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過年過節(jié)胖三斤,其實不是你的錯,5個方法讓你攝入熱量減半

過年過節(jié)胖三斤,其實不是你的錯,5個方法讓你攝入熱量減半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2月04日 18:45

春節(jié)期間,很多網友肯定都“胖三斤”了,其實并不必感到不好意思,這不是你的錯!

事實證明,過年胖三斤這個小目標,比起賺一個億這個小目標來說,簡直就是太容易了,一不小心就超額完成任務。我收到最厲害的一位小伙伴,以5倍的成績超額完成了目標?。▌e緊張,胖又咋樣,連宇宙都在緩慢膨脹?。?img src="http://img.trfsz.com/upload/news/2024/1204/photos/middle/20241204184518_84cs_hk22j3jc.jpg">

每當節(jié)日到來,食物的誘惑和放松的氛圍總讓人難以抗拒,導致體重輕松上升。就像網友寫的這首打油詩:“每逢節(jié)日胖三斤,仔細一看三公斤。拼命減肥小半年,未到功成又過年?!?/strong>

科學數據早已證實這一現(xiàn)象,研究指出人們在1月下旬到2月上旬的假期間假期內體重普遍增加,平均上漲3斤左右,尤其超重的肥胖人群增幅更大。所以,過度增重并非個人的錯,而是節(jié)日氛圍和美食誘惑的必然結果。“這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恩,肯定是這樣的!

那么如何防止這樣的情況發(fā)生呢?

1、飯前喝湯

俗話說得好:“飯前喝湯,苗條健康;飯后喝湯,越喝越胖”。按照傳統(tǒng)的飲食順序一般是:肉---蔬菜---主食---水果,但更健康明智的順序應該是:清湯(記得低鹽低脂)---蔬菜---優(yōu)質蛋白(如魚和蛋)---主食---最后才是肉類,這樣有助于保持身體健康和平衡飲食。

2、要學會挑選食物

最好選擇富含高纖維、低熱量、高蛋白、且能讓你感覺飽足的食物,比如綠葉蔬菜、冬瓜、青瓜、蘑菇、木耳、海帶、魔芋、土豆、各種豆類等。這些食物吃再多也無需過分擔心。

在選擇肉類時,建議優(yōu)先選擇脂肪含量較低的海魚、蝦、雞、牛肉、瘦豬肉,要特別留意雞皮、鴨皮、燒鵝皮等,因為它們脂肪含量頗高,甚至比肥豬肉還要高哦!選擇帶骨頭的肉、多刺的魚、大塊的蔬菜來進餐,不僅能夠增加進食時間,實際攝入的食物量也相對較少,同時也能增添用餐的樂趣。

對于主食的選擇,不推薦酥點、包子、餃子、炒飯、炒粉、蔥油餅等這類多油多鹽的食物。在過年聚餐多吃肉的情況下,如果主食也是這樣的高油高鹽食品,那可謂雪上加霜了。推薦選擇五谷豐登,如蒸玉米、地瓜、芋頭、淮山、南瓜等,或者玉米餅、小窩頭、紫米粥、綠豆粥、全麥饅頭等更有益健康的主食。

3、進餐時多與他人交流

嘴巴不只是進食的地方,還承擔了說話的重要功能。如果靜靜地吃飯,單純專注于進食,往往會導致吃得更多。相反,與家人、朋友聊天,分享生活趣事,就能讓你的注意力從食物上轉移開來,自然而然控制食量。

在餐桌禮儀上,主動向長輩夾菜并夸贊一番,可以提高吃飯的禮儀意識,也能減緩進食速度,顯得更有素養(yǎng)。

4、吃飯細嚼慢咽

吃飯時慢慢咀嚼、小口細嚼,讓食物在口中充分混合唾液,有助于消化同時會給大腦發(fā)送飽足信號。記住,它需要約20分鐘才能感知到飽腹感,所以小口慢嚼不僅有助于消化,還能幫助你控制食量哦!

若不慎吃多了,那么下一餐就調節(jié)為少吃些、清淡些吧。如午餐過于油膩,晚餐可以選擇雜糧粥、清淡豆腐湯、水煮蛋、南瓜湯等清淡食物,控制全天總熱量攝入總是關鍵。

5、飯后千萬別就地休息

在用餐后的30分鐘內,身體會更容易儲存過多的熱量,因此最好在這段時間內進行一些活動,幫助身體消耗熱量。如果不喜歡運動,也可以忙些家務活動!例如擦桌子、刷碗、拖地板,主動幫忙買東西、拎東西,這樣不僅能消耗多余的熱量,還能展現(xiàn)你的勤奮努力,一舉兩得哦!

喜歡本片干貨的話,可以點贊支持一下哦,辛苦原創(chuàng)碼字不容易,如果你能在這里有一個小小的成長,也算是我堅持更新中的小小力量。

#圖文萬粉激勵計劃#

相關知識

過完年變胖沒?2個月減肥6斤,告訴你如何健康減肥過完年,是不是又變胖了?要開始減肥啦,讓你Get減肥小技巧~~過完年,是
7個方法讓你輕松減掉40斤,掉秤不是夢!
春節(jié)已過,你胖了幾斤?減肥請繞開七大陷阱
過年=長肉?喝口水都會胖?這真不是你的錯…
我一個月瘦20斤,四周減肥法,你一定不能錯過
掌握5個方面 讓你健康養(yǎng)生過年!
減肥每天攝入多少熱量最適合
5個公認的燃脂方法,每天堅持,讓你暴瘦20斤!
2個方法控制熱量攝入,提高熱量消耗,讓你慢慢瘦下來!
160斤胖女孩,半年瘦62斤,分享了10個暴瘦的秘訣!

網址: 過年過節(jié)胖三斤,其實不是你的錯,5個方法讓你攝入熱量減半 http://www.u1s5d6.cn/newsview266652.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