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錘!癌癥面前,男女并不平等...
長期以來,研究人員和臨床醫(yī)生通過在大量臨床患者中觀察發(fā)現(xiàn), 癌癥生存結果的顯著差異取決于患者的性別。
此外,患有源自非生殖器官的癌癥(如膀胱癌和肝癌)的患者在發(fā)病率、進展和對治療的反應方面存在顯著性別差異。然而,在幾乎所有的病例中,男性患者的預后和結果都更差,這一現(xiàn)象幾十年來一直困擾著科學界。
那究竟是什么樣的因素導致了這種差異?
研究者首先想到的就是性激素,因為這是決定性別差異的決定性因素。但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基于此類研究都是限于表面現(xiàn)象,直到今年由激素引起癌癥患者差異的生物學機制才不斷被揭示。
今天,Immugent就通過系統(tǒng)解讀最近發(fā)表的4篇重大研究來談一下, 不同腫瘤患者顯示出性別差異背后的生物學機制。
01
雄性受體型號抵抗靶點治療
事實上,關于腫瘤在性別差異上的研究一直都有,然而近期發(fā)表在Nature上題為Androgen receptor blockade promotes response to BRAF/MEK-targeted therapy的文章,則是 首次揭示了性別差異對BRAF/MEK靶向治療的影響。
作者首先發(fā)現(xiàn)在BRAF/MEK靶向治療后,雄激素受體(AR)的表達水平增加,后來證明這導致了男性腫瘤患者更容易產生治療的耐藥性,從而對這種治療反應更差。
最后證明: 在黑色素瘤臨床前模型中,阻斷AR可改善男性和女性對BRAF/MEK靶向治療的反應。
研究者首先利用一組在接受8-12周新輔助BRAF/MEK靶向治療的局部轉移性黑色素瘤患者(n = 51)上進行了研究。
在這項研究中,觀察到對治療的強烈性別差異性,女性的主要病理反應率(MPR;定義為在手術干預時手術切除腫瘤的病理評估中<10%的存活腫瘤)顯著高男性患者;治療后,女性患者的無復發(fā)生存期(RFS)顯著高于男性患者;且雌激素在該結果中沒有起到主要作用。
在排除了其他可能影響MPR的臨床因素后(包括:年齡、疾病發(fā)展階段、突變情況、身體質量指數(shù)),研究團隊在幾個不同的接受BRAF和/或MEK抑制劑治療轉移性黑色素瘤的患者中驗證了這些發(fā)現(xiàn)(n = 664)。該研究觀察到與男性相比,女性的無進展生存期(PFS)和總生存期(OS)有所改善。
隨后,研究者在小鼠模型中探索了這種性別差異的背后機制。作者在雄性和雌性小鼠中植入黑色素瘤腫瘤,并接受對照處理或BRAF/MEK靶向治療,以及單獨或聯(lián)合對AR活性的藥理學操作。與單獨的BRAF/MEK靶向治療相比,觀察到用睪酮和BRAF/MEK靶向治療治療的雄性和雌性小鼠的腫瘤控制顯著受損,睪酮治療小鼠的總體腫瘤體積更大。在雄性和雌性小鼠中,與單獨使用BRAF/MEK靶向治療相比,AR阻斷與BRAF/MEK靶向治療相結合顯示出改善的腫瘤控制。同樣,在多項研究中看到腫瘤控制得到改善,并且用AR阻斷劑治療的小鼠的腫瘤大小減小。此外,通過施用睪酮和BRAF/MEK靶向治療誘導更高表達水平的AR,這在AR活性升高的雄性和雌性小鼠中,雄激素應答基因的高表達得到了證實。
總的來說,這項研究表明BRAF/MEK靶向治療與腫瘤細胞中AR表達的增加有關,從而促進治療抵抗,并且恩雜魯胺等抗雄激素的AR阻斷可能促進男性和女性患者對BRAF/MEK靶向治療的反應。此外,提供的證據表明,睪酮治療可能會促進男性和女性患者對BRAF/MEK靶向治療的耐藥性,這具有重要的治療意義,因為睪酮廣泛用于多種適應癥。
02
雄性激素受體妨礙腫瘤的免疫治療
