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紅軍長征故事:半碗青稞面

紅軍長征故事:半碗青稞面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15日 17:26

編者按:

在舉國上下慶祝建軍90周年的同時,東阿古膠謹記先輩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不忘初心,虛心前行,以匠人精神回報社會,精心研制的阿膠膳食餅干上市啦!該產(chǎn)品是用青稞、阿膠為主要原料,目的是傳承、弘揚萬里長征先輩們無畏精神,服務人類的健康事業(yè)。東阿古膠、上好阿膠!

我們以前在品德課上就學過周恩來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故事。那時我就非常敬佩周恩來,他那么小就有那么高的志向。今天讀了《半碗青稞面》這篇文章,我從心底里對他油然而生一種更深的敬佩之情。

展開剩余 93 %

在長征途中,紅軍過草地的時候,周總理對戰(zhàn)士們很關心。盡管自己身體也有病,而且只剩半碗青稞面了,他還把所有的青稞面都給了病重的戰(zhàn)士。更令我們感動的是,在如此艱難的環(huán)境下,鼓勵戰(zhàn)士們堅定信念,他說:“只要多留一個革命同志的生命,就會給革命事業(yè)增加一份力量?!彼呀?jīng)把全部精力都投入了革命,甚至是自己的生命。因為在當時,半碗青稞面就是走出草地的希望。正因為他們的這種精神,長征才取得了勝利,新中國才能誕生,最后才有了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

山東東阿古膠阿膠系列產(chǎn)品有限公司董事長雷慶濤先生表示,東阿縣是山東的的革命老區(qū),繼承和發(fā)揚紅色文化,是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tǒng)精神。無數(shù)的革命先烈用熱血換來了我們的幸福生活,我們更應該有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不忘初心,矢志不渝。

今天東阿古膠以青稞、阿膠為主要原料生產(chǎn)的阿膠膳食餅干,就是激勵我們將萬里長征革命精神發(fā)揚下去。

當時紅軍長征的環(huán)境很惡劣,四處都是荒無人煙的草地,食物幾乎是沒有的,下文是半碗青稞面的紅軍長征故事,一起來看看紅軍是如何度過沒有食物的日子的。

紅軍長征故事:半碗青稞面

在荒無人煙的草地上,紅軍戰(zhàn)士只有可憐的一點青稞面做干糧。

周恩來副主席和戰(zhàn)士們一樣,絕不多吃一點青稞面,還教育戰(zhàn)士們,為了能走出草地,北上抗日,一定要特別愛惜糧食。戰(zhàn)士們聽了他的話,都把僅有的青稞面裝在糧袋里,拴在腰上。

青稞面越來越少了,戰(zhàn)士們只能用一點青稞面摻在野菜里煮湯喝。

戰(zhàn)士吳開生的青稞面吃完了,已經(jīng)餓了兩天,周副主席知道后,就讓警衛(wèi)員把自己省下的青稞面給吳開生兩碗。他看著吳開生蠟黃的臉,語重心長的說:“這是革命呀!”吳開生流著眼淚說:“我只要有一口氣,就要跟你走出草地,革命到底!”

這天晚上又是狂風暴雨,用被單做成的帳篷自然擋不住風雨的襲擊。戰(zhàn)士們都淋成了落湯雞。周副主席命令戰(zhàn)士們都到他作為辦公室的帳篷里去休息。

大家怕影響他工作,都不肯去。

他冒著大雨親自來了,說:“你們不去,我心不安?!敝芨敝飨脑捪窕鹂九藨?zhàn)士們的心。

這樣走了幾天,草原仍然無邊無際。青稞面吃完了,野菜吃光了,軍馬也殺掉吃了。戰(zhàn)士們只好燒皮帶吃,甚至把隨身帶的紙張咽下去充饑,紅軍陷入了極大的困境。

周副主席命令把僅存的半碗青稞面全部分給大家泡水喝:“那您吃什么呢?”警衛(wèi)員急了。

周副主席兩只大眼睛放出了嚴峻的光芒,清瘦的臉上肌肉抖動著,“有同志們活著,就有我。只要多留一個戰(zhàn)士的生命,就給革命事業(yè)增加一份力量,拿出來分掉!”

