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最高法院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十二條第一項的理解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二條第一項規(guī)定:“依法應當參加工傷統(tǒng)籌的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因工傷事故遭受人身損害、勞動者或其近親屬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用人單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告知其按《工傷保險條例》的規(guī)定處理”。審判實踐中,對這條規(guī)定的理解不盡一致。一種意見認為,告知當事人按《工傷保險條例》的規(guī)定處理,當事人不撤訴的,應依法駁回其訴訟請求。另一種意見認為,告知后當事人不愿撤訴的,可以按照雇傭人損賠償糾紛審理。
到底應該怎么做?筆者認為,要弄清這個問題,我們首先應弄清楚雇傭人損與工傷糾紛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一、兩者的聯(lián)系
從廣義角度講,雇傭關系是指雇主與雇員約定在一定期限內雇員向雇主提供勞務并由雇主付給雇員報酬所形成的權利義務關系。從這一角度講,雇傭人損也好、工傷糾紛也罷,均應歸屬于廣義的雇傭關系。
二、兩者的區(qū)別
(一)分屬不同的法律關系,由不同部門調整
如前所述,雇傭人損和工傷糾紛均應歸屬于廣義的雇傭關系。但這并不是說兩者在法律關系上就完全一樣。
工傷糾紛的前提是雙方存在勞動關系。勞動法律關系一般具有三個特點:一是主體特殊性。根據(jù)《勞動法》及其解釋規(guī)定,勞動關系是指勞動者為用人單位提供勞動,并從用人單位獲得報酬的關系。這里的用人單位一般特指具有營業(yè)執(zhí)照或依法履行了登記備案手續(xù)的。二是行政隸屬性。勞動者是用人單位的內部成員,應當遵守用人單位內部的規(guī)章制度。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勞動具有管理支配權。三是數(shù)量單一性。一般來說一個勞動者同時只能與一個用人單位建立勞動法律關系。享受工傷保險待遇是勞動法律關系中,勞動者的一種勞動權,由勞動法調整。
雇傭人損糾紛中的雇傭關系則沒有這些特殊要求。它是一種民事法律關系,主要是從民法角度定義雇傭關系。強調當事人雙方地位平等,意見自治。實際生活中見的這類雇傭關系有家庭雇傭保姆、車主雇傭司機、雇請鐘點工、自然人之間的雇傭等。雇傭人損糾紛主要保護的雇員的人身權(生命健康權),由民法調整。
我國《憲法》第三十七條規(guī)定,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第四十二條規(guī)定,公民有勞動的權利和義務??梢姡松頇嗬麆趧訖嗍菓椃ㄙx予公民的兩種并列的基本權利。而保護這兩種的權利的民法和勞動法也應是平行的部門法。大陸法系國家一般將民法歸于私法,而將勞動法歸于公法,具體為公法中的社會立法。而我國目前還沒有明確這種分類。
(二)權利保護程度不一樣
1、賠償主體不同。
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十一條規(guī)定:“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遭受人身損害,雇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雇傭關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員人身損害的,賠償權利人可以請求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也可以請求雇主承擔賠償責任。雇主承擔賠償責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償??梢姽蛡蛉藫p紛紛賠償?shù)闹黧w是雇主或第三人。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二條規(guī)定:“工傷保險基金存入社會保障基金財政專戶,用于本條例規(guī)定的工傷保險待遇,勞動能力鑒定以及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用于工傷保險的其他費用的支付,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將工傷保險基金用于投資運營,興建或改建辦公場所、發(fā)放獎金或挪作其他用途”;第十三條規(guī)定:“工傷保險基金應當留有一定比例的儲備金用于統(tǒng)籌地區(qū)重大事故的工傷保險待遇支付,儲備金不足支付的,由統(tǒng)籌地區(qū)人民政府墊付……”??梢姽m紛的賠償主體為工傷保險基金的行政管理部門。
2、是否終止法律關系不同。
雇傭人損糾紛中,雇主對雇員的賠償為一次性賠償。賠償完畢雇傭關系也隨之終止。要再繼續(xù)維持雇傭關系,需要雙方 協(xié)商一致方可。而生活實踐中,雇員一旦受傷,勞動能力也會隨之降低,很少有雇主再愿意雇傭。
