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飲茶與健康
《科學飲茶與健康》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科學飲茶與健康(39頁珍藏版)》請在素問文庫上搜索。
1、一 茶為何物二 為啥喝茶三 科學飲茶 科學飲茶與健康 一 茶是什么 茶 字出于 爾雅 釋木 槚 苦荼 即后來的 茶 字 也 屬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山茶目 山茶科 茶樹是多年生常綠植物 有灌木 喬木和大喬木三類 葉的特征 葉緣有鋸齒 明顯主脈 葉脈成網狀 花白色 秋冬節(jié)開花 蒴果 一 茶是什么植物 一字至七字茶詩唐 元稹茶 香葉 嫩芽 慕詩客 愛僧家 碾雕白玉 羅織紅紗 銚煎黃蕊色 碗轉曲塵花 夜后邀陪明月 晨前命對朝霞 洗盡古今人不倦 將至醉后豈堪夸 桐君錄 南方有瓜蘆木 亦似茗 至苦澀 取為屑茶飲 亦可通夜不眠 茶經 茶者 南方之嘉木也 一尺 二尺乃至數十尺 其巴山 峽川有兩人合抱者
2、云貴高原發(fā)現大量野生大茶樹和茶籽化石 學術界認定 茶樹原產于中國的云貴高原 二 茶的起源 唐代陸羽在 茶經 中說 茶之為飲 發(fā)乎神農 神農嘗百草 日遇七十二毒 得茶而解之 神農 三皇之一的炎帝神農 水晶肚的神仙神農 古代先民的典型化身 西漢 四川通志 記載了吳理真 植茶始祖 在蒙山種茶的事跡 吳覺農 我國現代茶業(yè)的奠基人 所著 茶經述評 是當今研究陸羽 茶經 最權威的著作 被譽為當代 茶圣 三 茶的發(fā)現與利用 四 六大茶類及特征 根據加工方式 多酚氧化酶的氧化程度 不同分為六大茶類 綠茶 greentea 紅茶 blacktea 烏龍茶 oolongtea 白茶 whitetea 黃茶 yel
3、lowtea 黑茶 darktea 它們的發(fā)酵程度不同 全發(fā)酵茶 紅茶 不發(fā)酵茶 綠茶 半發(fā)酵茶 烏龍茶 輕微發(fā)酵茶 白茶 黃茶 后發(fā)酵茶 黑茶 1 綠茶不發(fā)酵茶 品質特征 香高味醇 清湯綠葉 加工工序 鮮葉 殺青 揉捻 干燥 主要類型 蒸青綠茶 曬青綠茶 烘青綠茶和炒青綠茶 代表名優(yōu)茶 西湖龍井 信陽毛尖 洞庭碧螺春 黃山毛峰 廬山云霧 日照雪青等 2 紅茶全發(fā)酵茶 品質特征 干茶黑色 湯色紅艷 葉底紅亮 加工工序 鮮葉 萎凋 揉捻 發(fā)酵 干燥 主要類型 小種紅茶 功夫紅茶和紅碎茶 代表名優(yōu)茶 正山小種 坦洋工夫 祁門紅茶 滇紅 川紅等 3 烏龍茶半發(fā)酵茶 品質特征 綠葉紅鑲邊 滋味甘醇 香
4、氣馥郁 講究 韻味 加工工序 鮮葉 曬青 做青 殺青 揉捻 干燥 主要類型 閩北烏龍 閩南烏龍 廣東烏龍和臺灣烏龍 代表名優(yōu)茶 武夷巖茶 安溪鐵觀音 鳳凰單樅 凍頂烏龍等 4 黑茶后發(fā)酵茶 品質特征 葉粗 梗多 干茶黑褐 湯色棕紅 葉底暗棕 加工工序 鮮葉 殺青 揉捻 渥堆 干燥 主要類型 湖南黑茶 湖北老青茶 四川邊茶 滇桂黑茶 代表名優(yōu)茶 安化黑茶 蒲沂老青茶 云南普洱茶 廣西六堡茶等 5 黃茶輕發(fā)酵茶 品質特征 三黃 即色黃 湯黃 葉底黃 加工工序 鮮葉 殺青 悶黃 干燥 主要類型 黃芽茶 黃小芽和黃大芽 代表名優(yōu)茶 君山銀針 蒙頂黃芽 溫州黃湯 霍山黃大芽等 6 白茶微發(fā)酵茶 品質特征