同樣是在nature上發(fā)表的另一項名為:Androgen receptor activity in T cells limits checkpoint blockade efficacy的研究,則是 直接證明了雄激素受體能顯著影響腫瘤的免疫治療。
研究表明, 阻斷雄激素受體 (AR)可通過直接增強CD8 T 細胞功能,使腫瘤患者對檢查點阻斷產生治療響應。
首先,作者對mCRPC的整體免疫景觀進行了繪制(圖1)。作者對從8名男性mCRPC患者的單獨轉移性腫瘤病變中分離出的細胞進行了單細胞 RNA 測序 (scRNA-seq),這些患者在使用 pembrolizumab(一種PD-1單抗)治療之前,曾使用恩雜魯胺(enzalutamide,一種雄激素受體拮抗劑)治療并具有生化或放射學進展。8個樣本中包含三個治療響應者和五個無響應者,治療響應被定義為在免疫檢查點阻斷后前列腺特異性抗原 (PSA) 下降超過25%。
結果顯示,盡管治療響應和無響應樣本表現(xiàn)出廣泛的異質性,但 CD4 T、CD8 T、自然殺傷 (NK)細胞、B 細胞和髓系細胞的比例或腫瘤突變沒有顯著差異。
同時,與先前的研究一致,所有治療響應者的總白細胞中表現(xiàn)出CD8 T細胞的富集,但無響應者中也有兩名表現(xiàn)出CD8 T細胞的富集。與響應者相比,無響應者中B細胞和單核細胞廣泛分布。所有T和NK細胞的無監(jiān)督聚類、差異表達和通路分析揭示了它們在響應者和無響應者中的差異。
總之,這些數(shù)據揭示了mCRPC 病變中的多個淋巴細胞亞群的狀態(tài)。為了了解雄激素信號傳導是否會限制免疫療法的功效,作者將分析重點放在CD8 T細胞上,因為它們在PD-1靶向免疫療法中起關鍵性作用。
為了確定恩雜魯胺對AR的干擾是否能夠在小鼠腫瘤模型中實現(xiàn)有效的PD-1靶向治療,作者在確認小鼠CD8 T細胞表達AR后將雄性小鼠皮下植入前列腺腫瘤 ( Pten-/-; p53-/-; Smad4-/-PPSM)。腫瘤開始后,小鼠接受手術雄性激素剝奪治療(ADT),或者并用恩雜魯胺和/或抗PD-L1抗體治療。盡管單獨使用抗PD-L1抗體或ADT加恩雜魯胺治療對腫瘤生長的影響很小,但ADT加恩雜魯胺和抗PD-L1抗體導致明顯的腫瘤消退和總生存期的增加。在原位PPSM腫瘤中也能觀察到類似的協(xié)同作用。沒有ADT的抗PD-L1抗體加恩雜魯胺不如抗PD-L1抗體加ADT的恩雜魯胺有效,這表明AR與恩雜魯胺的功能以及減少的睪酮以獲得最佳效果是至關重要的。值得注意的是,單獨的ADT對腫瘤生長沒有影響。鑒于CD8 T細胞在有效的PD-1靶向免疫治療中的至關重要性,作者從攜帶腫瘤的小鼠中去除了CD8 T細胞,并觀察到聯(lián)合治療失去了對腫瘤的抑制。此外,對植入Ar陰性肉瘤的雄性小鼠進行單一或聯(lián)合治療,觀察到ADT 加恩雜魯胺也使這些小鼠對抗PD-L1 抗體治療敏感,表明ADT和恩雜魯胺對腫瘤中的免疫細胞有直接作用。
這項研究通過單細胞測序技術等探索了男性mCRPC患者中的免疫治療的耐藥機制,研究結果表明, T細胞內在AR活性是IFNγ抑制和免疫治療抗性的一種機制,限制了檢查點阻斷的功效。 在晚期前列腺癌和免疫治療耐藥的癌癥患者中,腫瘤內雄激素可能代表了一種對治療產生耐藥性的機制。此外,CD8 T 細胞內在 AR 活性可作為一種有用的生物標志物, 用于識別可以通過 PD-1/PD-L1 抑制劑獲得臨床益處的患者。這些結果為進一步開發(fā)晚期前列腺癌針對性的治療方案提供了依據。
03
誘導腫瘤浸潤細胞
腫瘤浸潤的免疫細胞是影響腫瘤發(fā)生發(fā)展的重要因素,但是免疫系統(tǒng)對腫瘤的作用是一把雙刃劍,其既包括對腫瘤行使直接殺傷作用的NK, CD8+ T細胞等,還包括促進腫瘤生長的MDSC, Treg細胞等。同樣是最近發(fā)表的一項研究則是 發(fā)現(xiàn)腫瘤浸潤的CD8+ T細胞表達大量的雄激素受體,并且這種受體信號直接參與了CD8+ T細胞的衰竭。 相關研究成果以題為“Androgen conspires with the CD8+ T cell exhaustion program and contributes to sex bias in cancer”的文章發(fā)表在Science Immunology雜志上。
