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碧生源“藍帽子”背后疑存灰色生意??多年屢次違反保健食品法律規(guī)定

碧生源“藍帽子”背后疑存灰色生意??多年屢次違反保健食品法律規(guī)定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2月04日 01:56

自稱“草本健康的中國袋泡茶領導品牌,減肥茶第一品牌”的碧生源,最近因被疑行賄以加速獲得保健食品批號卷入風波。

健康時報記者查詢發(fā)現,碧生源多年來屢次違反保健食品法律規(guī)定,飽受詬病。

“藍帽子”背后疑存灰色生意

據中國法院網(最高人民法院批準的唯一權威法律新聞網站)報道,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一審以受賄罪判處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醫(yī)療器械監(jiān)管司原司長童敏10年有期徒刑,并處罰金50萬元。

其中,就涉及碧生源旗下三款茶產品保健食品審批。

2009年,童敏與時任中國保健品協(xié)會副會長趙某結識。2010年5月至2011年7月,由趙某擔任董事長的公司先后向國家食藥監(jiān)局提交碧生源牌清源茶、碧生源牌潤元茶、碧生源牌思悅顆粒的申報材料。趙某向童敏提出對申報產品加快審批速度,童敏答應盡力幫忙。

碧生源牌潤元茶在網絡藥店已下架。健康時報記者牛宏超/攝

彼時,童敏正擔任國家食藥監(jiān)局食品許可司司長、保健食品化妝品監(jiān)管司司長。就在這期間,2011年上半年,童敏以借款為名,要求趙某為其在加拿大的女兒支付10萬加元(約合人民幣60.883萬元)學費。同年趙某委托他人支付了這筆款項,此后童敏未予歸還亦未表示歸還。2013年4月24日,童敏在上述碧生源牌產品的保健食品注冊審批表司領導復核欄簽字同意批準。

由此,一起受賄案件的一審判決,牽連出碧生源保健食品“藍帽子”背后隱藏多年的灰色生意。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認為,童敏利用職務、地位的便利條件,在保健食品審批等方面為請托人提供幫助,構成受賄罪。

雖然這三款產品市面未售,但國家食藥監(jiān)總局數據庫顯示,如今依然在保健食品行列。碧生源牌清源茶、潤元茶被賦予通便的保健功能,碧生源牌思悅顆粒具有緩解體力疲勞的保健功能。

三款批號產品在碧生源官網并未銷售。網站截圖

多地警告下的畸形營銷

一邊是設法獲得大量保健食品批號,一邊卻對保健食品法規(guī)公然無視。事實上,碧生源的問題幾乎沒有斷過。

碧生源曾公開稱,從2000年到2014年,碧生源只做了一件事,賣了兩袋茶,一袋是碧生源減肥茶,一袋是碧生源常潤茶,賣了30億袋、45億元人民幣。

而這兩款主打產品,其功效分別為通便和減肥。雖已有保健食品身份,但因違規(guī)宣傳,曾頻繁遭受北京、遼寧、廣東等多地警告、停售、甚至撤銷批文。

2006年3月,國家食藥監(jiān)管理局發(fā)布第一期《違法保健食品廣告公告匯總》中,碧生源就位列在違法名單之中。國家食藥監(jiān)局在此次匯總中要求通過各種渠道和手段加大對于違法保健食品廣告監(jiān)測結果的宣傳力度,并及時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移送。

不過,碧生源的違法廣告之路并未因此停止。2007年,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布十大消費者侵權案例,碧生源位列其中,并因廣告虛假宣傳被罰7.3萬元。

據記者不完全統(tǒng)計,僅在遼寧一省,就因發(fā)布482次違法廣告,其中9次嚴重違法,被遼寧省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10次列入“違法保健食品廣告公告”中。

2007年3月、4月、5月、6月,碧生源就因“未經審批擅自發(fā)布”,連續(xù)4個月被列入違法廣告名單。2008年,又因在媒體上頻繁播放“擅自篡改審批內容”的廣告屢次被公開警告,違法廣告播放次數累計達463次。