5、 茶芽完整 形態(tài)自然 白毫顯露 香氣清鮮 滋味甘醇 持久耐泡 加工工序 鮮葉 萎凋 日曬 干燥 主要類型 白芽茶和白葉茶 代表名優(yōu)茶 福鼎白毫銀針 政和白牡丹等 再加工茶類 再加工茶 以基本茶類的原料經再加工而成的產品 根據再加工方式不同分為 花茶 緊壓茶 萃取茶 保健茶和茶飲料等 神農本草經 記載 茶葉苦 飲之使人益思 少臥 輕身 明目 神農食經 記載 荼名久服 令人有力悅志 食論 記載 苦荼久食 益思意 廣雅 荊巴間采茶作餅 其飲醒酒 令人不眠 茶經 茶之為用 味至寒 為飲最宜 精行儉德之人 茶譜 人飲真茶能止渴 消食 除痰 少睡 利水道 明目 益思 除煩 去膩 固人不可一日無茶 一 古今
6、對飲茶及健康的認識 二 為什么喝茶 延緩衰老抑制心血管疾病預防和抗癌預防和治療輻射傷害抑制和抵抗病毒菌美容護膚醒腦提神利尿解乏降脂助消化護齒明目除口臭 茶為萬病之藥 現代科學證明了茶的藥用價值 二 茶葉的主要化學成分 在這些化學成分中 有許多是我們生活所需要的營養(yǎng)成分 還有一些具有保健和醫(yī)療作用 它們是茶的營養(yǎng)保健功能的物質基礎 茶葉中的營養(yǎng)成分 六大食品營養(yǎng)素 五類 44種 必需營養(yǎng)素 氨基酸 維生素 礦物質 糖類 蛋白質 脂肪等 茶葉功效成分 茶多酚 生物堿 咖啡堿 茶堿 可可堿 茶多糖 茶氨酸等 1 茶多酚及其氧化產物 多酚類物質是茶葉的特征生化成分之一 也是茶葉醫(yī)療價值的最主要物質基礎
7、 茶多酚及其氧化產物的生理功效 清除自由基 抗衰老 抗腫瘤 抗突變 殺菌 抗病毒 降血糖 降血脂 抗過敏 增強免疫等 三 茶葉的主要成分及保健作用 2 咖啡堿 咖啡堿 是一種甲基黃嘌呤 其最基本的生理功能就是對腺嘌呤受體的競爭性頡抗作用 咖啡堿有多種生理作用 可作為藥品使用 很多止痛藥 感冒藥 強心劑 抗過敏藥中含有咖啡堿 茶氨酸 茶葉的特征性氨基酸 化學名稱為N 乙基 L 谷氨酰胺 占所有游離氨基酸含量的一半 與茶葉品質和生理功效關系最大 茶氨酸的生理功效 促進神經生長和提高大腦功能 降壓安神 增強免疫 延緩衰老 3 氨基酸 4 茶多糖 茶多糖 茶葉多糖復合物 是一種酸性糖蛋白 并結合有大量
8、的礦物質 其含量隨茶葉原料的老化而增多 茶多糖的藥理功效 降血糖 降血脂 防輻射 抗凝血及血栓 增強免疫等 一 合理選茶 關注質量 質量安全 有機產品 綠色食品 無公害產品等認證標志包裝標示 日期 產地 廠家等茶葉品質 成分關系 環(huán)境因子茶葉特征 色 香 味 形 葉底 三 科學飲茶 1 外形 看干茶外形 觀察干茶的條索 嫩度 整碎和凈度等 一般 干茶以松緊 重實 芽毫多 葉質嫩 勻整 無雜為好 外形松散 輕飄 粗糙 葉質老 多斷碎 雜片為次 2 湯色 看茶湯的色澤 看茶湯的濃度 深淺 明暗 清濁程度等 一般 茶湯色以黃綠明亮為好 若湯色淺薄 暗濁 沉淀物多 則表明茶質較差 3 香氣 聞茶水的香
9、氣 可先熱聞 后冷聞 聞時 將杯蓋半掀開 接近鼻子 以辨別香氣高低 強弱 持久程度 純正還是有異味等 一般 以高銳 鮮爽 濃烈 持久 純正 無異味為好 如香氣淡薄 低沉而帶有粗異氣味者為次 4 滋味 主要是品其茶湯入嘴后的味道 茶湯的滋味有濃淡 厚薄 甘甜 苦澀 鮮 酸等 一般茶湯滋味以口感醇厚甘甜為好 而平淡乏味或含有粗澀異味者為次 5 葉底 看用沸水沖泡過后的茶葉 一般葉底以細嫩多芽 芽葉完整 柔軟 肥厚 勻齊者為好 以粗老 多筋梗 瘦茶 混雜 斷碎茶多者為差 二 茶葉貯藏 茶葉貯藏的目的 是要保持茶葉固有的色香味形 茶葉貯藏的原理 設法使茶葉充分保持干燥 盡量減少外界溫度 濕度 氧氣和陽
