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健脾化濕的中成藥都有什么

健脾化濕的中成藥都有什么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08日 04:47

健脾化濕的中成藥都有什么

中醫(yī)認為,濕邪是最為常見,也是最難治療。導致體內(nèi)濕氣的形成可分外因和內(nèi)因,外因是空氣中的濕度大而致,內(nèi)因則是脾胃不健,運化祛濕能力差而導致濕氣內(nèi)滯。脾臟能運化水濕。脾喜燥而惡濕,若脾陽振奮,脾臟 健運,運水化濕功能正常,濕邪則不易致病。反之,濕氣太重致人生病后,病人往往出現(xiàn)頭昏頭重、四肢酸懶、身重而痛、為預防、減輕濕邪傷人,必須重視護脾。那么健脾去濕的中成藥有哪些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目錄化濕藥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健脾化濕的中成藥都有什么白扁豆花粥可以健脾化濕除眼袋嗎夏季養(yǎng)心健脾要講究解暑化濕皮炎患者健脾補腎的藥膳療法

1化濕藥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化濕藥的注意事項有哪些?本文就是關于化濕藥的注意事項的介紹,希望能幫您更好的認識化濕藥,請往下看:

  1. 化濕藥的功效有化濕、燥濕之不同,說明作用有緩弱、強烈之異,應跟據(jù)濕阻中焦之程度適當選用,以免病重藥輕或病輕藥重之弊。

  2. 化濕藥主要用于寒濕中阻之癥,常配合溫里藥同用;如為濕熱之癥,須配合清熱燥濕藥同用。此外,如兼氣滯,可配行氣藥;脾胃失運,可配健脾和胃藥;如濕邪較重,還可與利水滲濕藥相配伍。

  3. 化濕藥功能化濕、燥濕,易于耗陰傷津,故陰虛津少,舌絳光剝者宜慎用。

  4. 化濕藥物多含揮發(fā)油成分而氣味芳香,煎煮過久可降低或喪失療效,故不宜久煎,有的則應后下。

  以上就是關于化濕藥的注意事項有哪些的介紹,相信你可以更好的利用好化濕藥。

2健脾化濕的中成藥都有什么

  1.歸脾丸:益氣健脾,養(yǎng)血安神。

  2.木香順氣丸:行氣化濕,健脾和胃。

  3.附子理中丸:具有溫中健脾作用,臨床用于脾胃虛寒,脘腹冷痛,嘔吐泄瀉,手足不溫等病癥。

  4.健脾丸:健脾開胃。用于脾胃虛弱,脘腹脹滿,食少便溏。

  5.參苓白術丸:補脾胃,益肺氣。用于脾胃虛弱,食少便溏,氣短咳嗽,肢倦乏力。

  以上介紹的便是健脾去濕的中成藥有哪些,脾虛濕困時,應健脾去濕,把多余的水分排出體外(利尿)或者減少、清除引起身體免疫反應的物質(zhì),而溫補脾胃是解除濕困的最好途徑。溫補脾可食用健脾的食物如鯽魚、胡蘿卜、蘋果 、淮山、蓮子、茨實、豬肚、鴨子等祛濕食物有赤小豆、薏米、萵筍、扁豆、冬瓜等。

3白扁豆花粥可以健脾化濕除眼袋嗎

  白扁豆花粥可以健脾化濕除眼袋嗎?現(xiàn)在的女性都很愛美,但是吃什么比較好呢?需要注意哪些飲食就不會出現(xiàn)眼袋呢?請看白扁豆花粥可以健脾化濕除眼袋嗎?

