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健康科普丨科學健走,行動起來!

健康科普丨科學健走,行動起來!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2月20日 13:18

健康科普丨科學健走,行動起來!

2024-05-07 14:21 來源: 煙臺開發(fā)區(qū)疾控中心

發(fā)布于:北京市

(來源:煙臺開發(fā)區(qū)疾控中心)

科學健走

行動起來

走路是我們每天都要做的事情,而健步走越來越成為大家樂于選擇的健身方式。有規(guī)律地進行健步走,既有助于降低糖尿病、骨質疏松等慢性疾病的發(fā)生風險,還幫助控制體重,促進新陳代謝。然而,只有走的科學,才能獲得最大的健康效益,還能避免不必要的損傷。這就需要我們學會正確的健走姿勢,采用適宜的健走強度,掌握科學健走的方法。

健步走穿著

有講究

健步走時要選擇適宜運動的衣物。應選擇大小合適的運動鞋,鞋底要有一定的穩(wěn)固性,不宜太柔軟;也要有良好的緩沖性,可以解決走路導致的腰疼問題;另外,健走不是戶外運動,鞋子以輕便為好。

掌握健步走

動作要領

健走姿勢的基本要領有16個字:“身體直立、曲臂擺動、中軸扭轉、合理步幅”。

身體直立:指頭頂百會穴上提,保持耳朵、肩峰、股骨大轉子在一條直線上。簡單點說,就是在自然行走的基礎上,抬頭挺胸、腰背挺直、頸肩放松、輕輕收腹、下頜微微內收、雙眼平視前方。

曲臂擺動:雙手放松如握空拳,肘部自然彎曲90°;雙臂以肩為軸,前后自然擺動;擺動手向上擺時不超過肩,向下擺動時不超過腰部。

中軸扭轉:伴隨著擺臂,軀干以身體中線為軸自然扭轉。中軸扭轉的目的是加強腰部的鍛煉、減小腰臀比。

合理步幅:邁步時腳后跟先著地,逐步過渡到腳尖;腳尖朝前,大腿肌群主動發(fā)力帶動小腿跟上。比較合理的步幅=身高×0.45。比如說:身高1.6米的人,步幅最好在72厘米;身高1.7米的人,步幅最好在77厘米。

選擇適宜的

健走強度

健走速度:不經常運動或體力稍差的人,可以根據自身情況,走得稍慢一些,步頻最好能夠達到80~100步/分鐘,等身體適應后逐漸提高健走速度;對于身體能力比較好的人,為達到更好的鍛煉效果,可以走得稍快一些,也就是說步頻控制在110~130步/分鐘左右。

健走強度:以您的主觀判斷為準,如果健走時心跳加快、呼吸有點喘、微微出汗,不能唱歌,但還能和同伴聊天,那對您而言就是適宜的中等強度了。

保障充足的

健走時間

健走總量:每天健走總量在10000步左右,過多的話反而容易出現損傷。不要盲目追求步數,尤其是老年人或身體狀態(tài)不好的人群。

健走時間:如果利用碎片時間健走,每次健走時間應至少在10分鐘,才能達到鍛煉效果。一天當中,如果能有一次性持續(xù)健走達到30~60分鐘,將更有利于提升您的心肺功能,并消耗脂肪。

健步走前后別忘了

熱身和拉伸

除了健走姿勢的正確性和健走強度的把握,還要注重健走前的熱身和健走后的拉伸。

世界衛(wèi)生組織建議,成年人每周應至少完成150分鐘~300分鐘中等強度的有氧身體活動。

END

往期推薦

健康科普丨急救技能常識——食物中毒

健康科普丨滅除“四害”, 健康生活

知疾知蜱,科學防護,遠離發(fā)熱伴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知識

科學健走,行動起來!
健康科普丨食物多樣,合理搭配,跟著“新版膳食指南”學起來
健康講座進社區(qū) 科普知識暖民心——2023年社區(qū)科普益民系列活動走進蒼梧縣石橋社區(qū)
科普知識丨如何科學補充蛋白質
健康科普丨學生營養(yǎng)膳食指南
校園健康科普丨學生營養(yǎng)很關鍵,膳食指南快來看!
健康科普丨老年人心理健康知識
環(huán)保科普丨環(huán)境如何影響我們的健康?
【健康科普】健康體重,一起行動!
健康科普丨疫苗相關知識

網址: 健康科普丨科學健走,行動起來! http://www.u1s5d6.cn/newsview673464.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