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在超市購物時,常常只是關注生產(chǎn)日期和保質(zhì)期,卻忽視了營養(yǎng)標簽中的‘糖’信息?對于許多糖友,學會正確解讀營養(yǎng)標簽變得尤為重要。畢竟,合理挑選食品是控糖和保護健康的關鍵一步。本文將通過問與答的形式,幫助你一一揭開營養(yǎng)標簽中‘糖’的秘密。
首先,如何理解‘糖’?很多人將‘糖’狹義地理解為白砂糖或蔗糖,其實營養(yǎng)學上,‘糖類’包括單糖、雙糖以及多糖等。在我們的飲食中,糖是主要的能量來源,占據(jù)了人體每日所需能量的50%-70%。除此之外,糖也是構成細胞的重要成分,擁有不可或缺的生理功能。
你可能會疑惑,為什么有些食品的標簽上標注了‘糖’,而有些卻沒有?根據(jù)國家的標準,‘碳水化合物’總量是包含了糖的,因此我們在選擇時可以關注這兩個指標的關系。實際上,不同廠家對糖的標注標準并不完全相同,有些只會標注碳水化合物的總量,而有些則會具體列出糖的含量,了解這一點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選擇適合自己的食品。
接下來,我們需要厘清一些常見的術語,比如‘低糖’與‘無糖’。當包裝上寫著‘無糖’時,意味著每100克(或100毫升)產(chǎn)品中,糖的含量應≤0.5克;而‘低糖’是指糖的含量≤5克。這些標簽幫助我們在選購時做出明智的選擇,但重要的是,我們還要結合產(chǎn)品的凈含量進行判斷。例如,一款標稱‘低糖’的飲品,如果凈含量較大,最終攝入的糖卻可能超標。
要做到真正的‘控糖’,光關注營養(yǎng)標簽還不夠。配料表同樣至關重要,因為它能告訴我們食品的真實組成。比如,一些產(chǎn)品打著‘無蔗糖’的名號,但查看配料表后發(fā)現(xiàn)它們添加了其他形式的糖(如果糖)。這樣食品雖然看似適合控糖,實則可能并不友好。因為某些替代糖在體內(nèi)的轉化過程并不比蔗糖更優(yōu),可能帶來潛在的風險。
在了解相關知識的同時,如何將這些信息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呢?首先,建議大家在選購食品時,多花點時間閱讀營養(yǎng)標簽與配料表。關注不同食品之間的糖含量差異,尤其是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飲料和零食。此外,結合國家的膳食指南,保持每日添加糖的攝入量控制在50克以內(nèi),最好是25克以下,以確保我們的健康不受到威脅。
最后,回到最初的提問,你是否真的會看營養(yǎng)標簽中的‘糖’呢?希望通過本篇文章的解讀,你能夠在今后的食品選擇中,做出更加合理與健康的決定。健康中國,營養(yǎng)先行,并非口號,而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掌握正確的知識和信息,讓我們一起為健康加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