更有甚者,2009年3月、4月,因9次發(fā)布“利用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名義或利用醫(yī)藥科研單位、學術、醫(yī)療機構或專家、醫(yī)生、患者等名義和形象作證明”的廣告,被遼寧省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進行重點監(jiān)督。

而在廣東省,從2007年至2009年,碧生源就接到了19份違法廣告的公開警告。

然而,屢次違規(guī)時期,卻也正是碧生源的輝煌時期。在多地警告、停售、甚至撤銷批文的情況下,2010年9月,碧生源成功上市。其保健食品身份下,減肥、通便等廣告宣傳功不可沒。

據碧生源招股書顯示,2007年碧生源廣告費支出為4910萬元,占當年度銷售總額的30.1%;2008年為11820萬元,占總營業(yè)額的33%;2009年為19670萬元,占總營業(yè)額的28.4%。

可是,與廣告投入相比,碧生源在研發(fā)投入上卻少之又少。碧生源上市文件顯示,其在2007年產品開發(fā)成本為零,2008年至2010年產品開發(fā)成本僅331萬元。

雖然在其招股說明書中承認,過去若干產品廣告或相關宣傳手法未完全遵守有關法規(guī),相關政府部門已就該等事件征收罰款,2010年卻被中國保健協(xié)會評定為“最具有公信力的保健品十大品牌之一”。

瘦身“神話”反遇瘦身危機

低廉的違法成本,短期內對于碧生源的高額利潤來說或許只是“九牛一毛”,可長期游走在法律邊緣的碧生源,近年來卻走起了下坡路。

2016年,碧生源核心產品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瘦身危機。2月,國家食藥監(jiān)總局發(fā)布《關于保健食品命名有關事項的公告》,按照規(guī)定,自2016年5月1日起,保健食品名稱中不得含有表述產品功能的相關文字,包括不得含有已經批準的特定保健功能文字。

的確,這份規(guī)范性文件,讓碧生源業(yè)績大幅下滑。碧生源曾公開透露,2016年最大的風險和挑戰(zhàn)源于碧生源減肥茶的更名。不僅產品中減肥二字被要求去掉,導致近半年的停產。

即便是同款產品上市后,碧生源線上旗艦店一直新產品即為原碧生源減肥茶,依然未能挽回損失。碧生源2016年年報顯示,公司營業(yè)收入為5.14億元,同比下滑22.3%,凈利潤虧損6871萬元,同比下滑174.4%。

2016年以來,這家上市公司的股價也一直走著下坡路。碧生源于2010年在香港交易所上市,2010年10月26日股價達到4.16港元。近期,股價一度維持在1港元以下,“神話”難再。

值得注意的是,碧生源旗下無論是“減肥”、還是“通便”產品,均有一種名為番瀉葉的主要成分,盡管收錄于《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單》,但在使用上依然要保持謹慎態(tài)度。

一位三甲醫(yī)院消化內科專家表示,門診有因過度使用含番瀉葉保健茶引起結腸黑變病的病人。番瀉葉刺激腸蠕動,用于嚴重便秘者,應在醫(yī)生指導中使用,一般對短期便秘可能有效,但不建議隨便使用類似保健食品。

相關知識

整治違法排污保障群眾健康環(huán)保專項行動成效初顯
碧生源減肥茶多少錢一盒
學生健康營養(yǎng)法律法規(guī):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yǎng)健康管理規(guī)定,如何保障學生健康飲食?
2022年我國老年人保健品市場現狀:屢現溫柔陷阱
碧生源減肥茶:過度節(jié)食瘦身的后果,你了解多少?
碧生源牌減肥茶有用嗎
保健品“坑老”調查:“一眼假”的東西為何老年人深信不疑
碧生源
減肥博主“經驗帖”背后是“生意經”
老年保健品市場調查報告.doc

網址: 碧生源“藍帽子”背后疑存灰色生意??多年屢次違反保健食品法律規(guī)定 http://www.u1s5d6.cn/newsview250268.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