《我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二條第二款規(guī)定:“在本單位患職業(yè)病或因工負傷并被確認喪失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用人單位不得單方解除勞動合同?!豆kU條例》規(guī)定,勞動者發(fā)生工傷,已經(jīng)評定了傷殘等級的,用人單位除給付勞動者一次性補償金外,仍須每月按比例付給勞動者工資??梢姽m紛發(fā)生后,對勞動者的賠付并不是一次性了斷,雙方之間的勞法律關系不因此而終止。
3、計算標準不同
雇傭人損糾紛中,如果雇員受傷評殘,傷殘補助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年度城鎮(zhèn)居民可支配收入或農(nóng)民人均純收入為標準計算。勞動者因工傷評殘后,傷殘補助金按本人上年度平均工資為標準計算。本人工資高于統(tǒng)籌地區(qū)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300%計。本人工資低于統(tǒng)籌地區(qū)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60%計。如此以來,工傷保險待遇中,傷殘補助金的計算標準就高于雇傭人損糾紛中傷殘補助金的計算標準。也不會像雇傭人損糾紛中,因戶口的城鄉(xiāng)差別產(chǎn)生不公。
三、解決糾紛的程序不同
一般來說,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過程中受傷可以就賠償問題與雇主協(xié)商,或找他人或調解組織調解。雙方如果協(xié)商調解不成,雇員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工傷事故發(fā)生后,首先應當進行工傷認定。如果是勞動者或其近親屬申請工傷認定的須于事故傷害發(fā)生之日起一年內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認定申請。自工傷認定做出后勞動者應于一年內向勞動仲裁部門提出仲裁申請,對仲裁裁決不服的應當于仲裁裁決做出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其中仲裁程序是不可或缺的必經(jīng)程序,否則不得提起勞動爭議之訴。期間,勞動者因受傷程度影響勞動能力的,還應于工傷認定做出后再向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申請勞動能力和生活自理程度鑒定。
通過以上比較我們可以看出,勞動關系是雇傭關系的一種高級形態(tài),是人類社會發(fā)展到工廠化、社會大生產(chǎn)的產(chǎn)物。勞動權也相對于人身權來說具有國家保障性,終生保障性、高額保障的特點,是一種更高級別的權利。
目前我國還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市場經(jīng)濟還不健全,大量的企業(yè)還未給職工繳納工傷保險,另外,我國勞動法給勞動糾紛的解決規(guī)定了繁瑣的程序和嚴格的訴訟時效,勞動者主張勞動權利的程序成本過高。實踐中,許多勞動者,特別是農(nóng)民工在勞動過程中受傷,都想拿到一次性賠償,這樣感覺干脆、踏實。
對于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十二條第一項到底應怎樣理解呢?筆者同意上述第二種意見。因為通比較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勞動權與人身權相比是一種更高級別的權 。勞勸者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退而求其次,舍勞動權而保人身權,我們從法學理論上講可以看作是公民對自己高級權利的一種自由處分。這是法律無權干涉的。
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十二條第一項中規(guī)定的告知,筆者認為從立法本意講這是給審判人員規(guī)定的一種義務,目的在于使勞動者清楚自己有那些權利,以便其選擇最恰當?shù)姆绞奖Wo自己的權利,而并不是讓審判人員以此為由駁回勞動者的訴訟請求。
鳳翔法院 羅曉華
推薦閱讀:人身損害賠償標準 人身損害賠償項目
相關知識
美容整形引發(fā)損害賠償?shù)姆蛇m用
遭受性侵害未成年人可以主張精神損害賠償
最高法院就環(huán)境公益訴訟司法解釋相關答問
錯誤出生的損害賠償責任
以案釋法丨微商銷售“三無”減肥藥,十倍賠償!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環(huán)境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環(huán)境民事公益訴訟案件 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性自主權”侵權責任認定與精神損害賠償
侵害生命健康權的精神損害賠償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環(huán)境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20年修訂)】
網(wǎng)址: 關于最高法院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十二條第一項的理解 http://www.u1s5d6.cn/newsview868539.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8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8