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科普營養(yǎng)】豆制品與乳腺癌,營養(yǎng)師的思考方式

【科普營養(yǎng)】豆制品與乳腺癌,營養(yǎng)師的思考方式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10日 17:34

中國臨床營養(yǎng)網(wǎng)(lcyycc)

作者介紹

 

詹璐藝

美國注冊營養(yǎng)師,中國注冊營養(yǎng)師;

《中國臨床營養(yǎng)網(wǎng)》簽約營養(yǎng)師

現(xiàn)在深圳多家全科醫(yī)療診所和腫瘤康復診所擔任營養(yǎng)師。

美國圣路易斯大學 Doisy 健康科學學院營養(yǎng)與膳食碩士;Monash 大學 low FODMAP 項目訓練營養(yǎng)師;Non-Diet Approach 訓練營養(yǎng)師。

專業(yè)擅長:體重管理, 糖尿病,血脂紊亂,腫瘤術后康復及胃腸道紊亂的營養(yǎng)咨詢和干預。

個人觀點:吃東西是人類的本能,如果總是給本能加上諸多限制,常常會造成反效果;順應人性,減少剝奪感,與食物和身體達成和解,才是營養(yǎng)咨詢的魅力。

文章首發(fā)于:營養(yǎng)師詹詹
已授權《中國臨床營養(yǎng)網(wǎng)》轉載

因為我定期有在腫瘤康復診所執(zhí)業(yè),所以平時會接觸到挺多的癌癥生存者??赡苁窃浕及┑木壒剩蠹叶紝ψ约旱慕】禒顩r特別重視。網(wǎng)絡上關于吃什么致癌,吃什么抗癌的養(yǎng)生信息是最能抓住他們眼球的內容,就更別提醫(yī)生們給的建議了,簡直被他們奉為圭臬。 最近,一位乳腺癌幸存者來咨詢我說,她的主治醫(yī)生讓她不要吃豆制品,于是她非常聽話地戒掉了原本愛吃的豆腐和香干,買所有食品前都會仔細閱讀背后的成分表,看看是不是含有大豆成分;家里做飯的大豆油和生抽也被換掉了,因為配料里都有大豆。家人對她的舉動很不理解,覺得她反應過度了,還找了一些網(wǎng)上關于大豆抗癌的科普信息想要說服她。于是她很困擾,想知道她的堅持是不是有意義。

我聽完之后覺得很詫異,因為我知道我們的身體是怎樣消化、吸收、利用營養(yǎng)物質的,而大豆是一種由很多成分組成的復雜的食物,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膳食纖維、葉酸等多種營養(yǎng)物質。如果這位患者真的需要避開大豆中的某種特定成分,那么她的主治醫(yī)生應該給她更明確的,避免食用哪種成分的指示,而不是直接告訴她不要吃所有的大豆,這是對患者非常不負責任的。

這就跟小明的媽媽因為擔心小明上學路上出交通事故而不讓小明去上學一樣荒謬。     

 

那么乳腺癌生存者可以吃大豆和豆制品嗎?之所以會有這個疑問,是因為大豆中含有 植物雌激素 ,這是一種化學結構與人類雌激素相似的植物化學物質,它可以與人體乳腺中的雌激素受體結合,理論上是可能成為乳腺癌誘因的。

       

(雌激素和植物雌激素跟受體結合)

但這僅僅是理論,實際上就目前關于乳腺癌生存者的數(shù)據(jù)顯示, 并沒有證據(jù)能證明吃天然的大豆及豆制品會增加癌癥復發(fā)幾率 。有爭議的活性植物雌激素主要集中在 深加工的大豆補充劑 中,如大豆分離蛋白粉、大豆蛋白棒、大豆提取物補充劑、或者異黃酮膠囊;在 這些產品的制作過程中會將大豆?jié)饪s,導致其中植物雌激素的生物活性顯著上升 ,成為危險分子。

實際上,甚至還有大量觀察性研究證明,長期適量攝入天然大豆食物及豆制品還可以降低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

所以我希望你吃真正的食物,黃豆、豆腐、豆?jié){、腐竹、豆皮、毛豆都可以。

另外要注意的是,大豆卵磷脂、大豆油,生抽,老抽等產品的制作過程都不涉及濃縮大豆,因此也不用刻意避開它們。

說到這里,好像已經能夠回答那位乳腺癌生存者的問題了。

但我還想多寫幾句。(這里才是重點?。?/p>雖然我學了這么多年營養(yǎng),也打從心底熱愛這門專業(yè),想要為之奮斗終生。但是不得不承認,營養(yǎng)學是一門不太精確的學科(目前還無法做到像物理,化學那般的精確。)但是我的病人們不是在做科研,他們的生活是真實的,即便科學家們給不了他們確切的答案,他們也需要一個有意義的指導,而這才是營養(yǎng)師的工作。 所以我經常告訴我的病人,面對這樣沒有明確結論的問題,我們需要有一套思考方式,生活是自己的,我們得知道如何為自己做決定。

