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無糖可樂,為啥這么難喝?

無糖可樂,為啥這么難喝?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18日 19:33

難喝、沒味兒、齁甜、發(fā)苦、喝完不快樂、不如白開水...網(wǎng)友們對無糖可樂的評價相似到令人心疼。

來源:新浪微博

同樣是“肥宅快樂水”,為什么經(jīng)典可樂能風靡全球,而主打健康的無糖口味卻“風評被害”?被說難喝的無糖可樂,到底冤不冤?

01

肥宅“不”快樂水

無糖的配方,確實影響了可樂的口感。從配料表來看:原本創(chuàng)造甜味的果葡糖漿和白砂糖,被換成了阿斯巴甜、安賽蜜和蔗糖素這三種“代糖”。

來源:品牌旗艦店

阿斯巴甜和蔗糖素產(chǎn)生的甜味,能持續(xù)很長時間,讓你一直感覺嘴巴里很甜。

可代糖的甜,并不像真糖那樣口感回甘、層次豐富,反而還會讓你嘗到“甜中帶苦”的滋味——

安賽蜜與味蕾中的苦味受體的結合性很強,這便是無糖可樂里“藥味”的來源。

即使可樂品牌們反復改進了無糖的配方,使它更貼近原味,但代糖的硬傷依舊存在,人們也愈發(fā)意識到:不加真糖的可樂根本不是“從前那個少年”。

而口感的缺陷也只是一方面,真正抹殺掉“甜食快樂”的,其實是人本身。

因為無糖可樂的甜味,可以騙過你的舌頭,卻騙不過你的腸道。

聰明的腸道,可以識別出你喝到肚子里的是真糖、還是代糖。如果是真正的糖,腸道中通往大腦的迷走神經(jīng)就會被激活,給大腦帶去滿足感。而如果是代糖,腸道便會無動于衷,大腦也感受不到應有的興奮。

就這樣,同時擁有口感劣勢和腸道限制的無糖可樂,不再那么讓人快樂了。

02

你的另一個大腦

明明舌頭已經(jīng)品嘗到了甜味,為什么腸道還要多管閑事、背叛感官?

隨著科學研究日益深入,人們逐漸意識到:腸道的強大,超乎想象。

腸道神經(jīng)網(wǎng)絡,是40億年前地球多細胞生物早期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原始形態(tài)。脊髓、大腦都是在腸道神經(jīng)的基礎上,經(jīng)歷了漫長的進化后才慢慢出現(xiàn)的。

來源:維基百科 | 肛腸動物水螅

直到如今,它依舊具有很強的自主性——

即使沒有大腦,腸道也能獨立運作,向身體發(fā)號施令。

腸道擁有著專屬的神經(jīng)網(wǎng)絡,能夠時刻感知人體內(nèi)的世界。

飯里的每一個小分子,在血液里飄蕩的激素,保衛(wèi)身體的免疫細胞,腸道細菌的竊竊私語......都在腸道的“智能”監(jiān)控之下。

收集到大量身體情報之后,腸道自己會先思考。只有它覺得重要的信息,才會被上報給大腦處理——腸道也被學界稱為人的“第二大腦”。

甚至很多腦病的發(fā)生,都和腸道息息相關。

2017年,瑞典科學家對38萬人進行了近40年跟蹤研究之后發(fā)現(xiàn),可引發(fā)腦結構異常的“問題蛋白”會先出現(xiàn)在帕金森病患者的腸道里,一路“爬”上大腦,影響神經(jīng)元。

《解剖學雜志》刊登的一篇論文也指出,當腸道菌群失衡、免疫系統(tǒng)受到影響時,可促發(fā)和阿爾茨海默病患者類似的大腦炎癥反應,且腸道里也能發(fā)現(xiàn)和與腦部病變部位相同的物質。

臨床中,很多貌似患上腦部疾病的人,也需要進行胃腸鏡等消化系統(tǒng)檢查。

日常生活里,腸道更是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你我。

03

被腸道拿捏的生活

作為“第二大腦”,腸道控制著我們身體中的諸多感官。

如果發(fā)現(xiàn)酒精含量特別高,它就會通知大腦的“嘔吐中樞”,叫你“一吐為快”;

當遭到病原體侵襲的時,“不舒服”的信號就會被傳到大腦,提醒你關注它的健康;

酒足飯飽后,腸道又會發(fā)出讓你心滿意足、昏昏欲睡的信號......

甚至連你今天想吃什么,都可能是腸道替你做的決定。

2022年,美國匹茨堡大學的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腸道微生物能夠控制對不同食物的食欲,影響宿主的飲食決策。

法國巴斯德研究所也發(fā)現(xiàn),下丘腦神經(jīng)元可以感知到腸道微生物活動的變化,并相應地調控食欲和體溫。

除了這些之外,腸道里的微生物還可能會悄悄改變你的精神狀態(tài)。

人體內(nèi)九成的微生物,都生活在腸道里。它們能夠分解一些難以消化吸收的東西,并把所得的物質反饋給我們或生成各種其他物質。

來源:CAS  腸道微生物群的組成細菌

比如,與多巴胺、內(nèi)啡肽齊名的“快樂物質”血清素,約90%都誕生并生活在腸道里、幾乎影響了人體精神活動的方方面面。

小到調節(jié)情緒、精力、記憶力,大到塑造人生觀,血清素都扮演著重要角色。當它的濃度較低時,你的情緒就會隨之低落。常見的抗抑郁藥物,主要也是用于維持、增加血清素水平。

長期的科學研究,再一次證實了腸道微生物與人體情緒等神經(jīng)精神活動的相關性。

研究人員們發(fā)現(xiàn),患有抑郁癥、孤獨癥、焦慮癥等疾病的人,腸道菌群往往也會有所異常。

而服用益生菌后,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和認知能力便會得到改善,甚至達到與傳統(tǒng)抗抑郁治療相似的效果。

來源:《The neuroactive potential of the human gut microbiota in quality of life and depression》 | 抑郁癥患者與非患者的腸道菌群對比

從無情揭穿零糖可樂的快樂真相,到監(jiān)控人體飲食、掌控情緒感官,陪伴地球生物40多億年的腸道,不斷用它獨特的運作機制告訴著我們:

快樂沒有平替,善待腸道才是健康真諦。

文章來源:硬核看板

相關知識

無糖=0熱量?無糖可樂喝了真的不會胖嗎?
無糖可樂=0熱量?真的“無糖”嗎?網(wǎng)友:我只是想喝可樂
減肥能喝無糖可樂嗎
減肥可以喝無糖可樂嗎
減肥為啥這么難?(健康直通車)
綠瘦:喝無糖可樂不發(fā)胖其實是騙局!
1杯酸奶 = 2杯可樂?酸奶含糖這么高,糖友還能喝嗎?
減肥為啥這么難
無糖可樂健康嗎?
掉秤慢,瘦不下,易反彈 減肥為啥這么難?

網(wǎng)址: 無糖可樂,為啥這么難喝? http://www.u1s5d6.cn/newsview628014.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