這摻上一點青稞面的熱水,分到戰(zhàn)士們的手中。

戰(zhàn)士們流淚了,這不足半碗的青稞面,是周副主席的心意和生命??!

戰(zhàn)士們又上路了,在茫茫的草地上。

行進著摧不垮的鋼鐵紅軍。

長征革命故事延伸

一、王玉清講長征故事

85歲的老紅軍王玉清幾乎每天都要散步5公里,有時還約上幾個老友去打門球。

1935年11月初,賀龍率領的紅2、6軍團解放貴州黔西縣城,舉家逃難至此的流浪兒王玉清跑去看熱鬧。

“人們傳說,‘紅胡子’殺人不眨眼,專吃小孩子?!?4歲的王玉清有點害怕,遠遠看著在街上行走的紅軍戰(zhàn)士,“當時,地主都把賀龍的部隊稱為‘紅胡子’?!?/p>

“看了一會兒,我發(fā)現(xiàn),紅軍對窮苦百姓很和氣,很好,對地主很兇?!遍L期忍饑挨餓、受人欺負的王玉清隨即參加了紅軍,成為紅2軍團軍團部無線電臺的一名戰(zhàn)士。

參軍第4天,部隊離開黔西。從此,轉戰(zhàn)南北、九死一生的王玉清與家人失去聯(lián)系。直到解放后的1950年,他才通過在《貴州日報》上登尋人啟事找到家人。

幾天后,王玉清隨部隊轉移到湖南桑植縣的劉家坪,從那里踏上漫漫長征路。

“我很快就學會了電臺那一套。”聰明的王玉清利用行軍間隙,虛心向老戰(zhàn)士請教?!百R老總好喜歡我,常常用手指彈我的腦袋,還常把重要電報交給我發(fā)?!?/p>

“長征太苦了,又要趕路,又要和敵人作戰(zhàn)?!蓖跤袂逭f,每到行軍最艱難的時候,賀老總都會出現(xiàn)在他們直屬隊的隊列中,給大家鼓勁,“很遠就能聽到他那爽朗的笑聲,他常用親切的口氣問我們‘累不累?苦不苦?’”

1936年3月,在貴州盤縣,一直守在電臺旁邊的王玉清突然接到朱德、張國燾的電令,要求紅2、6軍團北渡金沙江,西進四川與紅四方面軍會合。

“接到電令,我好高興,立刻把它交給賀老總?!彪m已過去幾十年,王玉清仍記得電令的主要內(nèi)容——“最好你軍在第三渡河點或最后路線北進與我們會合一同北進?!?/p>

“蔣介石很快察覺到我們要過金沙江,調(diào)重兵和飛機圍堵我們?!蓖跤袂寤貞洠M管紅軍搶占了石鼓渡口,但江上沒有橋,船又少又小。“賀老總很著急,平常行軍中他總喜歡開玩笑,這時候他的神情非常嚴肅,兩道濃眉擰成了疙瘩?!?/p>

“我們用木排代替木船過了江?!蓖跤袂逭f,賀老總又變得談笑風生了,“他右手拿著煙斗,左手指著對岸幽默地對我們說:‘老子勝利了,龍云這小子失敗了,看他怎樣向主子蔣介石交差!’”

“糧食好難搞?!币姥┥搅?,王玉清和戰(zhàn)友們?nèi)セI措糧食,“藏民不了解紅軍的政策,受當?shù)胤磩觿萘Φ纳縿?,跑光了?!?/p>

“雪山上,死了好多人。”王玉清說。

最苦的還是草地。

進入草地沒幾天,王玉清就斷糧了。電臺的炊事班長知道后,把自己僅有的兩把炒面給了王玉清。

“我對班長說,你把糧食給了我,你怎么渡過難關?”王玉清回憶說,“班長說,走一步算一步吧。他是湖南人,后來我們走散了,我再也沒有見到他?!?/p>

后來,連野菜都找不到了。王玉清說,“這個時候,部隊已經(jīng)不成建制了,各走各的。不少戰(zhàn)友走著走著就倒下去了,身邊的戰(zhàn)友不管認識不認識,都幫著將剛剛犧牲的戰(zhàn)友掩埋好。”

