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10條實用輔食烹飪小技巧,你一定需要!

10條實用輔食烹飪小技巧,你一定需要!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03日 09:40

有了寶寶之后,“吃”永遠是家長們最為關(guān)注的話題之一。寶寶吃什么好?該怎么搭配?怎么做的?今天,豆苗媽要講的就是以上三個問題之一:烹調(diào)。在給寶寶的營養(yǎng)餐上,烹調(diào)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優(yōu)秀的烹調(diào)大師,不光指燒的菜色、香、味俱佳,更重要的一點還要最大程度上保留住食物的營養(yǎng)。稍不注意,中國傳統(tǒng)的烹調(diào)方式就有可能會破壞食材中的各種維生素。為了給孩子提供充足的成長動力,家長們需要盡量注意掌握正確的烹調(diào)方法。

怎樣合理烹調(diào)

  01

米、面等主食的合理烹調(diào)

01

 (1)淘米時,隨著淘米次數(shù)、浸泡時間的增加,米、面中的水溶性維生素和無機鹽容易受到損失。所以,家長們千萬不要因為“過于愛干凈”,一遍遍地淘洗,這樣反而會讓米本身的維生素流失。

(2)有時候為了讓粥的口感更黏稠、或蒸的饅頭更松軟可口,會在熬粥、蒸饅頭時加入少量堿,但加入的堿會讓維生素B1和維生素C受到破壞,因此,豆苗媽并不建議這種做法。如果想讓煮的粥口感更黏,可以加入一點點糯米或者燕麥。而蒸饅頭的話,其實只有老面發(fā)的饅頭需要加堿,酵母發(fā)的是不需要加堿的。

大原則:在制作米、面食品時,不宜用水煮或油炸,以蒸、烙較好,這樣才能更好地減少營養(yǎng)素的損失~

蔬菜的合理烹調(diào)

02

蔬菜種類繁多,這里豆苗媽就不一一列舉各種烹飪方法了,不過,豆苗媽有私家珍藏的各種蔬菜烹飪小tips和一些常見誤區(qū),今天都傾囊相示給各位家長們了哦~

(1)原料盡量現(xiàn)切現(xiàn)炒、現(xiàn)做現(xiàn)吃。如果有較長時間的保溫或多次加熱,會增加維生素的氧化損失。長時間的放置對營養(yǎng)有多大損害?看看小黃瓜悲傷的故事就明白了:

↑↑↑把嫩黃瓜切成薄片涼拌,放置2小時,維生素損失33%-35%,放置3小時,損失41%-49%

(2)炒青菜時若加水過多,大量的維生素溶于水里,維生素也會隨之丟失。包餛飩或餃子時,我們總是把青菜先煮一下,擠出菜汁后,再拿來拌餡兒,維生素和無機鹽的損失則更為嚴重。

(3)將整根綠葉菜放入水中焯,不要事先切碎,否則會造成蔬菜中的維生素流失。做熟的青菜不要放置過久,以免亞硝酸鹽的形成。

(4)如果在面條、粥中加入青菜,應(yīng)在基本做熟后,加入焯后并剁碎的蔬菜。加入蔬菜后盡快出鍋,以免青菜內(nèi)營養(yǎng)損失。

(5)胡蘿卜含有大量的β-胡蘿卜素。但它們只存在于細胞壁中,必須經(jīng)過切碎、煮熟及咀嚼等方式,才能加以利用。另外,β-胡蘿卜素是一種脂溶性物質(zhì),在有脂肪酸存在情況下才能更好地吸收。胡蘿卜泥的制作方法是將大塊的胡蘿卜用少許油煸炒一下,放入鍋中蒸熟,再搗碎喂給孩子。

肉類的合理烹調(diào)

03

由于嬰兒磨牙少,咀嚼能力較弱,對于肉類只能加工成泥糊狀。將肉泥與米粉、米粥或面條混合,再加上一些蔬菜泥,更能體現(xiàn)出營養(yǎng)價值。

營養(yǎng)學(xué)專家建議

  02

最后,獨家放送來自豆苗媽營養(yǎng)學(xué)老師的一些建議,供家長們參考哦~

(1)當(dāng)孩子咀嚼能力增強后,可選用橄欖油煸炒綠色蔬菜,β-胡蘿卜素的吸收量是蒸著吃的5倍。而β-胡蘿卜素對兒童的視力有保護作用。

(2)盡量用鐵鍋烹調(diào)番茄等酸性食物,它能使活性鐵的吸收量超過2000%。

(3)燉湯的時候滴幾滴醋,能更好地溶解骨頭里的鈣質(zhì),從而使湯品的含鈣量增加64%。

民以食為天,而寶寶又是我們的天,如何為寶寶做好輔食可是一門大學(xué)問,需要學(xué)的多著呢~

寶爸寶媽們是否有實用的小技巧或者私家珍藏的菜譜?歡迎來評論區(qū)交流分享哦~

相關(guān)知識

寶寶輔食烹飪制作原則,為了寶寶健康,一定要嚴格執(zhí)行
不用節(jié)食也能瘦!10 個減肥小技巧,你一定需要
10個更健康的烹飪小貼士
脂肪每天都掉的小技巧,減脂期一定要看
這些實用的減肥小技巧,你一定要了解一下!
10個幫助減肥的小技巧
健康減肥小技巧 你知道幾個
烹飪與營養(yǎng)教育專業(yè):打造未來美食界的健康守護者
15個減肥小技巧,總有一個能幫你瘦下來
嬰兒輔食鍋哪個品牌更靠譜?推薦這四款,放心又實用

網(wǎng)址: 10條實用輔食烹飪小技巧,你一定需要! http://www.u1s5d6.cn/newsview232389.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