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慢性病預防控制(一)肥胖

慢性病預防控制(一)肥胖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1月25日 09:36

1.了解肥胖,知曉自己是否肥胖。

     科學依據(jù):肥胖是一種疾病。18歲以上成年人體重指數(shù)(BMI)大<18.5為體重過低,18.5-239為適宜體重,24.0-279為超重,≥28為肥胖。體重指數(shù)(BMI)=體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kgm)。

      脂肪主要在腹壁和腹腔內(nèi)積過多的,稱為中心型肥胖。中心型肥胖是多種慢性病的最重要危險因素之一。判斷成年人中心型肥胖的標準是男性腰圍≥85厘米,女性腰圍80厘米 。

健康行為

    (1)定期測量體重、身高,了解自身BM指數(shù)。

    (2)使用腰圍尺,BMI尺測量并判斷自己是否處于肥胖狀態(tài)。

    腰圍測量方法:直立,兩腳分開與肩同寬,用沒有彈性、最小刻度為1毫米的軟尺放在右側中線胯骨上緣與第十二肋骨下緣連線的終點(通常是腰部的天然最窄部位),沿水平方向繞腹部周,緊貼而不壓迫皮膚,在正常呼氣末測量腰圍的長度。

2采取健康生活方式預防超重肥胖。

    科學依據(jù):肥胖可增加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缺血型卒中、內(nèi)分泌相關的癌癥及消化系統(tǒng)癌癥、內(nèi)分泌及代謝紊亂、膽結石、脂肪肝、骨關節(jié)病和痛風的病聞險。遺傳基因在肥胖的發(fā)生中有一定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環(huán)境因素,特別是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影響 。

健康行為:

(1)成人肥胖的預防:

●合理飲食。    ●適量運動。

●進行自我監(jiān)制:經(jīng)常測量體重、腰圍。

●堅持母乳喂養(yǎng)和合理營養(yǎng)預防婦女產(chǎn)后肥胖。

●老年人應防止體重繼續(xù)增長,而非過分強調(diào)減重。

(2)兒童肥胖的預防:

●孕婦在妊娠后期要適當減少攝入脂肪類食物防止胎兒體重增加過重。

●父母肥胖者應定期監(jiān)測兒童體重以免兒童發(fā)生肥胖

●家長要克服“肥胖是喂養(yǎng)得法越健康”的舊觀念。

●合理飲食。

●適量運動。

3超重及肥胖者應通過控制飲食和積極運動控制體重。

科學依據(jù):肥胖是能量的攝入超過能量消耗以致于體內(nèi)脂肪過多蓄積的結果。控制飲食,減少攝入總量是減重最重要的基礎治療。積極運動可使身體的代謝率增加,能更多的消耗體內(nèi)多余的脂肪,是控制體重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健康行為:

(1)控制飲食。

●超重肥胖者應使每天膳食中的能量比原來減少約1/3。

●限制和減少能量攝入應以減少脂肪為主。避免吃油膩食物和過多零食,增加新鮮蔬菜和水果在膳食中的比重。

●限制飲酒,每克酒精可提供7千卡能量。

●參照第一章基本健康行為“合理飲食”內(nèi)容做到合理飲食。

●避免過度節(jié)食,防止產(chǎn)生神經(jīng)性厭食癥或在暴飲暴食后自行引吐等心理、行為障礙。

(2)積極運動。

●以肥胖為目的的運動時間應比一般健身長,每天應累計活動30-60分鐘以上,每次活動時間最好不少于10分鐘。

●肥胖者可根據(jù)減重需要咨詢專業(yè)人員指定個體化運動方案。

●肥胖者體重負荷大,耐熱性差,參加運動應尤其注意避兔運動損傷。運動方式和強度的選擇運動注意事項可參照第一章基本健康行為“適量運動”內(nèi)容。

4超重肥胖者應長期堅持減重計劃,速度不宜過快。

科學依據(jù):減重速度過快不利于減重后的長期誒吃,且體重急劇變化對健康會有不良影響,如骨關節(jié)病,膽囊疾患、骨質(zhì)疏松等。

健康行為:

(1)減重速度

控制在毎周降低體重0.5千克,使體重逐漸緩慢地降低至目標水平。

(2)制訂的減重目標要具體、并且是可以達到的。要建立一系列短期的可實現(xiàn)的目標

相關知識

慢性病管理:從預防到控制的全方位策略
如何控制體重防止肥胖
慢病管理:如何有效控制慢性疾病的發(fā)展
治療性生活方式干預(TLC):肥胖慢病患者的最佳選擇!
如何預防和治療肥胖癥,控制體重在健康范圍內(nèi)?
【健康科普】常見慢性疾病的預防知識
慢性病防治知識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如何健康地控制體重,防止肥胖呢
從生活方式改變到疾病控制,慢性病管理的全面方法

網(wǎng)址: 慢性病預防控制(一)肥胖 http://www.u1s5d6.cn/newsview78087.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