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試題(含答案)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試題(含答案)
一、單選題(1分×60,共計60分):
1.心理素質中的“素質”是。
A.廣義上講;B.狹義上講;C.綜合上講;D.潛能上講。
2.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徑是。
A.教集體育;B.咨詢;C.開設相關課程;D.個別教育。
3.人腦對客觀現(xiàn)實的反映是。
A.一對一的“鏡像”反映;B.個人的主觀反映;C.人在社會生活實踐中積極能動的映像;D.對客觀現(xiàn)實準確無誤的反映。
4.人們在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動中,所有與有意識地克服困難相聯(lián)系的決斷和堅持等心理活動統(tǒng)稱為。
A.認識過程;B.情感過程;C.意志過程;D.知、情、意的過程。
5.人的心理與生理、精神和身體、機體內外環(huán)境是一個完整統(tǒng)一的整體,這一觀點被
B.生物醫(yī)學模式;C.心理、社會模式;D.心理醫(yī)學模式。
6.學派認為人的心理問題是后天學習的結果。
A.精神分析;B.行為理論;C.人本理論;D.認知理論。
7.心理自我不包括。
A.能力;B.角色;C.愛好;D.智慧。
8.個體從自己的立場和觀點出發(fā),對自己目前的實際情況的評價和看法稱為。
A.現(xiàn)實自我;B.投射自我;C.理想自我;D.生理自我。
9.個體要實現(xiàn)的比較完美的一種自我境界或形象稱為。
A.現(xiàn)實自我;B.投射自我;C.理想自我;D.生理自我。
10.一個人具有情緒體驗深刻,容易感覺到別人不易覺察的細小事物,具有內傾性等心理特征。
我們判斷這個人的氣質類型時傾向于。
A.多血質;B.抑郁質;C.膽汁質;D.黏液質。
11.一個人具有直率、熱情、動作迅速、情緒體驗強烈、具有外傾性等心理特征。
我
A.多血質;B;D.黏液質。
12.德國著名作家歌德失戀后創(chuàng)作《少年維特之煩惱》能最好地說明哪種調節(jié)情緒方法。
A.轉移調節(jié);B.延緩調節(jié);C.宣泄調節(jié);D.升華調節(jié)
13.一個人企圖擺脫或逃避危險情境而又無能為力時產生的情緒是。
A.恐懼;B.憤怒;C.悲傷;D.羞恥
14.
A.C.行為;D.認知
15.為了實現(xiàn)預定目標,調控自己心理狀態(tài)和行為活動的能力是意志。
A.堅毅性;B.自覺性;C.自制性;D.果斷性
16.老子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千層之臺,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能夠說的是哪種培養(yǎng)良好意志品質的途徑。
A.遵循循序漸進;B.增強挫折承受力;C.確立適當目標;D.完善人格
17.與意志堅毅性相反的品質有。
A.盲從性;B.放任性;C.獨斷性;D.頑固性
18.把自己所具有的某些特質加到他人身上的心理傾向。
A.第一印象效應;B.刻板效應;C.暈輪效應;D.投射效應
19.認為運動員四肢發(fā)達、頭腦簡單,女孩軟弱、無主見,南方人精明,北方人厚道。
這是
A.第一印象效應;B.刻板效應;C.角色固著;D.投射效應
20.在交往中對于可能引起喜怒哀樂或與大家共鳴的事情無動于衷,或“喜怒不形于色”。
這是
A.情緒情感反應過于冷漠;B.情緒情感反應過于強烈;C.自卑;D.嫉妒
