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間歇性禁食“跌落神壇”?Cell子刊重磅:禁食時間越長,抗感染能力大幅下降!

間歇性禁食“跌落神壇”?Cell子刊重磅:禁食時間越長,抗感染能力大幅下降!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1月24日 22:48

三四五月不減肥,六七八月徒傷悲。夏日將近,又迎來一波“減肥潮”——生酮飲食、16:8輕斷食、隔日禁食等等減脂大法層出不窮,誰不希望在夏天來臨前狠狠地瘦成閃電呢?

生酮減肥法看來是大翻車了,那咋辦?要不試試間歇性禁食?感覺這個飲食減肥法好像還是蠻靠譜的?!

圖片

圖源:攝圖網(wǎng)

間歇性禁食(Intermittent Fasting, IF)是一種進食和禁食交替進行的飲食方式,即在某個時間段內(nèi)正常地進食食物(一般會設(shè)定6-10小時為進食窗口),而在一天剩余的時間內(nèi)幾乎不吃。在生活中,采納最多的莫過于16:8輕斷食法、隔日斷食法、5+2斷食法,不過也有人會采取更為極端的23:1。

科學家們致力于探索間歇性禁食的益處與危害,但爭議不斷。此前研究顯示,不只是減肥,間歇性禁食還能有效地改善大腦健康,甚至延長壽命;然而,也有不少學者持相反的意見,認為間歇性禁食存在一定的弊端且存在潛在危害。

近日,Cell子刊Immunity上刊登的研究給出了個“警告”——間歇性禁食或會耗費健康“成本”!實驗顯示,長時間禁食會引起大腦的壓力反應(yīng),對免疫細胞產(chǎn)生較為負面的影響,這將不利于抵抗感染,增加罹患心臟病的風險。

看來,還真的是“禁食不對,免疫崩潰”!

https://doi.org/10.1016/j.immuni.2023.01.024

為了評估禁食(從較短時間約幾小時到更長的24小時)對免疫系統(tǒng)的影響,研究者將小鼠分為兩組——禁食組在實驗開展的24小時內(nèi)沒有攝入任何食物,但不限制飲水次數(shù),24小時的禁食后能自由進食;而對照組則可以自由地獲取食物。并記錄下24小時禁食期間,16個器官和組織中主要白細胞的變化,包括B淋巴細胞、T淋巴細胞、單核細胞和中性粒細胞。

結(jié)果顯示,禁食組與對照組之間出現(xiàn)了顯著差異。與對照組相比,除了骨髓之外,每個組織中的Ly-6Chi單核細胞數(shù)量都有所減少。

具體變化為:在基線時,所有小鼠體內(nèi)的單核細胞數(shù)量保持在相同的水平。但非??鋸埖氖牵瑑H在禁食的4小時后,受試組小鼠血液中的單核細胞數(shù)量降低了90%!在8小時之后,該數(shù)值出現(xiàn)了進一步的減少。與之相反,空腹組的單核細胞未出現(xiàn)任何改變。

那么,單核細胞減少又會帶來怎樣的問題呢?

單核細胞是在骨髓中制造的白細胞,它們在體內(nèi)游走,并發(fā)揮著重要的免疫作用,包括對抗感染、心臟病以及癌癥。換言之,單核細胞的數(shù)量下降,自然意味著免疫功能遭到了一定的損害。

圖片

禁食改變了小鼠體內(nèi)的白細胞分布

此外,研究者還發(fā)現(xiàn),禁食使得血液中的Ly-6Chi單核細胞涌回了骨髓,并在其中進行“冬眠”。與此同時,骨髓中生成的新細胞數(shù)量也有所減少。

但當回到骨髓后,單核細胞的生命周期受到了影響——不同于血液中的單核細胞,骨髓中的單核細胞存活時間更長,衰老過程也發(fā)生改變。

那么,驅(qū)動這一現(xiàn)象的背后原因是什么呢?