“我也沒有信心走出草地,就坐在一條水溝邊休息?!彼奈逄鞗]有吃一點東西的王玉清,渾身無力?!八疁侠锖孟裼恤~,但我又沒有力氣下去捉,即使有力氣,也不敢下去,好多戰(zhàn)友陷入這樣的水溝里,再也沒有出來?!?/p>

就在王玉清絕望的時候,他突然想起來,軍帽上不是別著兩根縫衣針嗎?為什么不去釣魚呢?

“我將針燒紅后彎成鉤,拴上線,在溝里碰碰運氣?!蓖跤袂逭f,“真是天無絕人之路,我居然釣到了兩條小魚,高興極了,第一感覺就是還能多活幾天。”

“后來,這個方法被許多戰(zhàn)友借鑒?!敝钡浇裉欤跤袂暹€為當年自己在草地中的“發(fā)明”感到自豪。

解放后,王玉清曾任福州軍區(qū)副參謀長等職。晚年,他作詩一首永遠銘記那次遠征——“長征路上歷艱險,遵義會議轉危安;紅軍將士是好漢,跋山涉水奔陜甘。行程二萬五千里,三軍歡呼大團圓;中華兒女灑熱血,崢嶸歲月打江山。”

二、老紅軍講述過草地的故事

如果說長征是一出恢弘史劇,過草地就是即將勝利前的英勇悲壯一幕。

老紅軍劉運坤話音悲壯―――當年就快走出草地了,人卻到了極限,怎么也挪不動步,搖搖欲墜,幸虧戰(zhàn)友高玉明一把扶住,架著左臂,一邊鼓勵一路同行??稍诔霾莸厍耙?,高玉明自己卻不行了,臨終前,拼力抖索著雙手捧出他負責掌管的團部軍旗,閉眼前最后喃喃一句:“團旗,不能倒!”

在茫茫大草地上,英勇紅軍,意志如鋼……

三、噙著淚深鞠一躬

紅四方面軍戰(zhàn)士宋云鶴悲憤心痛:“重返草地時,每走不遠,就有一具紅軍戰(zhàn)士的遺體―――那都是第一次過草地時犧牲的戰(zhàn)士,全保持著當初的樣子?!崩霞t軍張毅親見:有的,兩三個人倒在一起;有的,呈往前爬行的姿勢;有的,手里還攥著泥土和青草。

三過草地,老紅軍張明漢印象最深的不是危險的沼澤,而是遍地的忠骨。

一次一次,戰(zhàn)士們每當看到戰(zhàn)友遺骸都會噙淚駐足,深鞠一躬。

那天高秋悲,那四望無涯,那英風烈跡。只有草地上的草自茂盛著,只有草地上的風自吹拂著,一年又一年。

這些事,老紅軍陳行庚不愿提,就是因為“心里難受?!?/p>

七十載,往事仍清晰。中央紅軍萬里長征,歷經(jīng)艱辛終與紅四方面軍在懋功會師,正要展開北上大計,卻被張國燾分裂,令紅四方面軍孤軍南下,甚至一度另立中央,與北上的中央紅軍正確方略南轅北轍,直至一年后難以為繼,才再度北上。萬里長征兩年,中央紅軍走了一年,這里又耗了一年。戰(zhàn)士們?nèi)^草地,在茫茫原野上,以生命書寫忠誠堅定。而三過草地的轉戰(zhàn),也讓老紅軍蒲潤三負重傷:第一次被子彈打斷手腕,白骨森森,一咬牙捏著繼續(xù)打,戰(zhàn)斗結束再包扎,居然三月自愈;第二次傷在頭上,昏死兩天兩夜后,突然自行醒轉;第三次傷在左腳,血流如注,直到現(xiàn)在肉還長不起來。

三過草地,老紅軍王紀芝所在的隊伍有一次走迷了路,走了兩天怎么也走不到頭,只好折回找當?shù)夭孛瘛?刹孛褚宦狊@恐瞪眼:“要過草地?那是魔鬼居住的地方!”

