道養(yǎng)護意識
徐嘉博士:科學減脂,還你腸道健康!
世界水日,科學健康飲水,要謹記
世界癌癥日|胃腸道腫瘤確診時多屬中晚期,如何打贏?!拔浮睉?zhàn)?

網(wǎng)址: 世界腸道健康日丨學習這些健康“腸識”,很重要! http://www.u1s5d6.cn/newsview223579.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