10、光的影響 避免與帶有異味的物品物接觸 還要使茶葉不受擠壓和撞擊 以保持其原形 本色 真味 貯藏要點 密封 閉光 防異味 防潮 低溫 1 看茶喝茶 綠茶性寒 適合體質偏熱 胃火旺 精力充沛的人飲用 綠茶有很好的防輻射效果 非常適合常在電腦前工作的人 白茶性涼 適用人群和綠茶相似 但 綠茶的陳茶是草 白茶的陳茶是寶 陳放的白茶有去邪扶正的功效 黃茶性寒 功效也跟綠茶大致相似 不同的是口感 綠茶清爽 黃茶醇厚 青茶 烏龍茶 性平 適宜人群最廣 紅茶性溫 適合胃寒 手腳發(fā)涼 體弱 年齡偏大者飲用 加牛奶 蜂蜜口味更好 黑茶 普洱茶 性溫 能去油膩 解肉毒 降血脂 適當存放后再喝 口感和療效更佳 三 健
11、康飲茶 2 看人喝茶 平和質 陰陽氣血調和 以體態(tài)適中 面色紅潤 精力充沛等 氣虛質 元氣不足 以疲乏 氣短 自汗等氣虛表現 陽虛質 陽氣不足 以畏寒怕冷 手足不溫等虛寒表現 陰虛質 陰液虧少 以口燥咽干 手足心熱等虛熱表現 痰濕質 痰濕凝聚 以形體肥胖 腹部肥滿 口黏苔膩等痰濕表現 濕熱質 濕熱內蘊 以面垢油光 口苦 苔黃膩等濕熱表現 血瘀質 血行不暢 以膚色晦黯 舌質紫黯等血瘀表現 氣郁質 氣機郁滯 以神情抑郁 憂慮脆弱等氣郁表現 特稟質 先天失常 以生理缺陷 過敏反應等為主要特征 燥熱體質的人 應喝涼性茶 虛寒體質者 應喝溫性茶 體質類型是動態(tài)的 隨季節(jié) 生活規(guī)律等發(fā)生變化 每種茶淡一些
12、可以喝任何人 喝茶總比不喝茶好 勞動者 茉莉花茶 綠茶 體力勞動量較大的人 適合喝烏龍茶及紅茶 經常開車 或常受臟空氣荼毒的人 可以多喝綠茶 整天坐著不動 平時也不做運動的人 綠茶 花茶 煙酒不離手的人 多喝綠茶 食肉多者 喝喝烏龍茶 磚茶 餅茶 每次上廁所都覺得是一件苦差事 經常便秘的人 蜂蜜茶 膽固醇過高 血脂數高的人 烏龍茶 黑茶 綠茶每天和計算機 搏斗 的現代人 多喝茶長時間用嗓工作的人 多飲綠茶 3 看時喝茶 春季 宜飲用花茶 可以散發(fā)一冬積在人體內的寒邪 濃郁的香茶 能促進人體陽氣發(fā)生 夏季 宜飲用綠茶為佳 綠茶性味苦寒 可以清熱 消暑 解毒 止溫 強心 秋季 飲用青茶為最好 此茶
13、不寒不熱 能消除人體內的余熱 恢復津液 一舉兩得 冬季 飲用紅茶最為理想 紅茶味甘性溫 含有豐富的蛋白質 能助消化 補益身體 使人更加強壯 一天如何喝茶 清晨 高級綠茶 醒腦清心 上午 茉莉花茶 芬芳怡人 可提高工作效率 午后 紅茶 解困提神 下午 紅茶或高級綠茶 加點點心 果品 補充營養(yǎng) 晚上 泡上一壺烏龍茶 邊談心邊喝茶 別有一番情趣 4 飲茶貼士 忌飲燙茶 刺激食道和胃 致食道癌 忌飲冷茶 滯寒 聚痰 忌飯前大量飲茶 沖淡唾液 使飲食無味 還能暫時使消化器官吸收蛋白質的功能下降 忌飯后立即飲茶 含有鞣酸 能與食物中的蛋白質 鐵質發(fā)生凝固作用 影響人體對蛋白質和鐵質的消化吸收 忌飲沖泡時間
