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桃番茄又叫圣女果、水果番茄、小西紅柿,屬 番茄科番茄屬的一年生草本植物, 成熟的果實是多 汁型的漿果, 含有大量的礦物質(zhì)和多種維生素等人 類所需的有益營養(yǎng)元素,同時屬于低脂肪、富含高糖 的食品,既可以作為蔬菜,又可以作為水果。 特別近 年來隨著研究的發(fā)展, 發(fā)現(xiàn)櫻桃番茄含有豐富的谷 胱甘肽,經(jīng)常食用櫻桃番茄,防癌效果顯著,同時兼 具有降低血壓、降低膽固醇的效果,故而被人們稱為 “神奇水果”,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厚愛。
櫻桃番茄 同時也是具有高附加值和具有巨大創(chuàng)匯潛力的經(jīng)濟 作物之一。其屬于喜溫作物,最佳的栽培條件是:生 長季的溫度在 20~25 ℃,如果氣溫高于 30 ℃或者低 于 15 ℃,則不能正常開花結(jié)果。 在一些持續(xù)高溫的 熱帶地區(qū), 如果長時間空氣濕度高于 60%或低于 40%, 都會導致櫻桃番茄生長不良, 容易發(fā)生病蟲 害,從而導致產(chǎn)量和品質(zhì)嚴重下降。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位于西南部, 屬于典型的亞熱 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 17~23 ℃,一年四季都可以 進行櫻桃番茄生產(chǎn)。近年來,隨著消費者對櫻桃番茄 需求量的增大, 其種植面積常年保持在 5 萬 hm2 左 右,年總產(chǎn)值達到 24 億元之多。 特別是以秋冬種植 櫻桃番茄的右江河谷地區(qū),所產(chǎn)櫻桃番茄銷往福建、 浙江、廣東、湖南、江蘇等地,也極大地促進了當?shù)亟?jīng) 濟的發(fā)展。 田陽縣種植櫻桃番茄歷史悠久,也是種 植技術(shù)最成熟的地區(qū)之一 ,2007 年共種植番茄 208.5 hm2 ,產(chǎn)量 1.48 萬 t,產(chǎn)值 1 450 萬元,番茄戶均 收入超過 2 萬元。 櫻桃番茄是廣西田陽的主導產(chǎn)業(yè), 廣西自治區(qū)百色市田陽縣已有 30 多年的櫻桃番茄種植歷史,形 成了“北有壽光南有田陽”的格局,經(jīng)過長期的技術(shù) 探索與積累,取得了產(chǎn)量達 90000 kg/hm2 以上的成 功經(jīng)驗。
1 品種選擇
經(jīng)引種栽培和品種比較試驗, 篩選出適宜當?shù)?推廣種植的 5 個主栽品種:金幣、金妃、紅金貝、紅金 農(nóng)及千禧。這些品種生產(chǎn)期長、產(chǎn)量高,耐熱耐濕、抗 逆性強,耐儲運,不易裂果。
2 壯苗培育
2.1 苗床選擇
櫻桃番茄喜溫但不耐水澇, 應選擇排水通暢的 平地塊作為育苗苗床, 通常選用紙質(zhì)營養(yǎng)杯在苗床 上擺放整齊,紙杯內(nèi)放入營養(yǎng)土,淋水后以備播種。 2.2 播種前種子處理 種子的殺菌消毒與催芽。 櫻桃番茄種子用紗布 包好后在 25 ℃恒溫水中浸泡 5~6 h,然后撈起控干, 再用 1%的高錳酸鉀浸泡 15~20 min, 之后在清水中 沖洗干凈,撈起控干后,放入發(fā)芽箱催芽,發(fā)芽箱保 持恒溫 40 ℃左右,3 d 左右露白,期間每天早晚用清 水清洗種子上的黏液以促進發(fā)芽。 2.3 營養(yǎng)土準備 播種前在營養(yǎng)紙杯中灑水, 灑水標準為達到營 養(yǎng)土手捏成團,不滴水,松手即散為度。 之后用筷子 在每個紙杯中的營養(yǎng)土中間挖穴點播 1 粒種子,之 后覆蓋 1 cm 左右的營養(yǎng)土, 待所有營養(yǎng)缽播種完 后,再噴一次水,然后覆蓋上地膜,待看到小芽后,去 掉地膜,在苗床扎上拱棚蓋上塑料薄膜保溫,陽光太 強時,要遮陰防止燒苗,當?shù)?1 片真葉出現(xiàn)后,打開 薄膜煉苗。
