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腹部軟如綿,百病不來纏”之說。在唐代時期,孫思邀就以“食后行百步,常以手摩腹”作為自己的益壽養(yǎng)生之道。
肚臍,在中醫(yī)里被稱“神闕穴”,是人的先天供養(yǎng)通道,更是唯一通達全身經(jīng)絡(luò)的要穴。而且,在肚臍周圍有任脈、帶脈、沖脈等經(jīng)絡(luò)。可以說,肚臍是最敏感、最能發(fā)揮療效的穴位。
揉腹不斷,百病不犯
1.促進腸蠕動、消除便秘
尤其是老年人要多揉腹部。揉腹可明顯地改善大小腸的蠕動功能,加強對食物的消化、吸收,起到促進排便的作用。
【方法】用掌心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揉腹,每次50~100次。如果按壓時碰到索狀硬物,則可能是宿便停留的位置,可輕緩按摩促進排便。
適用于1.2.3點
2.減肥
揉腹可以促進腹部的毛細血管的血液加速流動,促進腹部廢物的排泄,加速腹部脂肪的燃燒。
【方法】仰臥著,用手以肚臍為中心按摩10分鐘,每天1~2次。揉腹時,感到腹部有一種熱熱的感覺,就是腹部脂肪燃燒的表現(xiàn)。
3.有助睡眠
按揉放松身體,讓人精神愉快,有助于快速入睡,防止失眠的發(fā)生。
【方法】失眠時,仰臥于床上,一邊用手繞臍摩腹,一邊默念計數(shù),范圍從小到大,反復15~20次。右手按累了,可換左手,一般揉腹30~40次,便有倦意,這時候慢慢停止,可以很快入睡。
4.預防疾病
防胃?。何笣儾〉陌l(fā)生與胃酸分泌過多有關(guān)。如果每天早、中、晚飯后各揉腹1次,每次約揉5分鐘,可促使前列腺素分泌增加,阻止胃酸過量分泌,防治潰瘍病。
防胃病
調(diào)理肝臟:每天早、晚堅持揉腹5分鐘,可舒肝解郁、調(diào)理脾胃,可解除肝區(qū)隱痛、腹脹不適、食欲不振等。
調(diào)肝區(qū)
調(diào)肝區(qū)
防手術(shù)后腸粘連:患者在傷口完全愈合后,一般應在每天早晨起床前、上午10點、下午3點鐘和每晚睡前各揉1次,可防手術(shù)后腸粘連的發(fā)生。
除此之外,按揉腹部可以平熄肝火,使人心平氣和,血脈流通,對于患有動脈硬化、高血壓、腦血管疾病的患者具有不錯的治療效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