進一步的基因分析中,Cxcr4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他們發(fā)現(xiàn),在禁食的情況下,Cxcr4的表達比對照組高出了近4倍;而Cxcr4基因的作用,就是促進骨髓中細胞的留存。

事實上,此前的研究提示,皮質(zhì)醇(CORT)能增強Cxcr4的表達。在本研究中,研究者觀察到,禁食會迅速且持續(xù)地增加血液中的CORT,進而導致Cxcr4表達有所上升。Cxcr4的表達增加了,Ly-6Chi單核細胞自然會從血液遷移至骨髓,并在其中聚集。

圖片

禁食使得單核細胞從血液回到骨髓

那既然禁食不好,重新進食總可以恢復吧?

并非如此!一禁一進,反而加劇了炎癥反應(yīng)。研究者為禁食24小時的小鼠提供了食物后,出現(xiàn)了“意想不到”的結(jié)果:

藏在骨髓中的單核細胞,在進食后的4個小時內(nèi)重新回到了血液中。而循環(huán)中單核細胞的激增,更是加劇了炎癥反應(yīng);這些“回骨髓重造”后的單核細胞非但不能抵抗感染,反而更具炎癥性,使得機體抵抗感染的能力下降。

事實上,這種禁食+進食的模式不僅是在短期對免疫系統(tǒng)產(chǎn)生影響,而持續(xù)了很長時間——短期來看,單核細胞中II類抗原呈遞、干擾素β(IFNb)重組蛋白的活性有所下降,先天免疫特征減少;長期來看,禁食組比對照組出現(xiàn)死亡的可能性更大,且死亡時間更早。

總結(jié)來說,與對照組相比,長期禁食+進食的模式在短時間內(nèi)就能導致血液和骨髓中的單核細胞出現(xiàn)不平衡的現(xiàn)象,從而增加了體內(nèi)的炎癥反應(yīng),改變宿主對感染的免疫力,導致更高的死亡率。

圖片

再喂食導致單核細胞涌入血液

這項研究“牛”的地方在于:這是第一個將禁食期間的大腦及其神經(jīng)元與免疫細胞聯(lián)系起來的研究——禁食會引起大腦內(nèi)的應(yīng)激反應(yīng)(這也是“饑餓”使人感到憤怒的原因),隨即引發(fā)大量的白細胞從血液遷移到骨髓,而進食后遷移“轉(zhuǎn)向”,大量的單核細胞又回到了血液中,誘發(fā)炎癥反應(yīng)。

“因此,禁食減肥的模式并不適用于所有人,這種方法不利于身體應(yīng)對感染的挑戰(zhàn)。”該研究的負責人之一的Swirski博士表示,

法無完法!間歇性禁食并非“完美”,如何趨利避害地選擇適合自己的減肥大法,還得“因人制宜”??蓜e為了一味地追求“瘦”而犧牲了健康,多少有些得不償失了!

參考資料:

https://doi.org/10.1016/j.immuni.2023.01.024

撰文 | Swagpp

編輯 | Swagpp

相關(guān)知識

Nature子刊:節(jié)食+禁食或是減肥和降血壓的更有效策略
節(jié)食減肥后體重反彈真不賴你!Cell 子刊:科學家發(fā)現(xiàn)驅(qū)動節(jié)食后體重恢復的神經(jīng)回路,會讓你更餓!
16+8 輕斷食跌下神壇,增加 91% 心血管死亡風險?如何看待
探索16:8間歇性禁食法:全方位解析與實施指南
Cell子刊:膳食纖維雖好,攝入也要因人而異
16:8輕斷食,減肥又健康,但要選對時間!最新研究:“過午不食”才是關(guān)鍵,還能改善血糖
Cell子刊:GDF15與瘦素協(xié)同作用,進一步加強減肥效果
急性高強度間歇訓練(HIT)的反應(yīng)及長期訓練負荷管理
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的「訓練站」
吃柚子清熱下火 但有4大禁忌

網(wǎng)址: 間歇性禁食“跌落神壇”?Cell子刊重磅:禁食時間越長,抗感染能力大幅下降! http://www.u1s5d6.cn/newsview66086.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