3、土地整理與施肥
地塊要深耕,用旋耕機旋耕,以利于櫻桃番茄深 扎根。 在深耕時施高鉀復合肥 1 500 kg/hm2 和腐熟 的雞糞或牛糞 75 000 kg/hm2 作基肥,耕旋之后起畦 壟,通常畦壟 0.8 m,畦間留 0.6 m 排水溝,便于灌溉 和排水,畦面覆蓋好地膜,以備播種。
4、移栽
待幼苗長到 2 片真葉時移栽到大田, 行距和株 距都為 0.6 m,移栽密度 30 000 株/hm2 左右,為保證 成活率,選擇下午太陽光不太強時移栽,邊移栽邊澆 水,以利于幼苗成活,第 2 天噴灑一次防止爛根的藥 防止死苗, 通常使用稼樂福,4500 mL/hm2 對水 375 kg,均勻噴霧。
5、移栽后的水肥管理
一般在移栽櫻桃番茄 7 d 左右開始進行第 1 次 追肥,主要是為了保證根系發(fā)育所需的營養(yǎng),保證根 系發(fā)達,從而提高抗旱能力,促進營養(yǎng)的吸收。 當?shù)?3 串花開始坐果時,進行第 2 次追肥,因為從這個發(fā) 育階段開始是櫻桃番茄營養(yǎng)大量需求期, 所以當果 實開始變成熟時要及時追施第 3 次肥。 第 4 串果收 獲完畢后要及時施第 4 次肥。 追肥都以富含高鉀的 復合肥為主,每次追施 225~300 kg/hm2 ,用水溶解后 灌根。 移栽后的緩苗期, 要進行中耕松土, 不旱不澆 水,期間可噴施葉面肥,促進緩苗壯苗,葉面肥可用 磷酸二氫鉀(0.2%)和尿素(0.2%)的混合液。 在第 1 花序結(jié)果膨大時,追施 1 次農(nóng)家肥水提苗,做好豐收 架子;在第 4 花序開花時,即為盛果期,此時要及時 進行追肥, 主要施鉀肥和氮肥, 同時要保證水肥充 足, 每次摘完果都要追施硫酸鉀和尿素肥料, 施用 150 kg/hm2 左右,每周澆 1 次水,同時配施上述葉面 肥,這些措施可以保證果實迅速膨大,同時還可以防 止早衰,增加總產(chǎn)量。
6、插桿整枝
番茄開始開花時進行整枝, 留主枝第 1 串花下 面的 3 個側(cè)枝,其余的側(cè)枝都摘除,留下的側(cè)枝再長 出側(cè)枝時也要摘除,以免影響花序的開花結(jié)果。當植 株長到 0.3 m 左右時,要用竹竿搭架、縛蔓,同時要 進行整枝,摘除側(cè)芽,還要將第 1 花序下面的葉子全 部摘除,保留中間葉片和頂部葉片,以防止果實被曬 傷。櫻桃番茄的整枝多種多樣,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確 定整枝方式。整枝方法有雙干整枝法、一干半整枝法 和單干整枝法。 對坐果集中的櫻桃番茄品種, 如早熟類型和自 封頂類型,在盛果期或者盛花期,要及時進行疏花疏 果,疏掉多余的花和果實,每串花序留 4~5 個果實, 以保證營養(yǎng)跟上、果大漂亮,提高商品價值。 由于秋 冬季氣溫偏低,不利于果實膨大,因此要在開花后 3d 之內(nèi)進行蘸花保果, 并且要在氣溫高于 15 ℃時進 行,主要用 2,4-D 進行蘸花保果,濃度為 10 mg/L。 但是當氣溫低于 15 ℃時,濃度要加倍。
7、人工授粉
當?shù)?3 花序開花時要開始人工授粉, 以提高 坐果率。 用每 4 粒坐果靈對水 15 kg 噴花;從第 5 花序開始到第 10 花序要加一倍藥量。 花開多時可 以和農(nóng)藥一起混合用, 但是每桶水只能放 1 粒坐 果靈,點花時要避免高溫,一般在早上天氣不太熱 時進行。
8 常見病害與蟲害防治
廣西百色地區(qū)櫻桃番茄常見的病蟲害中危害最 大的是晚疫 病、灰霉 病和 根 腐 病 。
8.1 晚疫病
