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談藥茶的構成形式與制作工藝

談藥茶的構成形式與制作工藝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06日 20:55

談藥茶的構成形式與制作工藝
作者:周志彬

《時珍國醫(yī)國藥》 2005年 第9期

  多個檢索詞,請用空格間隔。

【關鍵詞】  藥茶
        關鍵詞:藥茶;構成;形式;工藝
        在祖國醫(yī)藥學的豐富寶庫中,藥茶是一耀眼的瑰寶,有著悠悠兩千年的歷史。藥茶是指含茶葉或不含茶葉的藥材經(jīng)加工制成的一類制品,在應用時一般以沸水沖飲、泡飲、煎煮后代茶飲或直接飲用而達到治療某些疾病和保健養(yǎng)生的目的。藥茶療法是我國勞動人民在長期與疾病作斗爭的實踐中,不斷總結、充實、發(fā)展而形成的獨具特色的治療和保健養(yǎng)生方法,是祖國醫(yī)藥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1藥茶的構成
        藥茶的構成可以含茶葉,也可以不含茶葉。有的藥茶是由茶葉與藥材或藥材提取物組成,有的藥茶是單味藥材或多味藥材成方。藥茶一般不添加糖等矯味物質,但也有藥茶加入矯味成分。我國是茶的故鄉(xiāng),用茶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就發(fā)現(xiàn)了茶有解毒治病的作用。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藥物學專著《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中,就有著“神農(nóng)嘗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記載。到唐代,《唐本草》中載有“茶味甘苦,微寒無毒,去痰熱,消宿食,利小便”。此后一直至現(xiàn)代,對茶葉的藥用價值有許多研究和論述。盡管茶葉有很多藥效作用,但單一使用一般不謂之“藥茶”。以較常見的藥茶為例,苦丁茶由枸骨葉和茶葉構成。甘露茶(含烏藥、炒枳殼、炒厚樸、炒山楂、炒谷芽、炒神曲、紅茶、陳皮),包含了紅茶和七味中藥。復方葫蘆茶則是由紅茶與甘草、薄荷、部分葫蘆茶的粉未,混合其余部分葫蘆茶提取液濃縮成的稠膏制成。桑葉茶、決明茶分別只有一味藥?!吨袊幍洹?2000年版)收載的板藍根茶也只有一味板藍根,而小兒感冒茶則含廣藿香等10味中藥材。
        2藥茶的形式與種類
        藥茶的加工制成品有湯劑、丸劑、顆粒劑、袋泡劑、茶劑、散劑等劑型,外觀形式有液體、顆粒狀、塊狀、藥丸狀、藥材粗粉,藥材的片、塊、段、絲和茶葉粒等。目前藥茶實際上有兩大類,一類為臨床使用的藥茶,另一類為食療藥茶。后者不受藥品管理限制,有的為企業(yè)生產(chǎn),有的個人自配。企業(yè)生產(chǎn)的食療類藥茶,列入國家食品管理。不能將“藥茶”與藥劑學中的“茶劑”劃等號。“藥茶”是一類加工制成品,其中也包含了中藥“茶劑”;而“茶劑”是特指的一種中藥劑型?!吨袊幍洹穼Α安鑴钡亩x為:“指含有茶葉或不含茶葉的藥材或藥材提取物制成的用沸水沖服、泡服或煎服的制劑,分為茶塊、袋裝茶和煎煮茶”。按照《中國藥典》的界定,藥茶中的湯劑、丸劑、沖劑、袋泡劑、散劑等不列入“茶劑”范疇。
           3藥茶的傳統(tǒng)工藝與新工藝
        最常用、制法最簡便的藥茶是制成湯劑或煮散形式。湯劑是將含茶葉或不含茶葉的藥材,放入砂鍋,加水煎湯。通常藥渣可反復煎2~3次,合并煎液,過濾入熱水瓶,代茶頻飲?;驅⑺幉柙牧戏湃氩璞驘崴浚梅兴闳?,攪勻,蓋好悶5~20 min后,如茶飲服,可加數(shù)次沸水至味淡為止。煮散是將含茶葉或不含茶葉的藥材,粉碎成粗末,以水煎煮或沖泡,代茶飲用[1]。丸劑是在湯劑應用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劑型。