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食真的就不健康了嗎?我們真的需要低碳飲食嗎?
一、營養(yǎng)界其實很冷靜,都是媒體斷章取義引發(fā)吃瓜群眾對于主食“大撕逼”
2017年,源自國際權威醫(yī)學期刊《柳葉刀》雜志上的一篇論文,引發(fā)了營養(yǎng)圈的一場“大撕逼”,原因就是這篇論文的結論似乎是顛覆了現有健康飲食觀念。
這項名為PURE的研究,對北美、歐洲、南美、中東、南亞、中國、東南亞、非洲的多個國家的13萬人進行了長達多年的跟蹤研究,結果發(fā)現以下顛覆性結論:
◆ 較高的碳水化合物攝入量,會增加總死亡率的風險;
◆ 無論是總脂肪、還是任一類型脂肪,比如飽和脂肪、不飽和脂肪的攝入,都會降低總死亡率;
經過自媒體標題黨們的夸大,就變成所謂“多吃米飯面條等主食,可能讓你死得更早,而肉類食物你可以放開吃,吃了還能長壽”;
而多少年以來,膳食指南都教育我們主食是膳食金字塔的基石,我們必須攝入足夠多的糖來提供能量,而肉類食物由于脂肪含量較高,要適度控制。
科學論文通常是在科學家在學術領域進行流傳和探索,產生不同的結果,甚至顛覆認知本來就是非常正常的現象,這也促成了人類不斷進步,科學探索的過程本來就是無限接近真理的過程。
當然,將最新研究成果及時告知大眾,這本來也是科普的重要工作,這是好事兒,但如果把基于一定條件產生的研究成果無限外推,并且以一種過于簡單粗暴的方式,甚至是標題黨的方式傳遞給大眾,就非常容易引起大眾的誤解,十萬加的傳播效果借助互聯(lián)網是輕而易舉地產生了,但由此帶來的負面影響不可低估。
這次營養(yǎng)界的 “大撕逼”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經過初期爆發(fā)式的傳播,大眾不明就里,以為真的要少吃主食,大魚大肉則胡吃海塞不要緊。
但隨著大量營養(yǎng)學家、科學家挺身而出,重新以科學、全面、理性的眼光看待這篇研究,你就發(fā)現,健康膳食的基本理念沒有被顛覆,主食仍然是膳食金字塔底部的基石,肉類等相對脂肪含量較高、同時蛋白質含量也較高的食物同樣不可或缺但處于塔中部,其實無論什么食物,都不可多吃也不能少吃,均衡合理是營養(yǎng)永恒的真諦。
二、主食種類不合理是大眾攝入主食的基本現狀
中國人生活的日漸富裕,使得膳食結構和生活方式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典型體現為谷類等主食的攝入量下降,蛋白質和脂肪攝入量增加,但同時谷類攝入又極不平衡,提供營養(yǎng)成分較為單一的精制主食占主食比例過高,同時富含多種營養(yǎng)成分的全谷類、薯類、豆類、粗雜糧攝入又明顯不足。
中國居民膳食結構呈現的特點并不是主食吃太多了,而是主食吃得不夠。
中國居民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不斷下降,脂肪供能比越來越高,脂肪供能比例從1991年的21.8%,一路漲到了2011年的32%,大城市中甚至達到了36.9%;
這樣膳食模式的改變,和運動減少疊加,導致中國人超重肥胖率明顯上升,高血壓人口激增、糖尿病人口世界第一,并且這類慢性疾病的發(fā)病率仍然在不斷增加,且勢頭基本不可遏制。
要想改變中國人糟糕的健康狀況,改善飲食結構,增加運動健身是不二選擇。其中選擇合理的主食就成為其中的重要措施。
當然,我們需要強調一點,雖然我們的主食吃得不夠,但精制類主食卻占主食比例太高,白米飯、白面條、白面包、白饅頭這樣的精細主食盡管口感好,卻不像薯類、全谷類主食那樣可以提供除能量以外的其他更多的營養(yǎng)成分,比如纖維素、礦物質、維生素等等。
所以,與其說多吃主食死得早,還不如說多吃精細糖類死得早。
當然,至于甜點、含糖飲料這類食物,能遠離就遠離,這類食物基本上屬于純熱能食物,或者屬于高糖高脂類食物,除了提供熱量,其他營養(yǎng)成本基本含量極低。
喜食這類食物基本上減肥是不可能的事情
?
三、為什么精制主食要控制攝入?
米飯面條是中國人傳統(tǒng)主食,如果放在30年前,在食物不太豐富、人們每天活動量很大的年代,精制主食還沒有什么太多弊端的話,在當今這個營養(yǎng)過剩、缺乏運動的時代,精制主食的問題就逐步凸顯出來了。
所謂精制主食是指那些碳水化合物含量高,容易吸收,血糖生成指數較高、被打磨得比較精細,口感較好的主食。
這類主食雖然可以很好地提供熱量,但其他營養(yǎng)成分較少(B族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因為過度加工丟失較多),關鍵是在活動量較少的情況下,其實我們不需要那么多熱量,一味吃這類主食,容易導致肥胖、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結直腸癌等慢性病的發(fā)病風險增加。
四、為什么要增加全谷類、薯類、豆類、粗雜糧這類主食攝入?
