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多愁善感”=“矯情”?那是他們不懂“高度敏感”

“多愁善感”=“矯情”?那是他們不懂“高度敏感”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08日 10:35

你是否和我一樣敏感又多疑?

看到路上小狗被軋死,我一整天都會陷入悲傷中;

給人發(fā)消息得不到回復(fù),我就會胡思亂想:“我是不是哪句話說錯了?他是不是討厭我了?我要不要先道個歉?”

甚至有時看到路人在竊竊私語,我都懷疑在議論我。

別人眼里的一件小事,在我這兒都會被放大百倍。因為感知能力太強大,我被冠以“矯情精”。

天知道,我為自己的多愁善感有多頭疼。直到我最近看到卡特琳·佐斯特寫的《高度敏感的力量》一書,才明白我這不是“矯情”,而是“高度敏感”。而且世上和我一樣的高度敏感者有很多,占整個群體的15%-20%。我才輕松地舒了一口氣:“還好,我不是一個怪物?!?/p>

那么你呢?是高度敏感者嗎?讓我們一起來測測看!如果以下問題,你的回答大部分都是“是”,那么你很有可能是高度敏感者。

很多人好奇,“高度敏感”是什么?“高度敏感者”是不是只有女生才是呢?“高度敏感者”是不是都是藝術(shù)家呢?

別著急,在這本書里,作者卡特琳·佐斯特將全面解答我們的疑惑。全書由三部分構(gòu)成,第一部分主要講解人們對高度敏感者的誤解、第二部分舉了實例:講述高度敏感者在方方面面受到的挑戰(zhàn)、第三部分則是教導(dǎo)高度敏感者們?nèi)绾巫兊脧婍g。

一、人們對“高度敏感”的誤解

誤區(qū)1:敏感=矯情

很多人認為敏感就是矯情,是過于情緒化和軟弱的表現(xiàn)。所以,我們一旦表現(xiàn)得敏感,就會遭到責(zé)罵:“別那么愛裝模做樣!別一天到晚胡思亂想!別……”

卡特琳·佐斯特在書中說道:“‘敏感’是指機體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某一部分對刺激和疼痛的敏感性;在生理學(xué)和感知心理學(xué)中,‘敏感’這個詞的意思是指所謂的第五感覺,也就是皮膚的觸感?!?/p>

換句話說,敏感是我們的生理現(xiàn)象,是我們不能夠控制的,而矯情是性格,是我們能夠主動選擇的,二者不能相提并論、化作等號。

其實,每個人都有一定程度的敏感,但是只是還有一些人擁有比其他人更深入地感知并且處理內(nèi)部及外部刺激的能力,他們被稱為“高度敏感者”。

誤區(qū)2:“高度敏感者”都是女性

沒看這本書之前,我也是這么認為的。因為“多愁善感”“富于情緒化”“感性”這些詞都是用來形容女性,但是高度敏感研究領(lǐng)域的先驅(qū)伊萊恩·阿倫博士告訴我們:男性和女性中高度敏感者所占比例是一樣的。

這意味著男性有感性的一面,也會偶爾脆弱,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消除這種對男性的偏見:“男人必須有男人味!要足夠勇敢。”

以前社會職位單一,男主外,女主內(nèi),造成大眾的印象就是男性必須有責(zé)任感,做事不許說不行。而現(xiàn)在社會的職位多元化,很多心思細膩的工作也需要男性,而我們的觀念更要跟著變化。

誤區(qū)3:只有內(nèi)向的人才會高度敏感。

“你就是一個人呆久了,才會想多,多和人接觸接觸就好了?!?/p>

“那外向的人就不敏感了嗎?”

其實是我們混淆了“內(nèi)向”和“敏感”?!皟?nèi)向”只是針對人的社會行為,重點關(guān)注內(nèi)心世界的需求。而“敏感”則是對外界刺激的感知以及容易受到刺激。

外向的人同樣敏感,在阿倫博士的報告中提到:約有30%高度敏感者屬于外向的人。

誤區(qū)4:高度敏感=天賦異稟

今天,我在群里問道:“大家對于高度敏感者,有什么了解嗎?”有人回答說:“高度敏感的人都是藝術(shù)家,很厲害!”其實,還有很多高度敏感者和我一樣岌岌無名、平凡而普通。

之所以大眾會認為敏感者的聰明異于常人是因為有很多同時研究高度敏感和天賦異稟者的導(dǎo)師和顧問,所以這兩種概念會同時出現(xiàn),就給人以錯覺——這兩者是有聯(lián)系的。

總的來說,天賦異稟的人不一定是高度敏感者,高度敏感者不一定有過人的天分。

二、高度敏感者遇到的挑戰(zhàn)

受到過多的刺激和壓力。因為身體更容易感知外界環(huán)境變化,高度敏感者往往要克服很多不適:強光的照射、春天的花粉、還有吵鬧的環(huán)境……這些旁人看起來沒什么大不了的環(huán)境,對于高度敏感者都是無盡的折磨。

