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慢性病患者逐年增多,除了人口老齡化因素外,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人們缺乏健康知識而導致的不合理膳食、缺乏運動、吸煙酗酒等不良生活習慣。因此,預防和治療慢性病要從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習慣做起。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現(xiàn)代人進食肉類的數(shù)量大大增加,而進食水果蔬菜的比例則相對減少,導致膳食結構不合理,脂肪攝入過多。另外,由于生活節(jié)奏加快,很多人為了節(jié)省時間不吃早飯,還有些人是隨便吃點東西就匆匆上班;午餐更是由于時間有限,常以盒飯便當或者洋快餐充饑;晚餐則應酬多,晚宴,酒席經常有,干肥厚膩吃一頓。這種高脂、高鹽、高糖的飲食加上不合理的飲食習慣,最容易導致人體代謝出現(xiàn)問題。高油脂會導致血脂升高,引發(fā)肥胖;高鹽分易誘發(fā)高血壓;高糖飲食會改變血液酸堿度,降低機體免疫力,影響體內脂肪消耗,造成脂肪堆積,最終致使慢性病上身。
防治慢性病,在飲食方面,要注意膳食結構平衡,采取低鹽、低脂、低糖的飲食。食物應多樣化,主食以谷類為主,講求粗細搭配,要注意增加魚肉、蔬菜、水果的攝入量,增加深色與綠色蔬菜的比例,減少肥肉和食用油的攝入,多喝綠茶,控制酒的攝入量。另外三餐安排上要注意,早餐準備高營養(yǎng)的食物,食物應富含多種維生素以及高質量的蛋白質;午餐可以在吃好的基礎上多吃一點;晚餐則不能吃太飽,食物應盡量清淡一些。
熬夜加班已成為上班族的家常便飯,殊不知這也是慢性病形成的一大原因。從古至今,人們都習慣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熬夜則是對身體的一種慢性傷害,會嚴重危害人體細胞的正常代謝,造成內分泌功能紊亂。而且,熬夜前,大家會有一個習慣,那就是要飽餐一頓。晚餐過飽會引起膽固醇升高,而長期晚餐過飽,熱量攝入過多,則會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造成胰島B細胞提前衰竭,誘發(fā)糖尿病。
防治慢性病,要注意作息規(guī)律,保持充足的睡眠。盡量不要晚上熬夜加班或者應酬,然后白天補覺,這樣會造成生物鐘紊亂。應該提高工作效率,盡量減少加班,把不必要的應酬推掉,最好保證每晚睡眠時間達到7~8小時。
吸煙有害健康,可引起血壓、血脂、血糖的升高。煙草中所含的尼古丁能刺激心臟和腎上腺釋放大量的兒茶酚胺,該物質會使心跳加快,血管收縮,致使血壓升高;吸煙會導致血脂代謝障礙,可使甘油三酯的水平增高,與不吸煙者相比,吸煙者血清甘油三酯的含量會增高10%~15%,而且吸煙還會降低對人體健康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含量;吸煙對血糖也有很大影響。研究發(fā)現(xiàn),長期吸煙可損害胰島B細胞,顯著增加糖耐量降低的風險,還會造成胰島素抵抗的發(fā)生,致使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如果長期吸煙會使血糖水平明顯增高,而且難以控制。
防治慢性病,就要徹底戒煙,而且越早越好。國外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年齡越小,機體越能有效修復因吸煙引起的損傷,戒煙越早,損害就越小,機體需要修復的時間也就越短,所以說戒煙越早,獲益越大。值得注意的是,戒煙一定要徹底,最好是全家都戒煙,保持一個無煙環(huán)境,因為二手煙對身體同樣危害巨大。
由于人們生活節(jié)奏的日益加快,生活壓力越來越大,造成人們精神壓力過大,致使很多人情緒易激動,心煩失眠,或者精神抑郁,悶悶不樂,日久則會導致軀體發(fā)生疾?。ê芏喱F(xiàn)代文明病都屬于“心身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潰瘍病、過敏性疾病、癌癥、皮膚病等)
很多人借口工作辛苦,以車代步,平時疏于鍛煉身體,以致氣血運行不暢,筋骨柔脆,臟腑功能呆滯,致使機體抗病能力降低,容易感受外界邪氣的侵擾。此外,還有房勞過度,房事不節(jié),損傷腎精,導致多種男性病及婦科病的產生。
蹺二郎腿 造成腿部靜脈曲張,可能形成慢性腰背疼痛,影響心臟及生殖健康
上廁所看書 加重便秘
經常熬夜,過度勞累 傷肝,降低免疫力
不經常清潔空調和冰箱 引起胸悶、頭暈,并引起呼吸系統(tǒng)疾病
吃飯速度過快,邊看電視邊吃東西 影響消化,易長胖
依賴各種清潔劑 清潔劑使人更易受到各種化學制劑的侵襲,最好能不用就不用
喜歡吃過咸、過辣、過燙的食物 增加食管癌、口腔癌的患病風險
注:本文系運動健康網原創(chuàng)作品,轉載請注明出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