  眼袋是許多愛美女性的一大頭痛問題。許多人在受到眼袋困擾時,會直接將問題拋給手術刀,總以為一刀下去就能將眼袋斬殺于無形。其實,許多眼袋的產(chǎn)生是后天造成的,如果你沒有找到問題的根源,即使動了手術,眼袋也可能再次出來。

  從中醫(yī)上來看,后天形成的眼袋主要是脾腎虛弱造成的。脾主肌肉,脾虛了,眼瞼上的肌肉就缺乏營養(yǎng),變得松弛,久而久之,眼瞼就因為無彈性而下垂。而且脾是 運化水濕的,脾胃虛弱,運化無力,水濕就會在體內(nèi)停留,而足陽明胃經(jīng)的起始處正好是產(chǎn)生眼袋的地方,身體里有水濕,首先會堆積在眼部,眼睛部位的皮膚是最 薄弱的,水液堆積后,下眼瞼以下的地方就會因充滿水液而浮腫,這樣就形成了眼袋。

  對于因脾虛產(chǎn)生的眼袋,在治療上,健脾化濕是關鍵。在日常飲食中,應該多吃山藥、赤小豆、芡實、茯苓、蓮子、薏米、豇豆等食物,如果您想通過花卉來調(diào)理, 可以選擇茉莉花、葛花、白扁豆花等,這些花都具有芳香化濕、醒脾和胃的功效,既可以用來熬粥,也可以泡茶,而且它們的功效也不是單一的,像茉莉花不僅能化 濕,還能清肝明目、清新口氣;葛花素有“千杯不醉葛藤花”的美譽,常用來解酒;白扁豆花還有治女性白帶過多的功效。

  我給大家推薦一款以白扁豆花為主的食譜——— 白扁豆花粥,它的健脾化濕作用最為明顯。去正規(guī)的中藥房購買白扁豆花10~15克,洗凈后,放入鍋內(nèi)加入適量水煎上15分鐘,去渣后將汁液倒入碗中。粳米 50克,淘洗干凈后,入鍋中熬粥,粥開后,倒入白扁豆花汁,文火煮至粥熟即可。也可先將白扁豆花曬干研粉,粥快熟時,調(diào)入粥中食用。

  這款粥雖然材料簡單,但功效不小,不僅能去眼袋,還能治療女性白帶過多。因為白扁豆花有健脾和胃化濕的功效,只有脾胃強壯了,運化才有力量,身體內(nèi)的水濕 也就能很快被運化出去,水濕減少,眼袋也就逐漸消失了。

4夏季養(yǎng)心健脾要講究解暑化濕

  夏季的最后一個月即長夏,與脾相應。這個時候天氣悶熱,陰雨不斷,空氣中濕度較重,人比較容易感受濕邪,而脾性喜燥而惡濕,一旦脾陽為濕邪所遏,超出了脾胃的適應能力,就會產(chǎn)生食欲不振、大便稀溏、脘腹脹滿、四肢不溫等寒中洞泄一類的脾病了。所以長夏飲食宜清淡,少油膩,少生冷,脾虛的人可以少食多餐。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夏季養(yǎng)心健脾的方法。

  1. 夏季宜多吃瓜果

  夏季瓜果豐富,可以多吃一些,但應注意水果的性味,了解自身體質(zhì),以免造成損傷。如脾胃虛寒的人,不宜大量吃西瓜、梨、獼猴桃、柚子等涼性水果;內(nèi)火大、痰濕盛者,少吃桂圓、荔枝等;過敏體質(zhì),慎吃芒果、菠蘿等。又常言:“桃養(yǎng)人,杏傷人,李子樹下抬死人”,李子多吃使人生痰、助濕,甚至令人發(fā)虛熱、頭昏”;尿路結(jié)石的人不能多吃草莓;胃酸多、易腹瀉的人,少吃香蕉;蘋果、桃、葡萄、哈密瓜、桑葚、西瓜等水果含糖量高,故糖尿病人慎食。

  2.夏季飲食要節(jié)制

  《黃帝內(nèi)經(jīng)》說:“谷肉果菜,食養(yǎng)盡之,無使之過,傷其正也?!薄帮嬍秤泄?jié)……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食物本來是營養(yǎng)人體的,但是如果飲食不節(jié)制,就會適得其反,傷害人體的正氣。所以一定要節(jié)制飲食,三餐規(guī)律,飲食有節(jié),這樣才能使形體與精神相一致,才能頤養(yǎng)天年。

