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春天來了,飲食方面要注意那幾點?

春天來了,飲食方面要注意那幾點?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2月17日 02:42

其他回答(4條回答)

頭像

2010.03.17 回答

1.飲食清淡防上火。春季人易上火,小便赤黃、便秘,舌苔發(fā)黃。因肝火上升,致使肺陰更虛,肺結核等病菌容易乘虛而入。因此,春季飲食以清淡為好。

2.辛甘之品助春陽。初春陽氣初發(fā),辛甘之品可助春陽,宜食辛甘之生姜、棗、花生、小麥粉、蕎麥、玉米等谷物,豆?jié){、豆腐、赤豆等豆類,橘子、金橘、香蕉、蘋果、梨等;陰虛內熱之人,可選擇海帶、綠豆、甘蔗汁、荸薺、百合等,以消火。要少吃酸澀、油膩、生冷食品,多選擇含維生素B、E的主食與副食,以養(yǎng)脾胃。

3.多甜少酸防“肝旺”。中醫(yī)認為,春季為人體五臟之一的肝臟當令之時,宜適當食用辛甘的食品,而生冷之物則應少食,以免傷害脾胃,還要防止“肝旺傷脾”。這樣在春季應該適當多吃些甜味食物,少吃酸味食物。因為,酸性食物入肝,甜性食物入脾。春季因多食酸可引起胃酸分泌障礙,影響消化吸收,應少食酸澀、油膩之物,以增加脾胃功能。為了預防肝旺傷脾,還可多吃一些性味甘平的大棗。

4.因地而異適當補。初春氣候對人體的影響很大,在春季我國南北氣候溫差較大,對人體的影響亦不同,春季食養(yǎng)還應因地而異。初春,北方寒氣未退,仍宜溫補,隨著氣候漸暖,陽氣漸升,溫補逐漸減少。一般可選桂圓、紅棗、栗子、荔枝、山藥等。南方,春季常陰雨連綿,低溫與暖溫交替出現(xiàn),陰雨季節(jié),濕氣較大,濕氣困脾,宜進健脾去濕之品,如白扁豆、蓮子、豆?jié){等。溫暖之日,可進涼補之品,如銀耳、蓮子、綠豆之類。

5.對付春困多補充維生素C?,F(xiàn)代醫(yī)學認為,春季應提倡多食含維生素C較多的食物和新鮮蔬菜。飲食中缺少維生素C是引起“春困”的原因之一,故多食胡蘿卜、菜花、卷心菜、甜椒、芹菜、馬蘭、春筍等新鮮蔬菜,對春季食養(yǎng)也十分有益。

頭像

2010.03.13 回答

   春天三個月又可以分為三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特點,早春晚春的區(qū)別不只是在日子上,更是在氣候和對人體的影響之中。當我們在講究春季進補調理身子的時候,最主要的是要選對早仲晚三春時節(jié)的飲食選擇。選用不同的食物,會給我們帶來不同的影響,更會讓我們的身體有了各自健康的走向。對面春天的大關,你該怎樣為自己的健康飲食掌舵呢?

  華康醫(yī)院中醫(yī)專家認為,春天是陽氣生發(fā)的季節(jié),所以人應該順應天時的變化,通過飲食調養(yǎng)陽氣以保持身體的健康,總的飲食養(yǎng)生原則是:
  1.主食中選擇高熱量的食物。是指主食中除米面雜糧外,適量加入豆類、花生等熱量較高的食物。
  2.保證充足的優(yōu)質蛋白質。是指奶類、蛋類、魚肉、禽肉、豬牛羊瘦肉等。
  3.保證充足的維生素。青菜及水果的維生素含量較高,如西紅柿、青椒等含有較多的維生素C,是增強體質,抵御疾病的重要物質。

  春季飲食分三時期

  一、早春時期
  為冬春交接之時,氣溫仍然寒冷,人體內消耗的熱量較多,所以宜于進食偏于溫熱的食物。
  飲食原則:選擇熱量較高的主食,并注意補充足夠的蛋白質。飲食除米面雜糧之外,可增加一些豆類、花生、乳制品等。
  推薦:早餐:牛奶1袋(250毫升左右),主食100克,小菜適量。
  午餐:主食150克,豬牛羊瘦肉(或豆制品)50克,青菜200克,蛋湯或肉湯適量。
  晚餐:主食100克,蛋魚肉類(或豆制品)50克,青菜200克,豆粥1碗。

  二、春季中期
  為天氣變化較大之時,氣溫驟冷驟熱,變化較大,可以參照早春時期的飲食進行。在氣溫較高時可增加青菜的食量,減少肉類的食用。

  三、春季晚期
  春夏交接之時,氣溫偏熱,所以宜于進食清淡的食物。飲食原則為選擇清淡的食物,并注意補充足夠維生素,如飲食中應適當增加青菜。
  早餐:豆?jié){250毫升,主食100克,小菜適量。
  午餐:主食150克,魚蛋肉類(或豆制品)50克,青菜250克,菜湯適量。
  晚餐:主食100克,青菜200克,米粥1碗。

  少吃酸比較好
  每日除三餐之外,還要多吃一些水果,因為水果中所含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對增強體質有益。春季飲食宜忌生冷油膩之品,傳統(tǒng)醫(yī)學還認為春季為肝氣旺盛之時,多食酸味食品會使肝氣過盛而損害脾胃,所以應少食酸味食品。

頭像

2010.03.13 回答

春天肝氣升發(fā),食用菊花正好順應了自然的氣機轉換,能夠消除因肝氣升發(fā)太過而形成的春困、頭重腳輕、流鼻血等春季常見不適,于人體有益,所以春季可以拿白菊作為保健品適量食用??梢詮某匈I杭白菊4兩,先燒開水,投入杭白菊后隨即?;?,蓋鍋蓋悶3分鐘,得白菊一大杯,味極苦,放溫時大口喝下。之所以投入菊花后立即?;?,是取其輕性上行。這個千萬不要煮太久。