這條思路應該有這樣三個步驟:

首先,找到已經確定的事實有哪些

我們需要知道哪些信息是已經有明確的科學證據(jù)證明的,把事實作為基礎,這樣就不會因為對疾病的恐懼而失去理性。例如豆制品和乳腺癌這個問題,我們已知的事實是什么呢?1. 現(xiàn)在沒有證據(jù)能證明吃大豆制品會提高乳腺癌風險。 2. 還有很多比吃豆制品更重要的因素已經被證明會升高乳腺癌風險: 例如飲酒過量; 例如久坐不動; 例如更年期后體重超重和肥胖; 例如更年期后使用激素治療; 例如30歲之后生產第一胎,并且不母乳喂養(yǎng)。 3. 還有很多因素被證明會降低乳腺癌風險: 例如體育鍛煉; 例如母乳喂養(yǎng); 例如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飲食:吃大量蔬果,全谷物和植物蛋白。 這些都是我們可以討論,并且設定具體行為改變目標的。我們的生活、飲食有這么多面向,絕不應該拘泥在大豆食物一種身上。我曾有過一個客戶,她有乳腺癌家族史,很擔心癌癥的問題,她的醫(yī)生也是讓她不要吃豆制 品。她又是素食主義者,杜絕豆制品讓她的蛋白質的來源變得十分有限,長期處于營養(yǎng)不良又超重的狀態(tài)中。但同時,她又喝大量的酒,用她自己的話說就是,”沒有酒我就不快樂,不快樂我就會得病“。你說還有比這更符合揀了芝麻丟了西瓜的故事嗎?第二步,去理解有爭議的說法是怎么來的推薦感興趣的盆友可以去看看美國癌癥研究所(American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 的網(wǎng)站,網(wǎng)址是aicr.or。他們會定期對癌癥相關的各個主題研究進行回顧,包括大豆食品的研究也可以在這里查到。

         

從這些研究里可以發(fā)現(xiàn),僅僅在早期的很多動物試驗當中,大豆食品被證明會增加乳腺癌風險,但人體代謝植物雌激素的方式與動物是不同的,因此這些研究的借鑒意義并不是很大。

而近期大量的人類研究表明適量大豆食品對癌癥發(fā)生沒有促進作用,甚至像我們中國人習慣的從小開始長期適量攝入豆制品的飲食方式還被證明可以減少乳腺癌的發(fā)生。

另外要注意的是,深加工的濃縮大豆制品補充劑也被證明可能顯示出較高的植物雌激素活性,這種活性是天然大豆不具備的。

看到這些總結,相信你心里已經有自己的判斷了吧。

我的建議是:

如果你是雌激素受體陽性的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生存者、以及正在使用芳香酶抑制劑等內分泌藥物的患者。不要服用任何深加工的大豆補充劑和大豆蛋白粉,但可以考慮把大豆食品加入到你的飲食中,平均每天攝入1-2份是比較合適的量。

1份豆制品 =

豆腐

66克(1/3個網(wǎng)球大小)

豆?jié){

250ml

煮黃豆

86克(1/2個網(wǎng)球大?。?/p>

煮毛豆

78克(1/2個網(wǎng)球大?。?/p>如果你有 乳腺癌家族史、肥胖、攜帶乳腺癌易感基因等風險因素 。不要服用任何深加工的大豆補充劑和蛋白粉,可以考慮在飲食中加入大豆食品,均衡飲食就好,沒有特定限制數(shù)量。如果你totally健康,也沒有任何癌癥風險因素,可以服用大豆補充劑和大豆蛋白粉,飲食中的大豆食品也沒有限制。第三步,做出適合你的決定這是你的生活,你的飲食,沒有人比你更了解你的現(xiàn)狀。你喜歡吃豆制品嗎?你想試試看在飲食中增加一些豆制品嗎?我沒辦法幫你回答所有問題,你需要先看看自己的實際情況和你對這些理論的信服程度,再做出決定。

我經常跟病人說,如果你的主治醫(yī)生為了救你一命,讓你不要吃豆制品;但是有個營養(yǎng)師一直在旁邊啰嗦,要你多吃豆制品。你肯定會陷入焦慮和手足無措的境地,可能都不能好好吃飯了。所以如果你實在不想吃豆制品,還有很多其他的植物性食物和植物蛋白可以選擇,完全不用為了健康飲食去逼自己。

不過我個人是超級喜歡豆制品的,我會每天喝豆?jié){,三餐中有一餐會用豆腐做菜。這不僅僅是因為豆制品營養(yǎng)價值很高,而且它真的很好吃啊~~

<完>

以上信息僅為科普,不應視為診療建議

不能取代醫(yī)生對特定患者的個體化判斷

參考文獻:

Soy diets containing varying amounts of genistein stimulate growth of estrogen-dependent (MCF-7) tumors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Cancer Res. 2001;61(13):5045-5050.