21.表現(xiàn)為過分的自我約束和自制,對人和事死板、不靈活,謹小慎微、顧慮多疑、墨守陳規(guī),也要求別人和自己一樣行事。
這是
A.癔病型人格;B.偏執(zhí)型人格;C.自戀型人格;D.強迫型人格
22.人與人之間在地理位置上越接近,就越容易形成彼此之間的相互關系,如同宿舍、同班的同學更容易成為朋友。
這是人際交往中的。
A.態(tài)度相似性;B.空間臨近性;C.需要的互補性;D.情感的相悅性
23.性幻想是指在某種特定因素的誘導下,“自編”、“自導”、“自演”與異性交往內容有關的聯(lián)想。
性幻想是性沖動的發(fā)泄形式之一,屬于生理心理現(xiàn)象。
A.正常;B.異常;C.一般;D.特殊
24.手淫又稱性自慰,未婚青年通過手淫來滿足性沖動,在青春期是比較的想象。
A.常見;B.異常;C.一般;D.特殊
25.他們常出沒在昏暗的街道、校園的僻靜處,當遇到女性時解衣暴露生殖器,或當異性面手淫,從女性的恐慌害怕或驚叫厭惡的反應中獲得性欲的滿足。
這是。
A.戀物癖;B.暴露癖;C.窺淫癖;D.異性癖
26.性格是人在的基礎上,在社會實踐活動和不同環(huán)境熏陶下逐漸形成的比較穩(wěn)定的心理特征。
A.教育;B.家庭;C.先天生理素質;D.自我意識。
27.精神分析學派的代表人物是。
A.弗洛伊德;B.華生;C.羅杰斯;D.班杜拉。
28.認知理論認為,心理障礙產生的根源在于。
A.學習了不良行為;B.幼年期發(fā)生心靈創(chuàng)傷和沖突被壓抑于無意識;C.潛能發(fā)展受到阻礙;D.錯誤的認識觀念。
29.系統(tǒng)脫敏屬于。
A.精神分析療法;B.行為療法;C.認知療法;D.人本主義療法。
30.松弛屬于。
A.精神分析療法;B.行為療法;C.認知療法;D.人本主義療法。
31.來訪者中心屬于。
A.精神分析療法;B.行為療法;C.認知療法;D.人本主義療法。
32.素質教育是把學生視為。
A.接受知識的容器;B.有無限發(fā)展空間的個體;C.學習的主體;D.被動的個體。
33.從生物學角度來認識疾病與健康及其對策的模式被稱為。
A.生物學模式;B.醫(yī)學模式;C.社會學模式;D.生物醫(yī)學模式。
34.是人類所特有的心理活動,是人心理發(fā)展的重要標志之一。
A.自我意識;B.感知覺;C.注意;D.記憶。
35.一個人具有安靜、穩(wěn)定、情緒不外露、善于忍耐、反映緩慢、注意穩(wěn)定等心理特征。
我們判斷這個人的氣質類型時傾向于。
A.多血質;B.抑郁質;C.膽汁質;D.黏液質。
36.對行動的目的、意義的社會性有充分認識,受正確的信念和世界觀的指導,并自覺使自己的行動服從于目標和要求的能力是意志
A.堅毅性;B.自覺性;C.自制性;D.果斷性
37.學習是復雜的心理過程,也是一項艱苦的勞動,因此學習必須遵循規(guī)律。
A.學習;B.主觀;C.人的心理活動;D.客觀
38.兩個素不相識的人第一次接觸,彼此會根據一個人的外貌、表情、姿態(tài)、談吐、衣著等作出一個初步的評價,形成某種印象。
這是。
A.第一印象效應;B.刻板效應;C.暈輪效應;D.投射效應
39.擇業(yè)心理咨詢的目標是。
A.物盡所需、各得其用;B.人盡其才、各得其所;C.依社會之需,打造自我;D.依自我所需,適應社會。
40.精神分析理論認為,心理障礙產生的根源在于。
A.學習了不良行為;B.幼年期發(fā)生的心靈創(chuàng)傷和沖突被壓抑于無意識;C.潛能發(fā)展受到阻礙;D.錯誤的認識觀念。
41.宣泄療法屬于。
A.精神分析療法;B.行為療法;C.認知療法;D.人本主義療法。
42.同一客觀事物不同情緒狀態(tài)下會產生不同的感覺與體驗,這說明人把外界客觀事物反映到頭腦中來時,總是。
A.伴隨著主觀能動性;B.伴隨著客觀性;C.伴隨著個人對一個事物的看法;D.伴隨著隨意性。