三過草地,戰(zhàn)士們是無畏的、英勇的。老紅軍李哲民記得,南下的紅軍十多天連克綏靖、丹巴、東化,在雅安金雞關以機槍擊落了一架敵機,飛機墜落后機尾還掛在電線桿上。只是南下難以為繼,所以,起初的攻城掠地疾如秋風掃落葉,隨后的失守卻也接二連三……

“那片草地,我來回走了三趟……”老紅軍廖文光緩緩地說:“重回草地見一堆堆遺骸,我們用草皮替戰(zhàn)友蓋上,擦干淚繼續(xù)前行!”

“其實從長征到過草地,我從沒想到會走那么遠,歷經(jīng)艱險,我和戰(zhàn)友們只一個念頭―――將來最后的勝利是我們的!”一句話,老紅軍張云說了一分多鐘,眼睛盯著前方,沒有任何游離……

四、過草地,團結就是力量

說起這,老紅軍賀文玳不禁動容:“過夜時,戰(zhàn)士們總是自覺地將干的草地留給年紀大的同志,濕草地則被小青年們搶著睡?!闭f起這,老紅軍劉天佑不禁神往:“第二次過草地,走了一夜,就地休息,大家背靠背睡著了。突然大雨滂沱,全團官兵都沒有雨具,一起淋得濕透,真是‘風雨浸衣骨更硬,官兵一致共甘苦’!”說起這,老紅軍謝元珍不禁淚涌:“有次我一腳踩進水草地,水已經(jīng)沒過胸口,一位騎馬的干部伸出大手拉了一把救了一命。死里逃生,可現(xiàn)在都不知那干部名字……”

是同志,是戰(zhàn)友,是兄弟。多少次,一人陷下,不斷伸來的援手又不斷陷下。老紅軍鐘明說,最難受的,就是在草地里看到東一堆西一堆的遇難戰(zhàn)友手手相連,實踐著“同生死共患難”的誓言。老紅軍謝光堂掉了隊獨自倒下,第二天,折返的戰(zhàn)友們終于找到還有一絲氣息的他,立即抱上擔架,三個人輪流抬了一路,沒有一個人想過扔下重傷的他,“只要還有一口氣,我們就不會扔下你不管!”

過草地第二天,一條河上游漲水,“我們的黨總支書記明知有危險,仍搶在前面探路,在被水沖走淹沒的一剎那,還拼命掙出兩句:‘水急,換……’手在水面上拼力搖擺。那是在告訴我們水急、要小心。他以自己的犧牲,換得眾人的生路……”老紅軍真房說著沉默了,大顆淚珠在眼眶中轉……

死亡是近在咫尺的。老紅軍劉星當年在草地上一覺醒來站起,背靠背一夜的營長卻依然直直坐著,鼻下已沒了氣息。但紅軍戰(zhàn)士們志同道合,患難與共,心與心貼得更緊。老紅軍羅玉琪過草地最難忘一位李副連長:“當時我們掉了隊的二三十人都躺在地上,李副連長來了,二十七八歲瘦個兒背著一個紅小鬼,一見就發(fā)火了:‘起來,這兒怎么能躺下,同志們,要咬緊牙關,一定要趕上去?!仙胶?,李副連長鼓動大家燒起了火,又不知去哪打了一只山羊回來,大家打牙祭,他卻悄悄躲在一邊吃野菜,被傷員發(fā)現(xiàn)后才拿了塊羊肝。第二天前進時,一個重傷員昏倒了,噴了好幾口冷水才蘇醒。這時,李副連長從挎包里掏出一個樹葉包,遞了過去。解開小包,那個重傷員顫抖了,里面竟是只咬去一小點的那塊羊肝……”

過草地時,謝覺哉為減輕負擔,扔掉了心愛的毛毯。董必武路過認出,就背在身上繼續(xù)趕路,到了宿營地物歸原主。謝老深受感動,后來到了延安,又把毛毯送回給董老見證革命友情。

老紅軍張明秀在草地上遇見兩位傷員,一把扶起,堅定地說:“我背也要把你們背出草地?!笨梢粋€弱女子,談何容易。她背一個傷員,沒走幾步就一起倒在污泥里。掙扎爬起,扶著傷員一步一步向前挪動。不久,干糧和水又幾乎斷絕……

最終,明秀與兩位傷員一起走完了長征中最后也是最艱難的路程!