丸劑形式的藥茶是將藥茶方中多味原材料,粉碎成細粉,攪拌均勻,以煉蜜,稀面糊或濃茶汁等,將之粘合成團塊,再分成小塊或制成丸粒,置通風處晾至微干,再曬干或低溫烘干,最后以防潮性能較好的紙張包裝,置密閉容器內貯存。使用時按塊(粒)分取劑量,煎煮或沖泡后以代茶飲,可和渣飲下[2]。以上藥茶的傳統(tǒng)制備工藝,在現(xiàn)代不斷得到改進和發(fā)展。現(xiàn)市場上可見的用PET瓶、二片罐、利樂包灌裝的藥茶如王老吉、廣東涼茶王等,是采用現(xiàn)代生產(chǎn),配以現(xiàn)代包裝的湯劑形式的藥茶。藥茶的袋泡劑形式,也是采用現(xiàn)代包裝的一種新形式。它是將藥茶方中的原材料粉碎成粗粉,分裝于通透性好、機械強度高的紙袋中,飲用時沸水沖泡。具有體積小,溶出快、服用方便的優(yōu)點。藥茶的顆粒劑是將方中多味原材料粉碎成細粉,或將原材料用水(或乙醇)提取所得提取物,加入其他輔料,制成干燥顆粒狀。也可將原材料部分分碎成細粉,部分提取,細粉與提取物混合制成干燥顆粒狀。使用時,用開水沖飲即可。這種顆粒劑,也是湯劑的發(fā)展,它既保持了湯劑的特色,又可克服湯劑體積大,容易變質霉敗的缺點,且易運輸和貯存。由于在制備時可加入糖粉作為輔料。因此,對于味苦的藥茶,又能掩蓋其苦味,使人樂意飲用。茶劑中“茶塊”,分為不含糖茶塊和含糖茶塊。不含糖茶塊是將原材料粉碎成粗粉或碎片,選用適宜的粘合劑,將其壓成塊狀。含糖茶塊則是將原材料用水或乙醇提取,以提取物與蔗糖等輔料壓制成塊狀。含糖茶塊與顆粒劑類似,只是外觀狀況不同罷了。茶劑形式的藥茶,使用時用沸水沖服、泡服或煎服、亦很方便。茶劑中的“袋裝茶”制作方法,不僅包含前面所述袋泡茶的制作方法,還可將藥茶方中的原材料,部分粉碎成粗粉,部分提取,然后用粗粉吸取提取液,混合均勻和干燥后,裝入包(袋)中。這樣制備出來的藥茶,看上去是藥材粗粉,實際上有另一部分藥材的提取物“隱”在其中。近來,有一種叫“健神茶”的藥茶,其外形看上去,與普通茶葉無異,茶粒均勻堅實,茶色較深。飲用時,與沖泡普通茶葉沒有區(qū)別。茶水入口,方知其含濃郁香甘的中草藥味。根據(jù)查詢,該藥茶的制作方法已被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授予了發(fā)明專利。其制作方法是將健神茶方中的12味中草藥通過用水煎煮,得提取液,再將提取液濃縮至適量,然后把濃縮液分次均勻噴灑在茶葉上,讓茶葉吸收,最后炒干藥茶,使茶葉形狀復原。這樣制得的藥茶,成品外觀就是茶葉,按沖泡茶葉的方法飲用。這種工藝,可稱得上是一種藥茶制作工藝的創(chuàng)新。藥茶是一類構成、形式和制作方法靈活多變,深受廣大醫(yī)生和人民群眾歡迎的治療藥品或保健養(yǎng)生食品。歷史經(jīng)驗的積累和現(xiàn)代技術的運用,使其得到長足的發(fā)展。挖掘我國的藥茶精華,提高其質量控制手段,建立科學的質量標準體系,讓中國的藥茶走向世界,尚有許多的課題需要我們進行探索和研究。
           參考文獻:
        [1]孟憲紓,李煥秋.中藥制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86:5361.
        [2]張家林.家庭自制藥茶[M].呼和浩特:內蒙古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77.
        (廣東慶發(fā)藥業(yè)有限公司,廣東 梅州514031)

相關知識

榮格談藝術創(chuàng)作與藝術家
茶療,將中醫(yī)藥文化與茶文化推向世界
茶葉的保健作用
醫(yī)生工作室模式構想
熱聞丨“藥食同源”的中藥奶茶、果茶走紅,“中藥茶飲”真的能養(yǎng)生嗎?
人體藝術模特的作用與意義——藝術與文化的完美結合
天然TPE環(huán)保真無味瑜伽墊及標準工藝流程的制作方法
茶香入心:各類茶葉的養(yǎng)生功效
藥品醫(yī)藥制劑固含量測定儀新聞
淺談中國書法中線條的形質美與審美創(chuàng)作的探索——以王羲之等為例

網(wǎng)址: 談藥茶的構成形式與制作工藝 http://www.u1s5d6.cn/newsview319934.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