14、過久或次數過多的茶 營養(yǎng)價值降低 微生物污染 農藥殘留及鉛 鎘等重金屬元素 忌空腹飲茶 冷脾胃 自古 不飲空心茶 之說 忌飲濃茶 咖啡因 刺激性強 忌茶水服藥 服用補鐵劑 胃蛋白酶片 腸胰酶片等藥物時 強調 盡管飲茶具有多種保健作用 我們還是不能把它當作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 不能做為藥劑 我們只需把它當作一種健康的 天然的飲品 通過將飲茶或品茶日常生活而獲得身體上的健康 情操上的陶冶和精神上的愉悅 總之 適合自己的茶就是最好的 喝茶舒服才是最重要的 器為茶之父 水為茶之母 美食不如美器 葡萄美酒夜光杯 有好茶 須要 妙器 真水 宜砂景瓷 紫砂壺以宜興 丁蜀鎮(zhèn)黃龍山 產的較好 瓷器宜景德鎮(zhèn)產的最好
15、 明 許次紓 茶疏 茶滋于水 水籍于器 湯成于火 四者相顧 缺一不可 明 張大復在 梅花草堂筆談 茶性必發(fā)于水 八分之茶 遇十分之水 茶亦十分矣 八分之水 試十分之茶 茶只八分耳 揚子江中水 蒙頂山上茶 四 科學泡茶 泡茶三要素 茶葉用量 茶水比 水溫 沖泡時間及次數茶藝五要領 神 是藝的生命 美 是藝的核心 質 是藝的根本 勻 是藝的功夫 巧 是藝的水平 1 名優(yōu)綠茶玻璃杯泡法2 花茶蓋碗泡法3 烏龍茶紫砂壺泡法 常見茶類沖泡方法 范增平先生認為 茶藝包括兩方面 科學和人文的 也就是 一 技藝 科學地泡好一壺茶的技術 二 藝術 美妙地品享一杯茶的方式 中國茶藝之美是屬于心靈美 欣賞茶藝之美
16、是要把自我投入整個過程當中來觀察整體 何為茶藝 1977年中國民俗學會理事長婁子匡教授等茶葉愛好者 倡議弘揚茶文化和茶為國飲 提出了 茶藝 一詞 用以表述茶葉泡飲過程及程序 以區(qū)別于日本的 茶道 臺灣茶藝專家蔡榮章先生認為 茶藝 是指飲茶的藝術而言 講究茶葉的品質 沖泡的技藝 茶具的玩賞 品茗的環(huán)境以及人際間的關系 那就廣泛地深入到 茶藝 的境界了 總之 茶藝就是泡茶的技藝和品茶的藝術 其中又以泡茶的技藝為主體 因為只有泡好茶之后才談得上品茶 而泡茶又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問題 正如丁文先生所說 技術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便成為一門藝術 因此 我們不但要科學地泡好一壺茶 還要藝術地泡好一壺茶 也就是說 不但要掌握茶葉鑒別 火候 水溫 沖泡時間 動作規(guī)范等等技術問題 還要注意沖泡者在整個操作過程中的藝術美感問題 欣賞茶藝的沖泡技藝 應該給人以一種美的享受 包括境美 水美 器美 茶美和藝美 中國人說 亂世喝酒盛世喝茶中國提倡 以茶代酒不抽煙 少喝酒 多喝茶 喝好茶總體原則 合適的時間 合適的人 喝合適的茶 祝您年逾茶壽 20 88 108歲 謝謝大家 有好茶喝 會喝好茶 是一種清福 魯迅
相關知識
關于舉辦“科學飲茶 健康生活”主題科普活動的通知
中國茶文化與茶健康
常見的科學飲水與健康.ppt
健康飲食科學肥法
科學網—飲水與健康
科學飲食和健康
新式茶飲,誰更健康?
飲水智慧:科學飲水,喝出健康
春茶飄香,你真的會健康飲茶嗎?
健康飲食科學瘦產品
網址: 科學飲茶與健康 http://www.u1s5d6.cn/newsview333095.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8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