這項研究的重點是T細胞對惡性腫瘤的免疫反應,它是癌癥預后的關鍵決定因素,也是近年來促進癌癥免疫治療研究的重要目標。這項研究報告了一項里程碑式的發(fā)現(xiàn),描述了男性性激素如何通過調節(jié)CD8+ T細胞來促進癌癥相關的性別差異,這些細胞介導適應性免疫,對產生抗腫瘤反應至關重要。研究人員首先以患膀胱癌的雌雄小鼠為研究對象,首先從小鼠體內各分離出了1.6萬多個CD8 + T細胞,根據單細胞測序結果,以CD8 + T細胞所處不同分化階段,將其分為11個細胞簇。發(fā)現(xiàn)在雄鼠的腫瘤微環(huán)境中,處于“耗竭”狀態(tài),喪失抗腫瘤功能的CD8+T細胞更多(雄性43.4%,雌性25%)。
隨后,研究人員設計了四種小鼠模型:野生的雌鼠、雄鼠以及性轉雄鼠(含有XX性染色體,且常染色體中引入了SRY基因)和性轉雌鼠(含有XY性染色體,但敲除了SRY基因)。 通過分析睪酮含量和腫瘤發(fā)展進度,發(fā)現(xiàn)雄鼠(包括性轉雄鼠)更容易患上膀胱癌,睪酮含量越高,腫瘤發(fā)展越快。
最后,研究人員對雄鼠進行了去雄處理,使雄鼠體內睪酮降低到與雌鼠一致的水平。通過分析CD8 + T細胞分化狀態(tài)、睪酮信號通路和腫瘤發(fā)展水平發(fā)現(xiàn)雄鼠閹割后,體內睪酮降到了與雌鼠一致的水平,處于“耗竭”狀態(tài)的CD8+T細胞占比也減少到與雌鼠一致水平,雌鼠和雄鼠的抑癌能力沒有差異;睪酮通過雄激素受體信號通路,促進CD8+T細胞進入“耗竭”狀態(tài),并在雄鼠體內富集;遏制雄激素受體信號通路或降低睪酮水平,可促進CD8+T細胞發(fā)揮抗腫瘤功能。
總的來說,AR在體內促進CD8+T細胞衰竭的T細胞內在功能是通過多種方法建立的,包括對CD8特異性AR敲除小鼠的功能喪失研究。此外, 切除雄激素AR軸可重新連接腫瘤微環(huán)境,促進效應T細胞分化,并增強抗PD-1免疫檢查點阻斷的效果。
04
雄激素受體可通過影響CD8+T細胞干性來影響抗腫瘤免疫反應
最后一項研究是國內學者做的,同樣也是聚焦于CD8+ T細胞上表達的雄激素受體。 該研究發(fā)現(xiàn)了 腫瘤浸潤性 CD8+ T 細胞干性維持能力是調控腫瘤免疫性別差異的關鍵因素,而內在的雄激素受體(Androgen receptor,AR)信號通路顯著抑制干細胞CD8+ T 細胞亞群的維持。 相應成果以題為 Androgen receptor-mediated CD8+ T cell stemness programs drive sex differences in antitumor immunity 的形式發(fā)表在immunity雜志上。
在這項研究中,作者為了探究腫瘤性別差異的發(fā)生機制,首先使用雌性、雄性野生型小鼠構建了皮下腫瘤模型和二乙基亞硝胺誘導肝癌模型,證明了腫瘤發(fā)生發(fā)展具有雌雄偏倚性,即雄性小鼠腫瘤進展更加惡性。在進一步研究荷瘤小鼠的免疫應答反應時,團隊通過使用天然免疫系統(tǒng)重要調節(jié)通路的基因敲除小鼠及T細胞刪除實驗,發(fā)現(xiàn)腫瘤發(fā)生發(fā)展的性別差異依賴CD8+ T 細胞。接著,在荷瘤小鼠T細胞治療性過繼回輸實驗中,團隊發(fā)現(xiàn)雌性 CD8+ T 細胞展現(xiàn)出T細胞回輸治療的強大潛力,相比于雄性來源CD8+ T 細胞,其更能顯著抑制腫瘤進展,這進一步表CD8+ T 細胞是介導腫瘤進展性別差異的關鍵因素。