  飲食節(jié)制除了要防止暴飲暴食之外,還要注意三餐的時間及分配。早飯要在7點左右,午飯在12點左右,晚飯在18點左右。俗話說“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少”。唐代名醫(yī)孫思邈在《枕上記》中說:“清晨一盤粥,夜飯莫教足?!薄讹嬌耪分姓f:“晚飯不可多食,晚飯少一口,活到九十九。”因為晚上人體的新陳代謝速度逐漸減低,消耗的熱量也比白天明顯減少,晚飯吃得過多就會在體內(nèi)轉(zhuǎn)化為脂肪使人發(fā)胖。同時晚飯吃得過飽或過于油膩還會增加腸胃負擔,出現(xiàn)腹脹、消化不良等現(xiàn)象,并影響睡眠,即所謂的“胃不和,臥不安”。

  老人、小孩消化能力本來就不強,夏季就更差,吃得過飽,難以消化,容易使脾胃受損,導致胃病,正如諺語所說“要想小兒安,三分饑和寒”。漢代名醫(yī)張仲景早在《傷寒論》中就提出“損谷則愈”,即在保持身體基本熱量需要的基礎上,少吃一點兒,很多病自然就好了。我們現(xiàn)代的一些常見病,如糖尿病、痛風、高血脂,與飲食不節(jié)制有密切的關系。古人提出的“損谷則愈”到現(xiàn)在仍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溫馨提示:古人有“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的說法,關鍵是要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市民最好根據(jù)年齡、體質(zhì)和個人愛好,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一般來說,愛好體育鍛煉的人應選擇如慢跑、游泳、劃船、騎自行車等耐力性的有氧運動。

5皮炎患者健脾補腎的藥膳療法

  皮炎發(fā)作的病因十分復雜,患者平時要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加強鍛煉,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忌食肥甘厚味、辛辣、生冷之品,以免傷脾化濕,臨床藥膳療法通常以補益為主,健脾補腎,可作為飲食的藥物有山藥、枸杞、當歸、靈芝、冬蟲夏草等。

  預防皮炎的飲食療法:

  一、綠豆茶

  原料:綠豆100 克、生苡仁10 克。

  制法:幫上述材料用水煎后加入少許綠茶葉即可。

  健康提示:

  1、每日當茶飲用,可大大緩解病情,減輕瘙癢。

  2、本食療主治夏季皮炎等疾病。

  二、荷葉粥

  原料:鮮荷葉1張(或干荷葉),粳米50克,白糖適量。

  制法:粳米,淘洗干凈;荷葉,洗凈。鍋置火上,放入水適量,放入粳米煮粥,煮時將荷葉蓋于粥上,煮熟即成。也可另將荷葉洗凈切碎,先煎取汁,另用一鍋煮粥,將汁調(diào)入粥內(nèi)。食用時,可加白糖于粥內(nèi),隨時可食用。

  健康提示:

  1、本膳用荷葉,有分清別濁、解暑清熱之功,近來被作為降脂減肥的主要藥物;粳米,含碳水化合物、維生素B1、維生素B2等,有和胃安神之功,粳米米糠層的粗纖維分子,有助胃腸蠕動,對便秘療效很好。荷葉粥清香爽口,利濕減肥。

  2、本食療主治夏季皮炎。

  三、鵪鶉蛋蜜

  原料:鵪鶉蛋2 個,適量蜂蜜。

  制法: 將鵪鶉蛋2 個打入蜂蜜中同燉,于每日清晨空腹而食。

  健康提示:

  1、鵪鶉蛋蜜有消炎、抗過敏、滋潤皮膚的作用,尤其適宜幼兒服用。

  2、本食療主治夏季皮炎等疾病。

相關知識

脾虛消瘦吃什么中成藥
中藥中的九大仙草都有什么
不二祛濕:祛濕加健脾=減肥?中醫(yī)還你苗條身材!
調(diào)理脾胃的8大中成藥詳解
脾虛吃什么好
脾胃虛弱吃什么 吃什么對脾胃好
冬季如何祛濕 健脾益腎是祛濕的關鍵
引起脾胃濕熱的三大原因
什么是脾虛濕盛型肥胖病
減肥中藥有什么 減肥中藥有...@中醫(yī)科呂濤醫(yī)生的動態(tài)

網(wǎng)址: 健脾化濕的中成藥都有什么 http://www.u1s5d6.cn/newsview355218.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