43.學派認為人的心理問題是由于對問題不良認識的看法和解釋所決定的。
A.精神分析;B.行為理論;C.人本理論;D.認知理論。
44.與個體的生理基礎聯(lián)系最密切的是。
A.性格;B.價值觀;C.氣質;D.理想。
45.決定情緒的性質。
A.行為;B.認知;C.動機;D.需要
46.對于具備一定智商的大學生來講,學習興趣、學習動機、情緒、態(tài)度、意志、個性等對學習更具有影響力,這是對學習起到的動力、強化、調節(jié)等方面的作用。
A.智力因素;B.主觀因素;C.客觀因素;D.非智力因素
47.在交往中不分場合、不分情境、不分對象、不顧輕重恣意縱情的現(xiàn)象。
這是。
A.情緒情感反應過于冷漠;B.情緒情感反應過于強烈;C.自卑;D.嫉妒
48.個人因受到群眾壓力或群體影響而在知覺、判斷、動作等方面做出與眾人趨向一致的行為。
這是戀愛中的 .
A.空虛心理;B.從眾心理;C.功利心理;D.盲目心理。
49.性格是人在先天生理素質的基礎上,在社會實踐活動和不同環(huán)境熏陶下逐漸形成的心理特征。
A.不穩(wěn)定的;B.穩(wěn)定的;C.比較不穩(wěn)定的;D.比較穩(wěn)定的。
50.行為理論認為,心理障礙產生的根源在于。
A.學習了不良行為;B.幼年期發(fā)生的心靈創(chuàng)傷和沖突被壓抑于無意識;C.潛能發(fā)展受到阻礙;D.錯誤的認識觀念。
51.快速暴露屬于。
A.精神分析療法;B.行為療法;C.認知療法;D.人本主義療法。
52.素質教育是。
A.面向每一個學生個體的個別教育;B.面向部分學生開展的全面教育;C.面向特殊人才進行的潛能開發(fā);D.面向全體學生的全面教育。
53.學派認為心理問題的成因是由童年的經歷和創(chuàng)傷引起的。
A.精神分析;B.行為理論;C.人本理論;D.認知理論。
54.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指的是氣質的。
A.恒定性;B.可變性;C.穩(wěn)定性;D.天賦性。
55.1963年冬,英雄歐陽海為挽救滿載乘客的列車,舍身將馱軍炮的驚馬推出鐵軌,當時他的情緒狀態(tài)主要是。
A.激情;B. 應激;C.心境;D.平靜。
56.在選擇目標、采取決定和執(zhí)行決定過程中,善于明辨是非,深思熟慮后迅速決策或及時調整決策以應變的能力是意志。
A.堅毅性;B.自覺性;C.自制性;D.果斷性
57.與意志自覺性相反的品質是。
A.任性;B.盲從性;C.懦弱;D.頑固性
58.是指僅僅依據某人身上的一種或幾種特征來概括其他一些未曾了解的人格特征的心理傾向。
A.第一印象效應;B.刻板效應;C.暈輪效應;D.投射效應
59.在理想信念、價值觀、人生態(tài)度以及興趣愛好等方面相似,就會引起情感上的共鳴和行為上的同步,形成強烈的人際吸引。
這是
A.態(tài)度相似性;B.空間臨近性;C.需要的互補性;D.情感的相悅性
60.馬克思說:“在我看來,真心的愛情是表現(xiàn)在戀人對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謙慕甚至羞澀的態(tài)度,而絕不是表現(xiàn)在隨意流露熱情和過早的親昵。
”這是指大學生在戀愛中
的。
A.戀愛動機;B.擇偶標準;C.表達方式;D.戀愛關系
二、多選題(2分×20,共計40分):
1.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
A.個性健康教育;B.積極適應教育;C.認知發(fā)展教育;D.情緒穩(wěn)定教育。
2.個性心理包括。
A.個性心理傾向;B.個性心理特征;C.心理現(xiàn)象;D.心理過程。