五、走出草地第一仗

剛出草地第一仗,攻打天險臘子口。

老紅軍王承登記得:敵人的子彈四面八方,好像山里建著無數(shù)碉堡,而通道就一條路那么寬。紅軍戰(zhàn)士們幾乎把手里的所有手榴彈都扔出去了。武器質量本來就差,加上受潮,扔出去五個手榴彈,只有兩個是爆炸的。翻過臘子口,王承登一腳踩下去,踏到的不是山石,而是手榴彈堆成的“小檻”,都是沒有爆炸的啞彈,足足半米厚。

天險臘子口,中央紅軍出草地打過,紅四方面軍后來出草地也打過。“那一仗打得真叫慘!”老紅軍毋廣仁當時接到的命令是:一定要在兩小時內(nèi)拿下這個山頭。下午1點,他們營兵分兩路,一路正面攻擊,一路迂回到敵人身后,惡戰(zhàn)一個半小時終于拿下。但山上的樹都在燃燒……

老紅軍康渡當時在突擊隊,7個人一組,力奪臘子口。不過,每人只有十幾發(fā)子彈,首長又嚴格規(guī)定,因彈藥嚴重吃緊,100米內(nèi)才能開槍!當晚,康老他們爬了一夜的山,終于在凌晨交上火,他那組,5位戰(zhàn)友壯烈犧牲。

老紅軍王其仁回憶說,敵軍潰敗了,士氣低迷,過一條河時連埋在橋旁的炸彈都來不及引爆就急急忙忙逃了。而走出草地的紅軍,堅韌如鋼!

老紅軍趙本清當時所在的營,“進草地時400人,三周后走出草地時,只剩100人左右?!?/p>

老紅軍陶立功淚光閃爍:“走出草地之后,部隊到了甘南,找到許多大豆。一個多月沒吃過一頓飽飯的戰(zhàn)士們狼吞虎咽,結果有的人活活被脹死?!?/p>

老紅軍劉金國終身難忘,最后一夜宿營草地時,眼看要走出草地了,第二天軍號一響,他起身一看,背靠背的一大片戰(zhàn)士都安安靜靜坐著,再也沒起來……

但從草地走出的英勇紅軍,為革命保存下了“金子中的金子”,培育出了驚天動地的士氣與堅韌不屈的斗志,深遠影響綿延至今。

剛進草地時,來自江西石城一位姓鄭的小宣傳隊員,精神抖擻,不停地講故事、唱山歌,柴火揀重的背,工作揀難的做。但在進入草地不久,他突然發(fā)起了高燒,病倒了,盡管團政委楊成武把馬讓給他騎,把干糧勻給他吃,但他的病情還是惡化了。臨終前,他用微弱的聲音對楊成武說:“政治委員,我不行了,感謝你對我的照顧。我知道黨的事業(yè)一定會勝利!革命一定會勝利!……”最后,經(jīng)過一陣急促的喘息,他說:“希望黨的路線勝利,革命快勝利。勝利后,如果有可能,請告訴我家里,我是為執(zhí)行黨的路線,為了革命的勝利犧牲的!”

這是歷史的真實一幕,這是紅軍的普通一兵,這是長征的偉大閃光!

相關知識

青稞餅
舌尖上的青稞
青稞酒、糌粑、青稞餅……一起探秘青稞美食世界!
白青稞和黑青稞的區(qū)別?
【聲聲慢】青海人為何鐘愛青稞
吃青稞麥餅上火嗎
青稞餅青稞餅
“高原之寶”——青稞怎么吃?
青稞若葉青汁
青稞的營養(yǎng)價值及功效

網(wǎng)址: 紅軍長征故事:半碗青稞面 http://www.u1s5d6.cn/newsview548848.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