晚疫病是櫻桃番茄災難性病害, 常造成櫻桃番茄減產(chǎn)或絕收,葉、莖和果實均可發(fā)病,病癥特征是 黑黃色病斑,慢慢腐爛,嚴重時導致整個植株死亡, 特別是在雨后, 發(fā)病更為嚴重, 因此雨后要及時用 藥,平時 10 d 左右噴 1 次藥,對預防晚疫病效果很 好。葉片發(fā)病多從葉尖或葉緣開始,初為暗綠色或灰 綠色水漬狀不規(guī)則病斑,邊緣不明顯,擴大后病斑變 為褐色。 濕度大時,葉背病健交界處長白霉。 病斑擴 展至全葉,使葉片腐爛。干燥時病部干枯,呈青白色, 脆而易破莖及葉柄發(fā)病初呈水浸狀斑點, 病斑呈暗 褐色或黑褐色腐敗狀, 很快繞莖及葉柄一周呈軟腐 狀縊縮或凹陷。潮濕時表面生有稀疏霉層,引起病部 以上枝葉萎蔫果實發(fā)病主要危害青果, 病斑呈不規(guī)則形的灰綠色 水 浸 狀 硬 斑 塊, 后變成暗 褐色至棕褐色 云紋狀, 邊緣 明顯, 病果一 般 不 變 軟 ; 濕 度大時長少量 白霉,迅速腐爛。 防治番茄晚疫病應在種植抗病品種的基礎上, 加強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采用以鏟除菌源 和藥劑保護為重點的綜合防治。 苗期防治: 用 75% 百菌清可濕性粉劑 600 倍液, 或 64%殺毒礬 500 倍 液噴淋, 也可用 72.2%普力克 800 倍液加 50%福美 雙可濕性粉劑 800 倍液噴淋,隔 7~10 d 噴施 1 次,防 治 1~2 次。 在發(fā)病初期,用 72%克露(霜脲·鋅)800倍液,或用 50%烯酰嗎啉可濕性粉劑(安克)3 000 倍液加 5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 600 倍混合液或 72.2%普力克 800 倍液噴霧, 每隔 5~7 d 噴施 1 次, 連續(xù)噴 3~4 次。 施藥時,應先噴施健康的植株,后對 發(fā)現(xiàn)中心病株的位置噴施,以防人為傳播病害,可以 有效抑制病害。
8.2 灰霉病
灰霉病主要是在空氣濕度大時發(fā)病。 葉片發(fā)病 從葉尖開始,出現(xiàn)水漬狀淺褐色病斑,病斑呈“V”字 形,向內(nèi)發(fā)展,潮濕時病部長出灰霉,邊緣不規(guī)則,干 燥時病斑呈灰白色。莖發(fā)病后初期產(chǎn)生水浸小點,后 擴展成長條形病斑,高濕時長出灰色霉層,上部植株 枯死。果實發(fā)病主要在青果期,先侵染殘留的柱頭或 花瓣,后向果面和果梗發(fā)展,果皮變成灰白色、水浸 狀、軟腐,病部長出灰綠色絨毛狀霉層,后期病部產(chǎn) 生黑褐色鼠糞狀菌核。 幼苗發(fā)病時葉片和葉柄上 產(chǎn)生水浸狀腐爛,之后干枯,表面產(chǎn)生灰霉,嚴重時 可擴展到幼莖,使幼莖產(chǎn)生灰黑色病斑,腐爛折斷。 花萼發(fā)病變?yōu)榘岛稚S后干枯。 其防治方法:①舊 苗床消毒。 結(jié)合播種撒施 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15.0~22.5 kg/hm2 。幼苗消毒。定植前用 50%腐霉利可 濕性粉劑 1 500 倍液,或 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 500 倍液淋苗。②棚室栽培。晴天棚室中可葉噴 50%腐霉 利可濕性粉劑 2000 倍液,或 45%噻菌靈懸浮劑 3 000~ 4 000 倍液, 或 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 1 500 倍液, 或 60%多菌靈超微粉 600 倍液。③露地栽培。發(fā)病初 期噴 25%啶菌噁唑 1 000 倍液, 或 50%乙烯菌核利 可濕性粉劑干懸浮劑 1 000~1 300 倍液, 或 50% 多·霉威可濕性粉劑 500~800 倍液。 每隔 10 d 噴 1 次,連續(xù)噴 2~3 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