Setchell KD, Brown NM, Zhao X, et al. Soy isoflavone phase II metabolism differs between rodents and humans: implications for the effect on breast cancer risk. Am J Clin Nutr. 2011;94(5):1284-1294.

Trock BJ, Hilakivi-Clarke L, Clarke R. Meta-analysis of soy intake and breast cancer risk. J Natl Cancer Inst. 2006;98(7):459-471.

Wu AH, Yu MC, Tseng CC, Pike MC. Epidemiology of soy exposures and breast cancer risk. Br J Cancer. 2008;98(1):9-14.

Lee SA, Shu XO, Li H, et al. Adolescent and adult soy food intake and breast cancer risk: results from the Shanghai Women's Health Study. Am J Clin Nutr. 2009;89(6):1920-1926.

Korde LA, Wu AH, Fears T, et al. Childhood soy intake and breast cancer risk in Asian American women. 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Prev. 2009;18(4):1050-1059.

Dong JY, Qin LQ. Soy isoflavones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breast cancer incidence or recurrence: a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studies. Breast Cancer Res Treat. 2011;125(2):315-323.

Soy is safe for breast cancer survivors. American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 website. http://www.aicr.org/press/press-releases/soy-safe-breast-cancer-survivors.html. Published November 15, 2012. Accessed February 29, 2016.

Swann R, Perkins KA, Velentzis LS, et al. The DietCompLyf study: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of breast cancer survival and phytoestrogen consumption. Maturitas. 2013;75(3):232-240.

Velentzis LS, Woodside JV, Cantwell MM, Leathem AJ, Keshtgar MR. Do phytoestrogens reduce the risk of breast cancer and breast cancer recurrence? What clinicians need to know. Eur J Cancer. 2008;44(13):1799-1806.

Shike M, Doane A, Russo L, et al. The effects of soy supplementation on gene expression in breast cancer: 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 J Natl Cancer Inst. 2014;106(9):dju189.

Khan SA, Chatterton RT, Michel N, et al. Soy isoflavone supplementation for breast cancer risk reduction: a randomized phase II trial. Cancer Prev Res (Phila). 2012;5(2):309-319.

Oseni T, Patel R, Pyle J, Jordan CV. 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s and phytoestrogens. Planta Med. 2008;74(13):1656-1665.

Kang X, Zhang Q, Wang S, Huang X, Jin S. Effect of soy isoflavone on breast cancer recurrence and death for patients receiving adjuvant endocrine therapy. CMAJ. 2010;182(17):1857-1862.

Ju YH, Doerge DR, Allred KF, Allred CD, Helferich WG. Dietary genistein negates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tamoxifen on growth of estrogen-dependent human breast cancer (MCF-7) cells implanted in athymic mice. Cancer Res. 2002;62(9):2474-2477.

Cardwell, G., Bornman, J. F., James, A. P., & Black, L. J. (2018). A Review of Mushrooms as a Potential Source of Dietary Vitamin D. Nutrients, 10(10), 1498. https://doi.org/10.3390/nu10101498

《中國臨床營養(yǎng)網(wǎng)》編輯部

相關知識

乳腺癌患者不同治療階段的飲食營養(yǎng)管理
乳腺癌營養(yǎng)治療專家共識:18條建議,條條受用!
中國乳腺癌患者營養(yǎng)治療專家共識:15條專業(yè)建議必須收藏!
前列腺癌、營養(yǎng)和膳食補充劑(1):鈣
【科普營養(yǎng)】40%的癌癥可以預防——預防癌癥的10個健康建議和行動計劃
乳腺癌
豆皮的營養(yǎng)價值及營養(yǎng)成分
了解運動營養(yǎng)師與普通營養(yǎng)師的區(qū)別,考對證書很重要!
大豆制品的營養(yǎng)真相
豆制品選購指南:如何挑選最營養(yǎng)的豆制品?

網(wǎng)址: 【科普營養(yǎng)】豆制品與乳腺癌,營養(yǎng)師的思考方式 http://www.u1s5d6.cn/newsview421288.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