自我懷疑和脆弱感。記得《媽媽是超人》里面伊能靜眼睛腫了,還得一個人帶孩子、搭圍欄、給孩子做飯、一個人去醫(yī)院,老公秦昊絲毫不關(guān)心,認為眼睛發(fā)腫不過和蚊子叮了一樣不是什么大事。臨走時,他還特地囑咐伊能靜:“早點回來,我一個人搞不定米粒。”伊能靜在車上時差點大哭。其實,高度敏感的人會比其他人更脆弱,需要更多的關(guān)心。

恐懼感和罪惡感。很多高度敏感者內(nèi)心都裝著一個“戲精”,常常杞人憂天:“我們這會不會發(fā)生地震?他剛剛那眼神是對我不滿嗎?”很容易給自己加恐怖片的戲。因為心思過于細膩,所以他們的共情能力很強。如果別人拜托我做事,我盡了全力也沒做好,還是會愧疚。我常常把別人的事看得比自己還重,也為此消耗了太多的能量。

三、高度敏感者們?nèi)绾巫兊脧婍g

其實,改變不是一朝一夕,幾個步驟就能改變的,而是一個緩慢接受自己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感知→信任→允許→體驗→加工→原諒→成長→集中注意力。

首先,學(xué)會感知自己情緒的來源,意識到并弄清自己的需求,使用“非暴力溝通”來解決問題。掌握非暴力溝通的四要素是成功溝通的關(guān)鍵:觀察-感受-需要-請求。

記得《媽媽是超人》里有這么一段:伊能靜出差回來,結(jié)果看到家里一團糟,她拖著勞累的身體收拾好房間已經(jīng)是半夜了,準備和老公聊聊,但她老公只顧打游戲。尹能靜有點不滿,誰知她老公竟然吼道:“我打游戲怎么了,我又不是在做什么對不起你的事!”這個時候一般人都會生氣吧,伊能靜卻很會溝通:“我雖然今天真的很累,累的精疲力盡(感受),就想著晚上一定躲進你懷里撒會兒嬌(需要),現(xiàn)在我不想了,因為想到也許你今天也很累(共情)…我可能太獨立了?!痹捳f完,她老公就乖乖放下手機了。

其次,接受自己的敏感。很多人認為敏感是不好的,是不應(yīng)該的。其實,敏感是被允許的,正因為我們敏感,所以我們更能體會到他人的不易;因為我們敏感,我們更易察覺身體發(fā)出的信號,提前知道身體的健康狀況;因為我們敏感,我們的想象力更豐富,更易從事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不是嗎?

然后,擺脫別人的期待,做真實的自己。認識到敏感是一種難得的特質(zhì)后,我們就應(yīng)該不強迫自己按著別人的期待走?!澳阋獦酚^,不要老是為不必要的事?lián)?!”“你?yīng)該學(xué)會堅強,動不動哭哭啼啼的可不好?!边@些違背我們敏感的特質(zhì)、讓我們痛苦的話,就讓它見鬼去吧!

最后,學(xué)會拒絕別人,減少能量消耗。有些人總愛把自己的煩惱強加于我們,把自己的事變成了我們的事。這時,我們應(yīng)該學(xué)會弄清你們之間的界限:“這個要求合理嗎?合理的話,哪些事是我可以提供幫助的?哪些是他應(yīng)該去做的?”不合理的事果斷拒絕,免得自己的底線總被他人突破。我們存在的目的不是滿足他人,而是滿足自己。

《高度敏感的力量》一書真的很棒!作者抽絲剝繭般地詳細向我們解釋了“高度敏感”一詞以及高度敏感者應(yīng)對生活中的困境的種種措施,給我們高敏感人群帶來了福音。如果你也對“高度敏感者”這個身份存疑,那就翻書一探究竟吧!

高敏感不是一種病,不過是種特殊的人格類型,高敏感的人也不是怪物。我們要做的不過是接納我們的敏感,當然,了解到這種特質(zhì)是讓我們內(nèi)心安寧,而不是把它當作遇到困難時逃避的借口。當遇到敏感帶來的挑戰(zhàn)時,我們需要學(xué)會自省,尋求改變,方能成長。

相關(guān)知識

體態(tài)矯正?你被他們PUA了
了解孩子語言系統(tǒng)發(fā)育規(guī)律,在他對語言敏感時,教他說話最快
感情咨詢(如何改善情感關(guān)系:感情咨詢建議)
敏感肌5大肌膚問題,如何改善?
情感障礙
敏感還是過敏,皮膚屏障如何修復(fù)?
情感亞健康
皮膚的健康自我管理——敏感皮膚的管理醫(yī)學(xué)科普 健康自我管理 皮膚 敏感皮
女博士帶孩子絕望自殺:你沒生過孩子,卻說我矯情……產(chǎn)后抑郁有多可怕?
長期身體消瘦容易感到情緒低落怎么增重

網(wǎng)址: “多愁善感”=“矯情”?那是他們不懂“高度敏感” http://www.u1s5d6.cn/newsview361987.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