3.健康包括。
A.有良好道德;B.良好適應能力;C.生理健康;D.心理健康。
4.自我體驗包括。
A.自衛(wèi);B.自立;C.自卑;D.優(yōu)越感。
5.社會自我包括。
A.性別;B.舒適感;C.權利;D.力量。
6.以下表述中,哪些屬于氣質的特征。
A.恒定性;B.可變性;C.穩(wěn)定性;D.天賦性。
7.屬于A型性格的心理特點和生活方式的有。
A.快節(jié)奏;B.好勝心強;C.逆來順受;D.過高的抱負。
8.以下表述正確的是。
A. 氣質類型無好壞之分;B.氣質類型有好壞之分;C.氣質能決定一個人的社會價值和成就高低;D.氣質不能決定一個人的社會價值和成就高低。
9.以下哪些是健康的情緒表現(xiàn)。
A.能調控不良情緒;B.積極、愉悅的情緒基調;C.適度的情緒反應;D.高級社會性情感發(fā)展良好。
10.以下調節(jié)情緒的方法中,哪些屬于宣泄調節(jié)。
A.傾訴;B.哭泣;C.深呼吸;D.劇烈運動
11.大學生意志品質的常見問題有。
A.優(yōu)柔寡斷;B.易受暗示性;C.缺乏恒心;D.沖動性
12.意志自制性的兩個基本特征是。
A.與精力和毅力密切相關;B.高度的忍耐力;C.強抗干擾能力;D.經得起長期磨練
13.生活中,改變優(yōu)柔寡斷意志缺陷的方法有。
A.拓展知識面;B.樹立信心、敢于決斷;C.培養(yǎng)正確得失觀;D.增加社會交往
14.對于具備一定智商的大學生來講,等對學習更具有影響力,這是非智力因素對學習起到的動力、強化、調節(jié)等方面的作用。
A.學習興趣;B.個性;C.學習動機;D.情緒、態(tài)度、意志
15.人際關系是人們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發(fā)生發(fā)展和建立起來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人際關系的特點有
A.社會性;B.主動性;C.情感性;D.互為主體性
16.大學生文明的戀愛行為包括:。
A.表達方式文明;B.戀愛形象文明;C.男女之間要平等;D.行為舉止文明。
17.興趣是指個體積極探究事物的認知傾向,這種傾向常有等特征。
A.短暫;B.持久;C.穩(wěn)定;D.主動。
18.求職面試的基本原則有。
A.積極主動原則;B.誠實原則;C.謙虛原則;D.表現(xiàn)自我原則。
19.擇業(yè)角色錯位的表現(xiàn)有。
A.自驕清高、優(yōu)柔寡斷;B.孤芳自賞、虛榮僥幸;C.求地位、保穩(wěn)定,擇業(yè)觀念比較陳舊;D.互相攀比、嫉妒他人。
20.心理咨詢的基本原則有。
A.咨詢、治療、預防相結合的原則;B.撫慰與教育性原則;C.信任支持性原則;D.指。
相關知識
學習通《大學生健康教育》章節(jié)測試答案
繼續(xù)教育心理健康與心理調適考試答案(全)
心理健康測試20題目帶答案
2023年《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知識考試題與答案.pdf
心理健康測試題及答案
2022健身教練考試題庫及答案
心理健康檢測試題及答案
孕產婦健康管理培訓測試題及答案
心理健康與心理調適試題及答案
心理健康檢測測試題及答案.pdf
網址: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試題(含答案) http://www.u1s5d6.cn/newsview416974.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5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