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的調研、編撰和發(fā)布,由國家權威機構中國發(fā)展研究基金會完成,中國健康教育中心專業(yè)指導。報告還得到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yǎng)與健康所、中國營養(yǎng)學會的學術支持,大健康產業(yè)的領軍企業(yè)代表安利(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積極參與其中。
創(chuàng)新手段研究報告揭示小康社會國民健康新挑戰(zhàn)
報告項目負責人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劉勝蘭博士表示:報告調研階段借助社交媒體優(yōu)勢實施的樣本獲取、反饋收集以及階段性持續(xù)互動干預的特色,具有創(chuàng)新性和獨特性。
今年5月,安利攜手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辦公室、中國健康教育中心、《環(huán)球時報》等機構,發(fā)起了“健康中國我們行動”國民健康素養(yǎng)提升計劃。同時上線的“我們行動啦”微信小程序,推出百套免費健康課程、支持百萬國民組隊以每日打卡的形式行動,記錄自己的健康知識學習、膳食營養(yǎng)攝入、運動、睡眠、戒煙限酒、三減三健等健康信息,并通過社群成員互相陪伴、激勵督促等手段,逐步養(yǎng)成并固化健康生活方式。
依托于活動小程序及打卡人群,中國發(fā)展研究基金會開展了問卷調研,為期半年完成了這份頗具代表性和時效性的研究報告。調研收集有效樣本18332人,覆蓋除港澳臺地區(qū)以外的31個省級行政區(qū)域,從合理膳食、運動健身、心理健康、疾病防治、健康服務利用、健康知識六個維度,對城市居民生活方式進行全覆蓋、細摸底,并通過綜合干預手段的實施,找到了行之有效的改善方法—大力開展健康社群、推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養(yǎng)成。
報告顯示,雖然全民健康意識和健康自評情況良好,但健康生活方式情況卻遠未令人滿意。合理膳食種類不夠(每天攝入12種食物的人群只有21.4%)、缺乏運動(每周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成為兩大短板,而甫入社會打拼的年輕群體,健康生活方式得分最低。

報告顯示:由于不健康生活方式影響,受訪者中平均每人擁有2.2個健康困擾,體重/體型管理、心理/情緒/睡眠、疼痛(關節(jié)疼痛、肌肉酸痛、肩頸疼等)問題位列前三,分別占比41.9%、37.5%和28.2%,背后則是75.7%的不良生活習慣群體占比。在快節(jié)奏、大壓力下的移動互聯(lián)網社會,各種不良生活習慣包括:久坐、熬夜、情緒難調、飲食無章、吸煙、飲酒等等。壓力大、焦慮、沮喪、消沉等多種表現(xiàn)形式的心理健康問題,成為現(xiàn)代都市人群的一道健康難題。



線上線下融合干預 健康社群推進健康生活方式成效顯著
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知易行難。劉勝蘭介紹,阻礙健康生活方式原因多樣,調查發(fā)現(xiàn)“難堅持”及“拖延癥”占比最高,分別為33.6%和31.7%。同時,國民健康知識也明顯不足,其中科學適量運動和營養(yǎng)素理解兩項,正確率分別僅為29.4%和44.9%。

正是由于“我們行動啦”微信小程序的組隊打卡功能和社群健康實踐活動,使此次項目成為一次塑造健康生活方式的有益實踐。報告顯示,受訪者非常認同“健康社群”在知識分享、監(jiān)督陪伴、經驗交流方面的作用,通過組建微信群、堅持開展線下活動的小組表現(xiàn)尤佳,社群成員共同運動、打卡督促、拍照交流(健康食譜搭配和制作),有力克服“不能堅持”和“拖延癥”等痛點。
基于線上組隊、線下行動的“組團健康”,參與者在健康生活方式的六個維度上有顯著改善。對比干預前后(學習前后)的測評分數,合理膳食、疾病防治、健康知識、運動健身方面的得分,分別提高11.9分、11.6分、9.9分、7.2分;參與者膳食搭配多樣性與膳食技能明顯提升,運動健身行動力顯著增強;心理健康問題關注度加強。


1、用微信掃描左側二維碼;
2、知識星球主要以數據研究、報告分享、數據工具討論為主;
3、加入后免費提問、免費閱讀1.5萬個相關數據內容,并同步海外優(yōu)質數據文檔;
4、每年只需199元,老用戶可九折續(xù)費。
掃描微信二維碼,數據隨身查
掃描左側二維碼或搜索添加微信公眾號:i199IT
TMT最全的數據微信平臺,隨時隨地獲知有價值的數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