為了進一步描述腫瘤微環(huán)境CD8+ T 細胞的耗竭情況,作者檢測了T細胞表面抑制性受體分子(PD-1、TIM-3),以及干性維持相關的轉錄因子 TCF-1 和表面分子 SLAMF6 的表達水平,同時也使用了染色質開放測序手段進行深入分析,明確了腫瘤微環(huán)境CD8+ T 細胞分化存在性別差異,雄性 CD8+ T 細胞耗竭程度更深,而雌性CD8+ T 細胞的干性維持能力更強,并在臨床惡性腫瘤患者單細胞組學數(shù)據中對該發(fā)現(xiàn)進行了驗證。
綜上,作者團隊發(fā)現(xiàn),雌雄腫瘤浸潤性 CD8+ T 細胞分化程序的不同,調控腫瘤發(fā)生發(fā)展的性別差異,這一觀點豐富了人們對腫瘤性別差異發(fā)生機制的認知。
最后,通過小鼠腫瘤模型的單細胞組學數(shù)據發(fā)現(xiàn)AR CD8+ T 細胞分化具有相關性,進而 借助 CD8+ T 細胞體外實驗和小鼠 CD8+ T 細胞體內回輸模型,闡明了 AR 信號通路對 CD8+ T 細胞效應功能和干性維持的抑制作用;同時,在臨床男性結直腸癌患者樣本中,也觀察到 CD8+ T 細胞耗竭與 AR 信號通路活性的正相關性,揭示了 AR 信號通路介導雄性腫瘤免疫逃逸的新機制。
該研究為 理解腫瘤性別偏倚提出了新的理論解釋 ,為再認知內分泌系統(tǒng)調控腫瘤免疫應答呈現(xiàn)了新的視角,也為靶向AR信號通路增強T細胞抗腫瘤免疫應答提供了新的治療策略。
05
展望
對人類而言,Y染色體的存在劃分出了性別,因為男性特有的Y染色體承載著一種可表達睪丸決定因子的SRY基因。SRY基因的表達讓男性發(fā)育出睪丸等生殖器官,分泌雄性激素,從而進一步促進男性第二性征,賦予男性生殖能力。除了男性生殖器官之外,腎上腺皮質網狀帶和卵巢也會分泌少量的雄激素,一般來說男性體內(10-35 nmol/L)的雄激素水平約為女性(0.5-2.4 nmol/L)的10~20倍。在小鼠等動物中,雄性和雌性體內的雄激素水平也存在類似的差異。這種性別差異是很多疾病出現(xiàn)性別偏向性的主要原因,其中就包括癌癥。
癌癥已經成為威脅世界健康發(fā)展的首要致死性疾病,然而除了乳腺癌、前列腺癌等這類性別特異的腫瘤上,男性和女性在非生殖系統(tǒng)腫瘤的發(fā)生和死亡中同樣存在顯著的性別偏倚現(xiàn)象,然而背后的生物學機制仍不明晰。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與高度異質的腫瘤免疫微環(huán)境密不可分,闡明雄性發(fā)生腫瘤免疫逃逸的機制,將為腫瘤性別差異提供新觀點,同時為優(yōu)化臨床癌癥免疫治療提供新的策略。
文章來源:生信人 / 作者:Immugent
本文有醫(yī)世象 夏日 整編,轉載請聯(lián)系授權。
本文由“健康號”用戶上傳、授權發(fā)布,以上內容(含文字、圖片、視頻)不代表健康界立場。“健康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如有轉載、侵權等任何問題,請聯(lián)系健康界(jkh@hmkx.cn)處理。
相關知識
運動抗癌“實錘”?144萬人研究:這樣運動,降低13種癌癥發(fā)生率
男性癌癥有哪些征兆?
“暴瘦”與這些癥狀共同出現(xiàn),可能是癌癥前兆!
揭秘 哪些男人易得前列腺癌
最新!中國癌癥報告發(fā)布,它正成為最常見癌癥(不是肺癌)
10大健康方面 女性優(yōu)于男性
健康體檢≠癌癥篩查,這樣選擇才全面有效
怎么預防癌癥
肥胖癥并發(fā)癥
?暴食癥,其實離我們并不遠..
網址: 實錘!癌癥面前,男女并不平等... http://www.u1s5d6.cn/newsview545856.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8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