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瓊海衛(wèi)計)
在各種影響健康的壞習慣中,“久坐不動”是最常見的習慣之一。它不僅和肥胖癥、高血壓、高血糖、膽固醇水平異常等多種問題有關,還會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癌癥致死的風險。
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有43%的人每天至少坐8小時,其中只有27%會起身散步小憩。大部分人都存在坐姿不良的問題,久而久之,頸肩腰腿痛就會找上門。
比起“不要久坐”的提醒,這個口訣可以更有效地改善坐姿:身前距離小,身后弧度足,頭頸對對齊,視線平屏幕。
與其久坐讓身體出現(xiàn)問題,倒不如直接動起來更健康!這幾個小方法快學起來!
設立“工作-休息時間循環(huán)”
工作時,可以設立“工作-休息時間循環(huán)”,每坐30~45分鐘就站起來活動一會兒,利用接水、上廁所的機會多走動一下。有條件也可以選擇站立辦公。
站起來活動時,最好做些伸展練習,緩解肌肉緊張。如果辦公場所不適合伸展運動,可以小幅度活動腳腕等關節(jié),適當增加原地的下肢訓練,改善腿部活動能力。
盡量不要吃零食
高強度的腦力活動會使交感神經(jīng)高度興奮,不僅影響身體機能,還會讓人經(jīng)常感到饑餓。
久坐人群往往能量消耗較低,再加上經(jīng)常產(chǎn)生饑餓感,容易攝入過多的熱量,循環(huán)往復,導致無法保持健康體重。久坐時,不要一感到餓就吃零食,應適當多補充水分。
閑暇時多運動
每周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能幫助久坐人群維持健康。推薦4項運動,改善血液循環(huán)、提高心肺能力。
快步走
快步走可促進血液循環(huán),增強代謝能力。先慢走5~10分鐘熱身,快走時抬頭挺胸,甩開手臂;步幅以身高的45%~50%為佳。
多數(shù)人推薦每天走6000步左右即可,不建議動輒暴走兩三萬步,可能會造成運動損傷。
跑步
跑步要量力而行,不建議跟風以跑馬拉松為目標。運動習慣沒有達到3~6個月以上的人及有嚴重慢性病的人,不建議跑步。
場地最好選擇體育場、公園里的塑膠跑道。要根據(jù)自己的足型選合適的鞋,有緩沖、支撐、保護等功能的較好。
游泳
對關節(jié)不好,尤其是有運動損傷或慢性疾病的人來說,游泳有很好的康復訓練效果。
每周游泳2~3次,每次1小時左右為宜。患有心臟病、嚴重高血壓、傳染性疾病及耳部疾病的人群不宜游泳。
羽毛球
先熱身,充分活動關節(jié);打球時不要猛掄手臂。運動后要對手臂、腰部、大腿等部位的肌肉進行拉伸。
體力較弱的老年人,優(yōu)先選擇運動強度稍小的乒乓球等揮拍運動。
來源: 科普中國、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微信公眾號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