春季養(yǎng)生的基本常識 經過了寒冬的蜇伏,春風初降,春日融合,萬物開始發(fā)萌,逐漸欣欣向榮,正是疏活筋骨的好季節(jié)。 春季養(yǎng)生主張早起,穿著寬松舒適的衣物,不佩戴任何飾物,如手鐲、項鏈、耳環(huán)、腰帶等,以免影響身體的氣血循行。出門到空氣新鮮的庭院、草地、樹林里漫步,放松心情,放慢腳步, 深深緩緩地呼吸,細心體會大自然寂靜的音籟,品味環(huán)境的美麗,感受自身體內生理的韻律、蓬勃的生機! 由于經過寒冷的冬季,衣著厚重,吃香喝辣,再加上春節(jié)時期的大魚大肉,活動量又少,體內很容易有積滯,而發(fā)生頭昏體熱、橫隔拉緊、喉中痰涎增多,咳嗽、四肢困倦、腰腳無力等癥狀,這是去年冬天及春節(jié)累積下來的癥候群,要在春季里從飲食調養(yǎng)方面來改善。 春天應該少吃刺激性食物及不好消化的食品,如糯米、面團等,多吃清淡之品。如果有胸悶、痰涎氣噎,喉嚨不適,頭暈眼花的現(xiàn)象,可用菊花、陳皮、牛蒡子、甘草、少許鹽泡水代茶飲,可清肝明目,消除食積,并保持排便通暢。 從立春至春分,人體的經氣分別運行于肝膽脾胃,如果以上臟腑素有舊疾,則可能在春季復發(fā),所以可以常常做下列保健操來健體: 一、一腳或前或后,輕輕踮起腳跟,再輕輕放下腳跟著地,一腳做了幾次,再換另一腳,做了幾分鐘以后,覺頭目舒適既可。 二、兩腳張開,約與肩同寬,腳趾稍向外張,覺身體舒適的角度為原則,右手上舉,位于耳旁,手掌向上,右肩稍向前或向后活動,覺右脅部有熱氣沖出來為度,如果沒有這種感覺也一樣可以做此動作,幾秒鐘后,右手放松下垂,如此重復幾次,然后換左手重復以上動作。 以上保健操有疏肝健脾,疏經活絡,消除體內積滯的功效,可以幫助排除冬季體內的食積,是適合春季的養(yǎng)生運動。

頭像

匿名用戶

2010.03.13 回答

“春氣之應,養(yǎng)生之道也”。對人們來說,春天更應注意飲食調養(yǎng),以保健康。

春季,氣溫變化大,所以春季的營養(yǎng)構成應以高熱量為主,由于冷熱刺激可使體內的蛋白質分解加速,導致機體抵抗力降低而致病,這時需要補充優(yōu)質蛋白質食品,如雞蛋、魚類、雞肉和豆制品等。

春天,細菌、病毒等微生物開始繁殖,活力增強,容易侵犯人體而致病,所以,在飲食上應攝取足夠的維生素和無機鹽。小白菜、油菜、柿子椒、西紅柿等新鮮蔬菜和柑橘、檸檬等水果,富含維生素C,具有抗病毒作用;胡蘿卜、莧菜等黃綠色蔬菜,富含維生素A,具有保護和增強上呼吸道黏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細胞的功能,從而可抵抗各種致病因素侵襲;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也應食用,以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這類食物有芝麻、青色卷心菜、菜花等。

祖國醫(yī)學還認為,“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yǎng)脾氣”。這是因為春季為肝氣旺之時,肝氣旺則會影響到脾,所以春季容易出現(xiàn)脾胃虛弱病癥。而多吃酸味食物,會使肝功能偏亢,故春季飲食調養(yǎng),宜選辛、甘溫之品,忌酸澀。飲食宜清淡可口,忌油膩、生冷及刺激性食物。

春季養(yǎng)生“當需食補”。但必須根據春天人體陽氣逐漸生發(fā)的特點,選擇其平補、清補的飲食,以免適得其反。

營養(yǎng)學家認為,中老年人有早衰現(xiàn)象者、患有各種慢性病而體形孱瘦者、腰酸眩暈、臉色萎黃、精神萎靡者,均可利用春天這個季節(jié),根據個人體質及病情,選擇適當?shù)氖逞a方法,以防病治病。

老年人有上述情況者,可采用平補飲食。具有這種作用的食物有:蕎麥、薏仁等谷類,豆?jié){、赤豆等豆類,橘子、蘋果等水果以及芝麻、核桃等??砷L期服用。

老年人如有陰虛內熱者,可選用清補的方法。這類食物有:梨、蓮藕、薺菜、百合等。此類食物食性偏涼,食后有清熱消炎作用,有助于改善不良體質。病中或病后恢復期的老年人的進補,一般應以清涼、素凈、味鮮可口、容易消化的食物為主,可選用大米粥、蓮子粥、青菜泥、肉松等。

相關知識

孕婦在飲食方面要注意那些
春季飲食要注意哪些?
天氣漸暖,飲食調節(jié)注意這幾點
春季養(yǎng)生有七大原則 飲食方面要多注意
春節(jié)飲食要注意哪些呢?
春節(jié)健康飲食(注意三大點)
春季養(yǎng)生 女人春季養(yǎng)生要注意五點
飲食方面的調節(jié)要注意什么
幾點要注意
哺乳期媽媽飲食搭配要注意的幾點

網址: 春天來了,飲食方面要注意那幾點? http://www.u1s5d6.cn/newsview584310.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