全谷物是指未經精細化加工、仍保留了完整谷粒所具備的胚乳、胚芽、麩皮及其天然營養(yǎng)成分的谷物,也就是說沒有精加工的主食就是全谷類,精加工后就成為精制主食,正是因為沒有精加工,這類主食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從而有益健康,并且飽腹感強,血糖生成指數較高,不容易導致熱量攝入過多。
而豆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薯類同樣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成分,并且全谷物、薯類和雜豆的血糖生成指數遠低于精制米面。
所以不是說精制主食是不好的食物,而是在當今人們生活方式和飲食結構改變的情況下,仍然一味只吃口感好的精制主食,不吃口感沒那么好的全谷類主食,是存在明顯健康風險的。
因此,2016年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強調每天攝入谷薯類食物250~400g中,其中全谷物和雜豆類要占到50~150g,薯類要占到50~100g,也就是說主食中的一半以上都應該是全谷類、薯類、豆類等粗雜糧主食;
而事實上,中國居民精制主食的攝入量過多,而粗雜糧明顯不足。
所以為了健康,你必須控制你的精制主食,增加你的粗雜糧主食。
五、全谷類主食除了熱量,還含有一種對于健康特別有益的物質——膳食纖維
全谷類食物最顯著的優(yōu)勢是除了富含熱量,也富含大量豐富的膳食纖維,膳食纖維作為一種無法被人體吸收的物質,在穿腸而過的過程中發(fā)揮重要的作用,包括:促進胃腸蠕動、預防腸癌等癌癥、治療便秘、降低血脂、幫助控制體重等等。
在2019年新一期的《柳葉刀》上,新西蘭奧塔哥大學的專家團在綜合了全球200多項研究后,經過Meta統(tǒng)計分析,得出權威結論: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可以顯著降低冠心病、糖尿病、腸癌等多種疾病的風險,也使得人群的全因死亡風險下降了15%。
而全麥面包、燕麥片等全谷食物,是膳食纖維的最佳來源之一。很多國家,包括中國膳食指南都推薦,每人每天攝入25-30克的膳食纖維。
但事實上,全球絕大多數人每天的膳食纖維攝入量還不到20克。
這次的分析充分證明,富含高膳食纖維的主食,有著極其重要的健康價值,而一味拒絕碳水化合物,就把膳食纖維的種種好處拒之門外了,碳水化合物的質量比數量更加重要。
低碳似乎成了一種潮流,但潮流的東西未必是科學的。雖然水果蔬菜也含有膳食纖維,但僅僅靠多吃水果和蔬菜達到推薦的攝入量,基本是不可能的。你必須從全谷類主食獲取足夠的膳食纖維。
舉個例子,半杯燕麥片膳食纖維大概有9克,一片黑面包有2克,一根胡蘿卜3克,一個帶皮吃的蘋果4克,由此你可以想象,要達到每天攝入25-30克膳食纖維,你需要多么努力地吃全谷類食物和蔬菜水果了吧。
六、減肥時不吃主食是完全錯誤的
對于減肥而言,不吃主食是錯誤的,因為這會明顯增加饑餓感,而且容易導致其他種類食物攝入增加,并且主食也提供重要的營養(yǎng)成分比如能量,熱量攝入不足會給予機體重要反饋就是降低基礎代謝來對抗熱量不足。
所以,正確的做法是控制主食攝入,少吃精制主食,多吃粗雜糧類主食,一方面粗雜糧更加容易飽不會多吃,而且粗雜糧提供比精制主食更全面的營養(yǎng)成分。
七、嚴格意義的低碳飲食并不存在,只是你以為自己是低碳飲食
很多人認為自己不吃主食就是低碳飲食,其實那只是你以為自己是低碳飲食,但其實你只是減少了碳水攝入,而并非真正嚴格意義的低碳飲食。
因為蔬菜、水果中仍然含有碳水化合物,只是含量低一些罷了。絕對的低碳飲食是不存在的。
低碳飲食往往意味著高脂飲食,還被冠以生酮飲食的稱謂,但由此也會帶來脂肪攝入過量,引發(fā)血脂問題,而且天天高脂飲食你根本做不到,那樣只會讓你見到肥肉就想吐,并且這樣也會導致營養(yǎng)攝入不均衡,引發(fā)健康問題。
八、10種應該控制的精制主食
米飯 面條 饅頭 花卷 米粉 面包 燒餅 發(fā)糕 包子皮 餃子皮
九、10種建議多吃的的全谷類主食
麥片 糙米 紫薯 紅薯 土豆 山藥 豆類 玉米 芋頭 小米
十、總結
主食攝入過多也許是不利的,但去年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NIH)開展的一項人群研究顯示,低碳水飲食也會不利健康,怎么吃主食就一句話:“全面均衡,粗細搭配”;
不要再相信道聽途說的各種偽科學,按照最科學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所建議的那樣吃就對了:食物多樣,谷類為主,每天攝入谷薯類食物250~400g,其中全谷物和雜豆類50~150g,薯類50~100g。
圖片來源:圖蟲創(chuàng)意
相關知識
低碳水飲食真的健康嗎?燃燒卡路里的正確姿勢戳這→
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飲食真的有益嗎?
素食主義者,真的健康嗎?
素食主義,真的好嗎?
爆紅的零糖飲料,真的健康嗎
健康飲食的最新趨勢:素食主義真的比傳統(tǒng)飲食更健康嗎?
“輕食”真的健康嗎?吃“沙拉”就能減肥嗎?
有機食品真的更健康嗎?
女人胖點好還是瘦點好,被BMI綁架的我們,真的健康嗎?
輕食,不要再自稱“健康”飲食了
網址: 主食真的就不健康了嗎?我們真的需要低碳飲食嗎? http://www.u1s5d6.cn/newsview59885.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8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