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這項源遠流長而又充滿活力的活動,不僅可以鍛煉身體,也可以陶冶情操。隨著人們對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和對自然美景的向往,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走出家門,踏上崎嶇的山路,去體驗那份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寧靜與震撼。但大家要知道,運動也是有門檻的,即使爬山看似門檻不高,實則也需要量力而行,并非人人皆宜。
下面,就來了解一下爬山的益處,還有哪些人可能需要三思而后行,當然,我們也會分享一些爬山時需要注意的事項。希望通過這些建議,大家都能在爬山中找到樂趣,同時保護好自己。
爬山運動的好處
探索山巔,不僅是一項對體能的挑戰(zhàn),更是一次身心的洗禮。以下是爬山帶來的一些益處:
1、作為一項全面鍛煉身體素質的運動,爬山能在有助全身減肥的同時有效增強腰部和腿部的力量,提升行進速度與耐力,改善身體的協(xié)調性和平衡能力。此外,這項運動還能加強心肺功能,增強抗病能力。
2、人體的正常代謝中會產生出一種叫自由基的物質,過量時會引起人體組織的衰老和損傷,而山區(qū)森林中的高濃度的氧氣負離子可以有效結合自由基,使之排出體外,有益于延緩衰老。
3、在山上遠眺可以放松眼睛,減少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帶來的視力疲勞,起到預防近視的作用。
4、在爬山過程中會面對各種挑戰(zhàn),從而可以鍛煉個人的意志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置身于大自然中,遠離城市的喧囂,有助于減輕心理壓力,放松心情。
爬山運動并非人人皆宜
爬山時,運動量、運動強度需要根據自己的體力、身體素質進行調節(jié)。可以說它是一項健身作用較全面的鍛煉方式,但是還是有一些人群并不推薦進行該運動。
1、貧血。因為爬山常會導致血液循環(huán)加快,需氧量增加,而貧血者本身身體血液循環(huán)就容易受到影響,因此,爬山可能加重供血不足的情況,繼而產生產生心慌、胸悶、頭暈、眼花等情況。
2、關節(jié)疾病。爬山時,膝關節(jié)額外的負荷可能會加重引起軟骨磨損,損傷骨質,造成關節(jié)腫脹、疼痛等不適癥狀。
3、骨質疏松。由于缺鈣導致神經、肌肉、韌帶、關節(jié)的協(xié)調能力下降,在爬山的過程中很容易扭傷腳踝或抽筋,甚至導致骨折的發(fā)生。
此外,如高血壓、冠心病、肺心病、糖尿?。ㄓ绕浒橛刑悄虿∽阏撸⒙灾夤苎?、支氣管哮喘(特別是對花粉過敏者)、癲癇、紅斑狼瘡、皮肌炎、恐高癥、慢性腎炎等患者,以及體質虛弱的老年人,也不宜參與爬山活動,以免病情加重或突發(fā)險情。
爬山要注意什么?
為了有更好的爬山體驗以及確保安全,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檢查身體,量力而行。爬山是需要一定體力和耐力才能進行的運動,要量力而行。建議爬山前先檢查身體,尤其是中、老年人,以了解自身健康狀態(tài)。
二、提前準備好所需的裝備。
運動鞋:鞋子應該有較好的穩(wěn)定性,鞋后跟需加硬且有彈性,從而保護足踝,穩(wěn)定后跟,減少足踝扭傷幾率;同時,鞋底應具有良好的吸震力,以減少對腳和膝蓋的沖擊;鞋墊應選擇適合足型的,有助于舒緩足部疲勞。此外,鞋子還應該具有良好的透氣性和防水性,確保足部干爽舒適。而且,鞋子的尺碼選擇也非常重要,過大或過小都可能影響穿著的舒適度。
登山服:一般在爬山的過程中是很熱的,可是當爬到山頂時,就會因為所處海拔較高或者空間溫度變化較大以及大風等問題而變冷,所以建議隨時準備好衣服。
背包:對于一天的行程,一個普通雙肩背包就足夠了。但若計劃進行長期或高強度的爬山活動,建議選擇帶有背負系統(tǒng)的登山包,這樣可以有效分散負重對身體的壓力。
登山杖:登山杖不僅有助于保持身體平衡,還能有效減少膝蓋、臀部和腳踝的沖擊。
此外也要帶一些水、紙巾等物品,最好可以再帶一些急用藥品,這樣在受傷時能夠派上用場,但也不能帶太多的物品,否則體力消耗得會比較快。
三、制定安全的爬山路線和時間安排。爬山應選擇那些人比較多的線路,避開懸崖峭壁和布滿荊棘的小路,不要鉆那些沒人走的山林。而在選擇當日登山路線時,以日出后出發(fā)為標準,選擇往返大約6-8小時的路程比較合適。另外一定要對天氣狀況了解,如下雨天、霧霾天就不要爬了,以免發(fā)生危險。
四、勿單獨行動。爬山活動盡量結伴而行,統(tǒng)一行動,避免個人單獨行動。另外手機要有足夠電量,最好攜帶一件便攜式移動電源,如遇緊急情況方便聯(lián)絡救援。
五、控制下山的腳步。下山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腳步,不要沖得太快,否則很容易受傷。同時,注意放松膝蓋部位的肌肉,繃得太緊會對腿部關節(jié)產生較大的壓力,使肌肉疲勞。
綜上所述,戶外爬山雖然具有諸多益處,但并非適合所有人。每個人的體質、健康狀況以及需求都是不同的,因此要了解自身身體狀況再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以及做好相關注意事項,以免對身體造成不必要的傷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